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西藏凤仙花 (凤仙花科 凤仙花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西藏凤仙花 (凤仙花科 凤仙花属植物))

凤仙花科,凤仙花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80厘米,茎直立,叶互生,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边缘具锯齿,总花梗短,稀单花,苞片披针形,花金黄色,侧生萼片圆形,旗瓣圆形,翼瓣无柄,唇瓣囊状,花药钝。子房纺锤状,蒴果线形,7-9月开花。

分布中国西藏。印度、尼泊尔等地。生于林下或冰沟边,该种极易成活,易于栽培。该花花形奇特,花如其名。古代已有关注其观赏价值。

西藏凤仙花(学名:Impatiens cristata Wall.):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西藏凤仙花
  • 拉丁学名:ImpatienscristataWall.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无患子目
  • 科 :凤仙花科
  • 属 :凤仙花属
  • 种 :西藏凤仙花
  • 分布区域:中国西藏,印度,尼泊尔,不丹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80厘米,全株被疏或密柔毛。茎直立,较粗壮,有分枝。叶互生,具柄,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5-10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状狭成长1-2.5厘米的叶柄,叶柄基部有2个球状大腺体,边缘具锯齿,侧脉9-11对,两面被柔毛。

总花梗短,长5-15毫米,具2-5花,稀单花,花梗细,中部具刚毛状或刚毛状披针形的苞片,被短柔毛。花金黄色,长达2.5厘米;侧生萼片2,圆形,被微柔毛;旗瓣圆形,中肋背面具鸡冠状突起;翼瓣无柄,基部裂片圆形,上部裂片长圆状斧形,背面有反折的小耳;唇瓣囊状,多少被微毛或脱落,基部急狭成内弯的短距。花药钝。子房纺锤状,被密柔毛。

蒴果线形,长2.5-3厘米,被短柔毛,顶端喙尖。花期7-9月。 [1]

生长习性

《广群芳谱》中亦云“人家多种之,极易生。二月下子,随时可再种。即冬月严寒,种之火炕,亦生苗”。其果实很特别,成熟果实稍遇外力便弹裂开来。喷洒出去的种子,散落于周围,第二年就会长出一颗一颗的凤仙花,以此“扩充地盘”延续后代。

西藏凤仙花 (中药)

为凤仙花科植物锐齿凤仙花Impatiensarguta Hook. f. et Thoms.的花。分布于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活血通经,利水之功效。用于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小便不利,痈疽疔毒。

形态特性

锐齿凤仙花,一年生草本,高30-70cm。茎坚硬,直立,分枝。叶互生;叶柄长1-4cm,基部有2个具柄腺体;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15cm,宽2-4.5cm,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两面无毛,边缘有锐锯齿;侧脉7-8对。总花梗极短,腋生,花1-2朵,花梗细长,基部有2刚毛状苞片;花大,粉红色或紫红色;萼片4,外面2个半卵形,长突尖,内面2个狭披针形;旗瓣圆形,背面中肋有狭龙骨状突起,先端具小突尖,翼瓣无柄,2裂,基部裂片宽长圆形,上部裂片大,斧形,先端2浅裂,背面有明显的小耳,唇瓣囊状,基部延长成内弯的短距;雄蕊5,花药钝。蒴果纺锤形,先端喙尖。种子少数,圆球形,稍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6-10月。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000-2600m的林下或山谷水沟边。分布于云南、西藏。

入药部位:花。

性味:味甘、淡,性温。

功效:活血通经,利水。

主治:用于血瘀经闭产后恶露不尽小便不利痈疽疔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

采集加工:夏、秋季开花时采收,阴干或焙干。 [2]

相关论述

《西藏常用中草药》:“通经活络,利尿。主治经闭腹痛产后瘀血不尽下死胎,小便不利,疔毒痈疽。”

凤仙花属(学名:Impatiens)

是双子叶植物纲、凤仙花科的一属植物,约500种,主要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和温带地区,尤以山地最多,中国约180种,分布极广,但主产地为西南部,其中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 )栽培供观赏用,花有单瓣和重瓣之分,颜色亦多,根供药用,有消毒、通经、散血之效。肉质草本;叶互生、对生或稍轮生,单叶,无托叶,但柄间常有腺体;花两性,左右对称,单生于叶腋内或稍簇生;萼片3,稀5枚,其侧面2枚小,绿色,下面一枚大,花瓣状,囊状,向外延伸成一距;花瓣5,或因2对合生而成3片,不等大;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药粘合;子房上位,5室,每室有胚珠3至多颗;果为一蒴果,成熟时弹裂将种子弹出。

地理分布

凤仙花属是本科中最大的属,约有900余种,分布于旧大陆热带、亚热带山区和非洲,少数种类也产于亚洲和欧洲温带及北美洲。在我国已知的约220余种。主要集中分布于西南部和西北部山区,尤以云南、四川、贵州和西藏的种类最多。其中除了在我国民间广泛栽培供观赏和药用的凤仙花(指甲花、急性子)I. balsamina L. 以及近年来常见栽培的苏丹凤仙花(亦称玻璃翠)I. wallerana Hook. f. 和引种栽培的赞比亚凤仙花 I. usambarensis Grey-Wils. 外均为野生。

本属植物的地理分布具有极其明显的地域 性和特有现象。在国产的220余种中,只有习见栽培的凤仙花及苏丹风仙花和少数广布种如华凤仙 I. chinensis L. 产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水金凤 I. noli-tangere L. 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及华中各省区,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辐射凤仙花 I. radiata Hook. f. 从西藏至云南、四川、贵州有分布及锐齿凤仙花 I. arguta Haok. f. et Thoms. 产印度至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等。而绝大多数种类均为我国或某个省区狭域分布的特有种。在四川峨眉山产的14种风仙花中,就有12个特有种;台湾产的3种全部为特有种,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西等地的石灰岩地区这种特有现象更为显著。

分布现状

2021年7月消息,凤仙花属种类非常丰富,其颜色和形态具有极大的多样性,观赏价值极高。我国是凤仙花属植物的分布中心之一。我国已记录约280种凤仙花属植物,其中约四分之三的种类为我国特有,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

凤仙花属植物花形奇特美丽,在我国古籍《广群芳谱》(清康熙四十年)中,对凤仙花早有形象描述:“桠间开花,头翅尾足具翅,形如凤状,故又有金凤之名。”我国本属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已知的种类占全世界1/4,为非洲产凤仙花的2倍以上。其中既有单花的,也有花多数排成总状、伞房状或近伞形花序的种类;花的大小、颜色、苞片、萼片、旗瓣、翼瓣以及唇瓣的形状都各异。这些形态上的不同,充分反映并显示出它们的多样性,同时也为我国园艺花卉引种栽培和开发利用提供有观赏价值的新植物资源。 [1] 此外,本属不少种类可供药用,据有关中草药植物文献记载,凤仙花、华凤仙、棒凤仙、金凤花、水金凤、冷水七、牯岭凤仙花、毛凤仙花、东北凤仙花及锐齿凤仙花等植物,具有清热解毒、止痛消肿、祛风除湿,舒筋活血、消炎散瘀等功效,对风湿疼痛、四肢麻木、月经不调、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恶疮毒痈、蛇蛟伤等有一定疗效。随着全国及地方资源普查的深入开展,有望在本属植物中发现与发掘出更多的新药用植物。

类群研究

众所周知,风仙花属在植物分类学上是十分困难的一个类群。此属植物茎通常肉质,多汁,采集的标 本不易压干和保存,花被片质地很薄且透明,非常娇嫩,标本压干后,花的各部分往往折叠而粘连在一起,难以分离、复原;然而,花被片的形状、大小,花药尖或钝等在分类上,对种的鉴定和描述又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因此,为了正确鉴定和描述每一个种,首先必须从标本上摘取下花,将其浸泡在水中,并且在容器中借 助解剖镜或放大进行解剖,使花的各部分彼此分离,恢复原状,才能观察清晰。这样做不但耗费大量时间,而且也不一定能保证成功。J. D. Hooker(1908)在他的论著中,曾经指出:“采用腊叶标本从事分类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对植物分类学者来说,再没有什么困难能超过对凤仙花属植物分析、比较和描述了……”。因此,研究本属时,在野外观察并做详尽记录,或者在采集标本时,从所采的植物中多采集一些新鲜的花立即将其解剖分离,并且将花的各个部分分别压放在贴于柔软的纸片上,加以编号,或者用酒精泡制花标本,加以保存,以备将来研究时之用。同时,对花的颜色和排列式样做详尽记录,及时绘制草图和拍照提供研究、鉴定和描述之参考。

花的形态特征乃是区别种间差异和分类的主要依据。然而,不同的学者用以对本属花的各部分描述的形态术语各有不同。J. D. Hooker (1908-1911) 在其有关论著中对花的描述采用 Sepalum(萼片)、Vexillum(旗瓣)、Alae(翼瓣)、Lobus basalis 和 Lotus distalis(基部裂片和上部裂片)以及 Labellum(唇瓣)等作为花部分描述的术语。与此相反,Hemsley 与 C. Grey-Wilson 等人则把 Sepala lateralia 称为侧生萼片,将 Labellum称为下萼片(Lower sepal)以示萼片的来源。为了便于掌握和使用,在本志中仍然沿用了 J. D. Hooker 对本属所采用的形态术语作为描述。

关于本属的分类系统,Hooker 与 Thomson(1859)首先按照叶的排列,花序上具有花的数目以及花序排列等性状提出了凤仙花属分类总览,在属下划分为7个组,但由于所列的性状出现交叉,一些种类难以划分。随后,J. D. Hooker(1872)依据果实的形态将本属划分为2个系(即系1:蒴果纺锤状,短,中部肿胀,两端收缩;系2:蒴果伸长,线形或棒状),同时又按照叶的排列,花序式样以及花各部形状和种子等特征,在系下又划分为13类,但他对上述的分类并不感到满意。O. Warburg 和 K. Reithe(1895)在《植物科志》中则依据本属叶基生与茎生这个性状,把本属分为2个亚属,在亚属下又按照叶排列,花序上具有花的数目以及花的长度与距长度之比例等性状划分 为14个组。此后,C. Grey-Wilson(1980)在其《非洲凤仙花属植物》专著中,为了便于应用与检索,他将非洲产的种类分为6个类群。尽管如此,前人对本属分类研究至今还没有提出一个比较合理的自然分类系统。因此,本志主要是参考 J. D. Hooker(1908)的专著《巴黎国家历史博物馆植物标本室中的凤仙花属植物》,对国产的种类进行整理与分类。

误解

在我国种植比较广泛的是下面几种凤仙花,大部分人把“何氏凤仙”与“洋凤仙”弄混淆了,其实这两个品种的拉丁语名字是不一样的。

  1. Impatiens balsamina - Rose Balsam - 凤仙花
  2. Impatiens holstii - 何氏凤仙
  3. Impatiens walleriana - Busy Lizzie - 洋凤仙

[3]

相关报道

2021年7月5日,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并命名了两种植物新物种:泡萼凤仙花与隆回蜘蛛抱蛋。据悉,泡萼凤仙花隶属于凤仙花属。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