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柏树林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柏树林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地处西安市碑林区北部,西安城区中部,明城墙内东南隅。东、南临护城河,分别与东关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文艺路街道相邻,西起印花布园、安居巷与南院门街道相接,北辖东大街全段,与新城区西一路、中山门街道接壤,总面积2.09平方千米。柏树林街道因境内有柏树林大街而得名。境内有著名的碑林博物馆,始建于汉灵帝时期的卧龙寺等风景名胜。截至2020年6月,柏树林街道柏辖12个社区。2011年,柏树林街道辖区总人口68059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9.3亿元。[1]

中文名: 柏树林街道

行政区类别: 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

地理位置: 碑林区北部,西安城区中部,明城墙内东南隅

面 积: 2.09 km²

下辖地区: 12个社区

政府驻地: 和平路东十道巷19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001

著名景点:碑林博物馆 卧龙寺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68059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因境内有柏树林大街而得名。

建置沿革

1955年6月,始设三学街街道。

1958年12月,端履门、三学街街道合并设柏树林街道。

1960年5月,改公社,属雁塔区。

1962年7月,复属碑林区。

1963年7月,中山大街、开通巷公社并人柏树林公社。

1966年11月,更名永红路公社。

1972年4月,复名柏树林公社。

1979年3月,复设柏树林街道。

2002年8月,撤销和平路街道并入柏树林街道。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辖三学街、端履门、开通巷、圪塔寺、东仓门、菊花园、马厂子、和北、和南、下马陵、东大街、建南12个社区;下设96个居民小组。截至2020年6月,柏树林街道柏辖12个社区。树林街道办事处驻东十道巷19号。

地理环境

柏树林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北部,西安城区中部,明城墙内东南隅。东、南临护城河,分别与东关南街街道、太乙路街道、文艺路街道相邻,西起印花布园、安居巷与南院门街道相接,北辖东大街全段,与新城区西一路街道、中山门街道接壤。距区人民政府4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1千米,南北最大距离0.78千米,总面积2.09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辖区总人口68059人,城镇化率100%。另有流动人口18631人。总人口中,男性33271人,占48.9%;女性34788人,占51.1%;18岁以下9491人,占13.9%;18—35岁15013人,占22.1%;35—60岁29848人,占43.9%;65岁以上13707人,占20.1%。2011年,柏树林街道人口出生率6.8‰,人口死亡率3.9‰,人口自然增长率2.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564人。

经济

2011年,柏树林街道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19.3亿元,比上年增长37.5%。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有商业网点4593个,职工22662人。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有邮政网点46个,电信服务网点42个。

交通运输

柏树林街道境内西安地铁1号线、西安地铁2号线通勤。主干道有东大街、顺城南路、顺城东路等。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429人,专任教师14人;小学3所,在校生4958人,专任教师13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691人,专任教师8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l00%;普通高中3所,在校生5700人,专任教师150人。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有文化艺术团体5个,会员213个;电影放映单位3个,座位7200个,每万人拥有1057个,放映电影3800场次,观众达110万人次;文化站1个,公共图书室1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档案馆1个,博物馆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79人,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335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东仓鼓乐、张氏风筝等。张氏风筝被列人世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有体育场地11个,社区安装的体育器材达200多件,保障15%居民有体育锻炼器材。经常参加运动的居民占常住人口的11%。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柏树林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病床550张。专业卫生人员568人,其中执业医师242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215人。

劳动就业

2011年,柏树林街道新增就业人员7211人,有4998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2292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1226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

社会保障

2011年,柏树林街道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5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600人。

社会福利

2011年,柏树林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73户,1981人,支出600.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5%,月人均252.57元,比上年增长2%;城市医疗救助4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8人次,共支出8.90万元,比上年增长1.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5人,接收军队离退休干部10人,接收无军籍职工6人,军休所1个,抚恤事业费支出109万元,比上年增长9%。社区服务设施17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12个,其他社区服务设施4个。经常性社会救助工作站、点和慈善超市13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40万元。

历史文化

碑林博物馆

碑林,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刻类第1号)、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18个特殊旅游景观之一,是收藏中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收藏名碑最多的汉族文化艺术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三学街十五号。碑林的源头可追溯至唐代立于帝都长安务本坊国子监内的《石台孝经》、《开成石经》,正式创始者为北宋名臣吕大忠(陕西蓝田人),始建于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后经历代收集,规模逐渐扩大。现收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国宝级文物19种(组)134件,一级文物535件。著名的“昭陵六骏”有四骏藏于碑林。西安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1961年3月4日,碑林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龙寺

又名卧龙禅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柏树林街,是国务院确定的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创建於汉灵帝时期(168—189年)。隋朝时称“福应禅院”,唐朝时,因寺内保存着吴道子在这里画的观音像,又称“观音寺"。唐懿宗咸通年间(860年)和僖宗乾符年间(874年),先后在寺内建立石刻陀罗尼经幢。宋初,高僧惠果入寺住持,终日高卧,时人呼为“卧龙和尚”。宋太宗时(976—997年)更寺名为“卧龙寺”。元朝时,卧龙寺得到重修。明朝洪武十年(1377年)再次重修,立石碑纪事,现碑仍存大雄宝殿东边,“碑石显文如花朵,故人称开花碑”。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重修殿宇。清咸丰二年(1852年),重兴为十方丛林,立碑记之。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殿堂,立“卧龙历史碑”。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避难西安,给卧龙寺带来新的繁荣。慈禧太后施银千两重修庙宇,并建立石碑坊一座,宏大精美。慈禧还亲书“慈云悲日”、“三乘迭耀”匾额赐寺,并为山门书额“敕建十方卧龙禅林”。当时西藏、蒙古的喇嘛、王公们千里迢迢送来各类贡品、佛像,其中佛像均诏令送卧龙寺供养。所以寺内小型佛像甚多。民国二十年(1931年),朱子桥将军等人筹资修整了大雄宝殿和禅堂,同时广购佛经,创办了佛学国书馆。后又请太虚法师来讲经说法。对东院、西院房舍都进行了整修。

西安事变旧址

西安事变旧址,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由西安事变纪念馆(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新城黄楼、西京招待所、华清池五间厅、兵谏亭等建筑组成。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12日,为挽救民族危亡、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在临潼对蒋介石实行“兵谏”,扣留来陕督战的蒋介石,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亦称双十二事变,提出抗日救国八项政治主张,逼蒋介石抗日。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等人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六项主张,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奠定了基础。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2月2日,西安事变旧址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视频

西园街道柏树巷社区党建专题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