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格菱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格菱(学名:Trapa pseudoincisa Nakai. )是菱科菱属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1]叶二型,沉水叶羽状细裂,裂片丝状漂浮叶聚生于茎顶,叶柄无毛或稍有毛,中部以上具狭长圆形海绵质气囊。叶片近三角形或菱形,先端尖,基部广楔形,全缘,中上部边缘具较大的缺刻状牙齿。花单生于叶腋,自色。果实三角形,具二个刺状角,果冠不明显。

形态特征

一年生浮水水生草本植物。根二型: 着泥根细铁丝状,着生水底泥中;同化根,羽状细裂,裂片丝状。茎细弱分枝。叶二型:浮水叶互生,聚生于茎顶部,形成莲座状菱盘,主茎和分枝茎的浮水叶极相似,叶片近三角状菱形或广菱形,长1.5-4.5cm,宽1.5-4cm,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绿色,沿脉被稀疏灰褐色短毛,其余部分近无毛或无毛,脉间有棕色斑块,叶边缘中上部具较大的缺刻状牙齿,叶边缘中下部全缘,基部楔形至广楔形;叶柄中上部膨大。

沉水叶小,早落。花小,单生于叶腋,花两性,萼筒4裂,裂片长圆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沿脊被毛;花瓣4,白色;雄蕊4,花丝纤细,花药丁字形着生,背着药,内向;子房半下位,2心皮,2室、每室具1倒生胚珠;花盘鸡冠状。果三角形,具2圆形肩刺角,高1.5cm(果喙除外),被淡棕色短毛,角平伸或稍斜上举,角间端宽3-4.5cm,刺角先端具倒刺,腰角不存在,其位置上有丘状突起物,果喙明显,果颈高3-4mm,径约3mm,果冠不明显。花期5-8月,果期8-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湖泊中。平原池塘、沟渠、一般和吸附在其他植物上捕猎。

分布范围

产于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湖北、江西、福建、台湾、湖南。俄罗斯、朝鲜、日本也有分布。

采收

药用果实。秋季捞出成熟果实,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果实含丰富淀粉、葡萄糖、蛋白质等。

种类

扁角格菱

(武汉植物学研究)(变种)本变种叶片三角形至菱形,长2.5-4cm,宽3.5-5.5cm,基部近圆形。果具2角,角间端宽3.4cm扁平,刺角上伸或向上弯曲,角先端具倒刺,两侧各具3个排成三角形的瘤状物,果颈高2mm,果冠直径约6mm,而不同于原变种。

南昌格菱

(江西大学学报)(变种)本变种主茎上的叶广菱形或菱状三角形,长2-4.5cm,宽1.6-4cm,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绿色,被灰褐色短毛,边缘中上部具浅圆锯齿;叶柄中上部膨大,长3-8cm,被灰褐色短毛;分枝茎上的叶广菱形或菱状三角形,长2-4.5cm,宽1.6-4cm,表面深亮绿色,背面绿色被灰褐色短毛,边缘中上部锯齿缺刻状,叶柄长3-8cm,中上部膨大,被灰褐色短毛;果菱状三角形,被珠丝状毛和极短的毛,高1.82cm(果喙除外);果梗长2-2.5cm,被短毛;2刺角平伸并稍反曲,两角间端宽4cm,腰角不存在,其位置上有丘状突起物,果喙稍明显,果冠不明显。5月中旬开花,8、9月结果。

无刺格菱

(武汉植物学研究)(变种)本变种果无角且无刺,果颈高约2mm,果冠直径4.5mm而不同于格菱一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