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梁敬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梁敬国

图片来自香港01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

母校    香港中文大学

出生    1964年

任职    香港贸易发展局

梁敬国英语:Godfrey Leung,1964年),前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现为嘉瑞国际行政总裁。[1]

简介

梁敬国,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学士及香港大学城市规划理学硕士。曾任职香港贸易发展局达15年,在不同部门工作,包括负责业界联络、海外联系、内地及海外产品及服务拓展,以及展览会等范畴,并曾被派驻往该局位于深圳及纽约的办事处出任主管。2013年9月25日,梁敬国出任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2013年10月16日就任。[2]

经历

梁敬国于1976年至1983年就读圣士提反书院,其后在1988年于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学士毕业,后来于香港大学硕士毕业(1990年至1993年),主修城市规划理学。[3]

梁敬国曾于香港贸易发展局任职15年,曾被派驻到该局在深圳纽约之办事处任职主管。及后他于2008年起出任建造业工人注册管理局行政总裁,直到2013年1月建造业工人注册管理局并入建造业议会之后,他改任建造业议会工人注册总监,管辖工人注册秘书处。2013年9月,他获委任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

由于其知名度极低,甚至连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也不认识他,在2014年5月24日立法会“拉布”会议中,立法会议员梁国雄提问要求政府相关官员作答,而在场议员包括曾钰成在内,也不认识梁敬国,甚至一度被误认为环境局官员,最后由曾钰成请他介绍自己,梁敬国因此“一夜成名”。

专访

“而我不知道梁敬国是谁”,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梁敬国的“成名作”,应该就是2014年立法会这有趣的一幕:财政预算案在立法会遭遇拉布,政策局轮候派官员出席会议,惟当社民连议员梁国雄问到,当刻是哪位官员在席,连时任立法会主席曾钰成都答不出来,唯有要求梁敬国自我介绍。副局长面目模糊,知名度低,一时成为政坛热话。 临别在即,梁敬国接受《香港01》专访回首3年零8个月官职生涯,叹与当初加入政府的目标有落差,大有壮志未酬之慨。至于知名度,他始终一笑置之。

高官问责制在2008年扩大,新增副局长一职,至今届政府任期尾声,共有12名副局长。在贸发局及建造业议会等法定机构任职多年的梁敬国,当日被候任特首梁振英的公开呼吁吸引,写信自荐出任副局长,希望“由修读政治到实践政治”,“我大学读政治,都想尝试加入政府参与制定政策,想真真正正做些影响到政策的工作,自问有能力做到。”

受制于政治现实寸步难行

一年多后,他雀屏中选,加入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做副局长,准备大展拳脚。3年8个月匆匆过去,商经局经历免费电视发牌争议、版权条例、竞争法实施、迪士尼扩建等风浪,梁敬国回首,不禁感慨未做到当初加入政府的预期成果,“未做到我的目标,差相当大距离。”

“受制于政治环境和现行法规,不是有良好意愿就得,令很多事不是理想化地做得成。也不能讲是唏嘘,入职时有预期情况不太顺畅,但比想像中更困难,这几年拉布情况越发严重,很多事寸步难行。”

回应与苏锦梁不和传闻:每个团队总有“夹”和“拗撬”

至于人事因素,有报道曾指他与局长苏锦梁不咬弦,以致被投闲置散,他抛下一个可圈可点的回应:“在任何机构任何岗位工作,每个人与其团队总有‘夹’和‘拗撬’的地方,上司、下属总有人较合拍、也有不同看法的时候,我对这些报道都是一笑置之。”

副局长职位推出以来毁誉参半,社会部分观点认为副局长薪酬过高、权责不清,梁敬国亲身“体验”后认为,副局长制度有必要存在并继续完善,“有些政策局范畴多得太紧要,局长一个人点做?因此有副局长和政治助理分担工作是顺理成章的发展,扩大问责制亦有助培养政治人才。”

成名非目标 乐得做寻常街坊

相对于局长,大部分副局长在大众眼中总是落得面目模糊的处境。回想起在立法会“一夕成名”,梁敬国表现得落落大方,指出当天的“乌龙”场面只是连串巧合所致,时任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似乎一时间找不到官员出席名单,与他相熟的工业和商界议员又不在席,因此无人认得他,他不觉得尴尬。事后检讨,可觉得问责官员提高公众知名度很重要?“出名、出位不是我目标, 有人识不一定是好事,不用太高调,我有时享受下出街著街坊装,无人认得都几好。”他认为,与自己负责政策范畴的持分者相熟,才有必要。

版权法被污名化 拉倒草案无人得益

梁敬国任内一大憾事,是《版权修订条例草案》遇到立法会拉布,最终胎死腹中。说到扩大了豁免范围的草案最终一拍两散,他至今有气:“在网上炒热了,污名化为网络23条,然后社会上不幸地理性讨论欠奉。指谪是网络23条的人,无指出为何是网络23条,只是很方便地将它变成十恶不赦的条例。”

他强调法例不会完美,过程中亦一定有让步(give and take),公务员团队要花长时间与不同持分者沟通,不能在几星期内因个别网上舆论就贸然修改法例,而妄顾与其他持分者已达成的共识。他感叹,政府纵已承诺在草案通过后会再检讨,但反对者仍拒绝让步,最终各方皆输,无任何人得益,本港的版权保障只能继续落后于其他地区。

本港会展业发展未饱和

梁敬国曾在贸发局工作长达15年,又做过建造业议会工人注册总监,故特别关心会展及工业发展。他指出,会展业能衍生庞大经济效益,带动旅游、酒店及零售业,亦有助强化本港国际形象。他深信本港会展业尚未饱和,玩具、礼品、钟表展览是传统强项,但必须再开拓新的范畴。

他举例指,国际艺术展览“Art Basel”2015年起落户香港,加上在中环新海滨举行的“Art Central”,开启了本港举国际艺术展的窗口,“发展过程中要找到niche,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展览业能否找到打低对手,建立展览会的规模。展览业是‘零和游戏’,遇强越强,没有双赢局面。你的展览业办得好,别人办同样性质的展览会慢慢萎缩。”他希望关心本港会展业的人士,可以参考海外举办会展非常成功的经验,例如德国汉诺威(电子展)、法兰克福(家电)和慕尼克(电子零配件展)等全球知名展销会的营运、管理及发展。[4]

新闻资料

影片

梁敬国获委商经局副局长 (25.9.201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