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林则徐”的版本间的差异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少年启蒙
 
(未显示7个用户的48个中间版本)
第9行: 第9行:
 
| 国籍    =   中国
 
| 国籍    =   中国
 
| 职业    =   民族英雄
 
| 职业    =   民族英雄
| 知名作品 =   《试帖诗稿》<br>  《使滇吟草》<br> 《拜石山房诗草》<br>  《黑头公集》
+
| 知名作品 =   《试帖诗稿》《使滇吟草》<br> 《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
 
}}
 
}}
 +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林则徐'''</big>('''拼音:Lin Zexu'''  )(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p>
 +
 +
<p style="text-indent:2em;">'''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p>
 +
 +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p>
 +
 +
<p style="text-indent:2em;">'''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p>
 
== 人物生平 ==
 
== 人物生平 ==
<p style="text-indent:2em;"><big>''' 林则徐'''</big>('''1785年8月30 -1850年11月22日''') 福建  侯官 县人,字元抚 又字少穆、石麟 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 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 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官至 品,曾任湖广总督 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 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p><p style="text-indent:2em;"> '''1839'''年, 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 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 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 第一次[[ 鸦片战争]] ,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p><p style="text-indent:2em;"> 尽管林 则徐 一生力抗西方入侵 但对于西方 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 英、葡两种外语 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 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 此书对晚 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 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p><p style="text-indent:2em;"> '''1850年11月22'''日, 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p>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 的父亲林宾 原名林天翰,字孟养,号旸谷 嘉庆 侯官 岁贡生 是当地的教书先生 于邻 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而林则徐 母亲陈帙 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林宾日陈帙夫妇 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 、次 子林则徐、三子林霈霖及八名女儿 。</p>
== 人物生平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 天翰,字孟养 号旸谷 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 生,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而 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 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次子 林则徐 、三子林霈霖及 名女儿。</p><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 字元抚 又字少穆、石麟, '''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县 出莆田九牧林 。他 为其父林宾日所撰 的《 诰封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 》载 :“府君讳宾日,字孟养,号旸谷,系出九牧林氏,近代民族英雄 林则徐 莆田 九牧 。 他为其父 宾日所撰的《诰封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载:“府君讳宾日 字孟养 号旸谷,系出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 徙居福清县之杞店乡 国初再徙省治(福州)。” 据考 迁居福清杞店(今海口镇岭兜村)的莆田九牧 一支为 蔇的裔孙宋进士 高德 岭兜 尚存 祠联:“九牧家声远,文峰世泽长” 正因 林则徐系出九牧 所以他对祖籍地莆田深 感情 与莆田进士郭尚先、陈池养 、林 扬祖等都有密切交往。</p><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 日记》嘉庆十八年'''(1813)''' 五月初六载: 申刻 ,到 莆阳会馆卸车 与郑象峰同住。”他在供奉有 妈祖 神龛的高家寨巷内老莆阳会馆一住就是半年时间,对 妈祖 事迹可谓了若指掌 ,他不管在京或外派,只 有天后宫,他都要去行香祭拜。统计记载不全的《林则徐日记》,发 他明确记载到天后神前或天后宫行香的就有40多次 。</p><p style="text-indent:2em;">林 则徐祖籍福建 莆田和福清 林则徐六世嫡孙女、 国林则徐研究委员会会长林岷一行 则徐研究委员会海外常任理事张飞帆陪同下 前往莆田湄洲岛寻根和朝拜妈祖。</p><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岷说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 来到湄洲来朝拜妈祖。妈祖林默和 林则徐 都是 九牧林氏”后代 林则徐先祖世居莆田 ,后 迁居福州。 妈祖是林则徐的“祖姑” 妈祖作为人 扶危济困、行善济困,具有神性;作 慈悲博爱、护国庇民 人性;林则徐从小深受妈祖的“立德、行善、”精神熏陶 他每到一个地方履职 第一件事便是拜当地的妈祖庙 如果遇到妈祖庙破旧必定会组织修缮。作为林氏的后裔要积极继续和发扬妈祖和林则徐身上所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p><p style="text-indent:2em;"> 虽然林宾日为私塾教师 中了秀才后又可领取公粮 但家里人口众多 僧多粥少 甚至三餐都无以 继。林母陈帙瞒住丈夫 偷偷 女红这项手艺帮补 家计, 她也将此剪纸手艺传于女儿 才能维持家庭生活。 徐在其著文《先妣事略》中忆述:“逾 君入学 旋食廪饩。此 馆谷虽稍充,而食指渐繁,贫如故 先妣工针凿,又善翦彩为草木之花。大者成树,其小至于一茎一叶,皆濯濯有生意。岁可易钱数十缗,遂资其值 以佐家计。不孝姊妹八人,皆以先慈之 教, 备传其妙。不孝幼随 君之塾 每夕归,则敝庐四壁 短几一檠 读书于斯,女红亦于斯 不孝夜分就寝,而先妣率诸姊妹勤于所事,往往漏尽鸡呜尚未假寝。其他困苦之状,类非恒情所能堪者。不孝见而愀然,请代执劳苦或推让饮食,辄正色曰:‘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家计虽不用代劳,但林则徐每天到书塾之前,都会先为母亲姊妹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后,则再到店铺收钱交回母亲。贫苦的童年和严格的家教,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和察民疾苦的作风。</p><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ref>[http://www.tiexue.net/?from=data  林则徐简介],铁血网 . [2016-9-27] </ref>童年家境寒苦,但他得到开明的父亲教导,还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童年是非常快乐的。邻居常常听到林家吃饭时的欢笑声,探看之下,不过是十多个人津津有味吃着豆腐。后来林家以 此事来教诲子孙知足常乐的道理。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 '''1785'''年 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县 莆田九牧林。他 其父[[ 林宾日]] 所撰的《诰封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载:“府君讳宾日,字孟养,号旸谷,系出九牧林氏,近代民族英雄林 则徐, 祖出莆田九牧林。 他为其父林宾日所撰 《诰封 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载:“府君讳宾日,字孟养 号旸谷,系出九牧 先世由莆田徙居福 县之杞店乡,国初再徙省 (福州) ” 据考,迁居福清杞店(今海口镇岭兜村)的莆田九牧 一支为林蔇的裔孙宋进士林高德,今岭兜 尚存 氏祖祠联:“九牧家声远,文峰世泽长”。正因为 则徐系出九牧 所以他对祖籍地莆田深有感情 与莆田进士[[郭尚 ]]、[[陈池养]]、[[ 扬祖]]等都有密切交往 </p>
 +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 日记》嘉庆十 年'''(1813)''' 五月初六载:“申刻 到莆阳会馆卸车 与郑象峰同住。”他在供奉有妈祖神龛的高家寨巷内老莆阳会馆一住就是半年时间 对妈 事迹可谓了若指掌 此后, 不管在京或外派,只要有天后宫,他都要去行香祭拜。统计记载不全 的《 林则徐日记 ,发现他明确记 到天后神前或天后宫行香的就有40多次。</p>
 +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祖 籍福建 莆田 和福清, 则徐六世嫡孙女、中国 则徐研究委员会会长林岷一行 在林则徐研究委员会海外常任理事张飞帆陪同下 前往莆田湄洲岛寻根和朝拜妈祖。</p>
 +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岷说 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 来到湄洲来朝拜妈祖。妈祖[[ 默]]和 则徐都是“九牧 氏”后代 ,  林则徐先祖世居莆田,后迁居福州。 妈祖是 则徐的“ 姑” 妈祖作 扶危济困、行善济困,具 神性;作为神 慈悲博爱 护国庇民,具有人性; 从小深受妈祖的 立德、行善、”精神熏陶 他每 一个地方履职 第一件事便是拜当地的 妈祖 庙,如果遇到 妈祖 庙破旧必定会组织修缮 作为林氏的 积极继续和发扬妈祖和林则徐身上所体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p>
 +
 
 +
<p style="text-indent:2em;"> 虽然 宾日为私塾教师 ,中 了秀才后又可领取公粮。但家里人口众多 僧多粥少,甚至三餐都无以为继。 母陈帙瞒住丈夫 偷偷以女红这项手艺帮补家计,她也将此剪纸手艺传于女儿 才能维持家庭生活。后来 ,林则徐 在其著文《先妣事略》中忆述: 逾年 家君入学 旋食廪饩。此 馆谷虽稍充,而食指渐繁,贫如故 先妣工针凿 又善翦彩 草木之花。大者成树 其小至于一茎一叶 皆濯濯 生意。岁可易钱数十缗 遂资其值 以佐家计。不孝姊妹八人,皆以先慈之教 备传其妙。不孝幼随家君之塾,每夕归,则敝庐四壁,短几一檠,读书于斯,女红亦于斯 不孝夜分就寝,而先妣率诸姊妹勤于所事,往往漏尽鸡呜尚未假寝。其他困苦之状 类非恒情所能堪者 不孝见而愀然 请代执劳苦或推让饮食 辄正色曰:‘男儿务 大者、远者 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 家计 虽不用代劳 但林则徐每天到书塾之前 都会先为母亲姊妹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 后,则 再到店铺收钱交回母亲。贫苦的童 和严格的 使他日 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和察民疾苦的作风 </p>
 +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ref>[http://www.tiexue.net/?from=data  林则徐简介],铁血网 . [2016-9-27] </ref>童年家境寒苦 但他得到开明的父亲 还有一个温馨的 童年是非常快乐的。邻居常常听到林家吃饭时的欢笑声 探看之下 不过是十多个人津津有味吃着豆腐 后来林家以 此事来教诲子孙知足常乐的道理。</p>
  
 
== 少年启蒙 ==
 
== 少年启蒙 ==
 
[[File:河南博物院图.jpg|缩略图|右|[http://p5.so.qhimgs1.com/bdr/450__/t010a1d9f8050cbe2cb.jpg 原图链接][http://sh.qihoo.com/pc/9fb1006b5fc85920b?sign=360_e39369d1 来自快资讯]]]
 
[[File:河南博物院图.jpg|缩略图|右|[http://p5.so.qhimgs1.com/bdr/450__/t010a1d9f8050cbe2cb.jpg 原图链接][http://sh.qihoo.com/pc/9fb1006b5fc85920b?sign=360_e39369d1 来自快资讯]]]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林则徐家境寒苦,但是林宾日非常重视教育。四岁时,父亲林宾日已将他携入塾中,教以晓字。七岁,已经熟练文体,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早的事。由于林宾日幼时家贫,到十三岁才入书塾,常常被同学嘲笑,为免儿子和自己一样命运,教书时便将他携入塾中,抱在膝上,一同听学。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既讲究又开明。他不只重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他教书的五十年当中,中举或考上进士的多达数十人,最杰出的还是儿子林则徐,他八、九岁时,就在学堂上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四座,他在书塾常常以佳作得到奖金,眼见家境依然贫穷,有人曾叫林则徐改业,但林宾日不许,他认为儿子日后必飞黄腾达,名成利就。</p><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十二岁时,孔庙召童生任佾生,经一轮选拔之后,林则徐当选任佾生,为祭祀乐舞的人员。</p><p style="text-indent:2em;">鳌峰书院是福建当时的最高学府,入读书院者皆非泛泛之辈。院长是敢于蔑视和珅、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在郑光策指导之下,林则徐专心向学,写有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将诸子百家一同采纳。 </p><p style="text-indent:2em;">入读期间,林则徐通过父亲结识汉学家陈寿祺。陈寿祺为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官场有深刻的思考。他经世匡时之思想对林则徐有潜移默化作用。与他同时入读的还有郑光策女婿梁章巨。两人少时已经交往甚频,加上梁章巨早已接受郑光策“经世致用”之学,加深林则徐“经世致用”之思想,两人同时立下“经国救世”之志。
+
 
 +
<p style="text-indent:2em;">尽管林则徐家境寒苦,但是林宾日非常重视教育。四岁时,父亲林宾日已将他携入塾中,教以晓字。七岁,已经熟练文体,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早的事。由于林宾日幼时家贫,到十三岁才入书塾,常常被同学嘲笑,为免儿子和自己一样命运,教书时便将他携入塾中,抱在膝上,一同听学。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既讲究又开明。他不只重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他教书的五十年当中,中举或考上进士的多达数十人,最杰出的还是儿子林则徐,他八、九岁时,就在学堂上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四座,他在书塾常常以佳作得到奖金,眼见家境依然贫穷,有人曾叫林则徐改业,但林宾日不许,他认为儿子日后必飞黄腾达,名成利就。</p>
 +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十二岁时,孔庙召童生任佾生,经一轮选拔之后,林则徐当选任佾生,为祭祀乐舞的人员。</p>
 +
 
 +
<p style="text-indent:2em;">鳌峰书院是福建当时的最高学府,入读书院者皆非泛泛之辈。院长是敢于蔑视和珅、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在郑光策指导之下,林则徐专心向学,写有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将诸子百家一同采纳。</p>  
 +
 
 +
<p style="text-indent:2em;">入读期间,林则徐通过父亲结识汉学家陈寿祺。陈寿祺为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官场有深刻的思考。他经世匡时之思想对林则徐有潜移默化作用。与他同时入读的还有郑光策女婿梁章巨。两人少时已经交往甚频,加上梁章巨早已接受郑光策“经世致用”之学,加深林则徐“经世致用”之思想,两人同时立下“经国救世”之志。</p>
  
 
== 中举成家 ==
 
== 中举成家 ==
河南省永城县知县郑大模有次遇到林则徐,对他文思敏捷留上了心,认为此子必成大器。
+
<p style="text-indent:2em;"> 河南省永城县知县郑大模有次遇到林则徐,对他文思敏捷留上了心,认为此子必成大器。
 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以当时来说,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嫁给家境寒苦的林家秀才,是件罕见的事情。自此林则徐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据林则徐长房后人林鸿汉表示,郑淑卿逝世后林则徐曾续弦再娶)。林则徐逝世后,同治至光绪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敬意。
+
 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以当时来说,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嫁给家境寒苦的林家秀才,是件罕见的事情。自此林则徐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据林则徐长房后人林鸿汉表示,郑淑卿逝世后林则徐曾续弦再娶)。林则徐逝世后,同治至光绪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敬意。</p>
年底,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年底,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等待下一次的会试。</p>
  
 
== 官宦之路==
 
== 官宦之路==
嘉庆十一年('''1806'''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那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历任厦门海防同知皆是贪官污吏,外商贿赂成风,无人打击走私。林则徐认识到鸦片问题、烟贩伎俩,开扩视野。其任内他得到汀漳龙道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张师诚招他成自己的幕僚。
+
<p style="text-indent:2em;"> 嘉庆十一年('''1806'''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那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历任厦门海防同知皆是贪官污吏,外商贿赂成风,无人打击走私。林则徐认识到鸦片问题、烟贩伎俩,开扩视野。其任内他得到汀漳龙道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张师诚招他成自己的幕僚。
 张师诚为何选林则徐为幕僚的说法不一,依照林氏家族后人传说,张师诚翻阅各地呈交给他的贺启,发现林则徐的贺启写得最好。那时正值除夕,依惯例各地官员都要向皇帝呈拜折。于是张将林则徐召来代草拜折,途中诸多刁难,整夜在他居所外连放爆竹,又改动拜折,要林则徐重抄一遍。张师诚观察林则徐的修养和态度,只见他认真誊写一遍,非常欣赏他人品及才华,就请他纳入幕僚。
+
 张师诚为何选林则徐为幕僚的说法不一,依照林氏家族后人传说,张师诚翻阅各地呈交给他的贺启,发现林则徐的贺启写得最好。那时正值除夕,依惯例各地官员都要向皇帝呈拜折。于是张将林则徐召来代草拜折,途中诸多刁难,整夜在他居所外连放爆竹,又改动拜折,要林则徐重抄一遍。张师诚观察林则徐的修养和态度,只见他认真誊写一遍,非常欣赏他人品及才华,就请他纳入幕僚。</p>
  
张师诚位极人臣,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均有所知,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甚至他在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镇压海盗蔡牵时亦一同随往,令林则徐间接参与镇压。张师诚事后称赞林则徐:“是役也,僚属睹余督剿之劳,佥谓非余先得贼踪,飞檄催战,未必能如斯神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张师诚位极人臣,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均有所知,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甚至他在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镇压海盗蔡牵时亦一同随往,令林则徐间接参与镇压。张师诚事后称赞林则徐:“是役也,僚属睹余督剿之劳,佥谓非余先得贼踪,飞檄催战,未必能如斯神速。</p>
同年年底,张师诚推荐林则徐父亲林宾日为乐正书院主持,林家经济得以改观。后林则徐又在这年参加燕京会试,可惜仍是落第,他依然留在张师诚幕府当幕僚。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 年),26 岁的林则徐赴京会考,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从此踏上了官宦之途。
 
  
 +
<p style="text-indent:2em;">同年年底,张师诚推荐林则徐父亲林宾日为乐正书院主持,林家经济得以改观。后林则徐又在这年参加燕京会试,可惜仍是落第,他依然留在张师诚幕府当幕僚。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 年),26 岁的林则徐赴京会考,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从此踏上了官宦之途。</p>
  
 
== 任庶吉士==
 
== 任庶吉士==
 
[[File:0011431b386706cd587b02.jpg|缩略图|left|[http://www.gov.cn/lssdjt/0011431b386706cd587b02.jpg 原图链接][http://www.gov.cn/lssdjt/content_449568.htm 来自党政机关]]]
 
[[File:0011431b386706cd587b02.jpg|缩略图|left|[http://www.gov.cn/lssdjt/0011431b386706cd587b02.jpg 原图链接][http://www.gov.cn/lssdjt/content_449568.htm 来自党政机关]]]
  
 +
<p style="text-indent:2em;">嘉庆十八年五月初九(1813年),林则徐入翰林院庶常馆任庶吉士。同年九月初七(1813年9月30日),天理教起事,教徒直攻打至京师,林则徐亲睹事态,他后来作书《强忠烈公遗墨后》,纪念当时被教徒处死的滑县知县强克捷。</p>
 +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在翰林院度过七年岁月,被派往不同地方工作,但仍是微不足道的小京官。七年期间,他的子女相继出世。嘉庆十九年(1814年)正月初四,长子林汝舟出生;次子林秋柏出生三日而殇;后来长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后夭折)亦出生,单较二百两银年俸,根本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唯有间中在书塾教书,或寄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帮补家用。在翰林院期间,他著经济专书《北直水利书》。</p>
  
嘉庆十八年五月初九(1813年),林则徐入翰林院庶常馆任庶吉士。同年九月初七(1813年9月30日),天理教起事,教徒直攻打至京师,林则徐亲睹事态,他后来作书《强忠烈公遗墨后》,纪念当时被教徒处死的滑县知县强克捷。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虽不善社交,但他于嘉庆十九年加入了由地位不高的京官组成的宣南诗社,结交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领袖。</p>
林则徐在翰林院度过七年岁月,被派往不同地方工作,但仍是微不足道的小京官。七年期间,他的子女相继出世。嘉庆十九年(1814年)正月初四,长子林汝舟出生;次子林秋柏出生三日而殇;后来长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后夭折)亦出生,单较二百两银年俸,根本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唯有间中在书塾教书,或寄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帮补家用。在翰林院期间,他著经济专书《北直水利书》。
 
林则徐虽不善社交,但他于嘉庆十九年加入了由地位不高的京官组成的宣南诗社,结交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领袖。
 
  
 
== 愤而罢官==
 
== 愤而罢官==
嘉庆二十一年闰六月初十日('''1816年8月1'''日),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往江西南昌任考官,他父亲林宾日得知此事后,因感怀自己过去的经历,特地致信儿子,要儿子慎选人才。林则徐此后多次任考官期间,均公正严肃地工作,因此在士人之间博得良好的名声,甚至落第的考生皆致信向林则徐讨论请教。林则徐后来记述自己对考官工作的态度:“则徐典试江西,府君自以踲于场屋,倍知科名之难,屡谕衡文当慎之又慎。已荐之卷,首场三艺当通阅到底,遂篇分评;未荐之卷,亦必逐卷有朱笔批点”。林则徐如此重视科举,但他的好友龚自珍和魏源见识到科举之弊端严重,认为科举是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因此曾为此事争论。
+
<p style="text-indent:2em;"> 嘉庆二十一年闰六月初十日('''1816年8月1'''日),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往江西南昌任考官,他父亲林宾日得知此事后,因感怀自己过去的经历,特地致信儿子,要儿子慎选人才。林则徐此后多次任考官期间,均公正严肃地工作,因此在士人之间博得良好的名声,甚至落第的考生皆致信向林则徐讨论请教。林则徐后来记述自己对考官工作的态度:“则徐典试江西,府君自以踲于场屋,倍知科名之难,屡谕衡文当慎之又慎。已荐之卷,首场三艺当通阅到底,遂篇分评;未荐之卷,亦必逐卷有朱笔批点”。林则徐如此重视科举,但他的好友龚自珍和魏源见识到科举之弊端严重,认为科举是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因此曾为此事争论。</p>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河南南岸河堤缺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引发大水灾,林则徐不惧琦善满洲贵族的背景,向嘉庆帝直奏琦善的无能。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行事果敢,不假情面,导致同僚的猜忌、冷嘲热讽,林则徐因此对官场厌倦。
+
<p style="text-indent:2em;">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河南南岸河堤缺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引发大水灾,林则徐不惧琦善满洲贵族的背景,向嘉庆帝直奏琦善的无能。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行事果敢,不假情面,导致同僚的猜忌、冷嘲热讽,林则徐因此对官场厌倦。</p>
  
道光元年('''1821'''年),林宾日病危,林则徐以照顅父亲为由辞官而去。乘船返回家乡期间,妻子郑淑卿在船上诞下三女林普晴,返回福州时,林宾日已病愈。复职林宾日陈帙夫妇及家乡的乡亲父老极为反对林则徐辞官的决定,而且在家乡也不知用什么技能求生,唯有不情不愿地再涉官场。他的主师曹振镛、房师沈维鐈一直为林则徐斡旋,道光帝亦知林则徐任内的政绩卓越,特地召见夸赏他,并破格复林则徐职。自此,深受道光帝宠重的林则徐青云直上,终可以一展抱负。
 
  
道光 正月初七 ('''1823年2月17'''日 ,林则徐 任江苏按察使 ,在 任期间澄清江苏吏治 改革审判程序 ,亲 自裁 案件 甚至黑夜潜行 明查暗访,验尸时 亲自动手。短短在 四个月 内, 就把江苏的积压案件处理十之八九 被江苏人民称颂为“ 青天” 他并认为江苏之风气败怀 全因鸦片害人 于是下令江苏禁烟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 年('''1821''' 年),林宾 病危 ,林则徐 以照顅父亲为由辞官而去。乘船返回家乡期间 妻子郑淑卿 船上诞下三女林普晴 返回福州时 林宾日已病愈。复职林宾日陈帙夫妇及家乡的乡 父老极为反对林则徐辞官的 定,而且在家乡也不知用什么技能求生,唯有不情不愿地再涉官场 他的主师曹振镛、房师沈维鐈一直为林则徐斡旋 道光帝 知林则徐 任内 的政绩卓越 特地召见夸赏他 并破格复 则徐职 自此 深受道光帝宠重的林则徐青云直上 终可以一展抱负 </p>
  
夏季 ,江苏 大水灾 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聚集 将成民变 官府照样追税 。江苏 巡抚韩文琦力主用兵镇 压,林 则徐极力反对, 乘船前往灾变地区 赈济灾民 平息民愤,恢复社会秩序
+
<p style="text-indent:2em;">道光三 正月初七('''1823年2月17'''日) 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澄清 江苏 吏治 改革审判程序 亲自裁决案件。甚至黑夜潜行 明查暗访 验尸时亦亲自动手 短短在任四个月内,就把 江苏 的积 案件处理十之八九 被江苏人民称颂为“ 青天”。 并认为江苏之风气败怀 全因鸦片害人 于是下令江苏禁烟 </p>
  
道光七年('''1827''' )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 在任一月即调任 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 水灾, 遂留陕暂理原职 赴略阳察看 安置受 百姓 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
+
<p style="text-indent:2em;">同 夏季 ,江 苏大 水灾, 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聚集,将成民变,官府照样追税。江苏巡抚韩文琦力主用兵镇压,林则徐极力反对 他乘船前往 变地区 赈济 平息民愤,恢复社会秩序 </p>
  
道光 年('''1830'''年) 湖北 布政使, 翌年春调 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 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 湖北、河南、 江宁布政使。 面对关系到河道民 重大问题 决心“破除 面” “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 ”。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 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 ,还 查看沿河地势,水流情况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 年('''1827'''年) 六月 陕西按察使、代理 布政使, 即调 任江宁布政使。 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 水灾 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 情,安 置受灾 同时 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 </p>
  
道光十 年('''1832'''年) 二月 ,调任 江苏巡抚 。从 这一年起 十六 他对农业 漕务 水利、救灾、吏治各方 都做出过成绩 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 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 地力必资人 力, 土功皆属农功 。水 道多一分之疏通 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 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十年('''1830'''年) 秋任湖北布政使 翌年春 调任 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 。从 六月 七月 林则徐先后任湖北 河南 江宁布政使。 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 决心“破除情面” ,“力 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 工固澜安” 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 商梁秸进行检查 还查看沿河地势 水流情况 </p>
  
道光十 年('''1837'''年) 月, 升湖广总督 。面 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 灾的境况,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 ,提 出“修防兼重” 使 江汉数千里长堤 安澜普庆 并支河里堤,亦无 处漫口, 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 了不可磨灭 贡献 。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十 年('''1832'''年) 月, 调任江苏巡抚 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 都做出过 尤重 倡新的农耕技术 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 地力必资人力 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 即田畴多 分之利赖。 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 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 的。</p>
  
 道光十 年'''11月15''' 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入 广 州查处禁烟 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 ,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 ,林则徐 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 责令转交谕帖 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 ,并 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 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 日不绝 本大人一日不回 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 ,经过坚决 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  
+
 道光十 '''1837''' 年)正月 升湖 广 总督 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的境 况,林则徐 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 使“江汉数千里长堤 安澜普庆 ,并 支河里堤 亦无 处漫口 ”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 了不可磨灭 贡献 </p>
  
[[File:林则 徐6.jpg|缩略图|居左|]]
+
<p style="text-indent:2em;">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 林则 徐受命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p>
  
 
== 横遭诬陷==
 
== 横遭诬陷==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 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
[[File:T01a409a5f86e8d379d.jpg|缩略图|居左|[http://p1.so.qhimgs1.com/bdr/585__/t01a409a5f86e8d379d.jpg 原图链接][http://www.ylxw.com.cn/2018/0725/153153.shtml 来自伊梨新 网]]]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道光十九年(1839年)7月28日 道光帝阅毕 林则徐 虎门销烟 报告,欣喜万分 :“可称大快人心事!”不久,林则徐过55岁生日,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 “寿”二字的大楷横匾 送往广州,以示嘉奖 。但 时隔不久,林则徐所面临的形势就迅速恶化起来。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 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 进攻广州。 林则徐 严密布防,使英军 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 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 。 从此 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 头上。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
+
<p style="text-indent:2em;">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林则徐 虎门销烟 、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 一代名臣 民族英雄 为后 称颂 。但 也是因为禁烟和抗 英, 使 林则徐 成了朝廷 一名 “罪 ”, 遭受了5年悲壮 流放生活 </p>
  
道光 十年'''9月29''' 日,道光帝 下旨,革了 林则徐的 并命令 交部严加议处 来京听候部议 ”。'''10月25'''日 ,林则徐 又收到吏部文件 通知他暂留 广州, 等待新任钦差 臣博尔济吉特· 琦善的 问和 发落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 道光十 九年(1839 )7月28 日,道光帝 阅毕 林则徐的 虎门销烟报告 欣喜万分,誉为: 可称大快人心事!”不久,林则徐过55岁生日 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寿 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州,以示嘉奖 但时隔不久 ,林则徐 所面临的形势就迅速恶化起来。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 进攻 广州 。林则徐严密布防 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 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 琦善 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 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 从此,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 题都可解决。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 正义性。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 </p>
  
道光二十 '''1841年)5月1'''日, 林则徐又接到圣 :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 ,林则徐 积极参与了当地 海防建设事宜 力图 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 和的 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 道光帝求和心切 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 林则徐, 广州任 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 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二十年'''9月29'''日, 道光帝下 旨, 革了 林则徐的 并命令 交部严加 来京听候部 '''10月25'''日 ,林则徐 又收到吏部文件 通知 暂留 广州 ,等待新 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的审问和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 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7月14'''日 )踏上戍途 。在 赴戍途 中, 仍忧国忧民 并不为个 人的 坎坷而唏嘘 当与妻子 古城西安告别 时, 在满腔愤怒 写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 发, 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二十一年('''1841 年)5月1'''日 ,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 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 率军与英军作战 打了败仗。为了开脱罪责 他竟造谣说 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 。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道光帝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 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 说他 广州任职 没有积极筹划防务 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6月28日,道光皇帝 旨,革去林则徐 四品卿衔” “从重 往新疆伊犁 效力赎罪 ” </p>
  
道光 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 朝廷 新起用林则徐 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道光二 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 十一 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 年('''1846''' 年)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 日) 抵陕 这时的陕西 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 清廷 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 盐税外 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 西安 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 年征收就 二万两 相当于上缴正银数 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 生灾荒 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 斗争此起彼伏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 道光 帝革职 他忍辱负 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 戍途 在赴戍途中 仍忧国忧民 并不 个人 坎坷而唏嘘 当与妻子在古城 西安 告别时 ,在 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 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 发, 也是他性情人格 写照 </p>
  
[[File:林则 徐3.jpg|缩 图|右|]]
+
<p style="text-indent:2em;">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 林则 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 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p>
  
 
== 病重逝世==
 
== 病重逝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年)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 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年)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 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p>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为进剿太平军作乱,故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可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疝气不时发作,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由福建、广东山区,一路直达广东,到潮州时,开始严重下痢,到了普宁,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暂住普宁行馆。最后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死后清廷晋赠其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为进剿太平军作乱,故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可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疝气不时发作,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由福建、广东山区,一路直达广东,到潮州时,开始严重下痢,到了普宁,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暂住普宁行馆。最后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死后清廷晋赠其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p>
  
 
== 主要成就==
 
== 主要成就==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 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
+
<p style="text-indent:2em;">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 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p>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
<p style="text-indent:2em;">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p>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p>
  
[[File:林则 徐7.jpg|缩 图|左|]]
+
== 治理水利==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 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亦有治水方 ,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辅水利议》。</p>
  
== 治理水利==
+
<p style="text-indent:2em;">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廿二('''1831年12月25'''日), 林则徐 擢升东河河道总督。到任后 林则徐立即补修 治水 方面的知识,验催河工 保持质量 分办事 不力之官员,下令检验河堤料垛 他向道光帝呈 上的 奏折中表示:“周历履勘 总于每垛夹档之中 逐一穿行 量其高宽丈尺 新旧虚实,有松即抽 ,有 疑即拆,按垛以计束,按束以称斤,无一垛不量 亦无一厅不拆 ”</p>
林则徐 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 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 治水 专家 在其仕宦生涯中 重视并努力举 水利 兴修浙江、 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 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 事必躬亲 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 这些都是 “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 治水方略 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辅水利议》
 
  
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廿二('''1831年12月25'''日),林则徐擢升东河河道总督。到任后,林则徐立即补修治水方面的知识,验催河工,保持质量,处分办事不力之官员,下令检验河堤料垛,他向道光帝呈上的奏折中表示:“周历履勘,总于每垛夹档之中,逐一穿行,量其高宽丈尺,相其新旧虚实,有松即抽,有疑即拆,按垛以计束,按束以称斤,无一垛不量,亦无一厅不拆。”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做事如此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道光帝多次称赞。当林则徐的对治水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日丰,诗人张际亮向林则徐提议将黄河河道改道北流,从山东利津入海。林则徐也有同感,但民意和官员都反对此治河方略,加上林则徐不能独揽全局,张际亮之提议遭否决。直到林则徐逝世前不久,还表示张际亮的治河方略是对的。林则徐逝世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p>
林则徐做事如此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道光帝多次称赞。当林则徐的对治水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日丰,诗人张际亮向林则徐提议将黄河河道改道北流,从山东利津入海。林则徐也有同感,但民意和官员都反对此治河方略,加上林则徐不能独揽全局,张际亮之提议遭否决。直到林则徐逝世前不久,还表示张际亮的治河方略是对的。林则徐逝世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
 
  
 
== 安定陕西 ==
 
== 安定陕西 ==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后,便上书皇帝,宣称陕西“ 东北毗连晋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纷歧,奸究易于出没。如佩执凶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为民害” 。并表示决心要把“ 除暴安良” 、“ 严缉捕以靖地方”,作为接任陕西巡抚后的“ 首务” 。当时刀客的活动主要在关中地区,尤以渭南、富平、大荔、蒲城一带最盛行。他们“ 有窝巢以为藏身之固, 有器械以为抵御之资” 。所以“ 不独兵役避其凶锋”,即州县营员亦“ 惜费惮劳” , “ 望而却步”。林则徐上任后, 对地方官吏兵勇的所谓“ 锢习” ,首先是“ 剖析开导, 务令极力破除”, 增强他们“ 缉匪” 的勇气和信心,然后以“ 马得讽纠众夺犯伤差案”,从渭南刀客下手。此案原发生在五、.六月间,七、八月林正式接任后,便“ 亲提研鞠”,除判首犯马得讽以斩刑、“ 就地正法” 外, 而将刀客赵恩科子、史双儿等人,“ 不分首从,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 。到是年底,由于林则徐积极督剿,在关中东部各县,以及陕北的安塞等县,又相继缉获146 人,其中明确称为“ 刀匪” 的有46人, 均从严惩处 。对林则徐积极镇压刀客的行动, 道光帝朱批“ 所办甚好”,大加赞赏。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后,便上书皇帝,宣称陕西“ 东北毗连晋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纷歧,奸究易于出没。如佩执凶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为民害” 。并表示决心要把“ 除暴安良” 、“ 严缉捕以靖地方”,作为接任陕西巡抚后的“ 首务” 。当时刀客的活动主要在关中地区,尤以渭南、富平、大荔、蒲城一带最盛行。他们“ 有窝巢以为藏身之固, 有器械以为抵御之资” 。所以“ 不独兵役避其凶锋”,即州县营员亦“ 惜费惮劳” , “ 望而却步”。林则徐上任后, 对地方官吏兵勇的所谓“ 锢习” ,首先是“ 剖析开导, 务令极力破除”, 增强他们“ 缉匪” 的勇气和信心,然后以“ 马得讽纠众夺犯伤差案”,从渭南刀客下手。此案原发生在五、.六月间,七、八月林正式接任后,便“ 亲提研鞠”,除判首犯马得讽以斩刑、“ 就地正法” 外, 而将刀客赵恩科子、史双儿等人,“ 不分首从,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 。到是年底,由于林则徐积极督剿,在关中东部各县,以及陕北的安塞等县,又相继缉获146 人,其中明确称为“ 刀匪” 的有46人, 均从严惩处 。对林则徐积极镇压刀客的行动, 道光帝朱批“ 所办甚好”,大加赞赏。</p>
  
在镇压了“刀客”之后,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镇压了“刀客”之后,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p>
[[File:林则徐4.jpg|缩略图|左|]]
 
  
 
== 防卫新疆 ==
 
== 防卫新疆 ==
 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
[[File:W020131122362868915063.jpg|缩略图|左|[http://news.xmnn.cn/a/hxxw/201311/W020131122362868915063.jpg 原图链接][http://news.xmnn.cn/a/hxxw/201311/t20131122_3600379.htm 来自厦门网]]]
 +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p>
  
 
== 广州禁烟 ==
 
== 广州禁烟 ==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读后深为所动, 即于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使粤查禁鸦片。  
+
<p style="text-indent:2em;">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读后深为所动, 即于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使粤查禁鸦片。</p>
  
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
<p style="text-indent:2em;"> 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p>
  
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10'''月清廷革 林则
+
<p style="text-indent:2em;"> 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p>
林则徐 向清朝道光皇帝奏报收缴鸦片情况奏折
 
  
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向清朝道光皇帝奏报收缴鸦片情况奏折</p>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p>
 +
 
 +
<p style="text-indent:2em;">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p>
  
 
== 人物评价 ==
 
== 人物评价 ==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p>
  
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 他从政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多职,但他的正直清廉,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 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 “ 无一事不认真 , 无一事无良法 ”。虽然林则徐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不管是在局部上还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林则徐每任一职 , 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 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 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 他从政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多职,但他的正直清廉,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 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 “ 无一事不认真 , 无一事无良法 ”。虽然林则徐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不管是在局部上还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林则徐每任一职 , 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 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 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同许多伟大历史人物一样,林则徐是人,不是神,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林则徐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人侵、国家独立受到严重威胁的时代。他和爱国开明的封建士大夫魏源、龚自珍等人一起,矢志探索挽救腐朽的清王朝,臻国家于富强和外御强敌、捍卫国家独立、民族生存之道。他把反对外来侵略和维护清朝统治当作解除“ 内忧外患” 的两大重任。他以年高病弱之身,毅然应诏前往桂林镇压天地会起义,足以说明他的封建正统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林则徐的局限性恐怕主要在此。
+
 同许多伟大历史人物一样,林则徐是人,不是神,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林则徐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人侵、国家独立受到严重威胁的时代。他和爱国开明的封建士大夫魏源、龚自珍等人一起,矢志探索挽救腐朽的清王朝,臻国家于富强和外御强敌、捍卫国家独立、民族生存之道。他把反对外来侵略和维护清朝统治当作解除“ 内忧外患” 的两大重任。他以年高病弱之身,毅然应诏前往桂林镇压天地会起义,足以说明他的封建正统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林则徐的局限性恐怕主要在此。</p>
  
 
== 名家点评 ==
 
== 名家点评 ==
美国学者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 是(道光) 皇帝的化身。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输入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手段,但是他的任务是毫无希望的。”
+
<p style="text-indent:2em;"> 美国学者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 是(道光) 皇帝的化身。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输入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手段,但是他的任务是毫无希望的。”</p>
 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香港史》:“ (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
+
 
 +
 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香港史》:“ (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p>
  
美国华裔学者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1964年出版)““以他的勤奋、改进政府工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全力为民谋利的信念而著称。在所有19 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
<p style="text-indent:2em;"> 美国华裔学者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1964年出版)““以他的勤奋、改进政府工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全力为民谋利的信念而著称。在所有19 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p>
  
曾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生平及著述》:“(林则徐是) 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中国,可以说林则徐是该国人民的缩影——那个庞大帝国的舆论集中表现在这个人身上。他是中国的一位理想的爱国志士。他是圣人,而且是万圣之圣。他把自己的智慧同传统的智慧结合了起来,(是)中国爱国志士的骄傲,(他) 太伟大了,不会被人遗忘,(林则徐) 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 年。”
+
<p style="text-indent:2em;"> 曾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生平及著述》:“(林则徐是) 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中国,可以说林则徐是该国人民的缩影——那个庞大帝国的舆论集中表现在这个人身上。他是中国的一位理想的爱国志士。他是圣人,而且是万圣之圣。他把自己的智慧同传统的智慧结合了起来,(是)中国爱国志士的骄傲,(他) 太伟大了,不会被人遗忘,(林则徐) 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 年。”</p>
  
 
== 轶事典故 ==
 
== 轶事典故 ==
则,学习、效法。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ceng)。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字少穆,石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则,学习、效法。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ceng)。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字少穆,石麟。</p>
一种说法: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
+
 
另一种说法:他出生时有一个不寻常的巧合。那天是八月三十,赤日炎炎。林宾日因妻子分娩在即,接生婆也进了门,他自己便去镇上想买点龙眼等滋补品回家。正巧,福建巡抚徐嗣曾从乡下察看灾情回衙,,差役鸣锣喝道,随从们拥簇在大桥的前后左右。不想半路突然阴云密布,雷声隆隆,顷刻间大雨瓢泼如注。徐嗣曾是个体察民情、关心手下的好官,他当即吩咐众人找地方避雨。可是这儿旷野茫茫,唯见山岙边有间破旧小屋,众人赶忙去檐下暂避。突然,屋内传出一阵婴儿坠地的呱呱啼哭声,正巧林宾日也在此时赶了回来。他见一位堂堂二品红顶花翎大官员居然站立在自己家门口,大吃一惊,也顾不得满地水淋淋,匆匆跪拜。徐嗣曾双手把林阳谷搀扶起来说:“古人云:‘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你为大清国生了一个好子民——说不定将来还是栋梁之材,不能拜、不能拜,本官还应该祝贺你才是哩!”林宾日见这位巡抚大人和蔼可亲,全无半点官架子,内心十分感动。为纪念这次天造地设的奇遇,他兴奋地给儿子取名为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则”是“效仿”的意思。因为林宾日知道巡抚徐嗣曾重视知识分子,深得士人的敬仰,故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效仿徐嗣曾,做一个清官,因此就给刚出生的儿子取了个“则徐”的名字。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一种说法: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p>
 +
 
 +
<p style="text-indent:2em;"> 另一种说法:他出生时有一个不寻常的巧合。那天是八月三十,赤日炎炎。林宾日因妻子分娩在即,接生婆也进了门,他自己便去镇上想买点龙眼等滋补品回家。正巧,福建巡抚徐嗣曾从乡下察看灾情回衙,,差役鸣锣喝道,随从们拥簇在大桥的前后左右。不想半路突然阴云密布,雷声隆隆,顷刻间大雨瓢泼如注。徐嗣曾是个体察民情、关心手下的好官,他当即吩咐众人找地方避雨。可是这儿旷野茫茫,唯见山岙边有间破旧小屋,众人赶忙去檐下暂避。突然,屋内传出一阵婴儿坠地的呱呱啼哭声,正巧林宾日也在此时赶了回来。他见一位堂堂二品红顶花翎大官员居然站立在自己家门口,大吃一惊,也顾不得满地水淋淋,匆匆跪拜。徐嗣曾双手把林阳谷搀扶起来说:“古人云:‘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你为大清国生了一个好子民——说不定将来还是栋梁之材,不能拜、不能拜,本官还应该祝贺你才是哩!”林宾日见这位巡抚大人和蔼可亲,全无半点官架子,内心十分感动。为纪念这次天造地设的奇遇,他兴奋地给儿子取名为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则”是“效仿”的意思。因为林宾日知道巡抚徐嗣曾重视知识分子,深得士人的敬仰,故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效仿徐嗣曾,做一个清官,因此就给刚出生的儿子取了个“则徐”的名字。</p>
  
 
== 改诗深意 ==
 
== 改诗深意 ==
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年轻时功名未就,跌宕不羁,曾有咏新月诗云: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读了,认为女婿诗虽好,但却小有不妥,于是替他把“必”字改为“况”字。沈葆桢的诗托月言志,未免自视清高,气量偏狭。林则徐把它改为“何况清辉满十分”,诗意迥然不同,成为功名未就时,蓄才积识以备济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实现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而且对照上下句,诗中隐含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两人的不同襟怀。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年轻时功名未就,跌宕不羁,曾有咏新月诗云: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读了,认为女婿诗虽好,但却小有不妥,于是替他把“必”字改为“况”字。沈葆桢的诗托月言志,未免自视清高,气量偏狭。林则徐把它改为“何况清辉满十分”,诗意迥然不同,成为功名未就时,蓄才积识以备济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实现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而且对照上下句,诗中隐含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两人的不同襟怀。</p>
  
 
== 藏书之好 ==
 
== 藏书之好 ==
从政之暇,尤喜藏书。举进士后,居于文藻山,早年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颂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为志,潜心搜罗前朝及当代各类书籍。藏书楼有“七十二峰楼”、“云左山房”,专用贮书,积三十余楹。贬谪伊犁时,以大车7辆,载书20箧。临行前赋诗云“纵使三年生马角,也须千卷束牛腰”。有《云左山房书目》抄本传世。藏印有“林少穆珍藏印”、“河东节帅,江左中丞”、“宠辱皆忘”、“读书东观,视草西台”、“吴越秦楚齐梁使者”等十数枚。原藏书之所“七十二峰楼”于1948年被洪水冲垮,福州市政府拨款重建。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后汇为《林则徐集》。
+
<p style="text-indent:2em;"> 从政之暇,尤喜藏书。举进士后,居于文藻山,早年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颂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为志,潜心搜罗前朝及当代各类书籍。藏书楼有“七十二峰楼”、“云左山房”,专用贮书,积三十余楹。贬谪伊犁时,以大车7辆,载书20箧。临行前赋诗云“纵使三年生马角,也须千卷束牛腰”。有《云左山房书目》抄本传世。藏印有“林少穆珍藏印”、“河东节帅,江左中丞”、“宠辱皆忘”、“读书东观,视草西台”、“吴越秦楚齐梁使者”等十数枚。原藏书之所“七十二峰楼”于1948年被洪水冲垮,福州市政府拨款重建。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后汇为《林则徐集》。</p>
  
 
== 太极芋泥 ==
 
== 太极芋泥 ==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似两条鱼颠卧其中,不冒热气,犹如冷菜。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又听得“吱”一声,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给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从此,该菜名噪远近。  
+
<p style="text-indent:2em;">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似两条鱼颠卧其中,不冒热气,犹如冷菜。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又听得“吱”一声,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给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从此,该菜名噪远近。 </p>
  
 
== 雨化事件 ==
 
== 雨化事件 ==
林雨化,字希吾,是林则徐的同族长辈,亦是林宾日所创立的真率会的中坚分子,为人正派不阿,不畏权势。他揭发当时的福建按察使钱士椿营私舞弊,遭钱士椿罗织罪名报复,林雨化拒不认罪,钱士椿则迫林雨化父亲代押。结果林雨化被监禁七个月后,遣戍新疆,途中受尽折磨,直到六十岁时获释归乡。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雨化,字希吾,是林则徐的同族长辈,亦是林宾日所创立的真率会的中坚分子,为人正派不阿,不畏权势。他揭发当时的福建按察使钱士椿营私舞弊,遭钱士椿罗织罪名报复,林雨化拒不认罪,钱士椿则迫林雨化父亲代押。结果林雨化被监禁七个月后,遣戍新疆,途中受尽折磨,直到六十岁时获释归乡。</p>
  
 林宾日对林雨化的遭遇感到无限愤慨,林则徐少时已经从父亲口中听闻林雨化事件,希望一见林雨化。在父亲的引见下拜见了林雨化,拜读其著作。之后,林则徐对吏治腐败加深了认识,日后对他的改革吏治有重要作用。
+
 林宾日对林雨化的遭遇感到无限愤慨,林则徐少时已经从父亲口中听闻林雨化事件,希望一见林雨化。在父亲的引见下拜见了林雨化,拜读其著作。之后,林则徐对吏治腐败加深了认识,日后对他的改革吏治有重要作用。</p>
  
林则徐的家离南宋抗金将领李纲之祠不远,结果那里成为他和朋友联谊之所。此后,林则徐特别游览历代爱国者的遗迹,感受到爱国及民族思想的熏陶,后来他和友人梁章巨发起修葺李纲墓地行动,又重修于谦祠墓。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的家离南宋抗金将领李纲之祠不远,结果那里成为他和朋友联谊之所。此后,林则徐特别游览历代爱国者的遗迹,感受到爱国及民族思想的熏陶,后来他和友人梁章巨发起修葺李纲墓地行动,又重修于谦祠墓。 </p>
  
 
== 同榜之谊 ==
 
== 同榜之谊 ==
潘锡恩,曾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晚年晋封太子少保,去世后赐谥号“文慎”。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开科取士后,林则徐赫然列居放榜单中第二甲九十二名进士中的第四位,潘锡恩列居第三十五位。中进士后两人都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其后潘锡恩在任会试同考官后的第二年('''1817'''年)大考中名居第一,其所写的《澄海楼赋》一文深受嘉庆皇帝的欣赏。这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是同榜也是知己,在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曾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
+
<p style="text-indent:2em;"> 潘锡恩,曾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晚年晋封太子少保,去世后赐谥号“文慎”。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开科取士后,林则徐赫然列居放榜单中第二甲九十二名进士中的第四位,潘锡恩列居第三十五位。中进士后两人都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其后潘锡恩在任会试同考官后的第二年('''1817'''年)大考中名居第一,其所写的《澄海楼赋》一文深受嘉庆皇帝的欣赏。这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是同榜也是知己,在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曾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p>
潘锡恩是位水利专家,主持治(黄)河工程,不仅有治河方面的奏疏,而且还写过《畿辅水利》等专著。因为这些原因,林则徐对潘锡恩的学问和人品很是钦佩,两人交情深厚。清代方浚师所著的《蕉轩随录》中有一副林则徐赠潘锡恩的对联:“三策治河书,纬武经文,永作江淮保障;一篇澄海赋,掞天藻地,蔚为华国文章。”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对潘锡恩一生功业的最高肯定和褒奖。
 
  
'''<big> 亲属成员</big>'''
+
<p style="text-indent:2em;"> 潘锡恩是位水利专家,主持治(黄)河工程,不仅有治河方面的奏疏,而且还写过《畿辅水利》等专著。因为这些原因,林则徐对潘锡恩的学问和人品很是钦佩,两人交情深厚。清代方浚师所著的《蕉轩随录》中有一副林则徐赠潘锡恩的对联:“三策治河书,纬武经文,永作江淮保障;一篇澄海赋,掞天藻地,蔚为华国文章。”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对潘锡恩一生功业的最高肯定和褒奖。</p>
  
父亲:林宾日
+
'''亲属成员'''
母亲:陈帙
+
 
妻子:郑淑卿
+
<p style="text-indent:2em;"> 父亲:林宾日</p>
大儿子:林汝舟('''1814''' 年生)
+
<p style="text-indent:2em;"> 母亲:陈帙</p>
二儿子:林聪彝('''1824''' 年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妻子:郑淑卿</p>
三儿子:林拱枢('''1827''' 年生)
+
<p style="text-indent:2em;"> 大儿子:林汝舟('''1814''' 年生)</p>
哥哥:林鸣鹤
+
<p style="text-indent:2em;"> 二儿子:林聪彝('''1824''' 年生)</p>
弟弟:林霈霖
+
<p style="text-indent:2em;"> 三儿子:林拱枢('''1827''' 年生)</p>
八名妹妹
+
<p style="text-indent:2em;"> 哥哥:林鸣鹤</p>
 +
<p style="text-indent:2em;"> 弟弟:林霈霖</p>
 +
<p style="text-indent:2em;"> 八名妹妹</p>
  
 
== 个人作品,主要著作 ==
 
== 个人作品,主要著作 ==
林则徐<ref>[http://cul.sohu.com/s2006/pinglinzexu/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搜狐 . [2016-9-27] </ref>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ref>[http://cul.sohu.com/s2006/pinglinzexu/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搜狐 . [2016-9-27] </ref>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p>
林则徐著作包括奏折、公牍、文钞、诗词、信札、日记以及他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译作。这些著译散藏各地,长期没有经过系统整理。
 
  
《林则徐全集》分奏折、文录、诗词、信札、日记、译编六卷,共十册。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著作包括奏折、公牍、文钞、诗词、信札、日记以及他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译作。这些著译散藏各地,长期没有经过系统整理。 《林则徐全集》分奏折、文录、诗词、信札、日记、译编六卷,共十册。</p>
  
 
== 书法作品 ==
 
== 书法作品 ==
林则徐书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而又以《集王圣教序》为基本路数,属于传统派系,通篇秀劲乃其可贵之处。同时,从林氏楷书作品亦足可见其临池之功力。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书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而又以《集王圣教序》为基本路数,属于传统派系,通篇秀劲乃其可贵之处。同时,从林氏楷书作品亦足可见其临池之功力。</p>
 +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氏在'''1827'''年(道光七年)《跋沈毅斋墨迹》中说:“初学临摹辄舍唐人矩范而躐等于钟张羲献,是犹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可见,林氏有自己的学书心得,从唐人入手是他的主张。实际上,林氏并没有忽视“取法乎上”的传统共识,其楷书,不拘泥于某家框架,也并不纯然是唐人的规矩,还在点划使转之间偶尔透露出晋人的风度,愈是晚期之作愈如此。</p>
  
林氏在'''1827'''年(道光七年)《跋沈毅斋墨迹》中说:“初学临摹辄舍唐人矩范而躐等于钟张羲献,是犹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可见,林氏有自己的学书心得,从唐人入手是他的主张。实际上,林氏并没有忽视“取法乎上”的传统共识,其楷书,不拘泥于某家框架,也并不纯然是唐人的规矩,还在点划使转之间偶尔透露出晋人的风度,愈是晚期之作愈如此。 [32]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氏的书法取势,端重安详,绝无矫揉造作的气息,虽不属于雄强一路,但其字里行间体现出一股中华民族固有的浩然正气、凛然大义。</p>
林氏的书法取势,端重安详,绝无矫揉造作的气息,虽不属于雄强一路,但其字里行间体现出一股中华民族固有的浩然正气、凛然大义。
 
  
 
== 墓址和后世纪 ==
 
== 墓址和后世纪 ==
 +
<p style="text-indent:2em;">林则徐墓,在福州市省军区内,市郊马鞍村金狮山麓,坐北向南偏东南57度,面对五凤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为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面宽14.6米,纵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直径0.82米。</p>
 +
 +
<p style="text-indent:2em;">封土前竖立一块高1.08米、宽2.55米、厚0.16米的墓碑,一是御赐祭文,一是御赐碑文。正中的供案桌上立长方形石碑牌,上镌楷书56字,写法属传统形式,读时先中行,继右行,随之左行,再回读右而后左,余此类推。</p>
  
林则徐墓,在福州市省军区内,市郊马鞍村金狮山麓,坐北向南偏东南57度,面对五凤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为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面宽14.6米,纵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直径0.82米。
+
<p style="text-indent:2em;"> 碑牌上所列官衔都是林则徐的,按当时“父以子贵”的规例,做父亲的死后也可以享用。供案左右的转角柱上镌有对联:“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碑面阴刻:“皇清诰封资政大夫、两淮盐政、前江苏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陈夫人,男少穆公、妇郑夫人,出继男雨人公、妇李孺人寿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楷书,直下11行(读序自中、左、右),字径12厘米。碑文中的“晹谷林公”为林则徐父林宾日('''1749~1827'''年);“陈夫人”为林则徐母陈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则徐,“郑夫人”为林则徐妻郑淑卿('''1789~1847'''年);“雨人公”为林则徐弟林霈霖,“李孺人”为霈霖妻李氏。此墓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因母丧守制,为其父母营造的,林则徐逝世后附葬于此。</p>
封土前竖立一块高1.08米、宽2.55米、厚0.16米的墓碑,一是御赐祭文,一是御赐碑文。正中的供案桌上立长方形石碑牌,上镌楷书56字,写法属传统形式,读时先中行,继右行,随之左行,再回读右而后左,余此类推。
 
碑牌上所列官衔都是林则徐的,按当时“父以子贵”的规例,做父亲的死后也可以享用。供案左右的转角柱上镌有对联:“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碑面阴刻:“皇清诰封资政大夫、两淮盐政、前江苏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陈夫人,男少穆公、妇郑夫人,出继男雨人公、妇李孺人寿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楷书,直下11行(读序自中、左、右),字径12厘米。碑文中的“晹谷林公”为林则徐父林宾日('''1749~1827'''年);“陈夫人”为林则徐母陈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则徐,“郑夫人”为林则徐妻郑淑卿('''1789~1847'''年);“雨人公”为林则徐弟林霈霖,“李孺人”为霈霖妻李氏。此墓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因母丧守制,为其父母营造的,林则徐逝世后附葬于此。
 
  
'''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林则徐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动。
+
<p style="text-indent:2em;">'''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林则徐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动。</p>
  
 
== 纪念设施 ==
 
== 纪念设施 ==
福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墓、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林文忠公祠(即林则徐纪念馆)和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出生地、林则徐故居、林则徐西湖读书处、升山摩崖题刻以及林则徐星石雕像等。
+
<p style="text-indent:2em;"> 福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墓、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林文忠公祠(即林则徐纪念馆)和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出生地、林则徐故居、林则徐西湖读书处、升山摩崖题刻以及林则徐星石雕像等。</p>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
+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1997'''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26'''日,福州市政府在馆内开辟了“福州市禁毒教育基地”。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1997'''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26'''日,福州市政府在馆内开辟了“福州市禁毒教育基地”。</p>
  
又名“云左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藻山北路(今称文北路),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是林则徐逝世前在家乡的住处,'''1961'''年被列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
<p style="text-indent:2em;"> 又名“云左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藻山北路(今称文北路),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是林则徐逝世前在家乡的住处,'''1961'''年被列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 林则徐纪念馆 ==
 
== 林则徐纪念馆 ==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占地'''3000'''平方米。原是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林文忠公祠,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后,该祠屡被占作他用。'''1982'''年,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对外开放。林则徐纪念馆为古典木构建筑,略呈长方形,坐西朝东。馆内主要部分有甬道、仪门、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办公楼等。展览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等表现了林则徐爱国忧民的一生。特别是虎门销烟模型,采用现代的声光电手法,形象地再现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的壮举。
+
<p style="text-indent:2em;">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占地'''3000'''平方米。原是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林文忠公祠,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后,该祠屡被占作他用。'''1982'''年,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对外开放。林则徐纪念馆为古典木构建筑,略呈长方形,坐西朝东。馆内主要部分有甬道、仪门、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办公楼等。展览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等表现了林则徐爱国忧民的一生。特别是虎门销烟模型,采用现代的声光电手法,形象地再现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的壮举。</p>
  
 
== 林则徐基金会 ==
 
== 林则徐基金会 ==
于'''1997'''年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以及英文的“Pioneer in the War Against Drugs”。
+
<p style="text-indent:2em;"> 于'''1997'''年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以及英文的“Pioneer in the War Against Drugs”。</p>
  
 
== 林则徐纪念园 ==
 
== 林则徐纪念园 ==
'''2010'''年落成于广州市珠江江畔的海印桥北岸。
+
[[File:林则徐22.jpg|缩略图|右|center|[http://pic10.huitu.com/res/20130625/1248_20130625124640552200_1.jpg 原图链接]  [http://www.huitu.com/photo/show/20130625/124640552200.html 来自汇图网]]]
 +
 
 +
 
 +
<p style="text-indent:2em;">'''2010'''年落成于广州市珠江江畔的海印桥北岸。</p>
  
 
== 纪念银币 ==
 
== 纪念银币 ==
'''1991'''年,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发行。林则徐银币是纪念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中的一枚。银币“林则徐”背面主图上的林则徐,手持“千里眼”,银须傲挺,双目怒睁,一脸威武,有不可侵犯的凛然大气。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1'''年,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发行。林则徐银币是纪念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中的一枚。银币“林则徐”背面主图上的林则徐,手持“千里眼”,银须傲挺,双目怒睁,一脸威武,有不可侵犯的凛然大气。</p>
林则徐银币面额:'''5'''元 ;重量:'''22'''克; 成色:90%; 发行量:'''30000'''枚。
+
 
 +
<p style="text-indent:2em;"> 林则徐银币面额:'''5'''元 ;重量:'''22'''克; 成色:90%; 发行量:'''30000'''枚。</p>
  
 
== 纪念邮票 ==
 
== 纪念邮票 ==
'''1985年8月30'''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林则徐诞生200周年纪念邮票二种。面额人民币8分邮票,编号'''J.115(2-1''')。面额人民币'''80'''分邮票,编号J.'''115(2-2''')。
+
<p style="text-indent:2em;">'''1985年8月30'''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林则徐诞生200周年纪念邮票二种。面额人民币8分邮票,编号'''J.115(2-1''')。面额人民币'''80'''分邮票,编号J.'''115(2-2''')。</p>
  
 
==視頻==
 
==視頻==
第216行: 第254行:
 
 看鉴:林则徐为何说只有此人能收复新疆?
 
 看鉴:林则徐为何说只有此人能收复新疆?
  
== 料==
+
== 料==
 +
 
 +
[[Category:清朝军政人物]]
 +
[[Category:清朝诗人]]

2022年9月1日 (四) 08:06的最新版本

林则徐
出生 (1785-08-30) 1785年8月30日(238歲)
福建 侯官县
逝世 1850年11月22日(1850-11-22)(65歲)
国籍 中国
职业 民族英雄
知名作品 《试帖诗稿》《使滇吟草》
《拜石山房诗草》《黑头公集》

林则徐(拼音:Lin Zexu )(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 侯官县人,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1839年,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派人明察暗访,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根据文献记载,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1850年11月22日,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人物生平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字孟养,号旸谷,嘉庆侯官岁贡生,是当地的教书先生,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而林则徐的母亲陈帙,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次子林则徐、三子林霈霖及八名女儿。

林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 1785年生,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县, 祖出莆田九牧林。他为其父林宾日所撰的《诰封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载:“府君讳宾日,字孟养,号旸谷,系出九牧林氏,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祖出莆田九牧林。 他为其父林宾日所撰的《诰封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载:“府君讳宾日,字孟养,号旸谷,系出九牧林氏,先世由莆田徙居福清县之杞店乡,国初再徙省治(福州)。” 据考,迁居福清杞店(今海口镇岭兜村)的莆田九牧林一支为林蔇的裔孙宋进士林高德,今岭兜 尚存林氏祖祠联:“九牧家声远,文峰世泽长”。正因为林则徐系出九牧,所以他对祖籍地莆田深有感情,与莆田进士郭尚先陈池养林扬祖等都有密切交往。

《林则徐日记》嘉庆十八年(1813) 五月初六载:“申刻,到莆阳会馆卸车,与郑象峰同住。”他在供奉有妈祖神龛的高家寨巷内老莆阳会馆一住就是半年时间,对妈祖事迹可谓了若指掌。此后,他不管在京或外派,只要有天后宫,他都要去行香祭拜。统计记载不全的《林则徐日记》,发现他明确记载到天后神前或天后宫行香的就有40多次。

林则徐祖籍福建莆田和福清,林则徐六世嫡孙女、中国林则徐研究委员会会长林岷一行,在林则徐研究委员会海外常任理事张飞帆陪同下,前往莆田湄洲岛寻根和朝拜妈祖。

林岷说,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敬仰的心情,来到湄洲来朝拜妈祖。妈祖林默和林则徐都是“九牧林氏”后代, 林则徐先祖世居莆田,后迁居福州。 妈祖是林则徐的“祖姑”。妈祖作为人,扶危济困、行善济困,具有神性;作为神,慈悲博爱、护国庇民,具有人性;林则徐从小深受妈祖的“立德、行善、”精神熏陶,他每到一个地方履职,第一件事便是拜当地的妈祖庙,如果遇到妈祖庙破旧必定会组织修缮。作为林氏的后裔要积极继续和发扬妈祖和林则徐身上所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虽然林宾日为私塾教师,中了秀才后又可领取公粮。但家里人口众多,僧多粥少,甚至三餐都无以为继。林母陈帙瞒住丈夫,偷偷以女红这项手艺帮补家计,她也将此剪纸手艺传于女儿,才能维持家庭生活。后来,林则徐在其著文《先妣事略》中忆述:“逾年,家君入学,旋食廪饩。此后馆谷虽稍充,而食指渐繁,贫如故。先妣工针凿,又善翦彩为草木之花。大者成树,其小至于一茎一叶,皆濯濯有生意。岁可易钱数十缗,遂资其值,以佐家计。不孝姊妹八人,皆以先慈之教,备传其妙。不孝幼随家君之塾,每夕归,则敝庐四壁,短几一檠,读书于斯,女红亦于斯。不孝夜分就寝,而先妣率诸姊妹勤于所事,往往漏尽鸡呜尚未假寝。其他困苦之状,类非恒情所能堪者。不孝见而愀然,请代执劳苦或推让饮食,辄正色曰:‘男儿务为大者、远者,岂以是琐琐为孝耶!读书显扬,始不负吾苦心矣。’”家计虽不用代劳,但林则徐每天到书塾之前,都会先为母亲姊妹的工艺品拿到店铺寄卖,放学后,则再到店铺收钱交回母亲。贫苦的童年和严格的家教,使他日后升至高官时都保持清俭的习惯和察民疾苦的作风。

林则徐[1]童年家境寒苦,但他得到开明的父亲教导,还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童年是非常快乐的。邻居常常听到林家吃饭时的欢笑声,探看之下,不过是十多个人津津有味吃着豆腐。后来林家以此事来教诲子孙知足常乐的道理。

少年启蒙

尽管林则徐家境寒苦,但是林宾日非常重视教育。四岁时,父亲林宾日已将他携入塾中,教以晓字。七岁,已经熟练文体,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早的事。由于林宾日幼时家贫,到十三岁才入书塾,常常被同学嘲笑,为免儿子和自己一样命运,教书时便将他携入塾中,抱在膝上,一同听学。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教育态度既讲究又开明。他不只重追求学问,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不求体罚,循循善诱,让学生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在他教书的五十年当中,中举或考上进士的多达数十人,最杰出的还是儿子林则徐,他八、九岁时,就在学堂上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震惊四座,他在书塾常常以佳作得到奖金,眼见家境依然贫穷,有人曾叫林则徐改业,但林宾日不许,他认为儿子日后必飞黄腾达,名成利就。

林则徐十二岁时,孔庙召童生任佾生,经一轮选拔之后,林则徐当选任佾生,为祭祀乐舞的人员。

鳌峰书院是福建当时的最高学府,入读书院者皆非泛泛之辈。院长是敢于蔑视和珅、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在郑光策指导之下,林则徐专心向学,写有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将诸子百家一同采纳。

入读期间,林则徐通过父亲结识汉学家陈寿祺。陈寿祺为人愤世嫉俗,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官场有深刻的思考。他经世匡时之思想对林则徐有潜移默化作用。与他同时入读的还有郑光策女婿梁章巨。两人少时已经交往甚频,加上梁章巨早已接受郑光策“经世致用”之学,加深林则徐“经世致用”之思想,两人同时立下“经国救世”之志。

中举成家

河南省永城县知县郑大模有次遇到林则徐,对他文思敏捷留上了心,认为此子必成大器。 嘉庆九年(1804年),林则徐参加乡试,中第二十九名举人。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以当时来说,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嫁给家境寒苦的林家秀才,是件罕见的事情。自此林则徐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终其一生情深不渝(据林则徐长房后人林鸿汉表示,郑淑卿逝世后林则徐曾续弦再娶)。林则徐逝世后,同治至光绪年间,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以表敬意。

年底,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但名落孙山。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官宦之路

嘉庆十一年(1806年),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那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历任厦门海防同知皆是贪官污吏,外商贿赂成风,无人打击走私。林则徐认识到鸦片问题、烟贩伎俩,开扩视野。其任内他得到汀漳龙道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张师诚招他成自己的幕僚。 张师诚为何选林则徐为幕僚的说法不一,依照林氏家族后人传说,张师诚翻阅各地呈交给他的贺启,发现林则徐的贺启写得最好。那时正值除夕,依惯例各地官员都要向皇帝呈拜折。于是张将林则徐召来代草拜折,途中诸多刁难,整夜在他居所外连放爆竹,又改动拜折,要林则徐重抄一遍。张师诚观察林则徐的修养和态度,只见他认真誊写一遍,非常欣赏他人品及才华,就请他纳入幕僚。

张师诚位极人臣,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均有所知,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甚至他在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镇压海盗蔡牵时亦一同随往,令林则徐间接参与镇压。张师诚事后称赞林则徐:“是役也,僚属睹余督剿之劳,佥谓非余先得贼踪,飞檄催战,未必能如斯神速。

同年年底,张师诚推荐林则徐父亲林宾日为乐正书院主持,林家经济得以改观。后林则徐又在这年参加燕京会试,可惜仍是落第,他依然留在张师诚幕府当幕僚。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 年),26 岁的林则徐赴京会考,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选为庶吉士,授翰林编修,从此踏上了官宦之途。

任庶吉士

嘉庆十八年五月初九(1813年),林则徐入翰林院庶常馆任庶吉士。同年九月初七(1813年9月30日),天理教起事,教徒直攻打至京师,林则徐亲睹事态,他后来作书《强忠烈公遗墨后》,纪念当时被教徒处死的滑县知县强克捷。

林则徐在翰林院度过七年岁月,被派往不同地方工作,但仍是微不足道的小京官。七年期间,他的子女相继出世。嘉庆十九年(1814年)正月初四,长子林汝舟出生;次子林秋柏出生三日而殇;后来长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后夭折)亦出生,单较二百两银年俸,根本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唯有间中在书塾教书,或寄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帮补家用。在翰林院期间,他著经济专书《北直水利书》。

林则徐虽不善社交,但他于嘉庆十九年加入了由地位不高的京官组成的宣南诗社,结交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领袖。

愤而罢官

嘉庆二十一年闰六月初十日(1816年8月1日),林则徐离开翰林院,往江西南昌任考官,他父亲林宾日得知此事后,因感怀自己过去的经历,特地致信儿子,要儿子慎选人才。林则徐此后多次任考官期间,均公正严肃地工作,因此在士人之间博得良好的名声,甚至落第的考生皆致信向林则徐讨论请教。林则徐后来记述自己对考官工作的态度:“则徐典试江西,府君自以踲于场屋,倍知科名之难,屡谕衡文当慎之又慎。已荐之卷,首场三艺当通阅到底,遂篇分评;未荐之卷,亦必逐卷有朱笔批点”。林则徐如此重视科举,但他的好友龚自珍和魏源见识到科举之弊端严重,认为科举是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因此曾为此事争论。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河南南岸河堤缺口,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引发大水灾,林则徐不惧琦善满洲贵族的背景,向嘉庆帝直奏琦善的无能。他为官清廉,不畏权势,行事果敢,不假情面,导致同僚的猜忌、冷嘲热讽,林则徐因此对官场厌倦。


道光元年(1821年),林宾日病危,林则徐以照顅父亲为由辞官而去。乘船返回家乡期间,妻子郑淑卿在船上诞下三女林普晴,返回福州时,林宾日已病愈。复职林宾日陈帙夫妇及家乡的乡亲父老极为反对林则徐辞官的决定,而且在家乡也不知用什么技能求生,唯有不情不愿地再涉官场。他的主师曹振镛、房师沈维鐈一直为林则徐斡旋,道光帝亦知林则徐任内的政绩卓越,特地召见夸赏他,并破格复林则徐职。自此,深受道光帝宠重的林则徐青云直上,终可以一展抱负。

道光三年正月初七(1823年2月17日),林则徐任江苏按察使,在任期间澄清江苏吏治,改革审判程序,亲自裁决案件。甚至黑夜潜行,明查暗访,验尸时亦亲自动手。短短在任四个月内,就把江苏的积压案件处理十之八九,被江苏人民称颂为“林青天”。他并认为江苏之风气败怀,全因鸦片害人,于是下令江苏禁烟。

同年夏季,江苏大水灾,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聚集,将成民变,官府照样追税。江苏巡抚韩文琦力主用兵镇压,林则徐极力反对,他乘船前往灾变地区,赈济灾民,平息民愤,恢复社会秩序。

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任陕西按察使、代理布政使,在任一月即调任江宁布政使。等待交接期间,陕南略阳一带发生水灾,遂留陕暂理原职,赴略阳察看灾情,安置受灾百姓,同时还参与了县城移建事宜。

道光十年(1830年)秋任湖北布政使,翌年春调任河南布政使,擢东河河道总督。从六月到次年七月,林则徐先后任湖北、河南、江宁布政使。面对关系到河道民生重大问题,决心“破除情面”,“力振因循”,以求“弊除帑节,工固澜安”。为了治理黄河,亲自顶着寒风,步行几百里,对备用的几千个治水商梁秸进行检查,还查看沿河地势,水流情况。

道光十二年(1832年)二月,调任江苏巡抚。从这一年起到十六年间,他对农业、漕务、水利、救灾、吏治各方面都做出过成绩,尤重提倡新的农耕技术,推广新农具。他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到:“地力必资人力,土功皆属农功。水道多一分之疏通,即田畴多一分之利赖。”林则徐这种农耕思想,是在实际考察中体验出来的。

道光十七年(1837年)正月,升湖广总督。面对湖北境内每到夏季大河常泛滥成灾的境况,林则徐采取有力措施,提出“修防兼重”,使“江汉数千里长堤,安澜普庆,并支河里堤,亦无一处漫口,”对保障江汉沿岸州县的生命财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入广州查处禁烟。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查找各家烟馆,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于二月初四(3月19日),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责令转交谕帖,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人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绝交出,经过坚决的斗争,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约237万余斤。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横遭诬陷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为后人称颂。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道光十九年(1839年)7月28日,道光帝阅毕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报告,欣喜万分,誉为:“可称大快人心事!”不久,林则徐过55岁生日,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差人送往广州,以示嘉奖。但时隔不久,林则徐所面临的形势就迅速恶化起来。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进攻广州。林则徐严密布防,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于7月5日攻占定海,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威胁北京。这时,道光帝惊慌失措,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 从此,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所有问题都可解决。其间,林则徐两次上奏,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道光帝翻脸,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

道光二十年9月29日,道光帝下旨,革了林则徐的职,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来京听候部议”。10月25日,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通知他暂留广州,等待新任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的审问和发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1日,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到镇海后,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力图“戴罪立功”。不久,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为了开脱罪责,他竟造谣说,英方是愿意议和的,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言外之意,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英方才能罢兵议和。道光帝求和心切,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奕山招架不住。6月28日,道光皇帝下旨,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效力赎罪。”

林则徐抗英有功,却遭投降派诬陷,被道光帝革职,他忍辱负重,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在赴戍途中,仍忧国忧民,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授陕西巡抚,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这时的陕西,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

病重逝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年)秋,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为进剿太平军作乱,故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可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疝气不时发作,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由福建、广东山区,一路直达广东,到潮州时,开始严重下痢,到了普宁,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暂住普宁行馆。最后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死后清廷晋赠其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主要成就

千古未遇的西方资本主义强敌入侵, 促使林则徐“ 最先从封建的闭关自守的昏睡状态中觉醒,以全新的态度睁眼看世界” 。林则徐赴广州主持禁烟后,在与侵略者斗争的实践中意识到自己对西方知识的贫乏、国人对王朝之外世界的无知,他急于改变“沿海文武大员并不谙诸夷情,震于英吉利之名,而实不知来历” 的状况,于是开始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外文报刊、书籍进行翻译,以求获得有价值的情报,加深朝廷、国人对“西洋”的了解。

通过分析外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他认识到只有向西方国家学习才能抵御外国的侵略。 他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他提出为了改变军事技术的落后状态应该制炮造船的意见;他亲自主持并组织翻译班子,翻译外国书刊,把外国人讲述中国的言论翻译成《华事夷言》,作为当时中国官吏的“参考消息”;为了解外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将英商主办的《广州周报》译成《澳门新闻报》;为了解西方的地理、历史、政治,较为系统的介绍世界各国的情况,又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世界地理大全》,编为《四洲志》;适应当时对敌斗争和对外交涉的需要,着人迅速编译了《国际法》,这在中国国际法学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它标志着西方国际法著作开始正式传入中国,,标志着近代国际法开始在我国应用于对外交涉,标志着中国近代国际法学史的开端。从理论上说,林则徐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外交事业的先行者、中国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林则徐是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者和杰出的民族英雄,他在了解世界,研究西方方面带了头,成为中国近代传播西方文化,促进西学东渐的带头人。我们从中国国际法学史角度看,他在鸦片战争中,不仅是维护国际法原则的中流砥柱,而且也是中国引进国际法的第一人、中国近代国际法学的开山者。

治理水利

林则徐不仅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英雄,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治水专家,在其仕宦生涯中,十分重视并努力举办水利事业,兴修浙江、上海的海塘、太湖流域各主要河流等水利工程,治理运河、黄河、长江。林则徐治水注重深入实际,事必躬亲,同时还重视赈灾济贫,这些都是其“重民思想”的反映。林则徐曾著《北直水利书》。《北直水利书》除经济之外,亦有治水方略,后来林则徐的学生冯桂芬将《北直水利书》改编成《畿辅水利议》。

道光十一年十一月廿二(1831年12月25日),林则徐擢升东河河道总督。到任后,林则徐立即补修治水方面的知识,验催河工,保持质量,处分办事不力之官员,下令检验河堤料垛,他向道光帝呈上的奏折中表示:“周历履勘,总于每垛夹档之中,逐一穿行,量其高宽丈尺,相其新旧虚实,有松即抽,有疑即拆,按垛以计束,按束以称斤,无一垛不量,亦无一厅不拆。”

林则徐做事如此认真,令贪官无可作假,桃汛来时,两岸安然无恙,道光帝多次称赞。当林则徐的对治水方面的知识和经验日丰,诗人张际亮向林则徐提议将黄河河道改道北流,从山东利津入海。林则徐也有同感,但民意和官员都反对此治河方略,加上林则徐不能独揽全局,张际亮之提议遭否决。直到林则徐逝世前不久,还表示张际亮的治河方略是对的。林则徐逝世后,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改道,循大清河至利津入海。

安定陕西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林则徐任陕西巡抚后,便上书皇帝,宣称陕西“ 东北毗连晋豫,西南壤接川甘,道路纷歧,奸究易于出没。如佩执凶器之刀匪,此拿彼逃,最为民害” 。并表示决心要把“ 除暴安良” 、“ 严缉捕以靖地方”,作为接任陕西巡抚后的“ 首务” 。当时刀客的活动主要在关中地区,尤以渭南、富平、大荔、蒲城一带最盛行。他们“ 有窝巢以为藏身之固, 有器械以为抵御之资” 。所以“ 不独兵役避其凶锋”,即州县营员亦“ 惜费惮劳” , “ 望而却步”。林则徐上任后, 对地方官吏兵勇的所谓“ 锢习” ,首先是“ 剖析开导, 务令极力破除”, 增强他们“ 缉匪” 的勇气和信心,然后以“ 马得讽纠众夺犯伤差案”,从渭南刀客下手。此案原发生在五、.六月间,七、八月林正式接任后,便“ 亲提研鞠”,除判首犯马得讽以斩刑、“ 就地正法” 外, 而将刀客赵恩科子、史双儿等人,“ 不分首从,发云贵两广极边烟瘴充军” 。到是年底,由于林则徐积极督剿,在关中东部各县,以及陕北的安塞等县,又相继缉获146 人,其中明确称为“ 刀匪” 的有46人, 均从严惩处 。对林则徐积极镇压刀客的行动, 道光帝朱批“ 所办甚好”,大加赞赏。

在镇压了“刀客”之后,林则徐采取了一系列赈灾措施。一方面,把西安府等地的一百多万石存粮向贫民平粜,对于无力购粮的极贫户与老弱病残者,由官方收养,省城西安即收养极贫百姓三四千人;劝绅商富户出钱出粮救济其所在村寨的贫困户,并令地方官与各地富户收买、质押耕牛,以免影响耕种;另一方面,向清廷连上《被旱各属分别缓征折》《咸宁等十二州县应征粮石展限奏销折》,请求朝廷缓征钱、粮。为从根本上免除灾荒,他筹议兴修关中水利,命陕西督粮道张集馨对《关中胜迹图志》一书加以研究,提出方案。这一计划终因费用太大,未能实现。林通过上述多种办法,使陕西局势得到暂时的稳定。

防卫新疆

林则徐不顾年高体衰,从伊犁到新疆各地“西域遍行三万里”,实地勘察了南疆八个城,加深了对西北边防重要性的认识。林则徐所译资料中发现沙俄对中国的威胁,促成了他抗英防俄的国防思想,成为近代“防塞论”的先驱。于是他明确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屯田耕战”,有备无患。他还领导群众兴修水利,推广坎儿井和纺车,人们为纪念他的业绩,称为“林公井”“林公车”。林则徐根据自己多年在新疆的考察,结合当时沙俄胁迫清廷开放伊犁,指出沙俄威胁的严重性,临终时曾大声疾呼,告诫国人:“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吾老矣,君等当见之。” 果不其然,六十余年之后,数百万领土已被蚕食鲸吞,历史证明了林则徐是正确的!

广州禁烟

道光十八年(1838年9月),林则徐在两湖总督任内向道光皇帝上书言事,痛陈西方国家对我国大量倾销鸦片的危害,“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道光读后深为所动, 即于同年12 月31 日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使粤查禁鸦片。

在广州禁止鸦片的过程中,林则徐意识到英国殖民者不肯放弃罪恶的鸦片贸易,而且蓄谋要用武力侵略中国。为抗击鸦片侵略,战胜敌人,他进行了大量的“师夷之长技以制敌”的军事变革实践。林则徐在广东一边禁烟,一边积极备战,修建炮台,拉拦江木排铁链,相信“民心可用”,招募五千多渔民编成水勇,屡败英军的挑衅。在1839年下半年,取得九龙之役、川鼻官涌之役等反击战的胜利。

自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查禁鸦片起,至道光二十年(1840年)10月清廷革林则徐

林则徐向清朝道光皇帝奏报收缴鸦片情况奏折

徐两广总督职止,林则徐在广州主持禁烟抗英军事斗争共19个月。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 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

虎门销烟,是人类历史上旷古未有的壮举,虎门销烟,展示出中华民族无以伦比的伟大形象,是抗击外来侵略的胜利。林则徐,理所当然地是这一事件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完成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已毫无愧色地成为历史巨人了。销烟的正义行动,取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虎门海滩每天都有上万人观看,人们无不拍手称快。外国人看到这情形,也对林则徐禁烟的果断表示钦佩。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斗争中的光辉一页,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史上第一个伟大胜利,这一壮举,严厉地打击了外国鸦片贩子,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尊严和利益,增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人物评价

林则徐从政40年,历官13省,是著名的封建政治家,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虽然作为封建官吏,存在“忠君”思想,镇压过少数民族起义,但在中华民族面临沦入半殖民地的紧要关头,他挺身而出,“置祸福荣辱于度外”,坚决实行禁烟,抵抗外国武装侵略,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还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发展民族工商业。这是他一生活动和思想的主流。林则徐不愧是中国近代第一位民族英雄。

林则徐生于乾隆五十年,历经嘉庆、道光两代,咸丰登基后不久病故。 他从政为官四十年,先后担任多职,但他的正直清廉,为他的人民所敬仰,并赢得“林青天”的美誉。 林则徐一生在14个省担任过多种官职,他的非凡之处,是时时处处都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责任感。有了责无旁贷的献身精神,办法总比困难多。当时有人评价林则徐 “ 无一事不认真 , 无一事无良法 ”。虽然林则徐的实干精神挽救不了清王朝砚灭的命运,但林则徐殚精竭虑地干成的每一件实事不管是在局部上还在具体问题上,都给国家,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则是不可否认的。林则徐每任一职 , 每做一事,从来没有敷衍马虎过。 实干加智惠,贯穿于林则徐为官从政的全过 程,或者说林则徐的一生就是实干加智慧的一生。 同许多伟大历史人物一样,林则徐是人,不是神,因而不可避免地带有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林则徐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行将解体、外国资本主义人侵、国家独立受到严重威胁的时代。他和爱国开明的封建士大夫魏源、龚自珍等人一起,矢志探索挽救腐朽的清王朝,臻国家于富强和外御强敌、捍卫国家独立、民族生存之道。他把反对外来侵略和维护清朝统治当作解除“ 内忧外患” 的两大重任。他以年高病弱之身,毅然应诏前往桂林镇压天地会起义,足以说明他的封建正统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林则徐的局限性恐怕主要在此。

名家点评

美国学者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 一位具有非凡能力的行政官员, 是(道光) 皇帝的化身。林钦差的整个经历明净如水晶。他的动机是禁止鸦片的输入和消费,为了达到此目的,他准备采用一切手段,但是他的任务是毫无希望的。”

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香港史》:“ (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

美国华裔学者张馨保·《林钦差与鸦片战争》(1964年出版)““以他的勤奋、改进政府工作的强烈愿望以及全力为民谋利的信念而著称。在所有19 世纪的中国政治家中,林则徐的形象和影响都超过了其他人。”

曾任英国驻香港总督兼驻华公使包令·《钦差大臣林则徐的生平及著述》:“(林则徐是) 中国政治家中最卓越的人物,在中国,可以说林则徐是该国人民的缩影——那个庞大帝国的舆论集中表现在这个人身上。他是中国的一位理想的爱国志士。他是圣人,而且是万圣之圣。他把自己的智慧同传统的智慧结合了起来,(是)中国爱国志士的骄傲,(他) 太伟大了,不会被人遗忘,(林则徐) 忠诚地、几乎不间断地为他的国家服务了36 年。”

轶事典故

则,学习、效法。徐,指的是福建巡抚徐嗣曾(ceng)。元抚,以巡抚徐嗣曾为榜样的意思。字少穆,石麟。

一种说法:据程恩泽《题林旸谷年丈饲鹤图遗照》诗及注的解释,林则徐出生那天晚上,林宾日“梦中亲见凤凰飞”,这使他立即联想到有“天上石麒麟”之类的南朝才子徐陵(字少穆),以为是吉兆,因此在给儿子取名“则徐”之余又给字“少穆”,“石麟”。

另一种说法:他出生时有一个不寻常的巧合。那天是八月三十,赤日炎炎。林宾日因妻子分娩在即,接生婆也进了门,他自己便去镇上想买点龙眼等滋补品回家。正巧,福建巡抚徐嗣曾从乡下察看灾情回衙,,差役鸣锣喝道,随从们拥簇在大桥的前后左右。不想半路突然阴云密布,雷声隆隆,顷刻间大雨瓢泼如注。徐嗣曾是个体察民情、关心手下的好官,他当即吩咐众人找地方避雨。可是这儿旷野茫茫,唯见山岙边有间破旧小屋,众人赶忙去檐下暂避。突然,屋内传出一阵婴儿坠地的呱呱啼哭声,正巧林宾日也在此时赶了回来。他见一位堂堂二品红顶花翎大官员居然站立在自己家门口,大吃一惊,也顾不得满地水淋淋,匆匆跪拜。徐嗣曾双手把林阳谷搀扶起来说:“古人云:‘天生万物,唯人为贵。’你为大清国生了一个好子民——说不定将来还是栋梁之材,不能拜、不能拜,本官还应该祝贺你才是哩!”林宾日见这位巡抚大人和蔼可亲,全无半点官架子,内心十分感动。为纪念这次天造地设的奇遇,他兴奋地给儿子取名为则徐,字元抚,又字少穆。“则”是“效仿”的意思。因为林宾日知道巡抚徐嗣曾重视知识分子,深得士人的敬仰,故他希望儿子长大后能够效仿徐嗣曾,做一个清官,因此就给刚出生的儿子取了个“则徐”的名字。

改诗深意

林则徐的女婿沈葆桢,年轻时功名未就,跌宕不羁,曾有咏新月诗云:一钩已足明天下,何必清辉满十分。林则徐读了,认为女婿诗虽好,但却小有不妥,于是替他把“必”字改为“况”字。沈葆桢的诗托月言志,未免自视清高,气量偏狭。林则徐把它改为“何况清辉满十分”,诗意迥然不同,成为功名未就时,蓄才积识以备济世之用,一旦身居高位便可大展身手,实现治国安邦的宏图大业;而且对照上下句,诗中隐含着“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深意。一字之差,反映了翁婿两人的不同襟怀。

藏书之好

从政之暇,尤喜藏书。举进士后,居于文藻山,早年以“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颂诗闻国政,讲易见天心”为志,潜心搜罗前朝及当代各类书籍。藏书楼有“七十二峰楼”、“云左山房”,专用贮书,积三十余楹。贬谪伊犁时,以大车7辆,载书20箧。临行前赋诗云“纵使三年生马角,也须千卷束牛腰”。有《云左山房书目》抄本传世。藏印有“林少穆珍藏印”、“河东节帅,江左中丞”、“宠辱皆忘”、“读书东观,视草西台”、“吴越秦楚齐梁使者”等十数枚。原藏书之所“七十二峰楼”于1948年被洪水冲垮,福州市政府拨款重建。有《林文忠公政书》、《信及录》等,后汇为《林则徐集》。

太极芋泥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到广州禁烟时,英、德、美、俄等国的领事为了奚落中国官员,特备了西餐凉席“招待”林则徐,企图让林则徐在吃冰淇淋时出丑。事后,林则徐也设丰盛筵席“回敬”,这些领事先生。几道凉菜过后,端上了一盘颜色暗灰而发亮,深褐又光滑,似两条鱼颠卧其中,不冒热气,犹如冷菜。一位外国领事拿起汤匙舀了一勺,往嘴里一送,烫得两眼发直,吐都来不及;又听得“吱”一声,只见另一位领事的嘴唇也烫出了一圈红红的“花边”,其他客人都给惊呆了。这时,林则徐漫不经心地站起来介绍说:“这是中国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极芋泥。”从此,该菜名噪远近。

雨化事件

林雨化,字希吾,是林则徐的同族长辈,亦是林宾日所创立的真率会的中坚分子,为人正派不阿,不畏权势。他揭发当时的福建按察使钱士椿营私舞弊,遭钱士椿罗织罪名报复,林雨化拒不认罪,钱士椿则迫林雨化父亲代押。结果林雨化被监禁七个月后,遣戍新疆,途中受尽折磨,直到六十岁时获释归乡。

林宾日对林雨化的遭遇感到无限愤慨,林则徐少时已经从父亲口中听闻林雨化事件,希望一见林雨化。在父亲的引见下拜见了林雨化,拜读其著作。之后,林则徐对吏治腐败加深了认识,日后对他的改革吏治有重要作用。

林则徐的家离南宋抗金将领李纲之祠不远,结果那里成为他和朋友联谊之所。此后,林则徐特别游览历代爱国者的遗迹,感受到爱国及民族思想的熏陶,后来他和友人梁章巨发起修葺李纲墓地行动,又重修于谦祠墓。

同榜之谊

潘锡恩,曾任江南河道总督兼漕运总督。晚年晋封太子少保,去世后赐谥号“文慎”。嘉庆十六年(1811年)辛未科开科取士后,林则徐赫然列居放榜单中第二甲九十二名进士中的第四位,潘锡恩列居第三十五位。中进士后两人都被选任为翰林院庶吉士。其后潘锡恩在任会试同考官后的第二年(1817年)大考中名居第一,其所写的《澄海楼赋》一文深受嘉庆皇帝的欣赏。这两位彪炳史册的人物是同榜也是知己,在清朝嘉庆、道光时期曾有一段不平凡的交往。

潘锡恩是位水利专家,主持治(黄)河工程,不仅有治河方面的奏疏,而且还写过《畿辅水利》等专著。因为这些原因,林则徐对潘锡恩的学问和人品很是钦佩,两人交情深厚。清代方浚师所著的《蕉轩随录》中有一副林则徐赠潘锡恩的对联:“三策治河书,纬武经文,永作江淮保障;一篇澄海赋,掞天藻地,蔚为华国文章。”这副对联是林则徐对潘锡恩一生功业的最高肯定和褒奖。

亲属成员

父亲:林宾日

母亲:陈帙

妻子:郑淑卿

大儿子:林汝舟(1814 年生)

二儿子:林聪彝(1824 年生)

三儿子:林拱枢(1827 年生)

哥哥:林鸣鹤

弟弟:林霈霖

八名妹妹

个人作品,主要著作

林则徐[2]生平爱好诗词、书法,著有《云左山房文钞》、《云左山房诗钞》、《使滇吟草》和《林文忠公政书》《荷戈纪程》等著作。所遗奏稿、日记、公牍、书札、诗文等,建国后辑为《林则徐集》。

林则徐著作包括奏折、公牍、文钞、诗词、信札、日记以及他主持翻译的《四洲志》等译作。这些著译散藏各地,长期没有经过系统整理。《林则徐全集》分奏折、文录、诗词、信札、日记、译编六卷,共十册。

书法作品

林则徐书法的主要成就是行草,而又以《集王圣教序》为基本路数,属于传统派系,通篇秀劲乃其可贵之处。同时,从林氏楷书作品亦足可见其临池之功力。

林氏在1827年(道光七年)《跋沈毅斋墨迹》中说:“初学临摹辄舍唐人矩范而躐等于钟张羲献,是犹未能立而使之疾行,僵卧必矣”。可见,林氏有自己的学书心得,从唐人入手是他的主张。实际上,林氏并没有忽视“取法乎上”的传统共识,其楷书,不拘泥于某家框架,也并不纯然是唐人的规矩,还在点划使转之间偶尔透露出晋人的风度,愈是晚期之作愈如此。

林氏的书法取势,端重安详,绝无矫揉造作的气息,虽不属于雄强一路,但其字里行间体现出一股中华民族固有的浩然正气、凛然大义。

墓址和后世纪

林则徐墓,在福州市省军区内,市郊马鞍村金狮山麓,坐北向南偏东南57度,面对五凤山。平面呈如意形,其墓为三合土夯筑,五层墓埕,面宽14.6米,纵深37米。封土隆起,形如覆釜。封土后护坡正中饰一圆形的“寿”字,直径0.82米。

封土前竖立一块高1.08米、宽2.55米、厚0.16米的墓碑,一是御赐祭文,一是御赐碑文。正中的供案桌上立长方形石碑牌,上镌楷书56字,写法属传统形式,读时先中行,继右行,随之左行,再回读右而后左,余此类推。

碑牌上所列官衔都是林则徐的,按当时“父以子贵”的规例,做父亲的死后也可以享用。供案左右的转角柱上镌有对联:“百丈松楸驯鹿土,千秋佳节卧牛眠。”碑面阴刻:“皇清诰封资政大夫、两淮盐政、前江苏按察使晹谷林公、配陈夫人,男少穆公、妇郑夫人,出继男雨人公、妇李孺人寿域。道光丙戌年仲夏吉旦立。”楷书,直下11行(读序自中、左、右),字径12厘米。碑文中的“晹谷林公”为林则徐父林宾日(1749~1827年);“陈夫人”为林则徐母陈帙(1759~1824年);“少穆公”即林则徐,“郑夫人”为林则徐妻郑淑卿(1789~1847年);“雨人公”为林则徐弟林霈霖,“李孺人”为霈霖妻李氏。此墓系清道光六年(1826年),林则徐因母丧守制,为其父母营造的,林则徐逝世后附葬于此。

2000年9月20日,在民族英雄林则徐诞辰215周年之际,坐落在林则徐出生地福州市左营司的“林则徐星”纪念碑揭幕,寓意着“林则徐星”从这里升起。1996年6月7日,中科院北京天文台陈建生院士发现了一颗小行星。按照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的规定,谁发现了小行星,谁就拥有命名权。陈建生院士领导的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和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成员、北京天文台朱进博士,提议将新发现的这颗小行星命名为“林则徐星”。林则徐的禁毒和治水业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公认,因此国际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了中科院的建议。“林则徐星”在火星与木星之间,沿椭圆轨道以4.11年的周期绕太阳运动。

纪念设施

福州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墓、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林文忠公祠(即林则徐纪念馆)和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林则徐出生地、林则徐故居、林则徐西湖读书处、升山摩崖题刻以及林则徐星石雕像等。

林则徐出生地纪念馆位于福州市鼓楼区中山路,1997年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6月26日,福州市政府在馆内开辟了“福州市禁毒教育基地”。

又名“云左山房”,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文藻山北路(今称文北路),占地面积3500平方米。是林则徐逝世前在家乡的住处,1961年被列为福州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林则徐纪念馆

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澳门路16号,占地3000平方米。原是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的林文忠公祠,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后,该祠屡被占作他用。1982年,福建省、福州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辟为林则徐纪念馆,对外开放。林则徐纪念馆为古典木构建筑,略呈长方形,坐西朝东。馆内主要部分有甬道、仪门、御碑亭、树德堂、南北花厅、曲尺楼、办公楼等。展览以大量的实物、照片、图表、模型等表现了林则徐爱国忧民的一生。特别是虎门销烟模型,采用现代的声光电手法,形象地再现1839年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销烟的壮举。

林则徐基金会

1997年在纽约华埠立有林则徐铜像,铜像基座上题有中文“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以及英文的“Pioneer in the War Against Drugs”。

林则徐纪念园


2010年落成于广州市珠江江畔的海印桥北岸。

纪念银币

1991年,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发行。林则徐银币是纪念金银币“中国杰出历史人物”第8组中的一枚。银币“林则徐”背面主图上的林则徐,手持“千里眼”,银须傲挺,双目怒睁,一脸威武,有不可侵犯的凛然大气。

林则徐银币面额:5元 ;重量:22克; 成色:90%; 发行量:30000枚。

纪念邮票

1985年8月30日,中国人民邮政发行林则徐诞生200周年纪念邮票二种。面额人民币8分邮票,编号J.115(2-1)。面额人民币80分邮票,编号J.115(2-2)。

視頻

看鉴:林则徐为何说只有此人能收复新疆?

參考資料

  1. 林则徐简介,铁血网 . [2016-9-27]
  2. 林则徐是民族英雄还是历史罪人 ,搜狐 . [201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