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永明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永明镇原名南明镇,为四川省古涪城县四镇之一,明朝为高德乡,清初属参水乡辖地。位于县西北边沿,距三台县城49公里,距绵阳市中心21公里。现镇建成面积近30万平方米。素有三台"粮仓"、"油罐"美称的永明镇毗邻绵阳,是我县涪江东岸冲积平坝第一镇,惠泽埝、永和埝主干渠自流灌溉。永明镇总面积91平方千米。永明镇辖27个行政村,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永明镇总人口38335人(2017)。交通、水、电、气、网络基础设施完善。是三台县乡镇建设及经济发展较快之一。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绵阳市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9〕27号):撤销建设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明镇管辖,永明镇人民政府驻会仙路1号。[1]

基本信息

永明镇位于三台县西北部,县经济重镇之一。是涪江东岸冲积平坝第一镇,永明镇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境内平坝有惠泽埝、永和埝主干渠自流灌溉,山区地带有武引水利工程水渠灌溉。合并建设镇后,行政区域面积91平方公里,其中平坝地区约13平方公里,浅丘25.9平方公里,山地深丘52.1平方公里。

永明镇地势由于西部紧邻涪江河,所以呈东高西低,中部为浅丘。镇内最高峰为观鹿山,海拔643米,位于镇中心区域,也是深丘与浅丘的分界,其山势最远延伸到中太镇、游仙区信义镇观太场境内,为永明镇最大的山脉。山中主要是柏树、落叶松树、青杠树等。

永明镇总人口38335人(2017)合并建设镇后。有土地面积2832公顷,耕地2832公顷,人均占有土地1.04亩。矿藏2种。主要河流2条,涪江河最大,全长4公里。旅游景点6处。植被面积2556公顷,森林面积1788顷,森林覆盖率达43%。地处浅丘与涪江流域冲积坝区相接地带,年平均气温16.8℃,年降水量 850毫米,无霜期293天左右。

合并建设镇后的永明镇境内有镇小学3所、初级中学2所;有镇卫生院1所,分院2所,村级医疗站27个,共有医务工作者42人;有畜牧兽医站3个,兽医20人;有广播文化服务中心1个,从业人员5人;有农业服务中心2个,从业人员16人;有邮政代办所2个,从业人员2人;有自来水厂1个,从业人员2人;有电信代办所2个,从业人员2人;党委人大政府工作人员共14人,永明镇有党支部26个,共有党员546人。[2]

交通位置

永明镇位于北纬31°19′56″~31°34′42″,东经104°50′31″~104°95′46″,地处三台县北部,东接中太镇、老马镇光辉场,南连芦溪镇芦溪工业集中发展区光明场,西处过江涪城区丰谷镇,北临游仙区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松垭镇、信义镇观太场。

永明镇距三台县城49公里、绵阳市区21公里、绵阳南郊机场17公里、绵阳火车站23公里。

S32绵西高速、G93绵遂高速、S1成巴高速绵阳绕城高速南环线、绵(阳)盐(亭)路一二级路、望(水垭)松(垭镇)公路三级路等多条交通要道穿境而过。

已开建G5京昆高速扩容(第三成绵高速)及永明互通出入口,省道205绵阳城区过境改道线(游仙区段已于2020年6月3日全线通车) ,届时永明镇将拥有7个方向的直达高速公路(南充、遂宁、九寨沟、成都、广元、巴中、都江堰等),一二级公路直达绵阳市区、江油、盐亭、三台芦溪镇,现已开工丰谷渡改桥,建成后永明镇将直达丰谷镇。

三台县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中,已开建连接经开区松垭镇一号路至永明连线工程,麦冬产业道路网,麦冬小镇连线道路,麦冬大道即辅助道路。

全镇村道全部水泥化或柏油化,其中大部分村道路基本到户。

建置沿革

2019年12月25日,三台县人民政府撤销建设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永明镇管辖。

永明历史沿革

明朝为高德乡。

清初,永明、建设同属三台县28乡之北路参水乡管辖;白庙属北路毕月乡管辖。

永明镇原名南明镇,为古涪城县四镇之一。北宋《元丰▪九域志》载:"涪城县有南明、新井、凤溪、高铺四镇,旧志南溟镇在州北八十里,即南明也"。

清康熙时建桥楼子(今中太),因一条小溪穿过场镇,桥上建有木楼而得名。乾隆28年兴场,名桥楼场。

清末,设参水乡,驻黄连桥,辖今建设、永明及光明大部。设毕月乡,驻桥楼子(今中太镇),辖今中太、白庙、和永明大部。

民国初期,将参水乡今永明、光明部分和毕月乡今永明部分划归张月乡(驻葫芦溪)。

民国9年,各乡分设上、下乡团练,设团练办事处,南明镇为张月上乡团练办事处。参水乡、毕月乡不分上下乡,黄连桥、桥楼子即为团练办事处。

民国14年,改南明镇、黄连桥、桥楼场为团甲公所。

民国24年,设南明联保、黄连桥联保、桥楼场联保。

民国29年,改为南明乡、黄连桥乡、桥楼乡。

民国37年,黄连桥乡于长乐乡合并建立建民乡。改桥楼乡为中泰乡,以境内中泰山而得名。

解放后1951年,进行民主建政,改南明乡改为永明乡,划出永明、花园部分村组建白衣乡(今光明)。仍设中太乡,分中太乡部分村建白庙乡,以境内白庙子而得名。分建民乡为建民乡(原黄连桥乡)、长乐乡。

1955年,建民乡更名为建设乡。1956年,撤销白庙乡。

1958年,各乡改为公社,设永明公社、建设公社。

1961年,恢复白庙公社。1967年,改为红岩公社。1981年,复改为白庙公社。

1984年,分别改为永明乡、建设乡、白庙乡。同属建设区。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将白庙乡并入永明乡。

1996年4月建永明镇。

2019年,永明、建设两镇合并组建新的永明镇。

建设历史沿革

清初,三台县设4路28乡,建设属北路参水乡辖地。

清咸丰十年(1860),建设兴场,因有一桥和黄连大树,故名"黄连桥"。

清末民初,沿袭旧制,划归南明镇(今永明镇)等部分土地到张月乡(今芦溪镇)。参水乡驻黄连桥。

民国9年,设参水乡团练,团练办事处驻黄连桥。

民国14年,设黄连桥团甲公所。

民国24年,设黄连桥联保。

民国29年,奉行"新县制",撤销联保,改设为黄连桥乡。

民国37年,黄连桥乡与长乐乡(原长乐联保,驻长乐镇,今并入中太镇)合并成立建民乡。

1951年,土改完成,进行民主建政。分建民乡为建民乡(原黄连桥乡辖境)和长乐乡,属中太区。

1955年,撤销中太区,建民乡更名为建设乡,划属老马区(今老马镇)。

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老马以区成立老马人民公社,建设为老马公社建设耕作区。

1960年,建设耕作区单独成立建设人民公社,恢复原中太区辖境,区驻地迁往建设公社。

1984年,撤销公社建制,复设为建设乡,属建设区。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建设、光辉合并成立建设镇。

1995年,光辉划出单独设立光辉镇。

2019年,永明、建设两镇合并组建新的永明镇。

行政区划

2019年底,永明镇辖会仙路、涪江、白庙场、建设场4个场镇社区,27个行政村。

自然资源与农业

2015年永明镇耕地面积25786亩,植被面积15840亩,森林面积11820亩,森林覆盖率46%。旅游景点6个。年平均气温16.8℃,年降水量850毫米,无霜期283天左右。

灌渠与水渠,惠泽堰自流灌区直接灌溉约13平方公里,间接灌溉6平方公里、永和堰自流灌溉2平方公里。还有武引工程灌区约66平方公里主要是北部与东部山区。

永明镇境内河流众多,主要河流有两条,其一是涪江,是永明最大的河,境内长4.5公里;另一条为水磨河(新桥河),全长22公里,其中永明镇10公里左右,也是永明流域面积最大的河,主要发源地是松垭镇与小枧镇建华场、信义镇观太场。

全镇有水库约10余座,廖家堰是永明镇最大水库,位于永明镇东北2公里处,水域面积达310亩,附近景点有漏风崖汉墓;廖家堰森林山庄可供游客吃喝游玩,水面有小船供游客荡漾,岸边绿树荫荫,一派田园秀丽风光![3]

经济发展

经济简介

永明镇是三台县"一区三镇"(芦溪工业集中区,芦溪镇及其花园场、永明镇)北部发展格局的重要节点,永明镇依托绵遂高速、绵阳绕城高速、绵西高速、成绵高速扩容、S205改道等地理优势,与经开区、芦溪工业区发展相结合,依托全镇之力将工业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产业振兴为优先方向,为三台县提供经济增长极。

永明镇将创建全国特色小镇和省级重点镇,推进省级重点镇建设和麦冬特色小镇建设为契机,大力发展工业、农业、旅游、现代服务业、房地产、金融等行业。

永明镇正积极对接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加强顶层设计,按照推动与绵阳市经开区融合发展的思路,优先推进与绵阳市经开区的交通融合,进而推进经济及人文融合发展。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三台县共同研究推进区域协同融合发展工作

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赴三台县学习考察推动两地区协同融合发展

三台县农业产业园区项目建设中,2020年已开建连接经开区一号路至永明连线工程,进一步加强了与绵阳经开区的联系,将承接绵阳部分经济转移,为永明的后续经济发展提供强力保障;麦冬产业道路网,麦冬小镇连线道路,麦冬大道即辅助道路的完善,暨大的丰富了永明的旅游路线,为进出永明旅游的人提供了四通八达的道路。

永明镇要重点发展康养旅游和以VR、AR、区块链技术发展应用的数字经济,打造沿涪江现代经济集中发展区和创新示范区。将实现这一目标,永明镇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

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南区

绵阳将设科技城发展南区包括现绵阳经开区,三台芦溪镇,永明镇和花园场,为推动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市委"一核两翼、三区协同"发展战略落地落实,拟在绵阳主城区以南、三台县域以北涪江流域平原河谷片区规划建设绵阳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南区,采取由绵阳经开发与三台县合作共建的方式实施,约50平方公里范围内合作共建工业园区,按照"基地在山区丘区、加工在园区、集散在城区"的模式,以此推动绵阳经开区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推动三台加速构建绵阳南翼骨干支撑。

市政协副主席兰劲带队到三台县、经开区专题督办区域协同发展工作

工业企业

永明镇有工业企业15户,其中朝育机械厂、四川英伟牧业公司为三台县规模企业;2015年朝育机械厂实现税收131万元、产值2350万元;四川英伟牧业实现产值2600余万元。

家电配套工业园内入住企业:朝育机械、星辉电子、中九铝模、广丰机电等。

天泰创意农业园毗邻绵阳市经开区松垭镇,紧靠绵盐路与绵遂高速。园区占地900余亩,依托本地山形水势及自然条件,打造集苗木种植、观光游览、乡村休闲为一体的综合农业园区,由绵阳天泰集团重点打造的景区。

铁骑力士集团1.5万头种猪场项目位于晓光村,枫叶牧场繁育中心,该项目占地700余亩,分7个生产单元,设计规模为年生产仔猪30万头,以满足公司'十三五'在三台乃至全市布局'1211'放养场的发展需求。

四川凌祥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于2018年05月25日成立,位于麦冬小镇旁,公司经营范围包括:中央空调、净化空调、暖通设备、热水机组、办公设备及耗材、安防系统、有线电视设备、通信设备的销售、安装和维护,五金交电、建筑材料的销售,水电安装服务,家用电器销售、维修,废旧物资回收等 。

热情欢迎有识之士到永明投资兴业,我们将以热情的服务、诚意的态度、坚定的支持为您在永明的发展保驾护航,让永明成为您投资的热土!

农牧林业发展

永明镇也是涪城麦冬的主产区,所产的麦冬品好质优,主要分布为团缘村、金翔村、永明村、永和村。

同时主要粮经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花生、红苕等,家禽家畜主要有猪、牛、羊、鱼、鸡、鸭、鹅等。永明村(原万家坎村)万家集邻近涪江、永和村邻近光明为主要水产区,年产鱼虾类等近200吨。

永明镇的红岩村(原红岩村、杨家坝村、塔子坝村)为蔬菜种植基地,主要生产波菜、茼蒿、碗豆尖、香菜、娃娃菜、青菜、小白菜等;木林村(原晓光村)主要产大蒜与蒜苔为主!主要供应绵阳、德阳、三台等城市!

通过推进"油橄榄"产业发展,帮助绵阳佳乐农业有限公司和绵阳润禾投资有限公司及梓富源油橄榄生产合作社,采取林地流转方式,全年新种植油橄榄133.3公顷,种植面积已达666.7公顷;通过推进大蒜产业发展,"巫家沟大蒜"参加第二届"绵阳造"农产品展销会,大蒜种植面积得到进一步巩固,大蒜年内种植总面积在333.3公顷。

永明镇蔬菜种植始于1950年,主要品种有韭菜、大葱。1982年,永明镇蔬菜量达到200余万公斤。至1995年,永明镇拥有菜农科技户20户。随着城市建设占用土地,2000年菜田面积仅存30余公顷。永明镇借助浅海滩涂广阔的地理优势,以海水养殖为支柱产业。1978年永明镇养殖海带约143公顷,总产量2936吨;贻贝66公顷,总产量3225吨。90年代起开始大力发展名优高效水产业,成为海珍品养殖基地之一,其养殖的海参、鲍鱼、文蛤及名贵海水鱼等四大类海珍品驰名中外。2000年海水育苗水体1500立方,培育幼参1亿多头;鲍鱼育苗水体1500立方米,培育合格鲍鱼苗500万头;浅海扇贝养殖稳定在400公顷左右,其中栉孔扇贝333公顷,海湾扇贝67公顷。

植树造林

永明镇重视植树造林,绿化面积不断扩大。1987~1988年,植树105万株,成活率90%以上,被市绿化委评为3年近郊绿化先进单位。1990~1992年,改建补植造林217公顷,四旁植树35.3万株,被市评为林业系统先进单位,经省林业厅检查验收合格,永明镇平原绿化达标。1992~1995年,改建补植85公顷,景观造林164公顷,四旁植树39万株。1994年被区政府评为绿化双达标先进单位。1995年以后,主要开展村庄绿化和景观林建设。在县委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施"开放强镇、富民兴镇"的经济发展战略,镇域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8年,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1128万元;农业总产值3628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7%;乡镇企业总产值33000万元。1998年底,农村人平纯收入达2610元,比1995年增加55.4%,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状况得到较大的改善。乡镇企业通过第二次创业,企业发展势头良好,永明镇5户集体企业已有4户完成改制,共盘活存量资产300万元,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乡镇企业主体地位进一步巩固。[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