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核酸检测,(NAT, Nucleic acid test),用于筛检患者或捐血者是否染患特定病毒,以便缩短病毒急性期感染时之血清标记空窗期。[1]
历史
医疗处置中,输血是非常重要的治疗措施,它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也使患者冒著因输血而感染病毒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人类嗜T淋巴球病毒(HTLV-1)、B型肝炎病毒(HBV)和C型肝炎病毒(HCV)的风险。HIV会造成后天免疫缺损症候群(AIDS),而HBV及HCV会造成肝炎。为了减少输血带来的风险,世界各国自 1970、1980 和 1990 年代相继对捐血者进行HBV、HIV和HCV的筛检。
捐血者筛检法一般来说,多数采用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assay;EIA)侦测血液中之抗原或抗体。虽然此筛检已大幅减少输血后病毒感染的机会,但仍有残存之风险,原因在于“空窗期”(感染后到抗原或抗体出现)捐血者的存在。为达到”输血零风险”的 要求,许多欧洲国家及美国自 1999 年起尝试利用超高敏感的PCR法或相关技术,进行捐血者的病毒核酸筛检(nucleic acid testing, NAT),以侦测到血液中病毒的抗原或受感染者因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作为血液受病毒感染的指标,以便于能缩短空窗期。[1][2]
核酸扩增检测法NAT(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chnology),此一技术的灵敏度高,专一性高,直接针对血液中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放大并加以侦测。可在人体尚未产生抗原/抗体前,就先侦测病毒核酸,比较酵素免疫分析法可缩短检验的空窗期,降低因为输血感染的机率。根据研究显示,如果使用核酸试验筛检致病原,因为输血而造成HIV感染的机率可以减少到190万分之1;因为输血而造成HCV感染的机率可以减少到160万分之1。所以新增核酸筛检项目,可减少空窗期的感染风险并且提升输血品质以及用血的安全性。[3]
核酸检测之功效
与酵素免疫析法对照,核酸检测的技术的灵敏度高,专一性高,直接针对血液中病毒的DNA/RNA放大并加以侦测。可在人体尚未产生抗原/抗体前,就先侦测病毒核酸,比较酵素免疫分析法可缩短检验的空窗期。
可将B型肝炎的空窗期由56天缩短至36天;C型肝炎可由82天缩短到23天;HIV可由22天缩短至11天。个别检体核酸扩大检验(ID NAT)则可更进一步将HBV空窗期缩短至20天;HCV及HIV缩短到3天﹝1-6﹞。 [2]
参考资料
- ↑ 1.0 1.1 张馨匀、陈雯玲. 以核酸检验法(nucleic acid testing, NAT)筛检 B 型肝炎表面抗原阴性捐血者之成效评估 (PDF). 行政院卫生署疾病管制局 (中文).
- ↑ 2.0 2.1 捐血病毒筛检-核酸扩大检验(NAT). 台湾血液基金会 (中文).
- ↑ 蔡美华、林冠州、洪启民. 核酸检验技术及其未来在台湾血液筛检上的应用. 医检杂志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