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江南星蕨(水龙骨科、星蕨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江南星蕨(水龙骨科、星蕨属植物))

是水龙骨科星蕨属的植物,附生,植株高30-10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顶部被鳞片;鳞片棕褐色。叶远生,相距1.5厘米;叶柄长5-20厘米,禾秆色;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中脉两面明显隆起;叶厚纸质。孢子囊群大,圆形,沿中脉两侧排列成较整齐的一行或有时为不规则的两行,靠近中脉。孢子豆形,周壁具不规则褶皱。

全草可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利尿,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叶片四季常绿,生长势好,橘黄色孢子囊群鲜艳别致,条形叶很有特色,是室内较好的盆栽植物,亦可作切叶。分布于马来西亚、不丹、缅甸、越南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长江流域及以南各省区,北达陕西(平利、西乡)和甘肃(文县)。多生长于海拔300-1800米的林下溪边岩石上或树干上。

江南星蕨(学名:Microsorum fortunei (T. Moore) Ching)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江南星蕨
  • 拉丁学名:Neolepisorus fortunei (T. Moore) Li Wang
  • 别 名:大叶骨牌草、七星剑、旋鸡尾
  • 界 :植物界
  • 门 :蕨类植物门
  • 纲 :蕨纲
  • 亚 纲:薄囊蕨亚纲
  • 目 :真蕨目
  • 科 :水龙骨科
  • 亚 科:星蕨亚科
  • 属 :星蕨属
  • 种 :江南星蕨
  • 命名者及年代:(T. Moore) Ching,1933

形态特征

附生,植株高30-100厘米。根状茎长而横走,顶部被鳞片;鳞片棕褐色,卵状三角形,顶端锐尖,基部圆形,有疏齿,筛孔较密,盾状着生,易脱落。叶远生,相距1.5厘米;叶柄长5-20厘米,禾秆色,上面有浅沟,基部疏被鳞片,向上近光滑;叶片线状披针形至披针形,长25-60厘米,宽1.5-7厘米,顶端长渐尖,基部渐狭,下延于叶柄并形成狭翅,全缘,有软骨质的边;中脉两面明显隆起,侧脉不明显,小脉网状,略可见,内藏小脉分叉;叶厚纸质,下面淡绿色或灰绿色,两面无毛,幼时下面沿中脉两侧偶有极少数鳞片。

孢子囊群大,圆形,沿中脉两侧排列成较整齐的一行或有时为不规则的两行,靠近中脉。孢子黄色,豆形,周壁具不规则褶皱,赤道面观豆形,极面观椭圆形,单裂缝,外壁具刺状纹饰。

生长习性

江南星蕨孢子接种后7-12天孢子萌发,萌发类型为书带蕨型,配子体发育为槲蕨型。接种后25天左右发育为片状体,片状体形成顶端细胞的时间较晚,有的甚至不形成。无机培养基培养的原叶体常在基部发生营养繁殖。毛状体出现在片状体形成之后,数量丰富,多为单细胞,分布于原叶体背腹面及边缘。接种后60天左右发育形成幼原叶体,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接种后80天左右开始有性器官出现,精子器的出现较颈卵器早10天左右。颈卵器成熟后,颈部常向原叶体基部倾斜或弯曲。

繁殖方法编

春季,江南星蕨繁殖常用分株法,将横走根状茎以枝剪切成数段,带有足够根系和新芽的部分,剪成各个小节,每个小节上保持一片叶芽,或分成若干小丛,种植于备好的植地上另行栽植,放荫处过渡一段时间,成活后再移至半阴处养护。盆栽用腐叶土2份与砂1份混合,再加少许厩肥。日常放半阴或有散射光的亮处,如树下、建筑物北侧等都较适宜。生长季供给充足的水肥,并每天喷雾保持其周围有较高的湿度,施肥后要用清水喷淋叶片,这样可保证其生长更旺。冬季移入室内保温之后,要放置在能够较多接受光照的地方,盆土也要保持适当湿润,不能太干。

栽培技术

春夏抽生新叶,生长快,叶嫩绿色,秋后叶变深绿,生长期毎天喷2次水,并注意擦拭叶面以保持光洁。每周浇1次麻渣水。冬季给予充足阳光,少浇水。土壤宜疏松透水。 [1]

主要价值

药用:全草可供药用,能清热解毒,利尿,祛风除湿,凉血止血,消肿止痛。

观赏:叶片四季常绿,生长势好,橘黄色孢子囊群鲜艳别致,条形叶很有特色,是室内较好的盆栽植物,亦可作切叶。

江南星蕨的功效与作用

性味:甘淡、微苦,凉。

归经:归经肝;脾;心;肺经。

药用功能: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肾炎、疔疮。

药用主治:流行性感冒、哮喘、支气管炎、黄疸、小儿惊风肺痨咳嗽风湿性关节炎、淋症、尿路结石、痢疾、白带、蛇虫咬伤无名肿毒、疔毒痈疽、外伤出血、热淋;小便不利;赤白带下;痢疾;咳血;衄血;痔疮出血;瘰疬结核;痈肿疮毒;毒蛇咬伤;风湿疼痛;跌打骨折。

江南星蕨的用法和用量

内服煎汤,15-30g;或捣汁外用,敷于患处。 [2]

江南星蕨的食用禁忌

虚寒者慎服。

江南星蕨有毒吗:无毒。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