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悬铃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悬铃花)

悬铃花,拉丁学名(Malvaviscus arboreus Cav.)

属常绿小灌木。外型略似朱槿,高30-60cm,鲜红色花朵,较为奇特,花期终年、花量多。悬铃花性强健,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原产墨西哥至秘鲁及巴西,现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多为野生,华南地区多植于庭院。悬铃花形似风铃,美丽可爱,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悬铃花
  • 拉丁学名:Malvaviscus Rrboreus Cav.
  • 别 称:垂花悬铃花 小悬铃花、大红袍、粉花悬铃花、卷瓣朱槿、南美朱槿
  • 二 名 法:Malvaviscus Rrboreus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双子叶植物纲
  • 目 :锦葵目
  • 科 :锦葵科
  • 属 :悬铃花属
  • 分布区域:中国、墨西哥、秘鲁和巴西,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外型略似朱槿,但叶片较为狭昌浓绿;花朵不若其他朱槿类会完全展开,鲜红的花瓣螺旋卷屈,呈吊钟状,雌雄蕊细长突出瓣外苞,花瓣略左旋,不开含苞状,鱼红色,叶阔心形,浅二裂或角状。 花朵向下悬垂。叶有柄,互生,集株端,长椭圆形状,先端渐尖,粗钝锯齿缘,主叶脉掌状,有五至七条。绿色。全年出叶,尤以3-8月为盛。

主要变种特征

  

垂花悬铃花

灌木,高达2米,小枝被长柔毛。叶卵状披针形,长6-12厘米,宽2.5-6厘米,先端长尖,基部广楔形至近圆形,边缘具钝一齿,两面近于无毛或仅脉上被星状疏柔毛,主脉3条;叶柄长1-2厘米,上面被长柔毛;托叶线形,长约4毫米,早落。花单生于叶腋,花梗长约1.5厘米,被长柔毛;小苞片匙形,长1-1.5厘米,边缘具长硬毛,基部合生;萼钟状,直径约1厘米,裂片5,较小苞片略长,被长硬毛;花红色,下垂,筒状,仅于上部略开展,长约5厘米,雄蕊柱长约7厘米;花柱分枝10。果未见。

小悬铃花

小灌木,高约1米;小枝圆柱形,被疏长柔毛。叶宽心形至圆心形,长7-10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心形,边缘具不规则钝齿,通常钝3裂,有时5裂,两面均疏被星状柔毛;主脉5;叶柄长2-5厘米,圆柱形,被柔毛;托叶线形,长约4毫米,常早落。花单生于叶腋间,花梗长3-4毫米,被柔毛;小苞片匙形,长8-10毫米,宽1-1.5毫米,被毛;萼钟形,裂片5,与小苞片近等长,被毛;花冠红色,长约2.5厘米,管状,花冠管直径1.2-1.5厘米,雄蕊柱长约5厘米,突出于花冠管外。果未见。

生长习性

在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往往逸生,中国华南地区多植于庭院。悬铃花对土壤要求不严,耐湿性好,全年开花,但冬季开花的数量较少。 悬铃花性强健,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耐热、耐旱、耐瘠、不耐寒霜、耐湿,稍耐阴,忌涝,生长快速。宜在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冬季温度不低于8℃。盛夏土壤保持湿润,多见阳光,但要防烈日曝晒,耐修剪。

原产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和巴西,现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中国广州和云南西双版纳及陇川等地引种栽培。

主要价值

园林价值

悬铃花美丽而永不开展,极易栽培,为有价值的观赏植物。悬铃花为常绿小灌木,适应性强,鲜红色花朵,较为奇特,在热带地区全年开花不断。不但适合于庭园、绿地、行道树的配植,也可以列植为花境、花篱或自然式种植,还可剪扎造型和盆栽观赏。在南京地区常以盆栽室内观赏。

环保价值

悬铃花具有吸附烟尘和净化有害气体的作用。它可供厂矿污染区绿化作用。

栽培技术

繁殖技术

主要用扦插繁殖,也可嫁接或高压法。可在夏、秋季节剪取健壮、充实的半木质化嫩枝10-15厘米长,插于沙床,保持湿润,一般插后20-25天可生根。生产中主要用扦插育苗繁殖。扦插的季节,除冬季低温不宜外,春夏秋三季均可进行,但以3~5月份最为适宜,此时扦插的幼苗,翌年即可定植。老枝和嫩枝均可用作繁殖材料,但以1~2年生枝条的成苗率最高。插穗剪成10厘米左右长,可不经任何处理,剪后即插入沙床或蛭石床内,经常保湿,约1个月即可发叶发根,一般成活率可达80%以上。当插穗发根3~5条,根长3厘米左右时,即可移入圃地定植,注意浇水保湿,按常规育苗方法管理,翌年即可出圃。

田间管理

* 土壤:每年春季换盆,增添腐叶土,盆土宜用含腐殖质丰富的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沙质土壤。 * 光照:日照充足,植株生长较快,茎叶较繁密,开花亦较多;荫蔽处开花不良,结蕾易脱落,或花朵变小,花色暗淡。 * 浇水:浇水避免浇到花瓣,以免产生白斑。 * 肥料:生长期每半月施肥1次。盛夏土壤保持湿润,多见阳光,但要防烈日曝晒,早晚在叶面喷水。秋季天气转凉时,应搬入室内,停止施肥,控制浇水,保持通风。 * 修剪:栽培中当分枝稀少时,要对枝条进行修剪,使其多发侧枝,剪去过长、过乱的枝条及弱枝、病枝,以促发新枝,从而达到多萌发分枝多开花的目的。成株每年春季定期修剪整枝一次,植株老化需强剪,促使枝叶繁密。剪枝直接扦插于篱地,即能发根成长。 [1]

病虫防治

*病害:悬铃花常发生叶斑病和白粉病,这是一种真菌病害,是由真菌引起的。真菌是一类没有叶绿素的低等生物,个体大小不一,多数要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 *防治方法:一是深秋或早春清除枯枝落叶并及时剪除病枝、叶烧毁;二是发病前喷洒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保护;三是合理施肥与浇水,注意通风透光;四是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或50%托布津500--6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

* 虫害:有蚜虫、介壳虫和卷叶蛾等 * 防治方法: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

教您认识几种美丽悬铃花,可别和朱槿、倒挂金钟混同

关于市场上一些倒挂金钟的种类,笔者专门写了几篇文章帮助花友们辨识区别,其中有几位网友发来几张图片,咨询是否是倒挂金钟,经辨认发现这其实是几种不同的悬铃花,但绝不是倒挂金钟。

悬铃花

(拉丁学名:Malvaviscus arboreus Cav.),属锦葵科、悬铃花属常绿小灌木。30厘米到60厘米(变种有高达2米),叶有柄,互生,集株端,心形或长椭圆形,先端渐尖,粗钝锯齿缘,主叶脉掌状,有五至七条,绿色。全年出叶,尤以3-8月为盛。花单生于叶腋的花序柄上,花红色或鱼红色,略倒垂,筒状或吊钟状;总苞状小苞片7-12,花瓣略左旋,永不展开,但于基部有一耳钩而保持直立状态;雄蕊柱突出于花冠外,近顶端具药;子房5室,每室有胚珠1颗,花柱分枝10枚,果为浆果。在原产地常年开花。

锦葵科悬铃花属全世界有6种,原产地产于中、南美洲的墨西哥、秘鲁、巴西等地,我国引入栽培的有 2种,下有数个变种,现在在我国南部省份有部分野生。

纹瓣悬铃花

(拉丁学名:Striped Abutilon),锦葵科、茼麻属常绿灌木,高达1米。叶掌状3-5深裂,直径5-8厘米,裂片卵状渐尖形,先端长渐尖,边缘具锯齿或粗齿,两面均无毛或仅下面疏被星状柔毛;叶柄长3-6厘米,无毛;托叶钻形,长约8毫米,常早落。花单生于叶腋,花梗下垂,花萼钟形,桔黄色,具紫色条纹,花药褐黄色,花期5月—10月。 [2]

宝莲灯

从以上生态特征就可以看出,悬铃花(包括纹瓣悬铃花)和吊钟海棠、吊钟花、宝莲灯等一类的名字叫做“倒挂金钟”的植物有明显区别,不同科不同属,吊钟海棠属于柳叶菜科、倒挂金钟属常绿半灌木;吊钟花属于杜鹃花科、吊钟花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宝莲灯属于野牡丹科、 酸脚杆属常绿小灌木。如果有栽培经历,一看就可以分别出。

悬铃花产于遥远国度,被引进国内后,由于花似风铃,含苞不放,花期终年、花量多,叶片四季常绿,青翠喜人,非常受市场欢迎。尤其是纹瓣悬铃花,从形态来说,比其他植物更像“倒挂金钟”,其橘黄色的花瓣倒垂,确实像吊垂的金钟,上面还有紫色条纹,更显得惟妙惟肖,因此,纹瓣悬垂花在南方花卉市场非常受欢迎。

悬铃花适应性强,萌蘖旺盛,喜欢高温高湿的环境,在引进国内后被南方大多省份栽培,非常适合庭院绿化,在北方冬天则需要室内养护。

悬铃花的花语:才华横溢

悬铃花是锦葵科的扶桑,但是直到凋谢它的花瓣还是微微轻启,只露出花柱。悬铃花顾名思义就是它的花朵像铃铛,红色的悬铃花远望还像一盏盏小灯笼,绿叶衬着红花,甚是好看。总是低垂着头的悬铃花,像在构思作品的艺术家,它的花语会是什么呢? [3] 悬铃花花语:才华横溢

悬铃花,别名垂花悬铃花小悬铃花、大红袍、粉花悬铃花、卷瓣朱槿、南美朱槿。属常绿小灌木,外型略似朱槿,高30-60cm,鲜红色花朵,较为奇特,花期终年、花量多。悬铃花性强健,喜高温多湿和阳光充足环境。

悬铃花原产墨西哥秘鲁巴西,现分布于世界各地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包括中国南部。往往逸为野生,华南地区多植于庭院。悬铃花形似风铃美丽可爱,为不可多得的盆栽佳品。

悬铃极易栽培,为有价值的观赏植物。适合于庭园、绿地、行道树的配植,也可以列植为花境、花篱或自然式种植,还可剪扎造型和盆栽观赏。而且悬铃花有一个最可贵的特点,就是它可供厂矿污染区绿化。

除了观赏外,悬铃花还有药用功能,用于湿疮流水、溃疡不敛、牙疳口疮、下疳等症。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悬铃花)的相关视频


相关视频

开花的悬铃花


相关视频

6个花苞的悬铃花


相关视频

悬铃花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