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武遲 | |
---|---|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出生 |
1914年12月16日 浙江杭州 |
逝世 | 1988年3月1日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
武遲(1914年12月16日-1988年3月1日),石油化工專家 [1],生於浙江杭州, 曾任清華大學等校教授,石油工業部副總工程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2]。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3]。
1936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系。1939年獲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碩士學位。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1988年3月1日逝世。
長期從事石油化學方面的研究和開發。
人物生平
1914年12月,出生於書香門第家庭。父親武曾傳,愛好詩畫,擅長書法。母親嚴純,幼承家教,能詠詩作詞。
1932年,武遲畢業於杭州蕙蘭中學,考取清華大學理學院化學系。
1936年秋,在清華大學畢業,因成績優異進入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學所工作。同年他又考取了清華大學公費赴美留學。原定1937年8月赴美,不料日本侵略軍大規模侵華。他認為中國受侵略和欺辱是國家太貧窮,太落後。
1936年,任上海中央研究院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37-1939年,就學於美國波士頓麻省理工學院,獲化工實踐科學碩士。
1939-1949年,美國紐約世界貿易公司及美國福斯特惠勒公司任工程師。
1950年,回國前,他將自己在美國工作10餘年所積累的實踐經驗和大量文獻資料進行了整理,並對美國和歐洲化學工業現狀做了分析對比。
1950-1953年,任北京清華大學化工系教授、代系主任。
1953-1958年,任北京石油學院煉製系主任、副教務長。
1958年,武遲調任石油工業部生產技術司總工程師,負責生產技術組織管理工作,對合理利用大慶原油資源,加強煉油廠的挖潛改造,提高煉廠生產能力和產品質量,對採用煉油新工藝"五朵金花"的工業應用等做了大量組織工作。
1958-1969年,任石油工業部生產技術司總工程師。1965年後兼石油科學研究院副院長。
1966年,在錦州石油六廠進行順丁橡膠會戰期間,武遲擔任副指揮,全面負責技術領導工作,經過數月的日夜奮戰,為萬噸級工業生產裝置設計提供了可靠數據。
1969年,受"文化大革命"衝擊,他下放"五七"幹校勞動。
1969-1972年,湖北潛江石油部"五七"幹校。
1972年,回京恢復工作,擔任燃化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全面負責科研規劃和開發工作,親自主持催化重整和提升管催化裂化等新工藝的開發。該工藝在工業生產上取得很大的經濟效益,得到全國科學大會嘉獎。
1973-1988年,任中國石化總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總工程師,高級技術顧問、中國石化總公司技術經濟顧問委員會委員。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
1972-1983年,任燃化部、石油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
1983年後,他年事日高,身體逐漸衰弱,特別是肺心病日益加重。但他在行動極端不便的情況下,仍一心傾注於科研工作,孜孜不倦地閱讀文獻和專利,甚至在家裡邊吸氧氣邊書寫對全院科研工作的建議和長遠設想,此情感人甚深。
1988年3月1日,由於過度勞累,病情惡化,搶救無效,不幸與世長辭[4]。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科研綜述
在參加鉑重整等煉油新工藝開發,利用煉廠氣製取聚合級丁二烯和生產順丁橡膠等攻關會戰中,發揮了技術領導作用。參與並組織了分子篩催化劑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藝的研究與開發。指導了新型鉑錸、鉑錫重整催化劑的研究和開發,以及擇型分子篩催化劑在石油化工中的應用。
促進技術進步
60年代初期,中國發現大慶特大油田,石油部提出充分利用石油資源,深度加工,老廠革新改造挖潛,提高效率,大力開發新工藝等一系列方針政策,以求達到3年過關,5年立足於國內的目標。此時,武遲已調任石油部生產技術司任總工程師。為了熟悉各煉油廠的生產技術情況,他走遍全國各煉廠進行調查研究,親自參加半工業試驗和試生產工作。1961年在石油七廠的大慶原油加工的會戰中,他積極發揮技術領導作用,與會戰人員共同努力,解決了大慶原油質重蠟多、易凝固、難煉等難題,提高了產品的收率,縮短了瀝青氧化時間和煉焦時間,為其他煉廠煉大慶油提供了寶貴經驗。他自己也從中經受了鍛煉和提高,積累了生產實踐經驗。
1963年他在石油三廠參與催化重整半工業試驗裝置攻關會戰的領導,經過多次試驗,使試驗裝置不斷完善,為日後重整新工藝、新催化劑的開發提供了一個完善的半工業試驗場所。1965年他參加大慶煉油廠重整裝置開工的領導,當時年事已過半百,一次為了查找抽提塔操作不正常的原因,他不顧身體疲勞,親自爬到塔上檢查。這種踏踏實實的工作作風,深受人們稱讚。
合成橡膠是戰略物資,60年代初期中國合成橡膠的品種和產量都很少。為了加快合成橡膠的開發,1966年在國家科委領導下,由化工部、石油部、中科院、高等院校組成攻關會戰隊伍,在錦州石油六廠進行順丁橡膠半工業生產試驗攻關會戰。武遲受命任現場攻關會戰技術領導工作。當時,正值"文化大革命"初期,社會秩序混亂,他以高度的責任心,組織來自四面八方的科技人員,與現場職工團結一致、齊心協力,攻克了中國自行研製的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丁二烯聚合制順丁橡膠千噸級半工業試驗全套技術和設備的難關。他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和堅強的創新精神,從每個工序的試車方案到投料試驗,始終堅持在第一線、現場指揮。有些技術難題,親臨現場研究解決。在氣體分餾試車中,一直得不到合格產品,而各工藝指標都顯示正常,其原因何在?武遲深入現場調查分析,判定塔內塔盤有堵塞。經拆卸塔盤後發現安裝間隙太小,使塔內處於液泛狀態。經過整修,問題迎刃而解。在丁二烯聚合試驗時,他多次與會戰人員研究改進攪拌槳的型式,從而確定了各大生產裝置使用的類型。在聚合溶劑再生蒸餾試驗時,達不到指標要求,他提出了先脫水後分離的流程新方案,經改裝後,試驗一次成功。該生產裝置仍被普遍採用。
歷經半年多的艱苦奮戰。順丁橡膠千噸級半工業試驗裝置會戰工作於1967年初結束,投入正常運轉,為設計萬噸級大生產裝置提供了基礎設計數據。燕山石化公司勝利橡膠廠在此基礎上建成了一套萬噸級順丁橡膠生產裝置,開車後運轉很不正常,發生"掛膠"、"堵塞"、"污水"、"質量"四大問題。武遲於1972年從"五七"幹校回京後,再次參加組織萬噸級生產裝置攻關會戰的技術領導工作。經過幾十天日夜奮戰,終於解決生產運轉中的四大難題,為中國順丁橡膠大型生產裝置正常生產作出了新的貢獻。1986年順丁橡膠工業化科技成果獲得國家首屆科技進步獎的特等獎,自行研製開發的生產技術居國際先進水平,產品很快暢銷國內外。
開發新型催化劑
1972年後,武遲擔任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兼總工程師,分管全國石化系統的科研規劃和重大項目的開發工作。他十分重視應用基礎性研究,同時注意理論聯繫實際,圍繞生產建設任務協調各個領域的科研課題。對分子篩提升管催化裂化新工藝、渣油催化裂化新工藝、多金屬重整催化劑的研製與開發應用等,他都親自指導協調各方面工作。為使1974年從國外引進的重整裝置所用的催化劑能自力更生,立足於國內,武遲組織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綜合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大連化物所,石油三廠,上海、南京煉油廠,撫順煉製所等單位聯合攻關。從基礎理論研究和實驗室的研製到石油三廠進行催化劑放大製備,從半工業試驗裝置考核到組織催化劑工業生產,最後在石油七廠重整裝置上實際試用成功,達到引進的國外催化劑水平,他一直參加領導和決策。他始終以嚴謹紮實的科學態度來指導工作。在實驗室研究階段,為了使各單位所做催化劑的性能有同一標準的可比性,他提出將各家催化劑集中到一個單位,用相同的設備、條件、人員操作,進行科學的對比,在此基礎上取各催化劑的特點,再集中人力進行研究。最後選出了鉑、銥、鋁、鈰多金屬催化劑配方,在石油三廠進行催化劑放大試驗,以及在半工業重整裝置上進行投料試運轉。在此過程中,武遲又組織制定開工方案,發動技術人員獻計獻策,做到人人心中有數,嚴格把關,從而順利地完成了催化劑的開發工作。1977年大連石油七廠使用國內生產的這種多金屬重整催化劑時,武遲又深入現場,結合現場實際情況兢兢業業地修改開工方案,對重要的操作崗位組織專人負責值班,他自己不分晝夜深入現場指導,技術把關。他常因操勞過度,每晚午夜服用安眠藥方能入睡。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大連七廠重整裝置使用國產催化劑,達到了預期目標,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獲得國家科委的獎勵。
1978年後,為了開發更好的重整新型催化劑和新工藝,武遲進行了大量調查研究工作,並結合中國實際情況,經過充分討論,選定雙金屬鉑-錸和鉑-錫兩種催化劑作為主攻方向,同時加強重整工藝和應用基礎理論研究。這兩種催化劑經過幾年的努力,已在工業上推廣應用,且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武遲在重整催化劑開發中,付出了大量的心血,作出了重要貢獻。
振興石化工業
武遲是石化戰線具有淵博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他善於理論聯繫實際,勤奮好學;他密切注視着世界科技發展動態,勇於實踐;他謙虛謹慎,淡泊名利。1966年夏季,他在錦州石油六廠指揮順丁橡膠攻關會戰,有一次晚上騎自行車去工廠的路上與人相撞,摔倒昏迷,人事不知,經醫院搶救才甦醒過來。他稍事休息幾天,又帶病堅持上班。
武遲 | |
---|---|
武遲與夫人王君鈺(清華大學化工系1946級) |
1969年,武遲被下放"五七"幹校勞動鍛煉。由於過度的體力勞動,胃潰瘍3次發作、出血,身體虛弱難於支持。1970年他詠詩明志:"霧裡水塘春水漾,岸邊弱柳嫩條鮮;誠屬放眼量風物,盡瘁還餘十幾年。"充分表述了他為振興祖國的躊躇之志。1972年他從幹校回到北京,雖身體衰弱,百病纏身,但仍充滿信心,他說:"我軀雖衰志未衰,願繼前賢迎盛時"。他常搖晃着瘦長的身軀,堅持看書學習,鑽研催化工藝及有關理論,大力推動分子篩催化劑的研製及工藝開發工作。1985年後,武遲因過度勞累,肺心病惡化,呼吸功能衰竭,靠吸氧維持生命,但心中仍想着祖國事業的發展,壯心不已。他寫道:"春日唯余窗下坐,喜看老樹綠枝鮮。神州古國多生氣,剩勇猶爭獻幾年。"他在家裡一邊吸氧一邊閱讀文獻資料,強忍病痛的折磨,寫出了對石油化工學院工作的建議和長遠發展的設想。他經常打電話、寫條子招呼人到家裡來商談工作,並就所看到的資料和專利文獻寫出自己的意見和評論,提供給專題組參考。他躺在醫院病床上,仍逐字逐句地修改研究生的論文。在他病危搶救、用人工呼吸維持生命、已經不能說話、而頭腦仍清醒時,還用顫抖的手寫字詢問國產重整催化劑的開工情況,並提出對新催化劑製備時要注意的問題。在生命的彌留之際,他想的還是祖國的石油化工事業。他為石油化工事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為人民的事業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人才培養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中國石油工業極其薄弱,在高等學校中沒有培養高級石油人才的專業。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為適應迅速發展石油工業的需要,在清華大學醞釀成立石油工程系。1950年武遲回國後,積極投身於石油工程系的籌建工作,擔任代理系主任、教授,同時建立了燃料研究室,組織開展了天然石油和頁岩油加工的研究。1952年秋全國高等院校調整,武遲積極參與籌建北京石油學院,任煉製系主任和副教務長。他在教學中倡導理論聯繫實際;積極創造條件開設煉油工藝新課程,如煉油工程、馬達燃料等;常深入基層,到東北有關煉油廠搜集人造石油和頁岩油生產資料,以充實教學內容;積極創建石油煉製專業試驗室,親自開展催化裂化催化劑和工藝研究;還兼任研究生導師,培養了多名研究生。
武遲在教學方法上有特色。他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培養研究生時,對專業基礎課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給學生指定有關原文專業書籍,規定閱讀頁數和時間,定期和研究生、輔導教師圍坐一起,提出問題,相互質疑,共同討論。他平易近人,謙虛謹慎,對一時不清楚的問題,採取探討的態度,而不是好為人師。他治學嚴謹,結合實際,出題考試,總是自行驗算準確無誤,才將試卷下發。他對學生要求嚴格,重視品德教育,學生和輔導老師對他十分敬佩。武遲培養的研究生絕大部分品德兼優,有些畢業論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有些申請了專利。他淡泊名利,在對外發表文章時,在申請專利時,總謙虛地不署自己的姓名。
武遲在清華大學、北京石油學院和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和科技人才,為煉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武遲回國後積極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石油系。不久,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他與其他同志一起以清華大學石油係為基礎參加籌建北京石油學院。他相繼擔任教授、系主任和副教務長,併兼任研究生導師,為石油煉製工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科技人才。
學術論著
1 武遲,楊光華石油化工的現代發展.燃料學報,1956,1(65).
2 武遲,周佩正.異丙苯催化動力學及硅鋁催化劑中毒燃料學報,1959,4(1).
3 武遲,王君鈺.共膠硅鋁催化劑的酸性,燃料化學,1959,4(3):199.
4 鄭長波,李再婷,武遲.在ZSM-5分子篩催化劑上的減壓瓦斯油催化裂化產品分布及動力學.石油學報,1988,4(2):20.
他與施銓元(著名美籍華人工程師)合作編寫了數十萬字的教材《基礎化學工業技術》(The Technology of Basic Chemical Industries)一書。
謙遜躬行 培養英才
武遲回國後積極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石油系。不久,全國高等院校進行院系調整,他與其他同志一起以清華大學石油係為基礎參加籌建北京石油學院。他相繼擔任學院教授、系主任和副教務長,同時建立了燃料研究室,組織開展了天然石油和頁岩油加工的研究,為石油煉製工業的發展培養了大批技術骨幹和科技人才,為煉油工業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武遲在教學中倡導理論聯繫實際,積極創造條件開設煉油工藝新課程,深入煉油廠搜集人造石油和頁岩油生產資料以充實教學內容,積極創建石油煉製專業實驗室,親自開展催化裂化催化劑和工藝研究,還兼任研究生導師,培養了多名研究生。
武遲在教學方法上有特色。他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培養研究生時,對專業基礎課採用啟發式教學方法,給學生指定有關原文專業書籍,規定閱讀頁數和時間,定期和研究生、輔導教師圍坐一起,提出問題,相互質疑,共同討論。他平易近人,謙虛謹慎,對一時不清楚的問題,採取探討的態度,而不是好為人師。他治學嚴謹,結合實際,出題考試,總是自行驗算準確無誤,才將試卷下發。他對學生要求嚴格,重視品德教育,學生和輔導老師對他十分敬佩。武遲培養的研究生品學兼優,有些畢業論文在國際學術會議上宣讀,有些申請了專利。他淡泊名利,在對外發表文章時,在申請專利時,總謙虛地不署自己的姓名。
鞠躬盡瘁 科技報國
武遲是石化戰線具有淵博理論知識和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1961年在大慶原油加工的會戰中,解決了大慶原油質重蠟多、易凝固、難煉等難題,提高了產品的收率,縮短了瀝青氧化時間和煉焦時間,為其他煉廠煉大慶油提供了寶貴經驗。1966年國家科委在錦州石油六廠進行順丁橡膠半工業生產試驗攻關會戰,武遲受命任現場攻關會戰技術領導工作,他以高度的責任心,攻克了中國自行研製的丁烯氧化脫氫制丁二烯、丁二烯聚合制順丁橡膠千噸級半工業試驗全套技術和設備的難關。1972年武遲參加組織萬噸級生產裝置攻關會戰的技術領導工作,解決生產運轉中的四大難題,為中國順丁橡膠大型生產裝置正常生產作出了新的貢獻。1977年大連石油七廠重整裝置使用國產催化劑,武遲不分晝夜深入現場指導、技術把關,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獲得國家科委的獎勵。1986年順丁橡膠工業化科技成果獲得國家首屆科技進步獎的特等獎,自行研製開發的生產技術居國際先進水平。
在科技攻關中,武遲不顧惜身體,一心為祖國的石油化工事業發展鞠躬盡瘁。1972年他雖身體衰弱,百病纏身,但仍充滿信心,他說:「我軀雖衰志未衰,願繼前賢迎盛時」。他常搖晃着瘦長的身軀,堅持看書學習,鑽研催化工藝及有關理論。
1985年武遲因過度勞累,肺心病惡化,呼吸功能衰竭,靠吸氧維持生命,但心中仍想着祖國事業的發展,壯心不已:「春日唯余窗下坐,喜看老樹綠枝鮮。神州古國多生氣,剩勇猶爭獻幾年。」他在家裡一邊吸氧一邊閱讀文獻資料,強忍病痛的折磨,寫出了對石油化工工作的建議和發展設想。他躺在醫院病床上,仍逐字逐句修改研究生論文。在他病危搶救、用人工呼吸維持生命、已經不能說話時,還用顫抖的手寫字詢問國產重整催化劑的開工情況。
武遲為石油化工事業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為祖國的石油化工事業奠定了堅實了基礎、做出了重要貢獻。
社會任職
武遲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油學會名譽理事,中國化工學會理事。他為中國石油煉製和石油化工科技事業的發展獻出了畢生的精力,是一位德才兼備的教育家,傑出的科技專家。
參考來源
- ↑ 忘我多謀高格標——記著名石油化工專家武遲 ,知網空間
- ↑ 武遲 ,中國科學院
- ↑ 中國石化科技和教育事業的開拓者 ,清華大學網, 2018-04-11
- ↑ 武遲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