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棣棠花 (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棣棠花 (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

棣棠花 (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

棣棠花(学名:Kerria japonica (L.) DC.):灌木,高1-2米;小枝有棱,绿色,无毛。叶卵形或三角形,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近圆形,边缘有重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下面微生短柔毛;叶柄无毛;有托叶。花单生于侧枝顶端;无毛;花直径3-5厘米;萼筒扁平,裂片5,卵形,全缘,无毛;花瓣黄色,宽椭圆形;雄蕊多数,离生,长约花瓣之半;心皮5-8,有柔毛,花柱约与雄蕊等到长。瘦查黑色,无毛,萼裂片宿存。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差;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及日本都有分布。棣棠花除供观赏外,入药有消肿、止痛、止咳、助消化等作用。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棣棠花
  • 英文名称:Kerria
  • 拉丁学名:Kerria japonica .
  • 别 称:棣棠、地棠、蜂棠花、黄度梅、金棣棠梅、黄榆梅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亚 纲:原始花被亚纲
  • 目 :蔷薇目
  • 科 :蔷薇科
  • 亚 科:蔷薇亚科
  • 属 :棣棠花属
  • 种 :棣棠花
  • 命名者及年代:Linn., 1817

形态特征

棣棠花是落叶灌木,高1-2米,稀达3米;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常拱垂,嫩枝有棱角。叶互生,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顶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两面绿色,上面无毛或有稀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柔毛;叶柄长5-10毫米,无毛;托叶膜质,带状披针形,有缘毛,早落。

单花,着生在当年生侧枝顶端,花梗无毛;花直径2.5-6厘米;萼片卵状椭圆形,顶端急尖,有小尖头,全缘,无毛,果时宿存;花瓣黄色,宽椭圆形,顶端下凹,比萼片长1-4倍。瘦果倒卵形至半球形,褐色或黑褐色,表面无毛,有皱褶。花期4-6月,果期6-8月。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耐寒性较差,对土壤要求不严,以肥沃、疏松的沙壤土生长最好。

繁殖方式

以分株、扦插和播种法繁殖。

分株:繁殖方法分株以分株繁殖为主,母株不必挖出。在早春和晚秋进行,

用刀或铲直接在土中从母株上分割各带1-2枝干的新株取出移栽,留在土中的母株,第二年再分株。重瓣棣棠适合分株繁殖法。

扦插:以早春扦插,用硬材扦插(3月份)用未发芽的一年生枝。梅雨季节,6月份左右用嫩枝扦插,用当年生粗壮枝,留半数叶插条长12-450px,插在褐色土、熟土或沙土,如果插在露地要遮荫,防止干燥。

播种:播种繁殖方法只在大量繁殖单瓣原种时采用。种子采收后需经过5℃低温沙藏1-2个月,翌春播种。播后盖细土,覆草,出苗后搭棚遮荫。

栽培技术

选地

选地应选择温暖湿润的、土壤要求松软、排水良好的、非碱性土壤。移栽地的准备:施入基肥、堆肥、厩肥、腐熟人粪尿等,混拌均匀,整平,春季发芽前或10月间移栽露地或上盆。

管理

中耕除草,5-6月份除草,一般不需要经常浇水,盆栽要在午后浇饼肥水,不易多浇。夏天要多浇水,在整个生长期视苗势酌量追施1-2次液肥。当发现有退枝时(枝条由上而下,渐次枯死),立即剪掉枯死枝,否则蔓延到根部,导致全株死亡。在开花后留50cm高,剪去上部的枝,促使地下芽萌生。棣棠落叶后,还会出现枯枝,第二年春天(2-3月)选择连续晴天数日剪枝,使当年枝开花旺盛,如要想多的分枝,仅留7cm左右把其余部分剪去。在寒冷地区盆栽3年左右换一次盆,结合修根、分株、更新老弱枝。 [1]

病虫害防治

黄叶病害

棣棠黄叶病又名失绿病,是棣棠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北方土壤偏碱性的地区常有发生。

发病症状,发病时首先表现为植株顶稍嫩叶发黄,叶面组织变为黄色或淡黄色,但叶脉仍为绿色,随着病情的加重,整枚叶片全部变为黄色或黄白色,叶缘变成灰褐色并杆死。

防治方法:

  • (1)选择适宜的栽植地,土壤以轻酸性或中性壤土为好。
  • (2)发病初期可用硫酸亚铁溶液200倍液进行灌根,并用0.5%硫酸亚铁溶液进行喷雾,每10天一次,连续浇灌和灌雾3—4次,可明显改变症状。
  • (3)多施用腐叶肥、牛马粪等有机物肥,提高土壤的通透性。

褐斑病害

发病症状:发病初期叶片边缘着生有灰褐色病斑,病斑呈不规则状扩展,内灰褐色,边缘红褐色,发病后期病斑干枯,褐色,着生黑色粒状物。 发病规律:致病菌为半知菌类真菌,在寄主植株病残体上越冬,借刮风、降雨及浇水传播,4月下旬至5月初开始发病,7、8、9三月为发病高峰期。

防治方法:

  • (1)如有发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颗粒8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颗粒400倍液或50%敌菌灵可湿性颗粒500倍液喷雾,每11天一次,连续喷3—4次可有效控制住病情。
  • (2)加强修剪,使植株始终保持在通风透光状态。
  • (3)发病期禁止喷灌,降低病害发展速度。

重点品种

一般所常见的是单瓣棣棠花。棣棠花还有两个变种,一种是重瓣棣棠花,一种是白棣棠花。

变型:

* 重瓣棣棠花(K. japonica (L.) DC. f. pleniflora (Witte) Rehd.),

* 花重瓣,湖南、四川和云南有野生,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供观赏用。

* 此外,还有金边(K. japonicaf. aureo-variegata Rehd.)

* 和银边(K. japonicaf. picta (Sieb.)) Rehd. 等变型,叶边呈黄色或白色,庭园栽培。

主要价值

药用

【僳僳药】给西里:花、枝叶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怒江药》。

【土家药】鼓锤七(gu chui qi):花治肺虚久咳,小儿消化不良《土家药》。

【功能主治】

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茎髓作为通草代用品入药,有催乳利尿之效。

  •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润肺,止咳,化痰。
  • ②《四川中药志》:治久咳,消化不良;外洗小儿荨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选方】

* 1、治久咳:棣棠花,蜂糖蒸服。(《四川中药志》)

* 2、治风丹,热毒疮: 棣棠花枝叶煎水外洗。 (《重庆草药》)

* 3、治风湿关节炎: 棣棠茎叶10克, 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

* 4、治水肿:花5克,青木香7.5克,何首乌5克,隔山消5克,桑皮15克,木贼5克,通草5克,车前子10克,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

园林

棣棠花枝叶翠绿细柔金花满树别具风姿,可栽在墙隅及管道旁,有遮蔽之效。宜作花篱、花径,群植于常绿树丛之前,古木之旁山石缝隙之中或池畔、水边、溪流及湖沼沿岸成片栽种,均甚相宜;若配植疏林草地或山坡林下,则尤为雅致野趣盎然,盆栽观赏也可。

《全国中草药汇编》:棣棠花

[h ttps://baike.baidu.com/item/%E6%A3%A3%E6%A3%A0%E8%8A%B1/965714?fr=aladdin 图片来源]
  • 拼音Dì Tánɡ Huā
  • 别名蜂棠花
  • 来源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棣棠花Kerria japonica (L.) DC.,
  • 以嫩枝叶及花入药。夏季采花及嫩枝叶,鲜用或晒干。

性味苦、涩,平。

功能主治花:化痰止咳。用于肺结核咳嗽。

茎、叶:祛风利湿,解毒。用于风湿关节痛,小儿消化不良;外用治痈疖肿毒,荨麻疹,湿疹。

用法用量花1~3钱,茎叶3~6钱,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洗患处。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棣棠花

  • 拼音Dì Tánɡ Huā
  • 别名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中国树木分类学》),地园花(《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四川中药志》),金旦子花(《云南中草药》)。
  •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棣棠的花或枝叶。4~5月采花;7~8月采枝叶。
  • 原形态棣棠(《群芳谱》)

落叶灌木,高达1.5~2米。小枝绿色.老时平滑无毛。叶互生,椭圆状卵形,长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重锯齿或有浅裂,上面无毛,下面苍白色,沿脉间疏生短柔毛;叶柄长5~10毫米;托叶钻状,早落。花生于侧枝顶端,黄色;萼片5,裂片卵形,突尖头,筒部短广;花瓣金黄色,5片,广椭圆形,钝头;花盘环状,位于萼筒内;雄蕊多数,花丝线状,长为花瓣之半;雌蕊5枚,花柱丝状,与雄蕊等长。瘦果,棕黑色。花期4~5月。

生境分部多栽培于庭园。分布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四川、广东、云南、河南等地。

化学成分花含蜡质色素,系土木香脑、叶黄素二棕榈酸酯、叶黄素油酸酯的混合物。叶含维生素C_100~200毫克%。另有谓棣棠含柳穿鱼甙。

性味

  • 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涩,无毒。"
  • ②《云南中草药》:"微苦涩,平。"

功能主治治久咳,消化不良,水肿,风湿痛,热毒疮。

  •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润肺,止咳,化痰。"
  • ②《四川中药志》:"治久咳,消化不良;外洗小儿荨麻疹。"
  • ③《湖南药物志》:"治水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

  • ①治久咳:棣棠花,蜂糖蒸服。(《四川中药志》)
  • ②治风丹,热毒疮:棣棠花枝叶煎水外洗。(《重庆草药》)
  • ③治风湿关节炎:棣棠茎叶二钱,水煎服。(《云南中草药》)
  • ④治水肿:棣棠花一钱,青木香一钱半,何首乌一钱,隔山消一钱,桑皮三钱,木贼一钱,通草一钱,车前子二钱。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棣棠花

  • 拼音Dì Tánɡ Huā
  • 英文名Flower of Japanese Kerria
  • 别名画眉杠、鸡蛋花、三月花、青通花、通花条、地棠、黄度梅、金棣棠、黄榆叶梅、麻叶棣棠、地团花、金钱花、蜂棠花、小通花、清明花、金旦子花。
  •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四川中药志》:棣棠的根和嫩枝叶与花同功,但药力较弱。
  • 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棣棠花及重瓣棣棠花的花或枝叶。
  •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rria japonica (L.) DC.[Rubus japonicus L.]
  • 采收和储藏:4-5月采花,晒干。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1-2m,稀达3m。小枝绿色,圆柱形,无毛,常拱垂,嫩枝有棱角,枝条折断后可见白色的髓。叶互生;叶柄长5-10mm,无毛;托叶膜质,带状披针形,有缘毛,早落;叶片三角状卵形或卵圆形,先端长渐尖,基部圆形、截形或微心形,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上面无毛或有稀疏柔毛,下面沿脉或脉腋有柔毛。花两性,大而单生,着生在当年生侧枝顶端,花梗无毛;花直径2.5-6cm;萼片5,覆瓦状排列,卵状椭圆形,先端急尖,有小尖头,全缘,无毛,果时宿存;花瓣5。宽椭圆形,先端下凹,比萼片长1-4倍,黄色,具短爪。雄蕊多数,排列成数组,疏被柔毛;雌蕊5-8,分离,生于萼筒内;花柱直立。瘦果倒卵形至半球形,褐色或黑褐色,表面无毛,有皱褶。花期4-6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00-3000m的山坡灌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东、西南及陕西、甘肃、河南、湖北、湖南等地。

性状花呈扁球形,直径0.5-1cm,黄色;萼片先端5,深裂,裂片卵形,筒部短广;花瓣金黄色,5片,广椭圆形,钝头,萼筒内有环状花盘;雄蕊多数;雌蕊5枚。气微,味苦涩。

化学成分花瓣含柳穿鱼甙(pectolinarin)即5,7-二羟基-4,6-二甲氧基黄酮-7-芸香甙(5,7-dihydroxy-4,6-dimethoxyflavone-7-rutinoside)等。

药理作用棣棠花水煮醇沉液以4g(生药)/kg给大鼠灌服,可使大鼠给药5h后尿量显着提高,表现出利尿作用。它对大鼠尿中Na\﹢、Cl-含显着增加尿中K\﹢的含量。

性味苦、涩;平

归经肺;胃;脾经

功能主治化痰止咳;利尿消肿;解毒。主咳嗽,风湿痹痛,产后劳伤痛,水肿,小便不利,消化不良,痈疽肿毒,湿疹,荨麻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洗。 [2]

复方

* ①治久咳:棣棠花,蜂糖蒸服。(《四川中药志》)

* ②治风丹,热毒疮: 棣棠花枝叶煎水外洗。 (《重庆草药》)

* ③治风湿关节炎: 棣棠茎叶二钱, 水煎服。 (《云南中草药》)

* ④治水肿: 棣棠花一钱,青木香一钱半,何首乌一钱,隔山消一钱,桑皮三钱,木贼一钱,通草一钱,车前子二钱,水煎服。 (《湖南药物志》)

各家论述

* 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祛风,润肺,止咳,化痰。

* 2.《四川中药志》:治久咳,消化不良;外洗小儿荨麻疹。

* 3.《湖南药物志》:治水肿。

相关知识

名称由来:原产中国从云南到长江流域一直到秦岭山区,只是因为19世纪有个叫Kerr的西方人最初是在日本接触到这种花,所以误认为原产地是日本,于是取名字Kerria并在后面跟了个joponica。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棣棠花 (蔷薇科棣棠花属植物))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峨眉山的棣棠花开啦


相关视频

棣棠花


相关视频

棣棠花你知道吗?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