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桃源乡(湖北省竹溪县桃源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桃源乡(湖北省竹溪县桃源乡)位于竹溪县县境南部,东与十堰市竹山县交界,西与陕西省镇坪县和重庆市巫溪县相连,距竹溪县城近200公里,全乡版土面积339.82平方千米(2017年),森林覆盖率96%,20010有耕地面积12840亩。

辖中坝、两河口、古峰岭、杨寺庙、厚河、甘沟子、羊角洞、茂古坪、桃园9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15个乡直单位和1个中心福利院。全乡7533人(2017年)。境内水电、矿产、稀有动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桃花真源”、“鸡心岭”、“秦巴古盐道”三个旅游品牌。[1]

[]

人文自然

桃源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自然国心“鸡心岭”、桃花源、秦巴古盐道融入一乡,风俗民歌、饮食文化、民间传说汇集一处,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稀有动植物资源遍及境内,道、佛、儒、墨思想杂烩贯通。又因其地处鄂渝陕交界,是大巴山脉和巫山的交汇处,使其传统文化既受荆楚文化影响,又受秦巴文化影响,因而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在这秦楚大巴山脉间,桃源乡资源丰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乡风、民风纯朴,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特别是近几年来,桃源乡党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统三分”战略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产业化为纽带,以项目为抓手,以富民强乡为目的,促农民增收、产业增效、财政增税。紧紧“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注重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经济发展上,坚持“生态立乡、产业强乡、项目富乡、引资活乡、环境靓乡”总体思路,着力加快推进核桃大乡、药材之乡,全省优质“烤烟万亩乡”步伐;抢抓鄂西北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机遇,着力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积极推介旅游产业发展;着力加快推进改革开放;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更加重视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全乡经济社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基本概况

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桃源乡位于县境南部,东与十堰市竹山县交界,西与陕西省镇坪县和四川省巫溪县相连,距竹溪县城近200公里,全乡版土面积339.82平方千米(2017年),森林覆盖率96%,20010有耕地面积12840亩。辖中坝、两河口古峰岭杨寺庙、厚河、甘沟子、羊角洞、茂古坪、桃园9个行政村,46个村民小组,15个乡直单位和1个中心福利院。全乡7533人(2017年)。

境内水电、矿产、稀有动植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桃花真源”、“鸡心岭”、“秦巴古盐道”三个旅游品牌,本县“泉双”公路贯穿全乡,是楚地进入川陕的门户,进庸沿堵河入汉江的咽喉,在十堰构筑西部开发支点和中部崛起战略中处承东启西的区位。

历史沿革

1949年为九区;

1958年建桃源公社;

1960年设桃源区;

1975年复称桃源社;

1984年复置桃源区;

1987年设桃源乡。

经济物产

乡镇企业有商贸、修理、运输和各种加工业。农业主产玉米、豆类、洋芋和水稻。土特产品有生漆黄连木耳香菌、党参以及名贵药材金钗、麝香和熊胆。野生动物有黑熊、猕猴、豹子、羚羊和野猪。曾经被政务院周恩来总理授予“黄连之乡”称号,现为十堰市烟叶新区开发的主产区,为川渝烟草工业集团娇子/天子/龙凤呈祥/天下秀/长城狮牌雪茄提供优质烟叶原材料。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