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穿根藤 (中药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穿根藤 (中药材))

穿根藤 (中药材)

穿根藤,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枝、叶或全株,别名春根藤、崧根藤、伸筋藤,生于山野间石上或树上。分布我国南部。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穿根藤
  • 别 称:春根藤、崧根藤、伸筋藤
  • 来 源:匍匐九节的枝、叶或全株
  • 产 地:广东,福建、广西

形态特征

匍匐九节,多枝平卧灌木,常攀附于石上或树上,茎上常生有不定根。叶小,纸质,对生;卵形、倒卵形或卵状矩圆形,长1.5~6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或钝;托叶膜质,短鞘状,早落。圆锥花序顶生,3歧,宽1.5~3.5厘米;萼管倒圆锥状,裂片5,极短;花冠白色,外面稍呈秕糠状,5裂,裂片略长于管;雄蕊5;子房2室,胚珠每室1颗。核果小,近球形,白色,长约5毫米。花期秋季。

采集药材

全年可采,割取枝叶,晒干。干燥枝条粗者达6毫米,黑褐色,着生不定根,横切面中心有髓。叶对生。枝端常带有花序或果实,果实棕褐色,表面有棱线,顶端具宿萼,横切面有2室。以叶多,无根头、杂质者为好。 主产广东,福建、广西亦有。少数地区将本品作络石藤使用。参见"络石藤"条。 [1]

百科名片

【异名】春根藤(《广东中药》),木头疳(《广西药植名录》),崧根藤、伸筋藤、石邦子(《广东中草药》)。

【来源】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枝、叶或全株。

化学成分

全株含高级脂族醇、酮,豆甾醇、β-谷甾醇。不含三萜酸。

苦辛,平。

①《泉州本草》:"苦辛,平。"

②《广东中草药》:"涩微甘,微温。"

功用主治

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

①《广州植物志》:"煎服或浸酒饮,壮筋骨,消风湿。"

②《广东中药》:"强壮剂治腰痛;又为通经镇痛药,能消散疮,去喉头肿痛;又可治腰部骨节痛关节疼痛。"

③《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治头痛、气痛、小儿疳积。茎、叶:消炎,解毒,去腐,接骨,祛风湿,治跌伤。"

④《广东中草药》:"全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0.5~1两(鲜者1~2两);捣汁或漫酒。外用:捣汁涂或研末调敷。

【选方】

① 治反胃噎膈:穿根藤鲜茎叶一两,捣绞汁,酌加蔗浆调白酒送服。

② 治小便浑浊:穿根藤干全草每次二两。水煎服或合猪小肠炖服。

③ 治肠风下血,每天大便五六次:一穿根藤茎连叶、槐花各一两,一枝香五钱。水煎泡乌糖服。二穿根藤根一两,水煎服。

④ 治喉痹:穿根藤鲜根捣绞汁一小杯,徐徐吞咽。

⑤ 治痔肿:穿根藤鲜根捣绞汁,涂患处。

⑥ 治毒蛇咬伤:穿根藤全草四两,浸白酒一斤,一星期后用,每服一小怀;另以棉花蘸此药酒罨伤口。(选方出《泉州本草》)

穿根藤的功效与作用

1、祛风除湿

穿根藤中含有大量的谷甾醇和一些酮类物质在醇类成分,它们能祛风除湿也能活血止痛,平时可以用于人类有风湿骨痛的治疗,治疗功效特别出色,能让患者病情尽快减轻。

2、消肿止痛

穿根藤还是一种能消肿止痛的中药材,它性质略寒能清热解毒也能消炎杀菌,它对人类的咽喉肿痛和痈肿疼痛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能让肿痛的症状尽快消失。 [2]

穿根藤的药用价值

1、治疗小便混浊

穿根藤入药以后能治疗多种疾病,它对人类的小便混浊就有很出色的治疗作用,平时治疗时可以把穿根藤二两加清水煎制后服用,也可以把它与猪小肠放一起加清水炖制后服用。

2、治疗肠风下血

穿根藤能清热解毒治疗人类的肠风下血,平时治疗时可以取穿根藤的茎叶一两和槐花一两,再取一枝香五钱,把所有中药材放在一起加清水煎制,煎好以后的药液加入乌糖调匀以后服用。

3、治疗痔疮

痔疮是人类的常见病,平时发病以后也能用穿根藤来治疗,在治疗的时候可以把新鲜的穿根藤绞碎以后取出汁液,再把它涂抹到患处上,每天使用二到三次,能让痔疮引起的肿痛很快消退。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