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枕书而眠(田大勇)

枕书而眠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枕书而眠》中国当代作家田大勇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枕书而眠

人的一生有些癖好是无法改变的,比如读书于我、我与书,总是无法割舍。离开书,就仿佛身边少了一个可以聊天的朋友,一杯可以静品的清茶,所有一切都变得索然无味。

白天大多忙于工作,空闲的时候少之又少,能看的大多是一些报纸杂志或休闲小文。兴之所至,偶而翻上三五页,看人情冷暖,看生活点滴,看历史旧闻,一眼十行,看的是情趣、是闲情,如指间清风,眼前溪水,山边流云,路过即为离开,转身或许就会遗忘。就如同路过的风景、遇见的美丽,此时相见,彼时相忘,没有过多的牵挂与记忆。

我觉得无所事事的晚上最适合读书。华灯已上,四周万籁寂静,剔除了所有的纷扰,剩下的便是可以安静地看书了。从半面墙壁、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书架前,信步游走,在划过的手指与眼光的聚焦处,随意取上一本来,打开,就着眼前的桌椅或沙发,或坐或倚,慢慢打开一个宁静而丰富的世界。随着目光在字里行间游走,随着文字在脑海里跳跃,你的心便不再属于书本之外了,书外的世界便与你无关了。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可能与自己多年养成的习惯有关,我更喜欢半躺在床上看书。枕边放着三五本书,随手抽出一本,就着灯光慢慢浏览,兴致高时多看三五页,有滋有味,如饮甘泉;倦意袭来,便顺势合书而眠,自在而惬意,在半是书香半是梦香中度过漫漫长夜。我总认为,看书最让人心情宁静,最让人睡意酣甜,尤其是在心境难平的时候,一本书就是安睡的良药,白字黑字就是最温柔的催眠曲。

遇见一本好书,就像遇到一个久违的挚友、一个一见倾心的朋友,恨不得以此为伴、彻夜长谈。但这样的机会不可多得。有时候,为了找到一本好书,就是跑到书店里,在高大的、成排的书架中悄步徘徊,仰头俯身,一排排的、一本本地仔细寻觅,生怕放过一本中意的书。徜徉在浩瀚的书海中,仿佛自己就是那个在海边寻找美丽贝壳小孩子,充满天真幻想,又充满憧憬,总希望在无数沙砾、贝壳之间,在长长的跋涉之后,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与快乐。

总觉得,书跟人是有缘份的。有的书尽管内容再好再高大,一眼看过去就会觉得那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而有的书,目光一触及到便仿佛就有一种从心底升腾起来的惊喜,迫不及待的伸过手去想抚摸、想拥有它。悄悄地站在一隅,打开的便是惊奇与欣喜,就好像在青绿相间的草丛中蓦然发现一朵清香宜人的花朵,不自觉地,低下头,细细地品尝起来。小心翼翼地捧着书来读,慢慢地翻动着浅黄的书页,黑白相间的字里行间,散发着灵魂与安详,流露着情怀与感动,就是清清流水荡漾下洁白的河石和飘逸的水草,让人情不自禁地涌起心底的那些温柔与快乐,那些曼妙与趣味。

最喜欢读的书还是散文。在我心里,散文就是人间烟火,就是温柔的情怀,最具有生活的气息与味道。一树花的记忆,一缕风的感触,一条路的境遇,一片风景的回味,一挥手、一回眸都能成为浓得化不开的情愫与文字,成为久久停留在心中的美好。喜爱散文的人,总是把诗情画意揉进柴米油盐里,把生活描绘成自己喜欢的样子。读散文,就是在欣赏生活的情趣与诗意,享受这种妙可不言的惊喜与美好。

史上最著名的床上读者普鲁斯特曾说过:“真正的书本不应该诞生自明亮的日光与友善的对谈,而应该诞生自幽暗和寂寥。”对他而言,最适合读书的环境就是卧床夜读,在幽暗和寂寥的氛围中享受读书的清静与悠闲。卧床而读,就如同围炉煮茶、临窗看雪、迎风赏柳,自有那一份从容,难得一份温暖。

读书累了、倦了,很多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枕书而眠。书的厚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书在身边,枕着书睡最安然。也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柴米油盐,离不开金钱与财富,但最离不开的是一颗安静的心。手中有书,眼前花开;枕边有书,清风徐来;心中有书,花香不败。 [1]

作者简介

田大勇,湖北黄冈人,1979年12月生。以新闻写作见长。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