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林珀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林珀姬

林珀姬(1951年),出生于台湾南投草屯镇,民族音乐学家、南管音乐家。2009 年以《南管音乐研究》专书升等教授,对于台湾南管音乐和传统音乐的教育与传承,林珀姬具有著极大的影响与贡献。 [1]

林柏姬广泛深研了传统戏曲,南管音乐系统、台湾民歌、阵头音乐、中国音乐文献、中国传统记谱法、戏曲唱腔(昆曲、京剧唱腔、北管戏、南管戏)、唐诗宋词等词曲吟唱等相关议题。[1]

生平

林柏姬教授于传统音乐系上的专业领域课程涵盖了,西洋音乐史、台湾音乐史、中国音乐史、传统器乐、台湾民歌、工尺谱视唱、南北管音乐概论、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发声法、车鼓阵头排演、南管戏排演、琴乐与文学、南管乐合奏、南管乐(指谱)等。[1]

1982年林柏姬于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研究所进修,与南管民族艺师吴昆仁先生学习南管传统音乐;1991年起进入国立艺术学院音乐系(今国立台北艺术大学),跨入了传统音乐学术研究。[1]

1997年,担任国立传统艺术中心筹备处〈台湾南部客家八音调查〉[2] 协同主持人出版《梁训益的平剧文场音乐》(含 2CD)一书。
  1999年,与高雄县立文化中心合作出版《高雄县境内六大族群传统音乐-福佬民歌篇》。
  2000年,担任台北市文化局〈台北市式微传统艺术调查记录-南管音乐〉协同主持人。
  2001年,国立传统艺术中心民族音乐研究所计画〈吴昆仁先生南管音乐保存计画〉 主持人。
 

经历

  • 2002年,出版《南管曲唱研究》一书,撰写〈吴昆仁先生南管音乐保存计画〉、〈现阶段南管曲牌保存计画〉、〈现阶段南管曲牌保存计画〉、〈后花园絮语演出影像录制计画〉、〈韩熙载夜宴图演出影像录制计画〉、〈存见古琴指法谱字辑览计画〉、〈戏曲文本资料诠释计画〉等音乐、古琴谱字与戏曲文本诠释工作。[2]
  • 2004年,发表〈南管音乐的传承--从学校教育系统中的教学活动谈起〉一文,许常惠文化艺术基金会主办学术研讨会 发表〈从古琴到南管中的音乐〉,《音乐事情》。策画并制作2004“南管论坛”全国整弦大会于国立台北艺术大学。
  • 2008年,国立台南艺术大学主办《台湾音乐学论坛》学术研讨会。田野调查与撰写〈台湾传统音乐年鉴-福佬音乐篇〉。担任〈台湾音乐百科辞书-南管音乐〉撰写。
  • 2009年,担任国立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专任教授;参与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台湾音乐中心主办〈台湾传统音乐年鉴-福佬音乐篇〉田野调查与撰写。录制《孤韵绝唱》(2CD)一盒,荣获 2010 年新闻局金曲奖传统音乐类入围。
  • 2011年,出版了《南管乐语与曲唱理论建构》、《百拍大倍齐云阵套曲》专书。撰写〈吴素霞录音资料数位化保存计画〉之音乐诠释报告。
  • 2013年,撰写〈雅正斋南管音乐手抄本数位化计画〉之诠释报告,彰化县文化局南北管戏曲馆策划。
  • 2014年,发表〈“今古相证”话“南音”〉一文,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偕同创新中心,暨海峡两岸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举办《南音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受聘为泉州师范学院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特聘研究员。

音乐作品

  • 《南管乐语与曲唱理论建构》
  • 《南管音乐:南管指谱套系列一》
  • 《承启-台湾南管》
  • 《记忆台湾南管音乐一馆先生的唱念˙秘笈》
  • 《南管音乐--南管指谱套系列 2.-五大套》 [3]

著书

  • 《梅兰芳平剧唱腔研究》
  • 《上海工部局乐队初探》
  • 《梨园戏乐:林吴素霞的南管戏艺人生》[3]

CD书

  • 《梁训益的平剧文场音乐》(含二片 CD)
  • 《高雄县境内六大族群传统音乐:福佬民歌篇》(含 CD)
  • 《南管曲唱研究》(含二片 CD)
  • 《舞弄斗阵:陈学礼夫妇传统杂剧曲艺[音乐篇]》(含二片 CD)
  • 《林立正的古琴世界》[3]

学术贡献

台北艺术大学传统音乐系林珀姬教授,对台湾南管历史作了调查研究,著作出版《南管曲唱研究》。同时带领著研究生和弦友们共同付出心力,恢复了一套古老的《百拍大倍齐云阵套曲》,并烧录成光碟加上文字曲谱出版。
  林珀姬教授长期的致力于抢救南管文化遗产,深入田野调查与撰写,南管音乐的学术研讨,南音文化资产的保留,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学术上所作的贡献。[4]

参考来源

外部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