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疮痂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柑橘疮痂病 |
|
柑桔疮痂病是柑桔重要真菌型病害之一,在中国的柑桔种植区都有发生。此病主要为害新梢幼果,也可为害花萼和花瓣,严重时会导致果实畸形,进而导致减产。为害的真菌为柑橘痂圆孢菌(有性态),属于半知菌亚门痂囊菌属。该病可以通过田间管理或者药剂喷洒等方式防治。
基本信息
中文学名; 柑橘疮痂病
别称; 癞头疤
分布区域; 中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
病原拉丁学名; Elsinoe fewcetti
病害类型; 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 温州蜜柑、蕉柑、椪柑、柠檬等
主要为害部位; 叶片,枝梢,果实
病原中文名; 柑橘痂圆孢菌
信息
中文学名:柑橘疮痂病
别称:癞头疤
分布区域:中国各柑橘产区均有分布
病原拉丁学名:Elsinoefewcetti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温州蜜柑、蕉柑、椪柑、柠檬等
主要为害部位:叶片,枝梢,果实
为害症状
在叶片上初期为油渍状的黄色小点,接着病斑逐渐增大,颜色变为蜡黄色。后期病斑木栓化,多数向叶背面突出,叶面则凹陷,形似漏斗。严重时叶片畸形或脱落。嫩枝被害后枝梢变短,严重时呈弯曲状,但病斑突起不明显。花器受害后,花瓣很快脱落。果上发病症状在谢花后不久即可出现,开始为褐色小点,以后逐渐变为黄褐色木栓化突起。幼果严重时多脱落,不脱落的也果形小,皮厚,味酸甚至畸形。空气湿度大时,病斑表面能长出粉红色的分生孢子盘。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疮痂病菌以菌丝体在患病组织内越冬。翌年春季,当气温回升到15℃以上,并为阴雨高湿的天气时,老病斑上即可产生分生孢子,并借助水滴和风力传播到幼嫩组织上,萌发后侵入。潜育期10天左右。新病斑上又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次侵染。
不同柑橘类型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很大,一般宽皮柑橘和柠檬类比较容易感病,杂柑和柚类次之,甜橙类则很抗病。在我国栽培的柑橘品种中,最易感病的有温州蜜柑、早橘、本地早、南丰蜜橘、福橘、衢橘、乳橘、柠檬、柠檬及天草等;其次是椪柑、蕉柑、枸头橙、小红橙等;比较抗病的有柚类、梗橘和大多数杂柑类品种;甜橙类品种在我国表现高度抗病。但在阿根廷、美国等地已发现另一种疮痂病菌和新的生物型,可使甜橙类品种严重发病。
疮痂病菌只侵染感病品种的幼嫩组织,初抽出来的新梢幼叶尚未展开前及刚落花后的幼果最易感病,随着组织的老熟,感病性也随之下降。
温度和湿度对疮痂病的发生流行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发病的温度范围为15~30℃,最适为20~28℃。在浙江等橘区,疮痂病以对幼果的为害最重,春梢的发病情况在不同年份间有很大差异。温度偏低是限制春梢发病程度的关键因素。
发病规律
春季气温长升到15℃以上和多雨高湿时,老病斑产生分生孢子,以风雨或昆虫传到春梢嫩叶、花及幼果上,侵入表皮后,以3~10天潜育期出现新病斑,完成初侵染。以后又产生分生孢子辗转危害夏、秋梢嫩叶、嫩梢及果实,以菌丝体在病部越冬。发病的最适宜温度为20~21℃,气温超过24℃即停止发病。若在新梢抽生及展叶时,碰上连绵阴雨,或清晨大雾重露,此病易流行。所以温、湿度对疮痂病的发生和流行起决定性作用。[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