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叶卷瓣兰(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植物篇:开花的种类(大叶卷瓣兰(兰科、石豆兰属植物))

为兰科石豆兰属下的一个种。产贵州南部(惠水)、云南西北部(怒江流域)、西藏东南部(墨脱),生于海拔 1700––2000米的常绿阔叶林的林缘岩石上,分布于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

大叶卷瓣兰(学名:Bulbophyllum amplifolium)

基本信息

  • 中 文 名:大叶卷瓣兰
  • 拼 音:dà yè juǎn bàn lán
  • 拉丁学名:Bulbophyllum amplifolium (Rolfe) N. P. Balakrishnan & Sud. Chowdhury
  • 界 :植物界
  • 门 :被子植物门
  • 纲 :单子叶植物纲
  • 目 :微子目
  • 科 :兰科
  • 属 :石豆兰属
  • 种 :大叶卷瓣兰
  • 分布区域:贵州、云南、西藏、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

形态特征

根状茎匍匐,粗6-10毫米,密被膜质鞘。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疏生,彼此相距约10厘米,卵状长圆柱形,长5-8厘米,中部粗达1.5厘米,干后黄色,表面光滑带光泽,顶生1枚叶,基部常被鞘腐烂后的残存纤维。

叶大,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 (-) 10-21厘米,中部宽达8.5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具长4-7厘米的柄。

花葶1-2个,从假鳞茎基部抽出,直立,长15-30厘米,伞形花序具4-8朵花;花序柄粗3-4毫米,疏生3-5枚紧抱的筒状鞘;花苞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稍凹的,长8-1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5-2厘米;花大,淡黄褐色;中萼片近圆形,凹的,长、宽约1厘米,具5条脉,边缘近先端处稍具细齿,先端具1条弯曲的刚毛;刚毛长约8毫米,先端膨大呈棒状,密被细乳突;侧萼片披针形,长4.5-5.5厘米,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转而两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除在先端分离外,分别彼此粘合。

花瓣卵状三角形,长4毫米,基部宽3毫米,具1条脉,边缘篦齿状,先端具与中萼片相同的刚毛;唇瓣肉质,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向外下弯,先端钝,基部近心形;蕊柱长约3毫米;蕊柱足长4毫米,其分离部分长3毫米;蕊柱齿镰刀状,大而宽扁,高出药帽之上,长约5毫米,先端具短尖,药帽前缘先端具齿。花期10-11月。 [1]

生长环境

生于海拔1700-2000米常绿阔叶林林缘岩石上。产贵州南部(惠水)云南西北部(怒江流域)西藏东南部(墨脱)。分布于不丹印度东北部缅甸

石豆兰属(学名:Bulbophyllum Thouars)

石豆兰属是单子叶植物纲兰科最大的属,有2000余种,中国有约98种 原产亚洲和非洲热带地区。具匍匐根状茎和圆形假鳞茎,多数种的假鳞茎顶端有一枚单叶。花萼色彩鲜艳,较花瓣大。

主要特征

附生草本。根状茎匍匐,少有直立的,具或不具假鳞茎。假鳞茎紧靠,聚生或疏离,形状、大小变化甚大,具1个节间。叶通常1枚,少有2-3枚,顶生于假鳞茎,无假鳞茎的直接从根状茎上发出;叶片肉质或革质,先端稍凹或锐尖、圆钝,基部无柄或具柄。

花葶侧生于假鳞茎基部或从根状茎的节上抽出,比叶长或短,具单花或多朵至许多花组成为总状或近伞状花序;花苞片通常小;花小至中等大;萼片近相等或侧萼片远比中萼片长,全缘或边缘具齿、毛或其他附属物;侧萼片离生或下侧边缘彼此粘合,或由于其基部扭转而使上下侧边缘彼此有不同程度的粘合或靠合,基部贴生于蕊柱足两侧而形成囊状的萼囊;花瓣比萼片小,全缘或边缘具齿、毛等附属物;唇瓣肉质,比花瓣小,向外下弯,基部与蕊柱足末端连接而形成活动或不动的关节;蕊柱短,具翅,基部延伸为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或基部以不同程度向前扩展,向上伸延为形状多样的蕊柱齿;花药俯倾,2室或由于隔膜消失而成1室;花粉团蜡质,4个成2对,无附属物。

下级分类

  • 疏茎石豆兰:Bulbophyllum formosanum (Rolfe) Seidenf.
  • 台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taitungianum
  • 无假鳞茎组:Sect. Aphanobulbon Schltr.
  • 单叶卷瓣兰组:Sect. Cirrhopetalum (Lindl.) Rchb. f.
  • 短序组 Sect.:Desmosanthes (Bl.) J. J. Smith
  • 飘带组 Sect.:Epicrianthes (Bl.) Benth. et Hook. f.
  • 球花组 Sect.:Globiceps Schltr.
  • 小花组 Sect.:Micromonanthe Schltr.
  • 球茎组 Sect.:Monilibulbus J. J. Smith
  • 双叶石豆兰组:Sect. Pleiophyllus J. J. Smith
  • 隐序组 Sect.:Polyblepharon Schltr.
  • 长序组 Sect.:Racemosae Benth. et Hook. f.
  • 大花组 Sect.:Sestochilos (Breda) Benth. et Hook. f.
  • 双叶卷瓣兰组:Sect. Tripudianthes Seidenf.

[2]

代表植物

大叶卷瓣兰(学名:Bulbophyllumamplifolium (Rolfe) Balak. et Chowdhury)

根状茎匍匐,粗6-10毫米,密被膜质鞘。假鳞茎在根状茎上疏生,彼此相距约10厘米,卵状长圆柱形,长5-8厘米,中部粗达1.5厘米,干后黄色,表面光滑带光泽,顶生1枚叶,基部常被鞘腐烂后的残存纤维。叶大,革质,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8 (-) 10-21厘米,中部宽达8.5厘米,先端钝,基部近圆形,具长4-7厘米的柄。花葶1-2个,从假鳞茎基部抽出,直立,长15-30厘米,伞形花序具4-8朵花;花序柄粗3-4毫米,疏生3-5枚紧抱的筒状鞘;花苞片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稍凹的,长8-13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5-2厘米;花大,淡黄褐色;中萼片近圆形,凹的,长、宽约1厘米,具5条脉,边缘近先端处稍具细齿,先端具1条弯曲的刚毛;刚毛长约8毫米,先端膨大呈棒状,密被细乳突;侧萼片披针形,长4.5-5.5厘米,基部贴生在蕊柱足上,基部上方扭转而两侧萼片的上下侧边缘除在先端分离外,分别彼此粘合;花瓣卵状三角形,长4毫米,基部宽3毫米,具1条脉,边缘篦齿状,先端具与中萼片相同的刚毛;唇瓣肉质,卵状长圆形,长约6毫米,向外下弯,先端钝,基部近心形;蕊柱长约3毫米;蕊柱足长4毫米,其分离部分长3毫米;蕊柱齿镰刀状,大而宽扁,高出药帽之上,长约5毫米,先端具短尖,药帽前缘先端具齿。花期10-11月。

主要价值

本属植物的一些植物具有药用价值,有些植物可以作为观赏植物供人们观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