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枕書而眠(田大勇)

枕書而眠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枕書而眠》中國當代作家田大勇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枕書而眠

人的一生有些癖好是無法改變的,比如讀書於我、我與書,總是無法割捨。離開書,就仿佛身邊少了一個可以聊天的朋友,一杯可以靜品的清茶,所有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

白天大多忙於工作,空閒的時候少之又少,能看的大多是一些報紙雜誌或休閒小文。興之所至,偶而翻上三五頁,看人情冷暖,看生活點滴,看歷史舊聞,一眼十行,看的是情趣、是閒情,如指間清風,眼前溪水,山邊流雲,路過即為離開,轉身或許就會遺忘。就如同路過的風景、遇見的美麗,此時相見,彼時相忘,沒有過多的牽掛與記憶。

我覺得無所事事的晚上最適合讀書。華燈已上,四周萬籟寂靜,剔除了所有的紛擾,剩下的便是可以安靜地看書了。從半面牆壁、散發着油墨香味的書架前,信步遊走,在划過的手指與眼光的聚焦處,隨意取上一本來,打開,就着眼前的桌椅或沙發,或坐或倚,慢慢打開一個寧靜而豐富的世界。隨着目光在字裡行間遊走,隨着文字在腦海里跳躍,你的心便不再屬於書本之外了,書外的世界便與你無關了。

「枕上詩書閒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可能與自己多年養成的習慣有關,我更喜歡半躺在床上看書。枕邊放着三五本書,隨手抽出一本,就着燈光慢慢瀏覽,興致高時多看三五頁,有滋有味,如飲甘泉;倦意襲來,便順勢合書而眠,自在而愜意,在半是書香半是夢香中度過漫漫長夜。我總認為,看書最讓人心情寧靜,最讓人睡意酣甜,尤其是在心境難平的時候,一本書就是安睡的良藥,白字黑字就是最溫柔的催眠曲。

遇見一本好書,就像遇到一個久違的摯友、一個一見傾心的朋友,恨不得以此為伴、徹夜長談。但這樣的機會不可多得。有時候,為了找到一本好書,就是跑到書店裡,在高大的、成排的書架中悄步徘徊,仰頭俯身,一排排的、一本本地仔細尋覓,生怕放過一本中意的書。徜徉在浩瀚的書海中,仿佛自己就是那個在海邊尋找美麗貝殼小孩子,充滿天真幻想,又充滿憧憬,總希望在無數沙礫、貝殼之間,在長長的跋涉之後,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美好與快樂。

總覺得,書跟人是有緣份的。有的書儘管內容再好再高大,一眼看過去就會覺得那並不是自己想要的東西;而有的書,目光一觸及到便仿佛就有一種從心底升騰起來的驚喜,迫不及待的伸過手去想撫摸、想擁有它。悄悄地站在一隅,打開的便是驚奇與欣喜,就好像在青綠相間的草叢中驀然發現一朵清香宜人的花朵,不自覺地,低下頭,細細地品嘗起來。小心翼翼地捧着書來讀,慢慢地翻動着淺黃的書頁,黑白相間的字裡行間,散發着靈魂與安詳,流露着情懷與感動,就是清清流水蕩漾下潔白的河石和飄逸的水草,讓人情不自禁地湧起心底的那些溫柔與快樂,那些曼妙與趣味。

最喜歡讀的書還是散文。在我心裡,散文就是人間煙火,就是溫柔的情懷,最具有生活的氣息與味道。一樹花的記憶,一縷風的感觸,一條路的境遇,一片風景的回味,一揮手、一回眸都能成為濃得化不開的情愫與文字,成為久久停留在心中的美好。喜愛散文的人,總是把詩情畫意揉進柴米油鹽里,把生活描繪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讀散文,就是在欣賞生活的情趣與詩意,享受這種妙可不言的驚喜與美好。

史上最著名的床上讀者普魯斯特曾說過:「真正的書本不應該誕生自明亮的日光與友善的對談,而應該誕生自幽暗和寂寥。」對他而言,最適合讀書的環境就是臥床夜讀,在幽暗和寂寥的氛圍中享受讀書的清靜與悠閒。臥床而讀,就如同圍爐煮茶、臨窗看雪、迎風賞柳,自有那一份從容,難得一份溫暖。

讀書累了、倦了,很多時候就自然而然地枕書而眠。書的厚薄、大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書在身邊,枕着書睡最安然。也許,生活中我們離不開柴米油鹽,離不開金錢與財富,但最離不開的是一顆安靜的心。手中有書,眼前花開;枕邊有書,清風徐來;心中有書,花香不敗。 [1]

作者簡介

田大勇,湖北黃岡人,1979年12月生。以新聞寫作見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