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楚大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楚大明
出生 1916年
河南省商城县何风桥乡
逝世 1947年1月
国籍 中国
别名 楚大志
职业 军人

楚大明,1916年生于河南商城县,16岁参加了红军,1944年还荣获太岳军区“特等战斗英雄”的光荣称号,作为一级指挥员获得这一殊荣,这在中国军历史上是很少见的。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陕革命根据地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和红四方面军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9师东进纵队第2支队支队长兼冀南军区第2军分区司令员,新编第7旅20团副团长,太岳军区第20团副团长、团长。参加了反"扫荡"斗争。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4纵队12旅副旅长、第10旅副旅长。参加了临汾吕梁等战役。[1]

人物事迹

1916年出生于河南省商城县何风桥乡楚家湾村里一个贫农家庭。10岁时,开始跟着一位先生读私塾,天旱年荒,加之兵荒马乱不安定,被迫辍学。次年楚大明跟着一位郎中学徒接触了很多啼饥号寒的农民,也接触了不少富豪权势,目睹了社会的黑暗,恨透盘剥与压榨。行医活动中,先后与中共地下党员陈兴朗、易占成结识,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不久,便弃医经商,以开饭馆为名义,在陈兴朗、易占成的亲自指导下,邀集一些青年农民秘密开会,宣传革命道理,开展农民运动,组织农民协会。楚大明遵照党的指示,秘密搜集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情报,同当地驻军拉关系,悄悄地购买他们的子弹,暗暗地送到观音山里,支持党的武装。 1929年5月6日,商城党组织在商城地区成功地领导了农民武装起义,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二师,并打开了商城县城,革命风暴席卷商北。次年春季,商北杨堰正式成立了工农苏维埃政权,楚大明与邻村十多名热血青年参加了赤卫队。由于他斗争坚决勇敢,工作积极热情,被任命为商城县第五区六村苏维埃常委兼赤卫营营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年底,楚大明随八路军东进纵队,到平汉路东冀南地区开辟敌后根据地。1939年8月,楚大明任129师新7旅20团2营营长,率队参加河北阜城县古城镇战斗。1939年,楚大明当营长时,10月,崔家庙战斗,全歼伪军一个中队;12月,在衡水大葛村伏击日军,激战40分钟,歼敌50余人;12月下旬,讨伐顽军石友三部,在雪家塔镇歼敌500多人;次年3月,率部全歼驻守马口镇伪军1300多人。楚大明当上二十团副团长后,职务的升迁,丝毫没有改变他那猛打猛冲的虎劲。每当战斗到关键时刻,他总是战斗在最前沿,同战士一起投手榴弹,拼刺刀。 1943年秋季,二十团归建三八六旅,由冀南调往太岳山区。这时,两万多日军疯狂地拥进太岳山区,进行惨无人道的大“扫荡”,上级指示楚大明所率领的二十团,捣毁敌人老巢。楚大明带领二十团成功夜袭大堡头村,端掉了敌人两个碉堡。粉碎了大扫荡。

1946年8月14日,晋冀鲁豫第四纵队第十旅向“陆上要塞”赵城县城进攻了,这时,楚大明担任十旅副旅长。战斗打响,楚大明率领二十团三营攻占了赵城南关外高地的一座古庙,敌人发起反攻,战斗十分激烈,子弹击中了楚大明的胳膊,拖着受伤的胳膊,带着两个营的兵力,向敌人纵深穿插,死守南关的一个敌团,很快被内外夹击歼灭了。攻下南关,马不停蹄,楚大明又带着旅的作战科长向福廷,到前沿阵地的炮兵指挥所组织攻城火力,不幸在炮兵阵地上负重伤,纵队党委授予“战斗英雄”的称号。

正当晋冀鲁豫第四纵队在晋南三战三捷,欢庆胜利的时候,传来了敌人胡宗南部队偷渡黄河,进攻革命首府延安的消息。部队奉中央军委命令进军吕梁,从侧翼保卫党中央,保卫延安。命令一传达,整个部队沸腾了,誓死保卫延安,保卫毛主席,请战书如同雪片般飞向各级党委。楚大明的伤口还未愈合向医生提出出院,参加保卫毛主席的战斗。楚大明出院没几天,部队挥戈北进,发起汾阳、孝义战役。1947年1月27日,在战斗中牺牲。[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