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汕头小公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汕头小公园,位于汕头市老市区的商业和文化中心,是汕头老城的核心地域和文化标志。

狭义的小公园,指位于小公园片区为核心的中山纪念亭。广义的小公园,涵盖中山纪念亭周边的街区,包括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等,统称小公园历史文化区。[1]

小公园片区的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文化区。片区内的百货大楼高7层,由于骑楼的建筑老化,20世纪百货大楼进行了大型修建。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为解放前汕头第二高楼,装有汕头市历史上第一部电梯,是老汕头的标志性建筑及小公园的象征之一。

中文名称:汕头小公园

外文名称:Shantouoldcommunity

地理位置:汕头老市区

中心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性气候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门票价格:免费

著名景点:中山纪念亭、百货大楼、开埠文化馆、老邮局

景区类型:人文景观

所属国家:中国

适宜游玩季节:四季皆可

所属城市:[[广东省]汕头市

建议游玩时间:2小时

地理

广东省汕头市小公园位于汕头老市区的中心,周边的安平路、升平路、国平路等骑楼和街路呈扇形放射状分布,加上两侧的旧街坊“四永一升平”,东部的旧“盐埕头”、北面的红亭、南面的“汕头港”,形成了具有20世纪30年代建筑特色的繁华商业区、居民区。区内有汕头市历史最悠久的百货大楼高7层,前身是1932年华侨集团集资创办的“南生公司”、纺织品大楼(永安公司)和100多家商店,虽然她正在老去,但这里曾有过最纯粹的独特商业文化,有过许许多多汕头人的梦想和荣耀、挣扎与希冀。

简介

汕头市小公园是上世纪30年代初建设的,有假山、喷水池,树有“万国来朝”牌。 1934年4月续建一座八角楼,红柱绿瓦,亭四周筑石椅,名为“中山纪念亭”,俗称小公园。文化大革命中的1969年,亭遭拆毁。 1985年园林部门在原址重建假山、喷水池,植种椰子树、鱼尾葵等乔木和灌木,作为街心绿岛。 1997年升平区鮀岛建筑公司重建“中山纪念亭”,后2016年末再次重建。小公园雅观倍增,独具一格。 小公园是汕头老市区旧城的胜迹,是汕头历史商业区繁华的见证,也是海内外潮汕胶己人和友人思乡流连怀旧的好去处。

主要景点

中山纪念亭

历史:建成于1934年12月的小公园中山纪念亭,1969年在“破四旧”的动荡岁月中灰飞烟灭、被夷为平地。新时期开始,百废俱兴,中山纪念亭应运复建。这座外表普普通通的小亭时时牵动着汕头的神经,甚至成为联结海内外的“脐带”。自小公园中山纪念亭重建以来,这一带经常会看到这种场面,平静的街区突然间停下了旅行团的大巴,走下来的大多是来自海外的潮汕人,这时老城的中心又热闹了一阵。在回乡观光、探亲的华侨眼里,她像故家的门楣一样难忘,像祖母的笑颜一样可亲,总是那样令人魂牵梦绕。尽管有些旅客是第一次来到这里,故乡的一景一物只是在前辈的讲述中得到一些零星碎片,但眼前的一切使他们顿感自己原来也是故乡人。 意义:一名参与重建小公园亭的施工人员说,小公园亭是汕头比较早的建筑。所以对于汕头来说也可以算是一个标志,是汕头百载商埠的标志,特别是对侨居在东南亚一带的老华侨,对汕头这个小公园亭的印象比较深,所以重建小公园亭在联结潮籍华侨的乡情乡谊有一定的意义。汕头青旅的导游告诉记者:很多华侨出去南洋,以前叫做“过番”,时间是比较久,那么他们的记忆里就记得在这小公园在这“四永一升平”这一带,并且很多华侨到这一带印象最深的就是小公园附近的飘香,蚝烙,糕果等小食。并且他们以前住的租屋大多在这一片。每次来这里,他们的感触都很深。

老妈宫

老妈宫又称天后宫,是历史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汕头市外马路头,与毗连的关帝庙是汕头开埠前最早的建筑。其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1992年重修开放。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

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是该市一张文化名片,浓缩展示了1860年1月1日汕头开埠以来的发展,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

汕头邮政总局大楼坐东北向西南,二层建筑,石、钢筋、洋灰的三合一结构,是广东保存最完整的两座采用欧陆式建筑风格的邮政建筑实体之一,也是汕头开埠以来的第一所自建邮局,见证了汕头广东乃至中国邮政通信发展历史。其占地面积1449平方米,建筑面积1042.8平方米,整幢建筑保留完好,是游客多至之地。2005年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汕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小公园片区历史

城市和人一样,也有记忆,因为它有完整的生命历史。”而小公园历史文化街区,正是上世纪30年代老汕头经济繁荣的象征,是“百载商埠”历史见证。 独具一格且全国城市中少有的环形放射状的路网结构、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群、布局合理的“四永一升平”等,更有很多汕头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共同记忆。潮汕文化、海洋文化、华侨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在这里融合汇聚、相得益彰,如同一道多姿多彩的风景线,放射出夺目的光芒。

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骑楼街道

条条道路通码头,既是终点,又是奔向海洋的起点。小公园放射状的路网格局,正象征着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海洋文化特点。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正是全国唯一呈放射状格局的骑楼街道,也是中国大陆面积最大的一片骑楼群,规模远超广州的“上下九”等地。骑楼建筑科学规划,它以小公园为中心向四周伸出蛛网状骑楼街道形成放射格局,纵向为主街,横向为次街,纵横交叉形成网格。沈陆澄所著《汕头市小公园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特征》一文中指出,“这种以放射形设计而称道的严谨布局在国内外城市中并不多见,是结合汕头自然地形向西南沿海不断推进而逐步演变改造而成的结果。”

趣事

发展

以小公园中山纪念亭为中心的街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形成,由当年拆建开辟的安平路、国平路等几条大马路构成。据专家介绍,这种市中心作放射状的城市规划格局,在中外大城市中,仅有巴黎等极少数城市可见到。这里交通便利,人流汇聚,随着汕头开埠的步伐,自然成为寸土寸金的商家宝地。

而今小公园的黄金时代虽已逝去,但举目依然商户林立。谁曾想到,当年区区一座公园亭建亭之前,地方当局曾募款摊派,扬言要在此构筑清幽园林和树立北伐纪念柱,钱财到手后,只用一块石头应付了事。 据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顾问王琳乾介绍,小公园当年并没有中山纪念亭,有一个水池与公园的喷水池一样,竖有一块大石,石旁种有几棵树,这块石刻四个大字,叫“万宝朝宗”,就是做生意的地方。及后,大小商户在此倡建伟人纪念亭,理由堂而皇之,其实,内里出自商业竞争的动机。这里面还隐藏着一段有关商业竞争的精彩故事。

故事

原来,自从南生公司新楼开业后,此处商机日渐兴旺,遂传来香港大新公司派员来测地规划、拟在小公园兴楼营业的消息,这就惊动了邻近大小商户。当时的南生公司的老板李柏恒预感到这样不好,因为大新公司是财势力足的,在香港、广州、上海都有分号,所以必须阻止它选择这个地方来开展竞争。李柏恒想出一个用“死人”压活人的办法,这个主意,其实是当时绥靖公署秘书杨幼敏为他设计的。建亭“报告”一呈上,当然里应外合、立刻批准。于是,南生公司带头,中小商户也纷纷解囊,建亭之举便紧锣密鼓展开了。

当大新公司叫人来看,看到小公园兴建中山纪念亭,也就打消了来汕头设商业点这个念头。大新公司一“退兵”,小公园周围商号松了一口气,建亭一事便半途而废。建亭工程搁置,舆论哗然,始作俑者欲罢不能,李老板等只好想方设法,用认捐广告石椅、摊送募款戏票等手法继续筹资兴建。小公园亭后来终于1933年开始建设,直到1935年才建成。

一位自出嫁后就一直住在顺昌街的老人,仍记得当年看戏的情景。她回忆说:“(公园亭)建后(马路)还崎岖不平……”———老市区每条大街小巷,条条通向小公园,当年亭子建成后的景象,老一辈的汕头人最清楚。

感悟

商业活动造就了汕头小公园。同样,由于商业网点的变迁,如今的小公园已消褪了昔时的气派荣华。但每个知道汕头这座百年沧桑历史的人们,对这一处令人再熟悉不过的老地方,留存着美好的记忆。因为她和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一同经历了风雨岁月、离合悲欢,汕头人无法忘记她。尤其是年事较长的汕头人,面对这小小亭台,都常常禁不住感慨低徊。

交通

可乘坐2路; 5路; 7路; 14路; 35路; 36路到达小公园

视频

打卡汕头小公园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