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桑天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桑天牛

中文名:桑天牛

拉丁学名:Apriona germari(Hope)

别称:褐天牛、粒肩天牛、铁炮虫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六足亚门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有翅亚纲

:鞘翅目

亚目:多食亚目

:天牛科

亚科:沟胫天牛亚科

:桑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沟胫天牛亚科。 分布在北京、天津、广东、广西、湖北、湖南、河北、辽宁、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四川、江西、台湾、海南、云南、贵州、山西、陕西等省。成虫食害嫩枝皮和叶;幼虫于枝干的皮下和木质部内,向下蛀食,隧道内无粪屑,隔一定距离向外蛀1通气排粪屑孔,排出大量粪屑,削弱树势,重者枯死。

基本信息

中文名:桑天牛

拉丁学名:Apriona germari(Hope)

别称:褐天牛、粒肩天牛、铁炮虫

:动物界

:节肢动物门 Arthropoda

亚门:六足亚门

:昆虫纲 Insecta

亚纲:有翅亚纲

:鞘翅目

亚目:多食亚目

:天牛科

亚科:沟胫天牛亚科

:桑天牛

分布区域:中国、日本、朝鲜、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等

成虫体长:34~46毫米

蛹长:约50毫米

形态特征

  • 成虫

体黑褐色,密生暗黄色细绒毛;触角鞭状;第1、2节黑色,其余各节灰白色,端部黑色;鞘翅基部密生黑瘤突,肩角有黑刺一个。

长椭圆形,稍弯曲,乳白或黄白色。

  • 幼虫

老龄体长60mm,乳白色,头部黄褐色,前胸节特大,背板密生黄褐色短毛,和赤褐色刻点,隐约可见"小"字形凹纹。

体初为淡黄色,后变黄褐色。

生活习性

成虫反应迟钝,易扑捉,遇到危险时有声鸣。喜食构树、无花果、苹果等的嫩枝皮。白天取食,夜间产卵。每晚自8时半至次晨4时半左右产卵,天亮前复飞回白天的栖息木继续取食。幼虫总排泄孔15-19个,蛀道全长91.5 - 248.8cm。在江苏调查,成虫主要在桑树和构树上补充营养;桑天牛卵巢发育与补充营养的关系,明确桑天牛成虫取食适合的补充营植物桑树后卵巢发育正常,否则影响其正常发育,不能形成卵。桑天牛喜以构树、桑树为补充营养的原因,通过对构树和I一69杨枝皮内化学物质的分析,可以明显看出构树中糖含量为I一69杨的2.3倍,构树中的酚酸含量为I -69杨的0.4倍。这可能是桑天牛选择构树为补充营养寄仁的原因。桑天牛雄虫比雌虫早羽化7-10d,羽化后的成虫白天聚集在桑树、构树上取食嫩枝皮层,3-5d交尾产卵。成虫取食桑、构树,幼虫为害杨树等,雌虫于每晚7时半以后飞往杨树上产卵。每1雌虫每晚产卵3-4粒,并于天亮前全部飞回桑、构丛中去,白天在桑、构枝上取食、交尾静伏。成虫有假死性,趋光性弱。成虫寿命因饲料不同差异很大,取食桑、构树的雌虫寿命42d,雄虫28d,一生产卵132粒。在自然条件下,成虫一般不取食杨树嫩皮,室内伺养只微量啃食,发育不完全,其寿命为4 - 5d,最长12d,不产卵即死亡。[1]


2a一代幼虫蛀道长1.73一3.81m,平均为2.77m, 3a一代幼虫在枝条取食后,进入主干,甚至深入根部,蛀道平均长3.89m。幼虫共产生排粪孔13一15个。卵在7d内孵化,孵化率为73.3%0,从产卵后至出现第一个排粪孔时间作为卵期计算,第17d为始孵期,第18d为始盛期,第20d为盛孵期,第23d为盛末期,初羽化成虫体内无卵,经一定时间后才怀卵,一般抱卵数下午比上午多,7月比8月多,6月、9月较少。桑天牛一日中的产孵时一间以夜间为上主,产卵盛期在7 -- 8月间,卵分批形成,成熟一批,产出一批。

防治方法

  • (2)结合修剪除掉虫枝,集中处理。
  • (3)成虫发生期及时捕杀成虫,消灭在产卵之前。
  • (4)成虫发生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喷洒触破式微胶囊水剂200-400倍液。
  • (5)成虫产卵盛期后挖卵和初龄幼虫。
  • (6)刺杀木质部内的幼虫,找到新鲜排粪孔用细铁丝插入,向下刺到隧道端,反复几次可刺死幼虫。
  • (7)利用农林措施。

发生规律

北方2~3年一代,以幼虫或即将孵化的卵在枝干内越冬,在寄主萌动后开始为害,落叶时休眠越冬。幼虫期初孵幼虫,先向上蛀食10mm左右,即掉回头沿枝干木质部向下蛀食,逐渐深入心材,如植株矮小,下蛀可达根际。幼虫在蛀道内,每隔一定距离即向外咬一圆形排粪孔,粪便和木屑即由虫排粪孔向外排出。排泄孔径随幼虫增长而扩大,孔间距离自上而下逐渐增长,增长幅度因寄主植物而不同。幼虫老熟后,即沿蛀道上移,越过1~3个排泄孔,先咬出羽化孔的雏形,向外达树皮边缘,使树皮呈现臃肿或破裂,常使树液外流。此后,幼虫又回到蛀道内选择适当位置(一般距蛀道底70~120毫米)作成蛹室,化蛹其中。蛹室长40~50毫米,宽20~25毫米。蛹期15~25天。羽化后于蛹室内停5~7天后,咬羽化孔钻出,7~8月间为成虫发生期。成虫多晚间活动取食,以早晚较盛,约经10~15天开始产卵。2~4年生枝上产卵较多,多选直径10~15mm的枝条的中部或基部,先将表皮咬成"U"形伤口,然后产卵于其中,每处产1粒卵,偶有4~5粒者。每雌可产卵100~l50粒,产卵约40余天。卵期10~15天,孵化后于韧皮部木质部之间向枝条上方蛀食约1cm,然后蛀入木质部内向下蛀食,稍大即蛀入髓部。开始每蛀5~6cm长向外排粪孔,随虫体增长而排粪孔距离加大,小幼虫粪便红褐色细绳状,大幼虫的粪便为锯屑状。幼虫一生蛀隧道长达2m左右,隧道内无粪便与木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