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漢劍 |
漢劍,主要是指漢代鐵劍。由於漢代冶鐵業的發展突破了青銅劍的長度限制,漢劍劍體日益輕薄窄長且劍鋒更尖銳,西漢早期鋼鐵就已取代青銅劍廣泛應用於軍事中,漢劍在中國刀劍歷史上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漢劍傳承自周制劍,屬於周制劍大類。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漢劍
外文名稱; The sword of Han Dynasty
性質; 冷兵器
特點;; 狹長,收腰,輕巧為主
基本解釋; 漢代的鋼鐵劍
承襲來源; 周式劍
特點; 其本身設計就體現着秦漢時期大氣的風格,給人一種正氣和霸氣。
中國劍歷來講究平直端正,在傳統意識里,不但人要行止端正,連劍也要端端正正。漢劍身挺直,劍刃由兩度弧曲而伸,入鞘則樸實無華,出鞘則鋒芒畢露。漢劍可以說非常準確的代表了中國儒家文化的溫良謙恭讓和外圓內方的風格。而其中所蘊涵的"藏"與"顯"都是這種精髓所在。
漢代裝飾漆器上常用的黑底紅紋非常漂亮,顏色搭配合理,圖案紋飾精美抽象。裝飾器面除琢飾獸面、雲紋、谷紋外,尤以浮雕的蟠螭紋最具特色。其布局合理,生動巧妙,碾磨的圓潤細膩,華麗精細。
據史料記載,漢劍在當時主要是用於步兵配備的戰場實用兵器,配合盾牌使用,組成劍盾兵,直至西漢末環首刀逐漸取代漢劍成為戰場主流。東漢後期,漢劍徹底退出戰場成為純粹的權貴象徵。主流戰場用漢劍多採用銅製裝具,樸實無華。士大夫權貴階級佩劍則為追求華美,裝具多採用玉具或使用錯金錯銀工藝,成為裝飾華美的工藝品。漢高祖劉邦起事,就是從劍斬白蛇開始,而其後漢代的皇帝無不佩劍。漢代的男子崇尚武力,男子成年後喜歡腰懸佩劍,奉為時尚。這一點連純粹的太學文生也不例外。所謂"劍者,君子武備,所以防身"就是這個道理。在西漢,官吏們佩劍是一種義務,特殊的儀式或場面更是不可缺少。
漢劍最大的變化有兩點:鋼鐵劍徹底取代了青銅劍;劍體日益窄長且劍鋒更尖銳。漢劍是最後一款以戰場使用為目的的劍。在漢劍之後,中國劍開始往裝飾品和武術方向發展,徹底退出戰場。
漢劍規格
按劍條長度分類
短劍長在50-70CM左右,劍身稍闊,劍脊略薄,刺削並重,多飾以銅格。
中款70-90cm左右。
長劍全100-110CM左右,劍莖一般不超過20CM,寬3.0~3.5CM左右,常見的約為3.1cm,劍刃由寬變窄,並在靠近劍尖部分有明顯收腰,劍身最厚處一般在0.7CM左右,最扁處不到0.1cm。顯示出古代先人高超的鑄劍工藝。使用時配合盾牌,重刺擊。(收腰的目的是為了減少劍身前部重量,使重心後移,因此越長的劍收腰越明顯)
超長劍全長超過120CM,少數達到160CM,收腰明顯;基本為雙手持握。
按劍條分面數量分類
劍身為4個面叫四面漢劍。
劍身為6個面叫六面漢劍。
劍身為8個面叫八面漢劍。
原形漢劍身長而窄,在靠近劍尖部分有收腰,分八面研磨,故有"八面漢劍"一說。一般說來八面漢劍從厚度上要比四面厚,強度上當然也會比四面要強,四面拿在手上更輕靈。八面感覺要威嚴一些,四面簡約一些。
最初的八面劍是青銅劍,青銅硬而脆,局限了劍身的長度,最初的解決方法是加寬劍身,在上半段縮窄,並在澆鑄時在劍脊和劍刃採用不同含錫量的青銅。隨後戰爭用劍形制不斷加長,單純增加劍身寬度的方法已不可行,鑄劍技術出現了新的突破,即借增加劍身的棱面以增強強度,於是細長八面青銅劍大量出現在戰場上,此亦為世界青銅鑄劍技術的最高鋒。但即使如此,青銅劍長度與強度的矛盾仍然無法徹底解決,終於被鐵劍完全取代。鐵劍普及後,仍有部分承襲遺風保留了八面制形。但對鐵劍而言,八面較四面並無明顯優勢,卻增加了成本。在突破了青銅劍的強度瓶頸後,後期的戰爭用劍不斷加長的趨勢越發明顯,一米以上的長劍大量出現。當然,在現代仿漢代風格劍的製作和收藏中,更多的是考慮其品相以及是否符合個人喜好。
漢劍各部位名詞解釋
劍首(劍墩):劍柄末端裝飾,故又叫劍頭。漢劍首分目釘、尾鉚兩種裝配方式。
劍格(劍鐔、劍珥):亦稱護手。指劍身與劍柄之間比劍條稍寬的狹長部分。
劍璏:璏,劍鼻玉飾也《說文》。穿繫於腰帶上即可將劍固定於腰間。
劍珌:劍鞘末端的裝飾物。
劍鞘(劍匣、劍室):收納劍刃的器具。漢·揚雄《方言》:"劍鞘自河而北,燕、趙之間,謂之室。"漢代流行漆鞘,有木胎和麻胎之分,裹以魚皮,塗以朱漆或連雲黑漆,又貴者並鑲珠嵌寶。也有鞘璏一體的作法。
劍身:劍條本身,古代亦將劍體開刃段稱為劍身。可分為劍鋒、刃部和莖部。劍鋒既為劍斷尖利部分,亦稱劍頭。劍刃則指劍側鋒利部分。劍莖,亦為劍柄之古稱,劍尾用於制柄的一段不鋒利部分。
劍具裝飾
從海內外博物館和私人收藏的實物分析,漢代鋼鐵劍的劍具和裝飾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櫑具
在大英博物館保存着一把公元前3-2世紀的漢鐵劍,全長達85CM,雖然經兩千餘年的風雨,此劍品相仍保持完美。裝具、鞘柄和髹漆幾乎原整無缺,是迄今存世外裝保存最好的漢鐵劍。劍鞘、柄均為竹製。首、鐔、櫑、櫑碩大誇張,雕工精美,紋飾傳神。極其難得的是,這四件精美的裝具完全為木雕,在漢武帝時,稱作"櫑具劍"。《漢書.雋不疑傳》"不疑冠進賢冠,帶櫑具劍,應勛曰:櫑具,木櫑首之劍,櫑落壯大也。"
這把漢劍與《漢書》的記載完全符合,亦是目前已知櫑具劍的唯一實例,珍惜無比,絕對是國寶級的藏品。
玉具
在上海博物館內保存着一把品相極其完美的西漢玉具劍。目測此劍通長超過100CM,劍身僅輕微鏽蝕,表面包漿圓熟。劍莖扁平,寬度約為劍刃的一半,足夠支撐大力劈殺而不至於斷裂四件玉具與劍身,劍鞘契合牢固,本身完美無缺。更加難得的是原件劍鞘也是基本得以保存下來。此劍是典型的中原鋼鐵劍,造型修長,劍刃犀利,裝飾古雅。根據玉具的紋飾和劍身的造型等特點分析,應該為西漢早期中原貴族佩飾劍。
《說苑·反質》曾載:"經侯過魏太子,左服玉具劍,右帶佩環,左光照左,右光照右。太子不視。經侯曰:'魏國有寶乎?'太子曰:'主信臣忠,百姓戴上,此魏國寶也。'經侯應聲解劍而去佩。"這則故事反映出,當時貴族階層多視玉具劍與玉佩飾為寶物。至漢代時,此風更盛,並成為相互饋贈的禮物。《漢書·匈奴傳》載:"單于正月朝天子甘泉宮,賜玉具劍。"《漢書·王莽傳》亦載:"進其玉具寶劍,欲以為好。"可見西漢時,仍以戰國時流行的"世人之主,皆以珠玉戈劍為寶"(《呂氏春秋·侈樂》),以佩戴"玉具劍"為時尚,特別是加之工藝技術的不斷發展,所以漢代玉具劍上的玉質裝飾物較之戰國數量大增。雖然造型、工藝基本繼承了戰國傳統風格,而圖案紋飾則更加新穎別致。
駁犀具
駁犀具劍屬於在漢代比較少見的一種佩劍,其名稱見於《漢書·朱石傳》等,考古實物則有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和南京大廠陸營漢墓等相關出土佩劍,前者劍身亦用角製成,後者則是裝具採用角質裝具。
《漢書·馮石傳》載:定弟石,襲母公主封獲嘉侯,亦為侍中,稍遷衛尉。能取悅當世,為安帝所寵。帝嘗幸其府,留飲十許日,賜駁犀具劍、佩刀、紫艾綬、玉玦各一,拜子世為黃門侍郎,世弟二人皆郎中。《謝承書》載:蠻夷叛逆作難,積惡放恣,鑊中之魚,火熾湯盡,當悉燋爛,以刷國恥。朝廷以奉昔守南土,威名播越,故複式序重任。奉之廢興,期在於今。賜奉錢十萬,駁犀方具劍、金錯把刀劍、革帶各一。奉其勉之。《東觀漢記卷八·鄧遵傳》載:鄧遵元初中為度遼將軍 , 討擊姜虜斬首八百 級 ,得鎧 、弩 、刀 、矛 、戰盾 、匕首二三千枚 ; 破匈奴 ,得釜鑊二三千枚 、 匕首三千枚詔賜馬父犀劍 。《東觀漢記·陳遵傳》載:陳遵破匈奴 ,詔賜駁犀劍。
金銀具
從出土事物來看,漢代中原貴族鋼鐵劍在劍身和劍具上錯鎏金銀者較少,而配裝純金銀具者更加稀罕。前者多為王侯顯貴的日常佩劍,是身份和等級的標誌;後者則多為短劍或匕首,即供隨時賞玩又可以貼身衛體。但無論何種形知和功用,均極其華美,絢爛奪目。
銅具
櫑具、玉具和金銀具鋼鐵劍,大多為為輿服佩劍或權貴飾劍,與銅具劍形制無二,唯以裝具用料做工顯示其顯貴。從出土實物來看,漢代中原普通鋼鐵劍,大多數採用無裝飾的素銅劍具。這些劍或是裝備軍隊的實戰兵器,或是普通人日常防身的佩器,實戰與日常佩戴用劍在漢朝並不非此即彼、涇渭分明。劍體上所裝劍首、劍格普遍以銅鑄成。這是因為銅便於鑄造形,易於磨光裝飾,比鋼鐵更具審美價值。所以直至今天,刀劍上的附件仍多以銅製。一般劍格為"凹"形,少量為平"一"字形。莖末劍首通常為圓盤形。
古劍神采
劍,古之聖品也,至尊至貴,人神咸崇。乃短兵之祖,近搏之器,以道藝精深,遂入玄傳奇。《釋名.釋兵》曰:"劍,檢也,所以防檢非常也。"素有"百兵之君"、"百兵之帥"的美稱。古代的劍是長條形,前端尖,後端安有短柄,兩邊有刃的一種兵器。因其攜之輕便,佩之神采,用之迅捷,故歷朝王公帝候,文士俠客,商賈庶民,莫不以持之為榮。劍與藝,自古常縱橫沙場,稱霸武林,立身立國,行仁仗義,故流傳至今,仍為世人喜愛,亦以其光榮歷史,深植人心,斯可歷傳不衰。在武行中劍多作為防身性兵器,由於攜帶美觀,所以名士貴族多佩劍,久而久之劍被大眾視作有智慧、有內涵、有身份的兵器。劍修長光潔的形態頗具優雅氣質,自古還受到文人的特殊青睞,不僅以劍抒懷作詩詠嘆,更佩帶操練。戰國時代的馮諼與漢初的韓信,雖貧至無食,也仍然隨身攜帶。一把劍,尤其是一把好劍,應該是剛柔並濟;剛,其利斷金,無堅不摧;柔,環曲不折,遊刃有餘,甚至可以盤起來圍在腰間。劍的精妙和幾千年深厚的文化底蘊,充分體現了中國人剛柔並濟,厚積薄發的武學文化內涵。中國的刀劍文化與俠客文化一脈相承,也是一種深藏不露的文化。李白的《俠客行》吟誦道:"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劍不出鞘的時候並不是殺人的武器,而且普通的非常不起眼,甚至可以深藏身與名;但是劍一旦出鞘,則呼嘯殺氣,十步一屠戮,絲毫也不含糊。其實武學大師也有劍的品質:真正的武學高手並不張狂,而張狂的往往不是真正的高手,這就是中國的儒家文化。"藏"與"顯"的哲學即蘊涵其中。
漢劍淵源
首先應該明確,漢劍是一款適合戰爭需要的戰場使用劍。漢劍的興起是由於鋼鐵冶煉工藝提高後使劍的性能產生飛躍式發展,逐步替代青銅劍在戰場上的作用。出土文物和今人仿造品相對比,更令人讚嘆漢代工匠們高超的鑄劍技術。
漢劍的興起
中國的鐵質武器其實出現的很早。1990年河南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中的西周晚期2001號大墓發掘出一柄銅莖玉柄鐵劍 ,此劍採用塊煉鐵鍛冶而成,是我國發現的最早的一柄鐵劍。但是由於鋼鐵冶煉技術的缺乏,鐵劍一直沒有對銅劍的主導地位產生影響。直至戰國中晚期,楚、燕等國才較多的開始使用鐵劍,此時鐵劍的劍型也開始發展為1米左右的長劍,逐漸動搖了銅劍的主導地位。秦漢是為銅鐵過渡階段,由於青銅劍技術相對成熟,秦軍佩劍仍以青銅為主。
漢初休養生息的政策使社會生產力得到恢復,特別是漢武帝實行鹽鐵官營制度以後,鋼鐵冶煉技術已經有了很大的提高。漢初,鐵質農具已經伴隨牛耕開始普遍使用。西漢中晚期,鐵的產量猛增,冶煉技術發展迅速,質量也顯著提高。冶煉技術的提高使長鐵劍成為可能,漢劍迎合戰場需要,不斷往鋒銳狹長的方向發展,在西漢時期全面取代銅劍(鋼鐵兵器的硬度和韌度都明顯優於青銅),與此同時,鐵製品的興盛也使戰場兵器全面由鐵製品主導。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早期,銅劍徹底被鐵劍所淘汰。
冶煉技術的發展
客觀地說,鐵在漢朝是關乎國家興衰的重要產品,鐵質兵器的大量製造和使用關係到國計民生、軍備國防,制鐵業成為特別重要的經濟部門,極受統治階級的重視。西漢的鑄鐵術相當發達,這些技術甚至通過張騫等使節傳到西域當地,極大地促進了西域經濟和文化的發展。鐵器關係到國計民生、軍備國防,制鐵業成為特別重要的經濟部門,受到統治階級的重視。西漢初期,各地制鐵業多被控制在諸侯王及富商手中。漢武帝時,在各地置鐵官,壟斷全國的制鐵業,並實行專賣政策。東漢前期承襲西漢制度,冶鐵業仍由國家專營。但豪強地主勢力強大,私設工場,自造鐵器,官府不能禁止。章和二年(公元88),和帝即位,宣布鹽鐵開禁後,鐵業由西漢的國家專賣轉為豪強地主私營。水利鼓風爐的發明,大大提高了冶鐵效率。東漢時期銅劍徹底淘汰。
漢代鐵器中用塊煉鐵作材料的鍛件,有許多已達到鋼的標準,而且在戰國晚期"塊煉滲碳鋼"的基礎上更進了一步,到西漢中期已能用反覆鍛打的方法使之成為早期的"百鍊鋼"。百鍊,即是反覆加熱、摺疊鍛打百次以上,使得雜質盡出,最後鍛造出最精純的鋼。當時國內出產鐵礦含鐵量並不高,這種技術能完美的剔除劣質鐵礦的雜質,只是非常費工,雖然數年得神兵三五把是一種誇張講法,但也足可見漢代工匠的鑄件辛苦和腳踏實地的勤勉態度。滿城漢墓出土的劉勝佩劍,便是這種正在形成的"百鍊鋼"工藝的早期產品。劉勝佩劍還經過表面滲碳和刃部淬火,使得劍刃堅硬、鋒利,而脊部仍保持較好的韌性。另一方面,漢代鐵器中用生鐵作材料的鑄件,除了有許多是經過柔化處理的"展性鑄鐵"以外,到西漢中期還有了不少"灰口鐵"的鑄件,後者更具有硬度較低、脆性較小、耐磨、滑潤性能良好等特點。滿城漢墓出土的鐵是"展性鑄鐵"的製品,而車軸承則為"灰口鐵"鑄件,說明當時已掌握了不同種類鑄鐵的性能而加以應用。西漢中期,還發明了利用熱處理使鑄鐵在固體狀態下脫碳成鋼的技術,滿城漢墓出土的鐵鏃便是用這種工藝製成的鋼件。到了西漢後期,隨着冶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又出現了用生鐵炒煉成鋼的新方法,主要是將生鐵加熱成半液體狀態,加以不斷的攪拌,利用空氣中的氧使之脫碳,以獲得不同含碳量的鋼,可稱"炒鋼"。山東省蒼山漢墓出土有錯金銘文的東漢永初六年(112)的"三十煉大刀",就是用"炒鋼"為材料,經過反覆加熱鍛打而製成的優質鋼件。用生產效率很高的生鐵大量地作為制鋼的材料,這是煉鋼史上的一次革命。
漢劍的沒落與環首刀的興起
西漢前期鐵劍盛行時,新型短兵環首刀也出現了。與劍相比,環首刀有三個明顯的優點:1、刀身僅單側有刃,簡化製作工藝。2、環形首與莖連鍛,不裝護格,外裝更簡單。3、以劈砍為主,刀背更厚實,劈砍更有力,不易折斷尤其合乎步、騎兵戰場使用需要。隨着漢帝國對外戰爭情況的轉變,環首刀逐漸取代漢劍。西漢中後期直至東漢前期為環首刀、漢劍並用階段,東漢中後期,環首刀逐漸取代漢劍成為戰場主流。東漢畫像石中的戰爭場面里,士兵所持多為環首刀即是佐證之一。
東漢末年,實際戰場已基本不用漢劍。以一些漢末魏晉刀劍製造事例為例:陶弘景著《刀劍錄》記載東吳孫權於黃武五年造十口劍萬口刀,蜀主劉備命蒲元造刀五千口,西晉司馬炎於咸寧二年造刀八千口等。寥寥數把漢劍僅作為禮器使用。從此以後,劍脫離實戰成為一種理想性兵器,向配飾和武術領域發展。因此,可以說漢劍是最後一款以戰場使用為目的創造出的劍。
戰場劍與禮器劍
戰場劍和禮器劍唯一的區別在於裝具。戰場劍裝具多為銅具,造型簡潔統一,便於批量鑄造。禮器劍裝具則品種繁多,為了彰顯佩戴者身份地位,常飾以金玉,尤以玉具劍更為流行。精美的質地與紋飾使玉劍飾成為玉器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品目。玉具劍,是將原本銅製的裝具改用玉石模仿其外形。用玉來裝飾兵器,在我國始於西周,經春秋戰國至漢代到達頂峰。在漢代,玉曾是比金銀更珍貴之物,更由於中國獨特地玉文化,以玉飾劍表示佩劍者的高貴身份和高尚品德,使玉具劍成為禮器劍的主流。除玉以外,金銀錯亦為禮器使用之一。
然於漢一朝,劍並未徹底退出戰場,除劍身完全用牛角製成的劍或木劍外,戰場劍與禮器劍也並不像某些人想象的那樣非此即彼、涇渭分明。
漢朝名劍
漢劍另一種詞義解釋指漢朝之劍。
漢朝鑄劍工藝精湛,而名劍則代表其典範,這一時期的名劍代表有:
赤霄:漢高帝所得,鐵,銘曰赤霄大篆書,三尺,高帝以秦始皇三十四年得於南山及貴常服之斬蛇。
神劍:漢太公所得,命訣載:"太公微時有冶為天子鑄劍指太公腰間佩刀曰:'若得雜冶即成神劍,可以克天下'太公解投冶中劍成授太公。
神龜:漢文帝鑄,三尺六寸,同時鑄三劍刻龜形故名,帝崩命入劍玄武宮
八服:漢武帝鑄,銘曰"八服",以元光五年鑄凡八劍五嶽皆埋之
茂陵劍:漢昭帝所得,上銘"直千金壽萬歲"昭帝時茂陵人獻一寶劍故名
毛貴:漢宣帝鑄,"以本始四年鑄,一曰毛二曰貴以足下有毛故為之貴"
衍:漢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秀霸:漢光武所得,銘曰"秀霸",未貴時在南陽鄂山得之
玉具劍:光武以賜馮異,七尺,馮異傳赤眉暴亂三輔,以馮異為征西將軍,討之車駕送至河南,賜以乘輿七尺玉具劍
龍彩:漢明帝鑄,永平元年鑄,上 作龍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時,常有見之者
金劍:漢章帝鑄,金質,建初八年鑄投入伊水中
安漢:漢順帝鑄,銘曰"安漢",永建元年鑄
中興:漢靈帝鑄,文曰"中興",建寧三年鑄,同時鑄四劍銘文皆同後一劍無故自失
漢代劍術
漢代劍術已甚精備,鬥劍中顯示了武藝造詣的深淺。主流劍術受戰場劍盾配合用法的影響實為單手劍法。只有當劍長超過一米二由於重量限制無法輕易單手揮舞時才使用雙手劍法。
漢代尚武,鬥劍之風興盛,關於劍的描寫屢屢可見。《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載:"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漢書.東方朔傳》載:"十五學擊劍";《漢書.尹翁歸傳》載:"喜擊劍,人莫能當";《三國志.崔琰傳》載:"少樸訥,好擊劍,尚武事",諸如此類記載,不可勝舉。曹丕《典論·自敘》有一段詳細描寫:「余又學擊劍,閱師多矣,四方之法各異,唯京師為善。桓、靈之間,有虎賁王越善斯術,稱於京師。河南史阿言昔與越游,具得其法,余從阿學精熟。嘗與平虜將軍劉勛、奮威將軍鄧展等共飲,宿聞展善有手臂,曉五兵,又稱其能空手入白刃。余與論劍良久,謂將軍非法也,余顧嘗好之,又得善術,因求與余對。時酒酣耳熱,方食芊蔗,便以為杖,下殿數交,三中其臂,左右大笑。展意不平,庋更為之。余言吾法急屬,難相中面,故齊臂耳。展言願復一交,余知其欲突以取交中也,因偽深進,展果尋前,余卻腳?,正截其顙,坐中驚視。余還坐,笑曰:『昔陽慶使淳于意去其故方,更授以秘術,今余亦願鄧將軍捐棄故技,更受要道也。』一坐盡歡。」(《三國志·魏書·文帝紀》裴松注引)。
楊泉《物理論》:「阮師之作刀,受法於金精之靈,七月庚辛,見神於冶監之門,向西再拜,金神教以水火之齊,五精之鏈,用陰陽之候,取剛柔之和,三年作刀千七百七十口,其刀背夾刃,方口洪首,截輕微不絕絲髮之系,斫堅剛無變動之異。
劍的招式是以刺、撩、劈、砍、崩、格、洗、截、攪、壓、掛、雲等為主。它的特點是剛柔相濟、吞吐自如,飄灑輕快,矯健優美,正如拳諺所形容的「劍似飛鳳」,由此可知其妙。
劍訣歌
電摯昆吾晃太陽,一升一降把身藏。搖頭進步風雷響,滾手連環上下防。
左進青龍雙探爪,右行單鳳獨朝陽。
撒花蓋頂遮前後,六步之中用此方。
蝴蝶雙飛射太陽,梨花舞袖把身藏。
鳳凰攘翅乾坤小,掠膝連肩劈兩旁。
進步滿空飛白雪,回身騎馬去思鄉。
初習:眼法,擊法,洗法,刺法。
眼法有六。即看劍、看走、看手,平視、斜盼、意顧。
劍訣雲:"眼像兩盞燈"。
擊法有五:豹頭擊,跨左擊,跨右擊,翼左擊,翼右擊。
刺法有五:逆鱗刺,坦腹刺,雙明刺,左夾刺,右夾刺。
格法有三:舉鼎格,旋風格,御車格。
洗法有三:鳳頭洗,虎穴洗,騰蛟洗。
鬥劍之演練至要
(1)24勢鬥劍之術,初練必須緩慢運行。若圖快求急,定難達動作之準確性。
(2)初練時須一招一式拆開演練,切勿連貫,以免不得要領。
(3)忌性急,忌勞累,忌偷懶,忌無恆心,忌分神。
(4)練習劍術之前後一小時內不宜進食和飲水。
(5)切記"手、眼、身、法、步"與"精、神、氣、力、功"之間相互配合。
區別
注:此處僅舉100-110cm主流長款劍為例,不包括稀有形制。
低溫冶煉、摺疊鍛造、淬火燒刃為古法的三要素,缺一不可。古法靠鍛造功夫和淬火功夫讓鋼鐵變的即硬且韌。現在刀匠卻不願意這麼幹,因為提高硬度會使粗加工成型困難,研磨困難,硬度大了更費工,更廢料,或者說刀匠就沒有掌握到這門古法技術。但哪怕撇開冶煉光談造型,與真正的事物漢劍仍是有很大的區別。
由於早期對漢劍認識的缺乏和不嚴謹的製作態度、急功近利的製作心態造成現代仿漢劍諸多形制上的錯誤,隨着漢劍知名度的提高進一步誤導大眾。此一對比意在令初接觸者對漢劍有一個基本認識,分清和現代工藝仿漢劍的區別,不至於混為一談。
單手劍還是雙手劍
作為步兵的戰場使用劍,漢劍配合盾使用,組成劍盾兵。故軍事典籍中常將劍盾並用,比如:曲道相伏,險厄相薄,此劍盾之地也,弓弩三不當一。(漢 晁錯《言兵事疏》)漢畫像磚上也屢屢可見一手持劍一手持盾的劍盾士的身影。尹灣漢墓出土《永始四年武庫兵車器集簿》記載:盾九萬九千九百一,劍九萬九千九百一。盾與劍數量相等。亦可見漢劍實為一種以刺擊為主,配合盾牌使用,適應戰場需要的短柄長刃兵器。(右圖為山東嘉祥縣武氏祠畫像石水陸攻戰圖局部)
而現代仿漢劍,則由於受影視劇和日漫影響,做成了仿日刀比例的雙手劍。這一錯誤隨着漢劍知名度的提高帶來了極惡劣的影響,最直接導致對漢劍一無所知的新接觸者產生形制上的錯誤印象,造成一錯再錯。此一對漢劍根本上的錯誤認知凸顯了很多現代社會人對傳統文化既缺乏認識也缺乏自信的現狀。
令人詬病的刃柄比
由於必須配合盾、鈎鑲使用,柄不宜過長(否則劍首會磕手),漢劍的刃柄比通常超過4:1(標準比為5:1 ,甚至有達到6:1的漢劍),也既一米的劍條,莖長不超過20cm。《考工記 桃氏為劍》一書明確記載:佩劍 身長五其莖長。由於現代仿漢劍參照日刀2.5:1的刃柄比,造成在調整重心時過度依賴柄長(槓桿原理)。而正確的調整方法則主要依賴對劍身厚薄的控制,減輕劍身前部重量,使重心自然後移。
然而,現代仿漢劍往往做的過寬過厚,並且對厚薄的控制能力也很不到家,這不能不說是傳統制劍工藝的一種退步。
重心位置
與今人基於明劍、清劍、太極劍的重心通常在劍格前10厘米的認識不同,漢劍重心並不靠近劍柄,這是為了以刺為主同時兼顧劈砍,提高殺傷力。漢劍輕薄,即使重心前移,揮舞也並不費力。仿漢劍在鼓吹砍鐵的傾向下,將劍當斧頭用,普遍往厚重上做,導致不得不加長手柄來應付重心問題。一味鼓吹砍鐵,追求厚重,看似為了提高性能,實則是商家對漢劍的根本性認知錯誤,圖方便省事的結果。
四面、八面、六面
出土實物漢劍中,四面最多,八面次之,六面最少。八面的造型來源自青銅劍。由於青銅材質所限,八面造型能提高銅劍劍身強度,但對於鋼鐵劍則無此必要。仿漢劍中八面的流行純粹出於現代人審美需要。
劍鋒造型差異
刺死砍傷,漢劍狹長的劍鋒大大提高了穿刺力,使的殺傷力大為增強。同時,尖銳的劍鋒很好的減輕了劍身前部重量,便於進一步調整重心。與充滿殺氣的真實漢劍劍條相比,仿漢劍呆板笨拙猶如鐵尺。(右圖下為拔刀齋研磨漢劍殘條)
寬窄和厚薄
漢劍以輕薄鋒銳著稱。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漢劍作為單兵使用的戰場短柄武器,在突破了鋼鐵冶煉的技術限制後,往輕薄狹長的方向發展。3.0-3.5cm的寬和小於0.7cm的厚度,減輕了重量,在保證了劍身強度和韌性的同時,於功能性上達到極致,令人讚嘆漢代鑄劍師們非凡的鑄造技術。
現代仿漢劍,由於技術上的偷工減料(尤其是機械成形的2.5:1量產劍條),致使成品劍條過於沉重(同等規格下,現代仿漢劍的劍條至少比漢劍重了1/3),同時由於現代人身體素質下降,造成不滿一米的劍卻要雙手揮動。事實上,經過一段時間的身體鍛煉,此長度的劍完全可以單手流暢的操作。
扁柄還是圓柄
實際揮舞過就會發覺,圓柄不易掌握鋒刃方向,且由於圓柄統一的前細後粗樣式造成刺時容易前滑。作為一款戰鬥使用劍,漢劍不可能做成圓柄。現代仿漢劍的圓柄推測是參考了圓莖青銅劍卻未曾研究過漢劍實物。模稜兩可、想當然的態度可見一斑。
以出土文物來看,漢劍實為扁柄,夾木纏緱,劍莖上裝置上下兩片合成的夾木(此木片名為夾),外纏2-3mm的絲繩(此既為緱),多為平纏。柄中部收腰便於抓握,絲繩反覆平纏造成一道道箍。
劍首裝配方式
現代仿漢劍的老鼠尾是一直被人詬病的問題之一,產生這個問題的原因同樣是仿造者沒有仔細研究過真正的古漢劍,而是僅通過圖片想當然而做。老鼠尾的產生實為劍首裝配方式上的錯誤,只是由於現代人對漢劍缺乏認知,通常只注意到莖寬,卻不注重劍首裝配,令螺絲尾劍首大行其道,造成飛劍的危險(由於螺絲固定的劍首在揮舞時極易鬆脫,且不易被發覺)。
漢劍劍首銜接方式分兩種。主流使用目釘,是故出土文物中常見劍莖末端有一小孔。此種銜接方式非常牢固。另一種較少見的銜接則將莖尾做細,徑直穿過劍首後砸扁鉚合。從牢固度上說,後一種銜接更佳,但不易拆解的缺點也同樣明顯,故主流的劍首固定方式多採用前種。
起脊和大雙槽的區別
起脊多見於寬劍,其目的是為了降低劍身重量,便於持握。
和現代大雙槽最明顯的區別在於凹陷程度,起脊做的淺很多。大雙槽是仿漢劍又一個不研究實物想當然的產物。
大劍格和小劍格
與今人的想象不同,漢劍劍格大多精緻小巧(櫑具裝漢劍僅大英博物館一例),與今盛行大劍格的情況正巧相反。古人講究含蓄,在審美上更偏雅致。不少現代大劍格,尤其是量產版劍格卻頗顯浮誇,造型上也流於堆砌。
凹格飾金與圓箍
擺動損毀。古人很實在,一個小小的劍格,任何一部分都有其實際意義,沒有一絲多餘。凹格飾金是在劍格凹陷處使用兩片比較薄的金箔或銀箔予以裝飾,部分有堆珠或寶石鑲嵌,是漢劍獨特的裝飾工藝。
而仿漢劍圓箍的產生,是由於錯誤的圓柄產生的臆造,其本質是不嚴謹的製作態度和急功近利的不良心態[1]
參考文獻
- ↑ 歷史上真正的漢劍長什麼樣子, 個人圖書館 ,2020-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