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水田坝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水田坝乡,隶属于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地处秭归县西北部,西邻泄滩乡,东北交兴山县,南接归州镇,全乡版土面积224平方千米(2017年),辖25个村156个村民小组,6个乡直单位,现有耕地面积1641.9公顷,多经林面积35500亩,其中柑桔面积16800亩。

水田坝乡有中小学1所,教职工293人,在校学生1890人,校园占地面积10.37公顷。全乡有卫生院1个,卫生所6个,村级卫生室25个,病床位40张。全乡有线电视用户1750户,程控电话1070门[1]

中文名称: 水田坝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湖北省秭归县

电话区号: 0717

地理位置: 东经110°38′-110°44′,北纬30°21′-30°10′

面 积: 224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27823人(2017年)

气候条件: 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鄂E

名特产品: 主要以柑橘、茶叶、核桃为主

历史沿革

水田坝乡是秭归县辖乡,县脐橙基地之一。1955年设水田坝区,1958年改火箭公社,1961年复归水田坝区,1975年改水田坝公社,1986年设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9公里。面积224平方公里,人口27823人(2017年)。秭(归)水(田坝)公路穿乡而过。辖上坝、下坝、龙口、董家冲、王家桥、辛家坪、望柱、青蒿峪、大水田、草池坪、陈家岭、稠木树、赦仓坪、朝东观、牛田、李家坡、石垭、马营、联营、龙潭湾、野桑坪、姜家坡、郝家湾、严坪25个村委会。以农业为主,盛产茶叶、柑橘、杜仲。

几年来,乡党委、政府围绕依托集镇、扩市活商、加快调整、富民富乡的发展思路,狠抓三大文明建设,国民经济稳步增长,移民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2002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9184万元,财政收入259.22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646元。

水田坝乡位于长江西陵峡北岸,东经110°38′-110°44′,北纬30°21′-30°10′。东北与兴山县接壤,南接归州镇,西邻泄滩乡。三峡工程修建后,乡政府驻地由原中坝村3组向北迁往185米高程的上坝村3组土地岭,距归州新镇10千米,距离新县城茅坪陆路70千米。清朝时期,此地曾出现严重干旱,当时,有一姓丁的县长,为抗旱在此修了一条水渠,后来,水渠以下的水田一坝一坝地增多,逐渐形成上、中、下三坝,故统称为水田坝。

明清时期属下戎乡,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后置茅坝乡,民国时期仍设茅坝乡。1949年8月设茅坝区;1951年4月改为第二区;1958年9月设水田坝人民公社;1961年4月改为水田坝区;1975年10月,分设为桑坪人民公社和水田坝人民公社;1984年1月两社合并仍为水田坝区;1987年10月撤区建立水田坝乡至2001年1月,全乡辖49村1个林场。2001年2月,全乡行政村合并为25个。现全乡版图面积224平方千米,下辖25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11135户,总人口33197人。现有耕地面积1407公顷,水域面积333公顷,林地面积20420公顷。森林覆盖率79.5%。境内河流水系发达,发源于兴山县夜蚊子沟的吒溪河由北向南依次为南阳河、良斗河、袁水河,沿途汇集三岔河(咸池沟)、田家河、王家桥沟等支流一齐注入长江,流长524千米,流域面积1837平方公里。

该乡地处大巴山、巫山余脉和八面山坳会合地带,山高坡陡,岭峰交错,高低山海拔悬殊大,最低海拔175米,最高海拔为羊角大尖1704米。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垂直变化明显,温暖湿润。冬季平均气温7.5℃,夏季平均气温30℃,年平均气温20℃,无霜期310天。独特的地域条件和气候使得境内物产丰富,以柑橘、茶叶和核桃闻名。主要植物有杉树、柏树、马尾松、栎树、紫薇、红豆杉等。主要动物有野猪、麂子、蛇、兔子、锦鸡等。 该乡解放前发生过组建“红带会”抗击“棒老二”历史事件。水田坝乡人杰地灵,是革命老区,涌现出大量革命先烈和模范人物。在解放战争时期,有吴述均、吴益昌、郝正兴、吴承忠、余从殿、陈永太、郝发万、卢永植、王惠礼、董元槐、王克诗、李国相、李文龙等革命烈士(均已入《秭归县志(1979-2005)》人物传);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王启宝、刘光群、温庠之、周宗签、胡学知等先进模范人物。该乡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奋发拼搏的革命精神激励着该乡人民不断努力探索,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殊荣。该乡马营村1986年11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革命苏区”;水田坝乡先后于1996年11月被湖北省政府评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1997年12月,被湖北省农业普查办公室评为“第一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集体”;2009年度被湖北省移民局评为“移民工作先进单位”。2011年11月乡老区建设促进会被评为全省“先进老区建设促进会”。

集镇建设

水田坝乡现有中心集镇1处,为库区移民新建设集镇。1992年10月,对集镇进行了总体规划,规划期限:短期1992—1997年,长期1998—2012年。集镇性质:全乡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发展规模:19.52公顷。规划内容为:新集镇按照“两片一线”(北片、南片,城镇商业街)的整体布局,规划为工业仓储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居住建筑沿河规划3个居住组团和西南山坡居住组团4片,乡政府办公楼座落山坡,作为集镇中心标志性建筑物,公共设施沿主干道两侧布置展开,形成商业文化一条街。

新集镇面积0.4平方公里,总人口1910人,其中非农人口860人,常住人口1489人,流动人口421人,城镇化率4.5%;集镇有3条街道,分别为:沿江路、莲花路、永吉路。集镇道路长度4.5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车行道4.5公里,人行道480米,总面积2.5万平方米;下水道5600米;

1994年,建立了1座自来水厂,铺设自来水管道7800米,日供水1500吨,供水520户;开挖下水道5600米;液化气站1个;园林绿化4处,面积达6500平方米;绿化带6500平方米,绿化率20%;安装街道照明路灯60盏;配置垃圾桶50个,垃圾处理场1个。

水田坝乡境内建有客货运码头各1个,分别为龙口渡运码头和水田坝货运码头;有客运站1处,位于沿江路东端;境内有县道20公里,乡道85公里,通村公路373.6公里,可达100%的自然村,村组公路硬化里程168.2公里,硬化率达45%。境内桥梁32座,其中特大桥6座,分别为:东风桥、良斗河大桥、三溪河大桥、水田坝大桥、稠木树大桥和纸坊河大桥。

经济发展

2011年,全乡农业总产值2.02亿元,同比增长20.5%,工业总产值2110万元,同比上升3.35倍,农民年人均纯收入3514元,同比增长18.44%,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92.09万元,同比增长5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1亿元,同比增长18.77%%。

域内农业以柑橘、茶叶种植为主,兼种粮油、核桃等。现已形成低山种植柑橘,高山、半高山种植茶叶、核桃、蔬菜的产业格局。2011年,全域粮食播种面积33436亩,总产7637万吨,每亩单产228公斤;油料播种面积12835亩,总产1750吨;生猪出栏5.38万头;柑橘面积4.2万亩,产量4.5万吨;茶叶面积1万亩,产量496吨,两项产量均在全县乡镇中排名第二。

域内建有小Ⅱ型以上水库3座,总库容为479.5万立方米;开挖水库干、支渠16条,总长82.3千米,埋设管道1060米;农田有效灌溉面积2172公顷,有效灌溉率达70%。

域内金融网点有2个,2011年末储蓄余额达2.5亿元,贷款额960万元,其中邮政银行储蓄余额1.1亿元。邮政通讯业务发达,截至2011年底,函件业务达3954件,开通程控电话1400部,宽带用户650户,有移动、联通手机2.04万部,有线电视接入23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7%。

域内有各类商业网点50余个,营业面积8000平方米,商业零售额8亿元。域内有旅馆、饮食、理发、修理等服务业300家,其中旅馆饮食业15家,服务业年营业收入9500万元。

2010年成功引进宜昌汇锦达电子有限公司落户秭归茅坪经济技术开发区,并于当年投产,年销售额达2亿元,利税15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全乡现有初中1所,小学1所,幼儿园1所,在职教师156人,在校学生1837人,其中初中775人,小学1062人,在园幼儿17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小升初比例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100%,初中升学率达97%,9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文化艺术。传统艺术形式有水田坝地花鼓(上世纪五十年代已进入中国戏曲名录)、戏剧、曲艺及美术、民俗等,全乡已挖掘整理出10处定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别为稠木树花鼓舞、民间习俗葬礼、锣鼓山歌、打击乐(十八折)、吹打乐、根雕(美术)、泥塑(美术)、文学故事、医术、屈原的传说等。艺术团体有王家桥村新农村文化艺术社团、稠木树花鼓舞社团以及辛家坪村民间艺术社团等;文化活动场所有文化体育广场1个,农家书屋25个;活动场所有篮球场、羽毛球场、健身路径、室内乒乓球室等。

医疗卫生。域内有中心卫生院1家,职工69人,村级卫生室24个,医务人员149人;能开展农村常见病诊疗、普外科、骨外科和妇产科手术等业务。全年参加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14369户,32379人,参保率97%。计划生育率达98%,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出生性别比103:100。传统易发的大脖子、梅毒、麻风等地方病已经全部消除。

体育。传统体育项目有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中国象棋、田径、划龙舟等;获得主要荣誉有:乡初级中学被命名为县传统体育(田径)基地学校;中学少年女子排球队曾获县级比赛亚军;农技中心职工谢宗大曾获县中国象棋比赛老年组冠军等。主要体育活动场所有乡文广中心活动广场,中小学篮球场、田径场,集镇体育路径以及咤溪河天然水域游泳基地等。

社会保障。2011年域内落实农村低保1767户2754人,发放低保金184.2万元。五保老人188人,其中集中供养的40人,分散供养148人,集中供养年人均补助生活费2100元,分散供养年人均补助生活费1600元。

环境保护。4个村建有农村饮水工程6处,受益村民4200人;沼气池813个;节能灶100口;太阳能200户;集镇建有无水处理厂一座,日处理污水900吨,有公厕1座。

地域特色

水田坝乡地处三峡库区,山青水秀,人杰地灵,民风纯朴。主要为汉族居住地。生产、生活习俗有整栽秧酒、吃粽子、赛龙舟等;行为习俗有男女定婚过门,三天回门,生小孩送祝米、满岁抓周等;丧事有打丧鼓、堂祭、烧包袱等;居住习俗,早期依山临水而居,喜独家独院,多为两层土瓦屋。后改土为砖,多为二、三层小楼房,临公路而建,向村庄式集居发展。境内地方发音特点为语气平缓,抑扬顿挫不明显,二、四声及“n”和“l”混而不分,普通话与地方话混杂,常见的地方读音如“日”ri读成“er”、“生”sheng读成“seng”。地方语汇十分丰富,如称谓用语,丈夫被称为爱人、男人、老头子、伙计等;生活用语如“火色”,表示困难、厉害的意思。域内主要信奉佛教,解放初期较盛,随后信众越来越少,逐渐淡化。

水田坝乡域内名特产品主要以柑橘、茶叶、核桃为主。柑橘品种主要有脐橙、锦橙、椪柑和蜜桔等,果大色鲜,糖多汁美,脐橙种植始于上世纪70年代末,面积最广,产量最大,子品种中以纽荷尔为主,以伦晚、红肉为优。茶叶以正存、严坪等地生产的“屈乡毛尖”、“三峡宝剑”茗茶、优质绿茶为代表,色泽翠绿,香味浓郁,甘甜可口,研制的“屈乡毛尖”等系列茗茶曾荣获中国茶叶协会名优茶评比一等奖和宜昌市名优产品。

水田坝乡域内集苏区、老区于一体,早在1930年3月就成立了秭归县第一个党支部——马营党支部。其遗址水田坝乡小坪子至今尚存,已列入文物保护范畴。

水田坝乡域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青蒿峪、草池坪两大水库等自然景观;有李家院子、王家湾、寇家老屋、谢家湾、乔家坡、姜家坡、胡家老屋、道子田、向家院子、石垭村孔岭古墓群、观音山李家坟、向家包12处古遗址、遗迹;有天破寨、拐拐桥、观音岩石刻,温家堡岩屋山等人文景观。

视频

秭归县水田坝乡严坪村大院墙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