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牡丹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牡丹 )

牡丹 (双子叶植物纲芍药科植物)

牡丹(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是双子叶植物纲、芍药科、芍药属植物,为多年生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花单生枝顶,苞片5,长椭圆形;萼片5,绿色,宽卵形,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心皮5,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花色泽艳丽,玉笑珠香,风流潇洒,富丽堂皇,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在栽培类型中,主要根据花的颜色,可分成上百个品种。”牡丹品种繁多,色泽亦多,以黄、绿、肉红、深红、银红为上品,尤其黄、绿为贵。牡丹花大而香,故又有“国色天香”之称。

唐代刘禹锡有诗曰:“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在清代末年,牡丹就曾被当作中国的国花。1985年5月牡丹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二。是中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数千年的自然生长和1500多年的人工栽培历史。在中国栽培甚广,并早已引种世界各地。牡丹花被拥戴为花中之王,有关文化和绘画作品很丰富。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牡丹
  • 英文名称:Peony
  • 拉丁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 别 名:鼠姑、鹿韭、白茸、木芍药、百雨金、洛阳花、富贵花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超 目:虎耳草超目
  • 目 :虎耳草目
  • 科 :芍药科
  • 亚 科:芍药亚科
  • 属 :芍药属
  • 种 :牡丹
  • 变 种:2变种
  • 命名者及年代:Andr.,1804

2019年7月15日,中国花卉协会发出《投票:我心中的国花》,向公众征求对中国国花的意向。截至2019年7月22日24时,投票总数362264票,牡丹胜出,得票高达79.71%。

形态特征

牡丹是落叶灌木。茎高达2米;分枝短而粗。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偶尔近枝顶的叶为3小叶;顶生小叶宽卵形,长7-8厘米,宽5.5-7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不裂或2-3浅裂,表面绿色,无毛,背面淡绿色,有时具白粉,沿叶脉疏生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厘米;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厘米,宽2.5-4厘米,不等2裂至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叶柄长5-11厘米,和叶轴均无毛。 花单生枝顶,直径10-17厘米;花梗长4-6厘米;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绿色,宽卵形,大小不等;花瓣5,或为重瓣,玫瑰色、红紫色、粉红色至白色,通常变异很大,倒卵形,长5-8厘米,宽4.2-6厘米,顶端呈不规则的波状;雄蕊长1-1.7厘米,花丝紫红色、粉红色,上部白色,长约1.3厘米,花药长圆形,长4毫米;花盘革质,杯状,紫红色,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住心皮,在心皮成熟时开裂;心皮5,稀更多,密生柔毛。蓇葖长圆形,密生黄褐色硬毛。花期5月;果期6月。

牡丹: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落叶小灌木,高1-1.5米;二回三出复叶,小叶常3-5裂;初夏开白色、红色或紫色花,花单生大型;雌蕊生于肉质花盘上,密被细毛。

紫斑牡丹(变种) :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var. papaveracea (Andrews) Kerner

与牡丹的区别:花瓣内面基部具深紫色斑块。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小叶不分裂,稀不等2-4浅裂。花大,花瓣白色。 分布于四川北部、甘肃南部、陕西南部(太白山区)。生海拔1100-2800米的山坡林下灌丛中。在甘肃、青海等地有栽培。 根皮供药用,称“丹皮”;为镇痉药,能凉血散瘀,治中风、腹痛等症。

矮牡丹(变种):

学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ews var. spontanea Rehder

与牡丹的区别:叶背面和叶轴均生短柔毛,顶生小叶宽卵圆形或近圆形,长4-6厘米,宽3.5-4.5厘米,3裂至中部,裂片再浅裂。 产自中国陕西延安。生山坡疏林中。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凉爽、干燥、阳光充足的环境。喜阳光,也耐半阴,耐寒,耐干旱,耐弱碱,忌积水,怕热,怕烈日直射。适宜在疏松、深厚、肥沃、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中性沙壤土中生长。酸性或黏重土壤中生长不良。 充足的阳光对其生长较为有利,但不耐夏季烈日暴晒,温度在25℃以上则会使植株呈休眠状态。开花适温为17-20℃,但花前必须经过1-10℃的低温处理2-3个月才可。最低能耐-30℃的低温,但北方寒冷地带冬季需采取适当的防寒措施,以免受到冻害。南方的高温高湿天气对牡丹生长极为不利,因此,南方栽培牡丹需给其特定的环境条件才可观赏到奇美的牡丹花

主要用途

观赏

牡丹色、姿、香、韵俱佳,花大色艳,花姿绰约,韵压群芳。栽培牡丹有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等品系,通常分为墨紫色、白色、黄色、粉色、红色、紫色、雪青色、绿色等八大色系,按照花期又分为早花、中花、晚花类,依花的结构分为单花、台阁两类,又有单瓣、重瓣、千叶之异。牡丹栽培和研究愈来愈兴旺,品种也越来越丰富,中国产有五百余种,着名品种有姚黄、魏紫、赵粉、二乔、梨花雪、金轮黄、冰凌罩红石、瑶池春、掌花案、首案红、葛巾紫、蓝田玉、乌龙卧墨池、豆绿等等。清程先贞咏“春烟笼宝墨,入夜看来难。恐奏清平调,杨妃砚滴干”,足见此时已有色与暗夜无异的黑牡丹品种出现,而江苏盐城便仓产的枯枝牡丹,竟然“奇在一放十二瓣,如果是闰年,就一定是十三瓣,而且枝干枯黄……一离开便仓,花即变种”。 中国菏泽、洛阳均以牡丹为市花,菏泽曹州牡丹园、百花园、古今园及洛阳王城公园、牡丹公园和植物园,每年于4月15至25日举行牡丹花会。兰州、北京、西安、南京、苏州、杭州等地均有牡丹景观。此外,牡丹的形象还被广泛用于传统艺术,如刺绣、绘画、印花、雕刻中。

食用

牡丹花可供食用。明代的《遵生八笺》载有“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同是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谱》谓:“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中国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鲜花瓣做牡丹羹,或配菜添色制作名菜的。牡丹花瓣还可蒸酒,制成的牡丹露酒口味香醇。 [1]

药用

药用栽培者品种单调,花多为白色。以根皮入药,称牡丹皮,又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等,系常用凉血祛瘀中药。李时珍谓:“牡丹以色丹者为上,虽结籽而根上生苗,故谓之牡丹”,还认为野生单瓣者入药为好,人工为观赏栽培的重瓣者气味不纯,不可药用。 丹皮以安徽、四川产量大,安徽铜陵凤凰山为牡丹皮之乡,所产丹皮质最佳,习称凤丹。丹皮以皮厚、肉质、断面色白、粉性足、香气浓、亮星多者为佳。药材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厘米,直径0.5-1.2厘米,厚1-4毫米,外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及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亮的结晶(亮星,牡丹酚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坦,淡粉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饮片为淡粉红色弯月状或环状薄片。 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等证。现代研究表明,牡丹皮有抗菌、抗炎、抗过敏、抗肿瘤、止血、祛瘀血、清热解毒、镇静、镇痛、解痉等活性,还能促进单核细胞吞噬功能,提高机体特异性免疫功能,增加免疫器官重量。应用时应注意,血虚有寒,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牡丹花含黄芪苷,除观赏外还可入药,用于调经活血。

牡丹花(中药材)

《中药大辞典》:牡丹花

拼音Mǔ Dān Huā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花。

化学成分花瓣含黄芪甙。

性味《四川中药志》:"性平,味苦淡,无毒。"

功能主治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经活血。"

②《四川中药志》:"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2钱。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牡丹花

拼音Mǔ Dān Huā

英文名Tree Peony flower, flower of Subshrubby Peony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芍药科植物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eonia suffruticosa Andr.

原形态牡丹 落叶小灌木,高1-2m。根粗大。茎直立,枝粗壮,树皮黑灰色。叶互生,纸质;叶柄长5-11cm,无毛;叶通常为二回三出复叶,或二回羽状复叶,近技项的叶为三小叶,顶生小叶常深3裂,长7-8cm,宽5.5-7cm,裂片2-3浅裂或不裂,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有时被白粉,沿叶脉疏被短柔毛或近无毛,小叶柄长1.2-3cm;侧生小叶狭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4.5-6.5cm,宽2.5-4cm,2-3浅裂或不裂,近无柄。花两性,单生枝项,直径10-20cm;花梗长4-6cm;苞片5,长椭圆形,大小不等;萼片5,宽卵形,大小不等,绿色,宿存;花瓣5,或为重瓣,倒卵形,长5-8cm,宽4.2-6cm,先端呈不规则的波状,紫色、红色、粉红色、玫瑰色、黄色、豆绿色或白色,变异很大;雄蕊多数,长l-1.7cm,花丝亦具紫红等色,花药黄色;花盘杯状,草质,顶端有数个锐齿或裂片,完全包裹心皮,在心皮成熟时裂开;心皮5,稀更多,离生,绿色,密被柔毛。蓇葖果长圆形,腹缝线开裂,密被黄褐色硬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 [2]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多有栽培观赏。

化学成分牡丹花主要含紫云英甙(astragalin)。还含牡丹花甙(paeonin),蹄纹天竺甙(pelargonin)。

性味苦;淡;平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活血调经。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6g。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调经活血。

2.《四川中药志》:治妇女月经不调,经行腹痛。

摘录《中华本草》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牡丹 )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国色天香,唯有牡丹


相关视频

【小调情歌】景山公园牡丹


相关视频

牡丹之歌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