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江苏省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江苏省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园区图)原图链接来自 企业林 的图片

江苏省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面积208.9平方公里,人口26.5万人,下设13个片区办事处、18个社区、40个村。。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更多的是着眼于产业发展规律。高新技术产业在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的扶植加以培育。科技部对于“高新区”的介入甚至都细化到了产业的指导目录,也就是说,哪个地方的高新区应重点发展何种产业,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园区介绍

海安高新区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倾力打造长三角北翼科技生态人文新城,形成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及电子信息等战略产业集群,彰显“产、城、人、文、景”有机融合形态特征。先后被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科技示范园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江苏省创新型园区、江苏省生态工业园区、江苏省“两化”融合示范区等荣誉称号,综合发展水平位于全省省级高新区前列。

区位优势

启扬高速、沿海高速、宁启铁路、新长铁路、海洋铁路、204国道、328国道、221省道等纵横贯穿,由区内胡集高速道口,可直通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京等大中城市,可迅捷到达浦东、虹桥、南通、禄口等机场。在建的连申运河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极大地提升海安高新区港口、航运、物流优势。国家“西气东输”已经进入海安高新区。

产业基础

形成了新兴产业、装备制造、纺织化纤三大工业板块集群,新能源、新光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综合发展水平保持南通市第一。苏中医药物流园、苏中植物园、苏中粮食物流园、义乌商贸城、泓润达钢材市场、华中五金机电城、现代物流园等一批重特大服务业项目相继落户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形成“枢纽海安、物流天下”的特色品牌。建成国家级家禽标准化养殖基地、原料茧生产基地以及海北、联合高效设施栽培基地,向阳牛奶场成为全市首家国家级奶牛标准化养殖示范基地;以龙湖山庄为中心的3000亩现代都市农业园正在成为休闲旅游的好去处。

创新创业宝地

由国际著名设计机构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成海安高新区发展总体规划,形成七大特色产业园区主体功能区布局;科技创业、文化创意、新材料、商贸物流、粮食物流、现代建筑、重型装备制造等产业园区规划相继实施。招商成效在大项目的引进与建设上得到充分展现,弘盛新材料、三洋电梯、浚丰太阳能、人民电器等项目相继落户。民营经济保持南通市第一强。

投资环境

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县城、国家生态镇、国家卫生县城、中国绿色名镇、江苏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江苏省安全生产先进镇、江苏省依法行政示范镇、江苏省诚信乡镇、江苏省放心消费创建示范镇、江苏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江苏省科技示范镇等荣誉,是江苏最平安、最安全、最和谐的地区之一。

发展前景

海安高新区将积极策应沿海开发、江海联动,依托长三角北翼交通枢纽的优势,立足长三角北翼创新创业主阵地、长三角北翼新兴产业大平台、长三角北翼综合物流集散地、长三角北翼现代文明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全力推进特色园区建设,奋力把高新区建设成为苏中地区现代化建设的样板区、创新型经济的先导区、全社会和谐的示范区,力争2015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高新区发展历程

高新区发端于1988年国务院启动的“火炬计划”,所以有的高新区起名为“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注意去掉了“新”字),比如“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1978年到1988年的十年间,中国实行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的基本国策,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这一阶段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资源、资金和廉价劳动力推动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要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依靠科技进步。于是1988年6月,总设计师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该计划的两项核心内容就是“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创办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8年第一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北京诞生[2],当时名称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实验区”,简称北京试验区。这就是大名鼎鼎“北京中关村”的前身。截止到目前,全国已有156家高新区。

视频

江苏省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相关视频

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
创新创业高地 幸福宜居新城 海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