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梦回古田(张长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梦回古田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梦回古田》中国当代作家张长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梦回古田

昨夜,我的心又飞到了古田。随着南飞的鸿雁又来到梦萦魂绕的红色圣地,仿佛看到了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和“直下龙岩上杭”的一面面红旗,闻到了“战地黄花分外香”的芬芳, 听到“当年鏖战急”的枪炮声。

去年5月,我应邀参加厦门大学金融知识业务进修学习。在建党百年之际,有幸参加了“成功古从古田出发”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从厦门大学出发,经过三个半小时的车程,便来到仰慕已久的古田会议会址。

漫步寻幽、信步揽胜。闽西大地,山峦含黛、层林尽染。水岸伫立,一塘碧水入砚,十里春风入笺。远看山色皆是画,静听水声尽是诗。

春满古田,万般春潮拂面而来。天空高远而明净,洁白的云朵轻轻飘移;远处群山迤逦,珍奇树种苍劲挺拔、若涌千层碧浪;开阔平整的田野,郁郁葱葱,平展如毯,像极纯的绿色随意泼染而成;院前荷塘尚未开满荷花,亦是映日荷花别样红,微风袭来一股清香沁人心脾。

眼前一个四合院式旧祠堂叫万源祠,便是古田会议会址,祠堂后山坡上 “古田会议永放光芒”八个红色大字在绿荫的衬托熠熠生辉。

顺着导游手指的方向远眺惊奇地发现,会址背后逶迤的远山极似毛主席仰卧的头像。宽广的前额,高耸的鼻梁,饱满的下额,后梳的头发,是那样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仿佛伟人还在这里静静地思考、求索。


一条清澈的小溪蜿蜒绕过错落有致的房舍,两边郁郁葱葱的福建柏,庄严肃穆、宁静幽长。走过一段窄窄灰灰的水泥路,寻访我心中的圣地,融入她的祥和与宁静。

小院青砖白墙,黑瓦红柱,建构完美,飞檐翘角,古朴端庄;中门门厅的横梁、天花板上彩绘了龙凤呈祥图案和三国故事,绘制精美、色彩艳丽、气韵生动。

步入大厅,六排学生桌凳陈旧而整洁。左边主席台上,摆着两张四方桌和一排长凳。墙上架着一块黑板,黑板上方中央挂着石印的马克思和列宁像,上方悬挂着红色会标“中国共产党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下厅,地板有好几处黑迹斑斑,据说是当年古田会议召开期间,天气寒冷,衣裳单薄的红军代表们烤火取暖留下的痕迹。右厢房的第一间是毛泽东的临时办公室,房间陈设极为简陋,只有一桌两凳。

斯人已逝,汀江长流。在这里,毛泽东主席写下了 “红旗越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 “风云聚会旧祠堂,看远山千层浪。”等著名诗句。完成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回答了党内、军内“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起草的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在这里,成功地召开了古田会议。总结了南昌起义以来建军建党的经验,确立了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重申了党对红军的绝对领导,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等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性问题

在这里,毛泽东预言中国革命的高潮即将到来,“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

古田是一颗心脏、一个摇篮、一所学校、一座熔炉、一部书;古田是一条精神纽带,一幅壮丽的历史画卷,一部光照日月、启迪后人的思想宝典,一种超越时空的民族魂魄,一座中华儿女共同拥有的心灵家园。古田是我们党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地方,是我军政治工作奠基的地方,是新型人民军队定型的地方。成功从古田出发,古田使人激情磅礴,古田使人青春永驻。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我梦到一条兴云作雾的入水蛟龙正在闽西大地冉冉升起,跨过了“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昨天,越过了“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今天,向着“乘风破浪会有时”的美好明天踏波逐浪,御风而行。[1]

作者简介

张长华,洛阳市金融作家学会主席,洛阳市地方金融协会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洛阳新金融》执行总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