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武鸣区双桥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武鸣区双桥镇位于武鸣区南部,东邻太平镇,西接宁武镇甘圩镇,南与南宁市兴宁区、西乡塘区接壤,北与城厢镇毗连,行政区域总面积213.31平方千米。明清时,乡境属乐昌乡。1984年9月,改为双桥乡。1994年12月,撤乡建镇。截至2018年末,双桥镇户籍人口有61162人。截至2019年10月,双桥镇下辖1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2018年,双桥镇有工业企业101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1]

中文名: 双桥镇

外文名: ShuangQiao town

行政区类别:镇

所属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武鸣区

面 积: 213.31 km²

下辖地区: 1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双桥社区

电话区号: 0771

邮政区码: 530104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伊岭岩、花花大世界、仙山院

车牌代码: 桂A

人 口: 61162人(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

建置沿革

明清时,乡境属乐昌乡。

清末民初,为南区的双桥、伊岭等团。

民国中期,属南区的双桥乡、腾翔乡、伊岭乡、甘圩乡。

解放后,属双桥区、第2区,先后设天井岭人民公社、双桥人民公社。

1984年9月,改为双桥乡。

1994年12月,撤乡建镇。

行政区划

2015年,双桥镇下辖1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有129个自然屯、296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地双桥社区。截至2019年10月,双桥镇下辖1个社区和15个行政村:双桥社区,杨李村、下渌村、平陆村、平福村、平稳村、孔镇村、镇南村、合美村、跃进村、腾翔村、八桥村、苏宫村、造庆村、伊岭村、伏林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桥镇位于武鸣区南部,东邻太平镇,西接宁武镇、甘圩镇,南与南宁市兴宁区、西乡塘区接壤,北与城厢镇毗连,行政区域总面积213.3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双桥镇以丘陵地貌为主,东部是自东向西延伸并连亘着7.50千米的天井岭小山脉,西南为连绵不断的高耸石山。

水文

双桥镇中部有双桥河及一批小山塘。

自然资源

双桥镇有耕地面积8275.89公顷,其中水田3218.52公顷、旱地5057.37公顷;矿产资源主要有锰、铝、锌矿、重晶石。

人口

2015年末,双桥镇总户数1.84万户,总人口5.92万人。

截至2018年末,双桥镇户籍人口有61162人。

经济

综述

2018年,双桥镇有工业企业101个,其中规模以上2个。

农林牧渔业

2015年,双桥镇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64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85亿元、林业产值668万元、牧业产值3.13亿元、渔业产值3587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373万元。2015年,双桥镇发放农资综合补贴483万元、良种补贴131万元、粮食直补17.60万元。购置农机188台,补贴143.57万元,受益农户172家。有柴油机、汽油机、电动机等农业机械总动力10.62万千瓦,有大中型拖拉机107台、小型拖拉机2242台、联合收割机49台、机动脱粒机1415台、农用水泵3746台等,实现机耕面积1.38万公顷、机种4260公顷、机收6373公顷,农机作业值7767万元。年内,粮食作物主要播种水稻、玉米、大豆、马铃薯,播种面积6779公顷,粮食产量3.67万吨。其中,水稻播种4235公顷,产量2.46万吨;玉米播种1812公顷,产量1万吨;豆类播种311公顷,产量296吨;马铃薯播种421公顷,产量1790吨。2015年,双桥镇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花生、甘蔗,种植面积1339公顷。其中,花生种植931公顷,产量3073吨;甘蔗种植393公顷,产量3.20万吨。其他农作物如蔬菜种植面积8307公顷,产量16.97万吨;果瓜类种植面积573公顷,产量1.38万吨,其中西瓜种植面积507公顷、产量1.31万吨。果园面积3163公顷,水果产量5.16万吨。其中,香蕉种植面积289公顷,产量5235吨;柑橘橙种植1138公顷,产量1.69万吨;龙眼种植897公顷,产量2007吨;荔枝种植97公顷,产量817吨;芒果种114公顷,产量1465吨;葡萄种植17公顷,产量418吨。2015年,双桥镇有自治区级、南宁市级农业重点企业1家;新成立合作社4个,年底累计成立有农业生产专业合作社54家,实现土地流转280公顷,经营业主5家,主要种植经济作物,其中发展火龙果种植面积167公顷。2015年,双桥镇林木树种主要有尾叶速生桉树和杂木林、果树林、竹林,林产品主要有竹笋干,年产量15吨;木材采伐量2.02万立方米。全年更新造林58公顷。2015年,双桥镇畜牧业生产以饲养牛、猪、羊和鸡、鸭、鹅为主。年末,耕牛出栏0.17万头,存栏0.62万头;生猪出栏12.03万头,存栏15.17万头,其中能繁母猪饲养0.25万头。家禽出栏247.92万只,存栏76.75万只。其中,鸡出栏195.13万只,存栏39.48万只;鸭出栏52.79万只,存栏37.27万只。全年肉类产量1.33万吨,禽蛋产量142吨。2015年,双桥镇渔业生产主要养殖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鲶鱼、鲮鱼、银鱼、罗非鱼、淡水鲈鱼、河鳗鱼,养殖方法主要有网箱养殖、山塘养殖。全年水产养殖面积345公顷,水产品产量3660吨。继续发展肉鸽养殖,肉鸽饲养量21万只,其中出栏17.40万只、存栏3.60万只。

工业

2015年,双桥镇工业企业以独资经营、合资经营为主。有工业企业73家(新增建7家),从业人员1640人,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家、从业人员374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6亿元、利税总额1.74亿元(其中利润3672万元)。年内,全部工业总产值5.85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647万元(其中工业增加值496万元);完成工业投资7600万元、技术改造投资3250万元。工业产品主要有饲料、农药、化肥、石粉,年产量分别为2150吨、1150吨、3600吨、8.57万吨。

服务业

2015年,双桥镇有餐饮店26家,从业人员40人。其中,酒楼和饭店有12家,从业人员25人;其他如粉店、小炒快餐店、小吃摊点等有14家,从业人员15人。全年餐饮业营业收入83.60万元(人均收入2.09万元)。有理发服务店16家,从业人员18人,营业收入45万元(人均收入2.50万元)。修理(包括家电、钟表和自行车、摩托车、汽车等)服务店有23家,从业人员28人,营业收入75.32万元(人均收入2.69万元)。拥有中型客运公交车23辆(空调客运公交车17辆)、小型客运汽车7辆(客运小轿车5辆、面包车2辆),客运往返线路有腾翔至南宁、腾翔至武鸣等。有客运三轮车79辆,客运线路主要从双桥市场到各村屯。全年客运量63.23万人(次),客运收入约347.76万元。拥有农用运输车129辆、载货汽车1520辆,运输往返线路主要有武鸣至马山、武鸣至上林等;全年货运量280.53万吨,货运收入约371.34万元。商贸流通企业以股份合作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企业为主。年内,有商贸流通企业874家(新增42家),从业4691人,其中私营企业94家、从业人员942人,注册资金2900万元。个体工商企业780家(户),从业3749人,注册资金4270万元。是年,实现商品社会消费零售总额5.74亿元。其他服务业如洗染、美容、摄影、文印与工艺、旅社等11家,从业人员19人,营业收入39万元。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4150万元。

历史文化

文物古迹

双桥镇古迹主要有宋代道人隐居炼丹的伊岭望仙岩遗址(今仙山院)、清朝乾隆年间砌的甲泉和八桥村大伍屯清代邓家大院七十二道门。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5年,双桥镇设有小学校14所,在职教职工210人(专任教师206人),在校生307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100%。设置中学2所,在职教职工166人(专任教师160人),在校生2173人;初中阶段入学率103%(因镇内有普通初中、职业初中的在校学生数大于初中阶段的适龄学生数),辍学率0.20%,初中毕业生升高中毛入学率96%。开办幼儿园18所、学前班10个,幼儿、学前教师110人;幼儿入园2189人,入园率93.50%。全年资助贫困小学生548人(次)、贫困初中生2580人(次),分别资助54.80万元、322.50万元,其中资助贫困女孩1288人(次)、资金72.18万元。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由中央财政负担,每生每天补助3元)和实施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政策,落实享受营养改善计划的小学生6150人(次)、初中生4292人(次),分别发放营养补助金492万元、343.36万元;落实享受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小学生510人(次)、初中生2530人(次),分别发放生活补助费51万元、316.25万元。镇中心校建有图书室,藏书6.20万册;添置学生用计算机105台,30间教室已全部安装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同年,镇中心学校又得到上级部门扶助,并通过立项申请获得了总投资991.80万元的建设工程项目,具体建设与投资项目有平陆小学厕所项目13.90万元、合美小学围墙8.90万元、合美小学综合楼51万元、平陆小学教学楼168万元、镇南小学教学楼102万元、中心校教师周转房293万元、腾翔初中教师周转房142万元、伊岭小学教师周转房213万元。

科学技术

2015年,双桥镇组织协调镇农业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站等相关部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等各种实用技术培训,开展柑果高产栽培生产技术、番茄嫁接高产栽培技术、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等系统培训。全年举办各种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班46期,培训人数11300人(次)。

文体事业

2015年,双桥镇编辑出版墙报、板报12期,主要宣传农业科技、卫生常识、法制教育等;累计成立有村镇文艺队16支,全年组织开展群众性文艺演出132场,观众约5.90万人(次);放映公益电影200场,观众约3.80万人(次)。是年,投资80万元,新建成戏台3个、篮球场8个、羽毛球场2个,添置乒乓球桌6张,累计有篮球场43个、羽毛球场8个、乒乓球桌71张。全年参加体育运动的居民约有9.12万人(次)。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项目有打篮球、气排球、羽毛球、乒乓球和跳绳、广场舞、拔河等。全年组织开展篮球比赛191场、气排球比赛263场、羽毛球比赛122场、乒乓球比赛103场,累计观众约7.83万人(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15年,双桥镇医疗卫生机构设有双桥中心卫生院,下设腾翔分院;卫生技术人员120人(其中医生46人、护士49人),病床有98张;辖村、社区卫生所16个、村(社区)医务人员36人,个体医疗诊所15个、个体医生29人。镇卫生院除正常开展医疗与卫生保健等服务工作外,还开展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与听力筛查、农村妇女常见病筛查和地中海贫血防治、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以及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降消”(指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消除新生儿破伤风)等多项惠民补助活动项目。同时,为14名高危孕妇提供救治,救助金额1.40万元;为16名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等。

社会保障

2015年,双桥镇审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3户、63人,发放低保金21.51万元;审批农村低保对象472户、1076人,发放低保金139.96万元。核准农村医疗救助对象3户、3人,发放救助金7143元。落实居民自然灾害救助政策,安排灾民和困难群众救济29户、69人,发放粮食救济金1.31万元;发放冬衣53套、棉被70床等冬令救助物资,惠及村民77户、116人。发放抚恤、定补资金(工资)49.80万元。年内,应征入伍义务兵24人,发放2013年、2014年的入伍义务兵家属优待金86.75万元;落实部分农村籍义务兵享受老年(年满60周岁)生活补助政策的退役人员288人,发放生活补助费28.48万元;安抚“两参”(参加自卫反击战退伍军人、参战民兵)人员453人,发放生活补贴95.23万元。4月30日,双桥镇敬老院跟南宁市新阳真情养老中心签订为期20年的租赁合同,成立“南宁市武鸣真情养老中心”,开始以“公建民营”模式实行经营。至年底,累计建有敬老院1所,入住敬老院的五保供养对象31人、社会养老人员16人。2015年,双桥镇组织举办种植、养殖等各种劳动技能培训班4期,培训135人(次)。年内,继续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实施劳务输出1032人,主要是前往广东、福建、浙江、南宁、武鸣等地务工。全年劳务输出总收入2476.80万元(人均收入2.40万元)。城镇新增就业254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3人;大龄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城镇人员登记失业率3%。是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的村民有5.39万人,参合缴费485.55万元,参合率98.08%;有5.29万人(次)享受新农合医疗报销,报销金额627.76万元。参加城镇医疗保险的居民有300人,参保率100%。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村民有2.96万人,参保率95.10%。其中,实际缴纳养老保险费1.76万人,缴纳保险费192万元,缴费率83.10%;发给享有养老保险待遇的居民7458人,发放养老金850万元,发放率100%。

精准扶贫

2015年,双桥镇苏宫村、合美村、造庆村被列为自治区级贫困村。同年10月起,即组织从自治区、南宁市和县增派的工作队员与镇直、驻镇单位的干部51人,分别到苏宫、合美、造庆3个贫困村开展贫困户精准识别工作;非贫困村的贫困户由挂点村领导和镇干组织村干、队干入户精准识别。至年底,已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有577户、贫困人口1772人。

基础设施

截至2015,双桥镇农贸市场有双桥圩、伊岭圩和腾翔圩,均为每三天一圩,周而复始。2015年,双桥镇投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667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投入1300多万元完成双桥污水处理厂、双武路沥青铺设、旧邕武路污水治理、排污管道、市场改造、公共厕所建设、街道亮化美化、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等项目;投入797万元完成27个“一事一议”项目、13个“334”工程,建成造庆村敢毛屯、平福村雷赞屯等15条屯道、135条巷道硬化,总长约34.60千米;投入1000多万元,完成杨李村、下渌村、伊岭村等12个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投入400多万元完成对伏林村、腾翔村等11个村委的服务用房进行新建、扩建或维修项目;投入170万元完成47个惠民资金项目等。全年水利建设投资312万元,完成山塘加固5座、拦河坝加固2处、水毁工程修复2处、农村饮水工程2处和渠道防渗工程5千米、渠道清淤193千米等。实施南宁市农村住宅推荐户型建设和武鸣县新农村“百村示范”村屯建设工作,完成伏林村德福屯、跃进村、杨李村的示范点农户住宅外立面墙装修,以及伏林村、伊岭村、八桥村那龙屯的壮民族特色村貌改造项目。投资40万元,建成村(社区)级公共服务中心2个;投资186.6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101户,惠及村民305人。年内,八桥村大伍屯被列为南宁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并获上级扶助资金6170万元,将大伍屯打造成“生态宜居、产村互动、农旅融合、富裕文明”的壮乡民族示范村、生态农业旅游示范村和现代农业发展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继续开展“美丽武鸣生态乡村”活动,深入实施“三清洁”活动,推动“村屯绿化、饮水净化、道路硬化”项目建设进程。至年底,累计投资142.50万元,建有垃圾池392个;雇请保洁员242人,对乡村屯道、巷道开展常态化保洁工作。

水利工程

双桥镇境内有定罗、蜜蜂、六一、山东、增坝、尖山、定水等中小型水库12座。

交通运输

双桥镇有210国道、南(宁)武(鸣)城市大道和水南高速公路纵贯全境,宾(阳)隆(安)二级路自东向西横贯镇境。

风景名胜

双桥镇景点主要有以自然风貌为主的伊岭岩、花花大世界、仙山院和以生态农业为主的杨李村、下渌村的“农家乐”与腾翔生力军休闲农庄。

视频

武鸣区双桥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