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良钊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查良钊(1897年-1982年12月12日),字勉仲,生于天津,籍贯浙江海宁,查良鉴的胞兄,同时也是查良镛金庸)的堂兄。中华民国教育家、慈善家。

简介

查良钊于1913年毕业于南开中学,并于191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17年至1918年在清华中学任教。[1]

1918年查良钊赴美国留学, 于芝加哥大学教育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研究部,后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教务长。

1922年他回到中国,历任国立北京师范大学教务长、国立北京八校教职员代表联席会议主席、河南大学校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等。

1930年出任华北慈善联合会总干事,后任陕西省教育厅代理厅长,翌年又任长江水灾振济委员会常务委员、灾区工作组总干事。

1934年出任北平艺文中学校长。抗日战争期间,在甘肃天水创办了国立第五中学。1938年出任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训导长。1945年又任国立昆明师范学院院长。后曾赴印度德里大学任客座教授。赴台后,曾任国立台湾大学心理系教授、训导长,并且是考试院第二至四届考试委员。

1982年,查良钊病逝于台北。

经历

1921年,讨论“一战”善后问题的“华盛顿会议”召开时,他联合留美同同学蒋廷黻、罗家伦、高仁山等,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华盛顿会议后援会,被推为执行干事长,与国内民众团体和海外华侨相呼应,支援参加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民国11年回国,历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兼教务长、河南大学校长(1928.11~1929.5)[2]、河南省教育厅长。曾参加蔡元培等领导的中华教育改进社,并与同仁合办《教育评论》,提倡科学教育。

1930年陕西大旱,随朱庆澜从事赈济,任华北慈善联合会总干事,深入灾区访问,发起“三元钱救一命”运动,向各地募款救灾,并联合华洋义赈会修建泾渭渠。后代理陕西省教育厅长,赴灾区工作时遭土匪绑架,无钱自赎,被囚81天始告脱险。民国20年(1931)长江大水灾,他出任长江水灾赈济委员会常委兼灾区工作组总干事。是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又协助朱庆澜募捐接济东北抗日义勇军。民国23年(1934)重返教育界,任北平艺文中学校长,从事“道尔顿制”实验,并兼任香山慈幼院副院长。

参考资料

  1. 郑州百科. 一代文学大师金庸,有位族兄查良钊曾任河南大学校长. 每日头条. 2018-10-30 [2020-04-18]. 
  2. 历任领导,河南大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