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次韵程丞相观牡丹·碧凉繖下罩罗敷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次韵程丞相观牡丹·碧凉繖下罩罗敷》是北宋文学家郑獬的作品之一。

郑獬(1022—1072),宋安州安陆人,字毅夫,一作义夫。仁宗皇佑五年进士[1]第一。通判陈州,入直集贤院。英宗治平朝,判三班院。神宗初,拜翰林学士,权发遣开封府。不以新法治狱,忤王安石,出知杭州,未几徙青州。时方散青苗钱,以不忍使民无罪而陷法网,上奏免青苗法,后引疾乞闲,卒。有《郧溪集》。

次韵程丞相观牡丹·碧凉繖下罩罗敷

思想人格

郑獬作为一个封建社会中的传统士大夫,有一种强烈的民本思想,处处关心民生疾苦,为国分忧解难,不负重望。王得臣《麈史》云:“神文重于选士,皇祐五年廷试,既考定,前一日取首卷焚香祝曰:'愿得忠孝状元。洎唱名,乃郑獬也。

故郑獬启曰:“何以副上心忠孝之求!”他的不少诗即是这种为国为民思想的反映,如描写自然灾害给人民带来苦难的有《滞客》、《捕蝗》等,描写下层人民受压迫的苦难有《采凫茨》、《道旁稚子》等,这些诗和白居易的新乐府[2]在思想情感上是相通的。郑獬在做地方官时,由于他关心民生疾苦,正直率真,敢为民请命,所以深受人民的爱戴。

相关评价

钱钟书先生在《宋诗选注》中称郑獬“做官以直率著名,敢替人民叫苦”。王安石青苗法行,由于种种原因,在执行过程中确有很多人深受其害,郑獬在地方上亲眼看见了青苗法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写下了《乞罢青苗法状》。

当他对时局无能为力却又不忍心看着人民受苦时,便引疾乞闲,这种精神不得不令人钦佩。与郑獬同时代人徐积在《节孝集》卷十《赠郑毅夫》中对他作了一个很好的概括:“致主济民道未完,白衣卿相且盘桓。龙头已是输君早,更向麒麟阁上看。”

视频

次韵程丞相观牡丹·碧凉繖下罩罗敷 相关视频

【专升本·语文·文学常识】宋代文学之北宋人物履历
古代的“翰林学士”具体是什么官职,为什么连宰相都害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