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稻稻瘟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
原图链接

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世界各稻区均匀发生。本病在各地均有发生,其中以叶部、节部发生为多,发生后可造成不同程度减产,尤其穗颈瘟或节瘟发生早而重,可造成白穗以致绝产。近年来,广东稻瘟病年发生面积不少于50万亩,而且出现逐年增加趋势,局部大爆发并不少见,稻瘟病可能发生在省域内的任何年头、任何季节。

基本信息

中文名:水稻稻瘟病

水稻稻瘟病1
原图链接

别 名: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

主要危害作物:水稻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茎秆、穗部

拉丁学名:PyriculariaoryaeCav.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真菌

类 型:真菌

症状

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 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 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

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节温 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 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 [1]

病原

Phyricularia grisea (Cooke) Sacc.称灰梨孢=Pyricularia oryae Cav.称稻梨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蓖。有性态为Magnaporthe grisea 9Hebert) Barrnov.属子囊菌亚门真菌。自然条件下尚未发现。分生孢子梗不分枝,3-5根丛生,从寄主表皮或气孔伸出,大小80-160×4-6(μm),具2-8个隔膜,基部稍膨大,淡褐色,向上色淡,顶端曲状,上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洋梨形或棍棒形,常有1-3个隔膜,大小14-40×6-14(μm),基部有脚胞,萌发时两端细胞立生芽管,芽管顶端产生附着胞,近球形,深褐色,紧贴附于寄主,产生生侵入丝侵入寄主组织内。该菌可分做7群,128个生理小种。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稻草和稻谷上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稻株上,萌发侵入寄主向邻近细胞扩展发病,形成中心病株。病部形成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再侵染。播种带菌种子可引起苗瘟。适温高湿,有雨、雾、露存在条件下有利于发病。菌丝生长温限8-37℃,最适温度26-28℃。孢子形成温限10-35℃,以25-28℃最适,相对湿度90%以上。孢子萌发需有水存在并持续6-8小时。适宜温度才能形成附着胞并产生侵入丝,穿透稻株表皮,在细胞间蔓延摄取养分。 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时晴时雨,或早晚有云雾或结露条件,病情扩展迅速。品种抗性因地区、季节、种植年限和生理小种不同而异。籼型品种一般优于粳型品种。同一品种在不同生育期抗性表现也不同,秧苗4叶期、分蘖期和抽穗期易感病,圆秆期发病轻,同一器官或组织在组织幼嫩期发病重。穗期以始穗时抗病性弱。偏施过施氮肥有利发病。放水早或长期深灌根系发育差,抗病力弱发病重。

综合防治

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性强的水稻品种种植,这是基础措施。

2、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合理施氮,增施磷、钾肥,田间浅水勤灌,适时适度晒田,增强水稻抗性。

3、出现叶瘟病斑,及时用药防治。

药剂防治

稻瘟病从侵染到发病叶瘟需要5-7天左右、穗颈瘟需要10-14天左右,防治稻瘟病必须要防重于治,穗颈瘟一旦发病几乎无药可治。防治穗颈瘟的最佳时期是水稻破口期和水稻齐穗期2次用药。

(1)在水稻破口期和水稻齐穗期,可以抓住这两个时期是防治稻瘟病的关键。如果出现连续阴雨高温高湿天气,稻瘟病可能爆发流行,最好在第二次喷药7-10天后,每亩再喷施100毫升稻瘟灵防治1次。

(2)亩用40%稻瘟灵100毫升+75%三环唑60-80克+富尔农易施33克+有机硅10-20克兑水8-12公斤喷雾。

(3)亩用40%稻瘟灵100-120克+75%三环唑40克+25%吡唑醚菌酯20克兑水8-10公斤细雾喷雾;发病中心着重喷雾,7天后再用药巩固一次。

(4)亩用40%稻瘟灵100-120克+2%春雷霉素100毫升+富尔农易施33克喷雾防治,发病风险高的10天左右再防治一次。

(5)每亩用75%三环唑60-80克+25%咪鲜胺80-100毫升。 [2]


相关视频

水稻稻瘟病与褐斑病的田间防治与用药

全面做好水稻稻瘟病预防工作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