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樊粤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樊粤光

来自搜狗网的图片

中文名字:

樊粤光1954年10月生,生于广东,籍贯山西长治[1]。1970年5月参加工作,1973年11月入党。1983年毕业于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专业[2],毕业后留校从事临床、科研、教学工作,1988—1990年被公派到美国伊利诺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二年,1998年聘为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0年破格晋升为主任中医师,2001年被聘任为教授;2001年再次到美国学习、交流一个月。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3]

中文名:樊粤光

出生地 :广东

出生日期:1954年10月

国籍 :中国

目录

1个人履历

2成就及荣誉

3评价

4专业特长

5相关事迹

1个人履历

任全国中医学会骨伤分会理事、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学会医院中药管理学会委员、中医正骨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骨伤学会副

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结合股骨头坏死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髋关节疾病医疗中心副主任、股骨头坏死研究方向学术带头人,美国加州针灸学院技术

顾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2成就及荣誉

先后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基金课题1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教育部课题2项、卫生部课题1项、国家中管局课题1项,省局级课题6项;在国

内、外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7篇,其中2篇被SCI收录;主编卫生部规划视听教材1部(《中医正骨手法》),出版专著6部(《简明中医临床诊疗常规》《中

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常见病证施护指南》《骨伤科闲方验方》《现代中成药手册》《中医骨伤科治法锦囊》)。主编国家“十一五”高等院校规划教

材《中医骨伤科学》。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

奖1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3评价

曾获“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02年)、“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中医院院长”、“广东省抗击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突出贡献三等功”、“南粤优秀教师”等荣誉和称号。

4专业特长

1988年获得卫生部公派高级访问学者被选送到美国伊利偌斯州立大学医学院进修学习骨科专业,期间认真学习了髋关节、膝关节疾病的现代诊疗手段。1990年学成归来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率先开展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和关节镜技术,在国内尚属前茅。

5相关事迹

多年来,樊粤光教授在中西医结合骨伤科领域潜心钻研,将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与现代诊疗手段有机结合治疗髋关节、膝关节疾病,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

效。他的经验方“关节康”经多年临床验证具有显著疗效。同时,对关节软骨损害明显、症状较重者,他主张在早期用关节镜治疗;有明显关节畸形、症

状更重者,则主张选择手术矫形;特别严重者,主张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经过二十多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在此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

近年来,樊粤光教授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在小儿股骨头坏死以及各类成人股骨头坏死方面,有深入研究和探讨。

对早期股骨头坏死的治疗,他强调应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药学的优势,注重患肢动静结合,收到了较好的疗效,对中晚期的患者,不拘泥于古,大胆尝

试,与课题组一道进行了运用髓芯减压、多条血管束植入、肌骨、带血管蒂肌骨瓣、人工骨植入、人工关节置换、中药介入等方法治疗各类、各型股骨头

坏死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治疗特色的关键点在于准确预测判断各类坏死发展的预后,根据不同的预后特点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尽可能地采用非

手术(中医药)→微创手术→保髋手术→人工关节手术,循序渐进地选择其中之一最有利患者长远生存质量的治疗方法。在探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因

病机及治疗机理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因此,随着他所在科室的业务量及影响力在全国的不断扩大,1997年该科室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中

医髋关节疾病医疗中心”,成为髋关节疾病最有实力的治疗中心之一。

词条标签: 人物医学家

视频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