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此条目或章节内容可能是从某个来源处复制粘贴而来, (2019年8月2日) |
杨秀衡(1939年—)出生于台湾高雄县美浓镇,客家音乐家。有“客家音乐活字典”称号,是全台硕果仅存会客家“撮把戏”的民俗艺人。从小爱唱客家山歌,由于对歌仔戏班中翻筋斗等武打场面十分痴迷,8岁就跟随陈来丁(来丁师)学习太祖拳。14岁到屏东加入屏东东港的歌仔戏班“华美歌剧团”,开始学习武生、马僮等角色,又随上海师傅李金虎学习翻筋斗、观音坐等拳术,加入演出戏班中的丑角,进而演出“探花”、“采花”、“小生”等角。在“华美歌剧团”的岁月,杨秀衡学会许多歌仔戏的唱腔,例如《七字仔》、《都马调》等曲调,影响他日后在做“撮把戏”演出时,将歌仔戏曲调,套用客家山歌调的歌词,以客家语演唱。
经历
1954年,杨秀衡回归客家情怀,转至桃园龙潭客家戏班“胜春园”,在“胜春园”中,杨秀衡跟随陈居顺学习客家山歌调的演唱,并习得特别的“变化山歌仔”唱法,陈居顺过世后,只剩杨秀衡会演唱此种曲调。半年后回到美浓家乡,1958年,苗栗客家戏班“胜宜园”来到美浓镇上演出,受邀加入戏班中武生角色。
1959年,杨秀衡与“胜宜园”当家花旦徐戊妹结婚,隔年两夫妇便离开戏班。
1963年,杨秀衡正式拜广东人韩秋贵为师,并与妻子组成了“撮把戏”团,行走于各个乡镇村庄演出,开始了客家“撮把戏”的演艺事业,展开长达数十年的打拳卖唱推销膏药的生涯。杨秀衡不仅熟稔各种客家话腔调,国台语也讲得道地标准,台湾民谣、流行歌曲、布袋戏歌曲也边学边唱,让他们走遍全台通行无阻。“撮把戏”可解释为耍把戏,是农业社会时期卖药团所进行的表演,客家撮把戏团运用客家曲艺、戏曲,以及各式杂技,达到聚集观众,贩卖商品、药品目的,后来也演化成在婚宴、生日、满月等喜庆场合娱乐宾客的综艺团。
1970年代,由于电视的出现,野台戏日趋没落,因此杨秀衡再成立了“杨家国术馆”与“豪记综艺团”,在民众结婚、新居落成等“喜庆场”演出,为适应观众,也加入流行歌曲演唱。
1986年,杨氏夫妇被许常惠发掘,于高雄市“第七届文艺季”,以及1987年的“民间剧场--台北市露天艺术节”中演出。杨秀衡的“撮把戏”将闽南车鼓客家化,形式较为少见,因此常应邀至政府机关举办的大型演出,或是电视节目中表演。
1998年,杨秀衡更获得“高雄县政府优良民间艺人”的肯定。
2003年,杨秀衡至屏东五沟水的国小教师客家营中,教导客家山歌调的演唱。
2005-2006年,于屏东县的万峦乡与高树乡进行教学,并率领学生进行文化交流,将客家文化发扬光大,也常于各大“客家艺术节”舞台上演出,他们的“撮把戏”团在南台湾具有知名度。杨秀衡擅长传统客家古老曲调,像山歌子、平板、小调等,表演时著重现场即兴发挥与观众互动,配合戏剧、舞蹈、杂耍、魔术与功夫等不同表演形式而形成的“撮把戏”,可说是民间艺术即兴表演的最佳范本,也为逐渐稀有的客家撮把戏做了最佳的诠释与保存,不但为台湾音乐界传承其个人技艺,更为逐渐消逝的传统民间艺术留下历史的见证。[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