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原市龙坑水利风景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松原市龙坑水利风景区位于松原市西南23公里处,为一狭长沟谷,长约2.5公里,上口宽100至300米,深20至30米。沟底、沟壁布满大大小小的泉眼,泉水从上、中游两侧缓坡和沟底砂砾中涌出,龙坑泉水含多种矿物质[1],清澈透明,被称为“天然的矿泉水”。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饰了龙坑的天然美。走进龙坑,下视小溪,溪底沙石清晰可见,曲折蜿蜒犹如一条卧龙。两岸缓坡碧绿的草木在水中回清倒影,简直就是一幅山水画。抬头仰望,树木掩映,水光一线。春夏之时,沟壑两坡很有一番景色。名目繁多的花草树木,诸如百合、金针、杜鹃、马兰、牵牛、山杏、山葡萄、山里红等等,争芳斗艳,万紫千红。隆冬时节,郭尔罗斯大草原成了冰雪世界,龙坑泉水却依然如故地日夜涌出、云雾缭绕,充满着一派生机,所以被人誉为北国的小江南。
景区建设
2009年8月松原市龙坑水利风景区被水利部(部水事业[2009]423号)批准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该风景区位于前郭县套浩太乡套浩太屯东500米处,距吉林省新兴城市松原市区以南23公里,地处王府台地地下水系统北部排泄区。全长2.6公里,宽50—80米,深20—30米,南北走向,垂直切割台地边缘;全群常年流水不绝,像一条巨龙由北口汇入平原,故称“龙泉”。景区范围260公顷,周边均为平原,一眼望去,犹如虎踞龙盘,龙坑台地拔地而起,一幅壮美画卷映入眼帘。
龙坑水利风景区与龙坑水源地共为一体。1998年11月,为满足华润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生产用水和江南城区生活用水而建设的龙坑引水工程。2000年4月一期工程完工,开始自流供水,2003年二期工程竣工,2006年1月开始泵站加压供水。工程主要建设项目包括:截泉工程、取水泵站、输水管道、龙坑电灌站、电源工程及管理设施等6个项目。龙坑引水工程设计规模为年引水1263万m3,日平均引水3.46万m3(相应引水流量为0.4 m3/s),工程总投资为5700万元。建设资金来源为:国家投资200万元;市工商银行贷款3500万元;吉粮赛力事达玉米工业有限公司(现嘉吉生化有限公司)以预付水费款形式借款1750万元;自筹250万元。
《松原市水利风景区发展规划》于2008年6月上报水利部景区办,2009年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批复后正式印发。由于松原市龙坑水利风景区为社会公益性水利风景区,因此,在管理上不能采取盈利方式,应由水主管部门建立专门机构进行管理。经松原市人民政府批准(松编办发[1997]43号),成立《松原市龙坑引水工程管理处》对松原市龙坑水利风景区进行管理。管理处隶属于松原市水利局,为科级单位,开始是自筹自支事业单位,经改革现已转为国家企业,目前有83名职工。
龙坑水源地建成后,市政府于2000年先后发布了《关于加强龙坑引水工程管理的通知》和《关于设置龙坑水源地保护区的决定》,确立了龙坑水源地一级、二级、准保护区范围。2009年9月省政府批准《松原市龙坑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一级保护区面积0.81 km2;二级保护区面积6.08 km2;准保护区面积为39.6 km2。自从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批复后,在制度建设上,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编制了水源地保护等有关制度22项。编制了《突发供水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建立了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运行机制、保障措施。通过制度规范了水利风景区内每名工作人员的行为,明确了岗位责任制,建立了责任追究制,每个人、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制度约束,都有处罚措施。在安全保卫上,实行24小时值班巡逻制。为了确保绝对安全,投资5万元安装了一套红外线监控设备,24小时全程监控,库区、泵站及风景区都在监视范围,全体保卫人员全部着装执勤,严禁非工作人员进入风景区。在联防协作上,与风景区所在乡村,管线经过的乡镇场等有关村屯建立了联防组织,尤其是景区所在的套浩太乡两家子村、套浩太村村民改变了过去到库区野浴、放牧等习俗,景区内治安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同时加大污染治理力度,确保饮用水安全。2005年“11.13”松花江污染事件后,国务院批准启动《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06年—2010年)》,2008年,污染治理工程开始建设,总投资3132万元,2009年竣工,通过污染治理,水利风景区得到有效保护,污染得到有效治理。
视频
松原市龙坑水利风景区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矿物质的吸收和储存,搜狐,2022-01-19
- ↑ 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 ,搜狐,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