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檠 |
檠,矫正弓弩的器具。2000多年前,战国七雄争霸,当时最先进的冷兵器莫过于弓弩。在秦兵马俑坑的考古发掘中,也多次出现过上百件弓弩。但近日,令考古专家兴奋的是,一件保存最为完整的弓弩破土而出,尤其是弓弩上"檠"的发现,以前只见诸史书,终于出现了实物,更是破解了历史谜团。
檠 qíng<名>
( 形声。从木,敬声。)
同本义 [adjuster]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 檠
外文名称; 一丨丨ノフ丨フ一ノ一ノ丶一丨ノ丶
拼音; qíng
注音; ㄑㄧㄥˊ
部首; 木
字形; 上下结构
总笔画; 17
统一码; U+6AA0
五笔; AQKS
郑码; ERMF
四角; 48904
笔顺; 见外文名
词义; 檠, 榜也。…弛弓防损伤,以竹若木辅于里绳约之。--《说文》
不能绁檠巧用。--《诗·角弓》传
檠不正而可以正弓。--《淮南子·说山》
弓待檠而后能调。--《淮南子·修务》
檠弓弩。--《汉书·苏武传》
又如:檠枻(矫正弓弩的器具);檠榜( 矫正弓弩的器具)
灯台 [lampstand]
梦断酒醒山雨绝,笑看饥鼠上灯檠。--苏轼《侄安节远来夜坐》
灯 [lamp]
投僧避夜雨,古檠昏无膏。--王安石《自州追送朱氏女弟》
檠
(1)灯架,烛台:灯~。
(2)借指灯:孤~。
(3)矫正弓弩的器具。
郑码:ERMF,U:6AA0,GBK:E9D1
笔画数:16,部首:木,笔顺编号:1223525131341234
(4)小檠
一种花,由于叶片会危害农作物的生长,所以不受农夫们的喜爱。可是它却是一种美味可口的果冻材料,还可以从根部提炼出色素制成黄色染料,因此算是一种利害共存的植物。所以它的花语是-善与恶。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渠京切,音擎。《说文》榜也。《唐韵》所以正弓。或作。通作㯳。《诗·秦风》竹闭绲縢。《释文》弓檠曰䩛。《周礼·冬官·考工记·弓人注》内之檠中。《淮南子·修务训》弓必待檠,而后能调。
又借作灯檠字。檠,架也。韩愈有短檠歌。
又《唐韵》居影切《集韵》《韵会》举影切,$音景。义同。
又《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渠敬切,音竞。檠子,疉名。《类篇》有足所以几物,卽隔子也。《前汉·地理志》朝鲜民飮食以笾豆。《师古注》以竹曰笾,以木曰豆,今之檠也。
考古发现
秦兵马俑一号坑第三次发掘考古领队申茂盛告诉记者,此次发现的弓弩是前几天刚清理出来的,位于一件陶俑的身上,应该是供该陶俑使用。他说,现已发现上百件弓弩,但这件保存最为完好,弓弦、弓背、弩机等均轮廓鲜明、保存较好。其中,弓背弯曲长度145厘米,弓弦长度130厘米左右,弓弦的直径0.8厘米,表面光滑圆润,非编织物。据推测,弓弦的材质可能是动物的筋。其中弩机是青铜所做,还埋在土里未清理完。
此次他们工作做得特别细致,在对弓弩进行清理时,惊喜地在每根檠木上都发现了三个等距离小孔,直径在0.6厘米,小孔应该是用来穿绳子的,这样檠的作用也就解开了。申茂盛说,打仗时弓弩是张开的,而在平时不用时,如果保护不好,弓弩则容易变形,会影响威力,而檠则起到保护弓弩的作用。不使用弓弩时,通过这三个小孔用绳将檠与弓绑缚在一起,再用一个短的撑木支撑,形成三角形,将弓固定,使弓在松弛的状态下不变形。
在打仗时,则把檠取下来。类似于现代人对皮鞋的保护,不用时在鞋子里放入鞋模,保持鞋子不变形。也就是说,秦代武士作战时,需要将弓弩上的"檠"取下来,弯弓射箭;平时则用"檠"将弓固定,防止变形。运输时,也用檠固定,方便运输。[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