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林投树
图片来自夏老师的部落格

林投树 基本资料

‧中文名称: 林投树

‧英文名称: Thatch Pandanus,Screw Pine

‧学名: Pandanus odoratissimus Linn. f.、Pandanus natao St. John、Pandanus odoratissimus L. f. var. sinensis (Warb.) Kanehira、 Pandanus taiwanianus Hosokawa、Pandanus tectorius auct. non Parkinson: Hayata、Pandanus tectorius Sol. var. sinensis Warb.

‧科名: 露兜树科(Pandanaceae)露兜树属(Pandanus)

‧别名: 林投(福建通志),露兜树,露兜簕(广州植物志),华露兜假菠萝、野菠萝、山菠萝、婆锯筋、猪母锯、老锯头、勒古、水拖髻

‧原产地: 太平洋热带地区海岸及各岛屿、印度。

‧分布: 全岛海边,生于村旁、路边、山谷、溪边及滨海地区。

‧茎: 常绿分枝灌木或小乔木,常左右扭曲,具多分枝或不分枝的气根。

林投树
图片来自夏老师的部落格

‧叶: 叶簇生于枝顶,三行紧密螺旋状排列,条形,长达 80 公分,宽 4 公分,先端渐狭成一长尾尖,叶缘和背面中脉均有粗壮的锐刺。

‧花: 雄花序由若干穗状花序组成,每一穗状花序长约 5 公分;佛焰苞长披针形,长 10~26 公分,宽 1.5~4 公分,近白色,先端渐尖,边缘和背面隆起的中脉上具细锯齿;雄花芳香,雄蕊常为 10 馀枚,多可达 25 枚,著生于长达0.9公分的花丝束上,呈总状排列,分离花丝长约0.1公分,花药条形,长 0.3 公分,宽 0.06 公分,基著药,药基心形,药隔顶端延长的小尖头长 0.1~0.15 公分;雌花序头状,单生于枝顶,圆球形;佛焰苞多枚,乳白色,长 15~30 公分,宽 1.4~2.5 公分,边缘具疏密相间的细锯齿,心皮 5~12 枚合为一束,中下部联合,上部分离,子房上位,5~12 室,每室有 1 颗胚珠。花期 1~5 月。

‧果实: 聚花果大,向下悬垂,由 40~8 0个核果束组成,圆球形或长圆形,长达 17 公分,直径约 15 公分,幼果绿色,成熟时桔红色;核果束倒圆锥形,高约 5 公分,直径约 3 公分,宿存柱头稍凸起呈乳头状、耳状或马蹄状。[1]


目录

用途:

1.防风定砂植物:极常见的海岸植物,生长在海岸林的最前线,常成丛聚生,构成海岸灌丛的一部份,是优良的防风定砂植物

2.食用:

ㄅ.果可食:其聚合果由多數核果組合,狀似鳳梨;嫩芽可食;核果外部堅硬,基部軟,中有纖維質能隨水漂流,裡面是種子,味甜可食。
ㄆ.其莖頂芽稍可做菜餚,味如春筍。

3.叶纤维可编制席、帽等工艺品

4.药用:性味:甘、淡、凉。效用:叶:发汗解表,清热解毒,利尿。根:治感冒发热,肾炎水肿,尿路感染、结石,肝炎,肝硬化腹水,眼结膜炎;果:治痢疾;咳嗽;果核:治睾丸炎,痔疮。孕妇忌服。5.鲜花可提取芳香油。


特性:

常绿灌木,高可达 5 公尺,常从茎干生成大型之支柱根支撑树干,茎为直立或成弯曲匍匐状,有分枝,树干粗糙有瘤 状突起,环纹明显。叶片呈长披针形,丛生于枝端而作螺旋状排列,长披针形,边缘及中肋有锐刺(雌株),雄株的叶缘及中勒无锐刺,无刺叶端渐尖,叶基截形,叶面平滑为硬革质,叶背为灰绿色,叶鞘不具纤维。雌雄异株,雄花呈圆锥花序,雌花呈头状花序;雄花淡黄白色,有多数苞片保护,香气浓烈;雌花绿色,密生成头状排列。雄花序略倒垂、长约 50 公分;柱头宿存。果实每年 5~6 月成熟,内部种子可食用,味道香甜,口感与花生相似。果大,单生,近球形,熟时橙红色,由 50~70 或更多的倒圆锥形、稍有棱角、肉质的小核果集合成之聚合果,球形,直径可达 20 公分,形似"菠萝"(凤梨),故有"野菠萝"之称。


林投树-果实
 
图片来自微笑台湾
林投树-叶缘有锐刺
 
图片来自金门县农业试验所
林投树-气根
 
图片来自金门县农业试验所

与台东兰屿紧紧相依的林投树

林投树是兰屿常见植物,强健的支根有良好的防风定沙作用。五、六月成熟的林投果是橘红色的,外形酷似凤梨,可生吃、作汤底也能制成林投果汁,喝起来淡甜清爽。然而,观光旺季时林投果的大量采集也影响到当地椰子蟹的食物来源。

一颗颗橘色的林投果,来自兰屿的日常风景,到过兰屿的人,想必都曾骑著机车、沿著高高低低的路面绕岛而行,一侧是海,一侧是山坡,多数人看见的是啃著草的羊群,而少有人注意到,其中挺立著许多林投树。

林投树的树干有许多既粗且长的支根(气生根),深入土中形成强健的根系,吸收水分也能增添抓地力,能在海风强劲的沿海地区稳稳的站住脚,成了良好的防风定沙植物。

每年五、六月,是林投果成熟的时候,果实从绿色变成橘红色,整体外形呈球状,近看,林投果实是由数十枚小核果聚集而成的聚合果,乍看像是树上长出来的凤梨。

在岛上几个较热闹的部落,常见店家贩售林投果汁,制作步骤虽容易,却极为费工,摘采后得细细清洗果实沟槽,双手与小刀并用,将一枚一枚的核果剥下,入水熬煮数小时,再将纤维滤出,才能端出几乎和果实一样鲜橘色的林投果汁。淡甜清爽,单一果实却仿佛集合了多种蔬果之味。

林投树是台湾本岛的沿海风景,不过现在人们对林投树的利用少见,也多不知林投果的样貌及可食性。然而在兰屿,林投果/汁却是大人和孩子们的零嘴,也是近年游客到岛上尝鲜的必点品项。[2]


视频

林投露兜树科(Pandanaceae)露兜树属(Pandanus)Pandanus odoratissimus Linn. f.植物

美丽姿态的林投树

林投果摘吃初体验


外部连结

参考资料

  1. 林投树,认识植物
  2. 林投树,微笑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