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园市大溪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大溪区(客语白话字:Thai-hâi-khî;台湾客家语诏安腔:tai keˇkiˇ)为中华民国桃园市的一个市辖区。大溪区位于桃园市中部偏东,区内最西端为东经121.14度,最东边是东经121.21度,最北处在北纬24.56度,最南是北纬24.48度。本区北邻八德区,西接平镇区与龙潭区,南隔石门水库与复兴区相望,东邻新北市莺歌区及三峡区。全区土地面积有105.1206平方公里,为桃园市第二大市区,仅次于复兴区。大溪区原为复兴区的木材输出门户,以大汉溪为河运管道。虽然现在河运已经不再,但当地昔日的渡船头仍然保存,大溪为北横公路的入口端,因拥有丰富的观光资源,桃园市政府持续推展生态休闲游憩东都心之重点发展区。
目录
史记
大溪旧称大姑陷[1] ,即原住民“Takahan”译音而来,即“大水”之意,后来汉人觉得“陷”字不好,改成“大姑崁”,清.同治四年(1865年),月眉李腾芳中举又改名“大科崁”,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刘铭传于此地设“北区抚垦总局”,才正式定名大嵙崁,日治.大正九年(民国九年;1920年)日据时代,日本人见此地滨临大汉溪,遂把“大嵙崁”改成“大溪”沿用至今。
大溪发展史上,李金兴家族与林本源家族,两大家族对大溪的发展,影响很深。拜大汉溪河运便利,李金兴船队往返于艋舺、沪尾之间,运出大溪盛产的樟脑、茶叶、木材,运回生活必需品。清.同治四年(1865年),家族中李腾芳中举人。林本源家族为躲避漳泉械斗,避祸于大溪,兴建大宅“通议第”,并在大溪大量收买垦权,成为大租户,并经营米、盐、木材等运输事业。
清.光绪十八年-二十三年(1892年-1897年)是大溪船运黄金全盛时期,当时聚集大溪计有英国人、西班牙人、华侨及大商巨贾兢相设立洋行,计有三、四百家,当时的繁华景象,可媲美大稻埕、艋舺。日治.大正八年(民国八年;1919年),日人施行街道改正计画,强制老城区店面都要整齐划一,街屋立面采用巴洛克式浮雕山墙,尤以和平老街上街屋上面最为花俏,呈现另一番极致的建筑风格,将大溪风华展现至巅峰。
大溪位于桃园县东南方,是桃园第二大镇,地形上位于大汉溪河阶台地及地理山脉山地交接处。大溪之地,前后历经清朝、日治时代、民国至今,一度曾因水运之便,而为舟楫往来、商贾云集之所。而后,大溪因失去交通地位,繁华顿逝,但老街上留存至今为数不少的洋行街屋、刻划著鸟兽花草的山墙泥塑、百年木器产业、销路遍及全台的大溪豆干、古道、老街、庙宇等,纷纷述说著老街的历史故事。
大汉溪由南,贯穿大溪镇、向北悠游而去、这条大溪人的母亲之河、早期提供桃、竹、苗、许多人的食、衣、行、洪水期上游、顺水漂流而下的流水木、更孕育出大
行政区域
“光复”后共划分为十七个里(兴和里、福仁里、一心里、月眉里、福安里、美华里、复兴里、新峰里、康安里、义和里、永福里、瑞兴里、中新里、员林里、瑞源里、仁善里及南兴里),民国50年从仁善里分出设侨爱里,民国59年一德里由一心里分出,民国64年从仁善里分出仁义里及仁爱里,民国71年仁爱里分仁武里,民国87年由一心里分出田心里、由仁武里分出仁文里、由仁爱里分出仁和里、由员林里分出光明里及三元里,民国107年由仁善里分出仁美里,目前大溪区共有28里。
从昔日内陆河港的繁华盛景到今日以风景和特产闻名的观光大区,大溪的地名由来、地理环境和开发过程都和“水”有著深厚渊源,佳山胜水造就了大溪的美丽风华,也造就了大溪的繁华兴盛与丰美人文。
在代代相传的历史长河里,有先民开垦的可敬功业,有河运全盛期船舶云集、商贾川流、繁华如织的盛景,也有如今古典与现代并存、传统文化资产与新兴产业并茂的世纪新形象。
大溪因位处北横公路起点及邻近石门水库,成为交通转运站,近来观光业的发达,大溪老街的重整,使得旧日历史的美貌嫣然再现。在国内享有高知名度的大溪老街,主要范围涵盖和平路、中山路、中央路三条历史街屋,不仅规模大,建筑外观与牌楼立面也保留得相当完整;大溪老街是由店面形成的商街,建筑型式和台湾早期的传统商家店街并无二致,都是面宽窄、纵深长的深长形连栋店面住宅的街屋[2] 型式。 牌楼立面上载明的店号、营业项目、年份,连落款的匾额与题字也都极具特色,所以,大溪老街无论就其造形、艺术性、趣味性,与其隐含的象征意义都极为珍贵。大溪的木器产业始自河运兴盛的时代。历史的因缘际会让大溪成为木材的集散地,而繁荣的商机也带动商贾仕绅兴建宅第的需求,上等好木材与来自中国的一流唐山师傅,让大溪的木器工艺产业有了天作之合的蓬勃发展,其中,传统家俱和神桌更是声名远播。
农产品
大溪的农产品则因自然天成的河阶地形和肥沃土地,绿竹笋、韭菜、李子、莲雾、火龙果……皆脍炙人口,近年来并转型为兰花园、火龙果园、药用植物园等精致农业。 大溪的豆干产业盛名已久。拜良好洁净水质的先天条件,决定了大溪豆干又香又Q的优势品质,也因为大溪河运的没落,让豆干成为外出谋生者稍解乡愁的食物,于是,品质加上旅情的传递,成就出大溪豆干愈来愈响的名气。
文化景点
大溪老街的中山老街广场,现场有解说员解说老街历史背景,广场内还有专人教导如何打陀螺,老街上的童玩店,贩卖的童玩更是十分怀旧;此外,大溪风景秀丽,先总统蒋公灵寝奉厝之地的慈湖、中正公园内大溪宾馆改建的‘蒋公纪念堂’。昔日的大溪八景只留怀想,但大溪的好山好水始终引人入胜,从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到林荫苍苍、充满思古幽情的古步道,乃至结合休闲的观光旅游区,都是寻幽访胜的好去处。 石门水库、慈湖、阿姆坪、头寮大池的明媚风光,中正公园、大溪别馆、大溪埔顶公园、大溪河滨公园、中庄调整池、植物药园的多采多姿,都让游客一游再游、意犹未尽。
大溪大拜拜
大溪大禧,主轴围绕在每年农历六月廿四关圣帝君圣诞[3]有三十几个社头会在当天为关圣帝君公祝寿,以大溪普济堂主持的庆典与绕境最为热闹,俗称“大溪大拜拜《六月廿四》”,始于大正十五年(1916年)发柬各界乡绅,磋商辖下十九保联庄恭迎圣诞,该年值年炉主为简阿牛,现今计有三十二个社团参与,主要在大溪老城区内绕境,有上百尊大仙尪以及为数众多的双龙、童仔,代代传承虔诚的绕境仪式不仅是桃园市已登录的无形文化资产,亦被视为“大溪人的第二个过年”,充分反映地方的民俗习惯与生活文化。
大溪因为开发得早,而且拜河运之赐曾经繁华极盛一时,因此除了土地庙、富丽堂皇的宗祠家庙外,知名的百年佛寺、老庙就有普济堂、斋明寺、莲座山观音寺、福仁宫、仁和宫等五座;天主教、基督教虽然较晚传入,但与其他区相比,大溪还算是很早就接触西方宗教的老镇。
法鼓山斋明寺
大溪交流道附近的法鼓山斋明寺,邻近大汉溪畔的百年古刹,目前是大溪最古老禅寺,源于南海观音,原始的古寺也保留闽南式三合院建筑相当完整为三级古迹,后方扩建的禅堂与清水模寺庙建筑,并保留了一大片草地,感受到宁静的氛围,让心灵也获得了洗涤,空气也相当清新。
大溪后慈湖蒋公塑像公园
大溪中正公园 而行家雅好的斋明寺古道、大艽芎古道、打铁寮古道、百吉林荫古道,是少数幸存、未被现代化道路取代的古道景观,这些古步道于昔日是运送货物的产业道路,如今则是现代人通往旧时光的绿色隧道,山门、石板步道………在怀旧的景观中,感受山的沉静和人文的风情。
慈湖-头寮生态步道
头寮生态步道于98年10月31日正式完工启用,起点就在大溪陵寝(头寮陵寝)旁,步道全长约1.2公里,终点设为慈湖雕塑纪念公园,步行全程约需20~30分钟路程。
经国纪念馆
经国纪念馆前身为大溪游客中心,经整顿规划后,重新活化建筑空间,并更名为“经国纪念馆”于101年6月16日正式开幕。保留馆前18根列柱,维持原建筑物之结构,屋顶外观则更是以黑猫中队的U2侦察机机翼为设计概念,设置了巨型白色钢架指向北横绿廊。
大溪古道
古道共分有5个支线,分别是“大艽芎古道”、“百吉林荫步道”、“御成路古道”、“溪洲山古道”与“齐明寺古道”。
大溪桥
位于大溪镇大汉溪上,横跨大汉溪,为大溪溪东、溪西区镇民交通运输的重要桥梁。旧桥梁为日治时代的兴建的铁线桥,后因多次水灾不适使用,而后另外新建一座大溪桥,桥身仿造日治时代原大溪古吊桥的风格外观,并采用和大溪老街相仿的巴洛克风格,于两端桥头另加建二座高耸牌楼。桥的两边皆可看到石门水库与淡水观音山的景致;夜晚灯光点亮后,在灯火辉映下,呈现与白日不同的迷人景致。
东和音乐体验馆
为民国50年代一家电视机制造工厂的木工部门,专门生产当时的木制电视机外壳,当时曾替大同及东元等厂商代工过电视机外壳,可说是台湾电视机外壳的最大供应商。后更跨足乐器制造产业总代理河合钢琴,特别成立“东和音乐体验馆”,希望藉以提高国人音乐教育的水准,推广音乐文化与教育活动。
爱情故事馆
位在桃园大溪,是由大黑松小俩口喜饼公司所创建,园区内以华丽的欧式风格布置,包括有甜蜜列车、白宫、十八世界法国皇室家俱珍藏、爱情故事钟楼、教堂、玫瑰园以及月老庙等七个主题区。
阿姆坪乐园
位于桃园县石门水库上游右岸的阿姆坪乐园,石门水库的壮丽景色就在一旁,园内有蜿蜒的溪流与碧绿的湖水,属于大汉溪河阶的峡谷地形。
大溪木艺生态博物馆壹号馆
被绿荫包围的建筑,曾是大溪国小的校长宿舍,2007年被登录为桃园历史建筑,经过整修后,屋况非常好,屋内也有专人导览与互动设施,就在大溪中正公园旁。
头寮大池
位于溪洲山畔的头寮大池,是一座十九公顷的人工湖。头寮大池是一座拥有动植物生态的湖泊,湖畔边有许多芒草以及相思树,在这里您也能够与野鸟有近距离的接触,包括夜鹭、鱼鹰、黑枕蓝鹟、铅色水鸫以及、蓝矶鸫等鸟类,可享受不同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