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苯乙酮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氯苯乙酮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类名词。
关于汉字的起源[1],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2]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名词解释
氯苯乙酮(氯苯乙酮)一般指2-氯苯乙酮
2-氯苯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7ClO,为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溶于乙醚、乙醇、苯、氯仿等,不溶于水,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用于制药及用于有机合成。
理化性质
密度:1.314g/cm3
熔点:54-56℃
沸点:244-245℃
闪点:118℃
折射率:1.5438
外观:白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
溶解性:溶于乙醚、乙醇、苯、氯仿等,不溶于水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41.12
摩尔体积(cm3/mol):132.3
等张比容(90.2K):330.8
表面张力(dyne/cm):39.0
极化率(10-24cm3):16.30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1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2
互变异构体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
重原子数量:10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16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用途
主要用作医药中间体,用于制药及用于有机合成。
储存方法
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酸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参考文献
- ↑ 中国“汉字”从何而来?每个汉字,都是仓颉造出来的吗?,搜狐,2022-10-01
- ↑ 造字的仓颉,为何叫“仓颉”?甲骨文揭开了颠覆性的一幕,搜狐,2022-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