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松华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松华乡隶属昆明市盘龙区,地处盘龙区西北边。辖小河、回流、团结等8个村委会50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3616户,有乡村人口11445人,其中农业人口10870人,劳动力6573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961人。国土面积119.5平方公里,海拔1958-2459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76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蔬菜、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9854.2亩,人均耕地1.77亩,林地125607亩。2008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42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2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1]

乡镇简介

松华乡隶属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地处盘龙区西北边,距盘龙区政府所在地 30 公里,到区政府道路为柏油路,交通方便,距昆明市区 30公里。东邻官渡区大板桥镇,南邻双龙乡、龙泉街道办事处、茨坝街道办事处,西邻五华区厂口乡、沙朗乡,北邻嵩明县白邑乡、阿子营乡。全乡国土面积119.5平方公里,海拔1958-2459米,年平均气温14℃,年降水量976毫米,适合种植玉米、烤烟、蔬菜、小麦等农作物。有耕地面积19854.2亩,人均耕地1.77亩,林地125607亩。2007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39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历史沿革

盘龙区松华乡由原来的小河乡、双哨乡合并于2005年1月而成立。地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腹地。东邻官渡区大板桥镇,西接五华区厂口乡、沙朗乡,南至双龙乡、龙泉街道办事处、茨坝街道办事处,北与嵩明县滇源镇、阿子营乡交界。

地理环境

盘龙区松华乡由原来的官渡区小河乡和双哨乡于2005年1月合并而成。地处松华坝水源保护区腹地,乡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无任何工业污染。当地人民勤劳善良,民风淳朴。 辖区总面积11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712.5亩,水域面积2311.5亩,林地面积105554亩,森林覆盖率64%。海拔1958--2393米,全年气候温凉,年平均降雨量976毫米,霜期120天,年平均气温14℃。基层组织

基层组织

全乡共有8个村委会,50个村民小组,56个自然村。

全乡建有党支部11个,下设50个党小组,共有党员468人,少数民族党员11人,其中男党员382人、女党员86人。

全乡建有团总支1个,团支部12个,共有团员300人。

区人口

松华乡辖小河、三家、团结、回流、双玉、大哨、大摆、新街8个村委会,50个村民小组,56个自然村。现有农户3258户,有乡村人口11360人,其中农业人口10788人,劳动力602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4891人。2007年末总人口11360人,其中农业人口10788人,总户数3378户,其中农业户3258户,居住有苗族、彝族。

基础设施

截止2007年底,全乡已实现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全村有3258户通自来水。有3258户通电,有2765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276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100%和85.0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00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550户(分别占总数的24.62%和16.92%)。

松华乡到区政府道路为柏油路;进村道路为水泥路、柏油路、弹石路或土路路面;乡内主干道多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25公里,建有集贸市场1个。全乡共拥有汽车120辆,拖拉机75辆,摩托车100辆。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404亩,有效灌溉率为27.22%,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3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7亩。

到2007年底,全乡建有沼气池农户261户;装有太阳能农户434户;建有小水窖21口;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厨、改厕、改厩)的农户105户。全乡50个自然村已全部通自来水、通电、通路、通电视、通电话。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487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813 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958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社会保障

到2008年底,全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696人,参合率80%;享受低保432人。农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卫生所面积为2000平方米,有乡村医生8人。

全乡建有小学2所,校舍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拥有教师78人,在校学生1072人,距离小河、双哨中学5.7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71人,其中小学生1072人,中学生399人。

全乡建有乡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新农村建设

2008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盘龙区区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开展了小河村新农村建设。内容包括生产发展、村容村貌整治、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主管理等方面。在生产发展方面累计完成了612.5亩矮化核桃种植和300亩优质红梨高枝换接,在村委会建村兽医室1个;在村容村貌整治方面完成村内道路硬化1723米,建有垃圾房8座,清理村内垃圾700余吨,绿化村内空地及道路两侧空地2500余平方米,极大地改善了农户出行条件和村内环境卫生。在乡风文明和民主管理方面,修改完善了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民主管理、财务公开、民主决策等各项规章制度。

要提高认识,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加强新农村建设的领导,必须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上来,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推动整个农业、农村工作跃上新的台阶,统一思想,全面发动,广泛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狠抓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村民自治水平。基层组织建设要坚持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坚持分层管理、级级负责,坚持依靠群众,坚持强化能力、严格管理的原则,突出搞好干部教育培训,提高村级班子的整体功能;

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千方百技增加农民收入。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优化现有产业结构,开展农业循环经济科技示范、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农业生产消耗的基础上,促进农业全面增效,农民全面增收;

狠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并完善村级与村庄内部道路、村内道路硬化及排水沟建设,供排水的改造与建设等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加强村内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老玉屯村小组的示范带动作用。使整治后的硬化路面符合规划,饮用水质达到标准,村容村貌进一步改善,达到自然村的"九有"目标;五是大力倡导乡风文明,提高村民综合素质。按新农村建设"乡风文明"的总体要求,结合实际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村民素质。[2]

经济建设

松华乡2007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999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202万元,占总收入的9.2%;畜牧业收入691万元,占总收入的2.88%(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316头,肉牛323头,肉羊2872头,鸡15897只);渔业收入42万元,占总收入的0.18%;林业收入49万元,占总收入的0.2%;第二、三产业收入20714万元,占总收入的86.31%;工资性收入353万元,占总收入的1.47%。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农民收入以种养殖业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353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459人(占劳动力的24%),在省内务工1344人,到省外务工115人。

主要产业

全乡有耕地总面积19854.2亩(其中:水田599.6亩,地19254.6亩),人均耕地1.77亩,主要种植玉米、烤烟、蔬菜、小麦、中草药、干水果等作物;拥有林地125607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3557亩,人均经济林果地1.28亩,主要种植板栗、核桃、香椿、水果等经济林果;水面面积2311.5亩,其中养殖面积143亩;荒山荒地9071.5亩。2007年全乡农村经济总收入2399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4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养殖业为主。 乡农科部门积极配合市区农业部门做好科技兴农技术,建立红梨基地.烤烟连片植,推广高枝嫁接红梨和科学种植烤烟技术,提高农民收入。

松华板栗

农业产业化发展抓住松华乡地处水源保护区并且离昆明城区较近的优势,将水源保护区的品牌优势和地理优势发展为经济优势。实施农业综合防治工程,合理施用化肥,增施有机肥,进一步优化和推广平衡施肥和桔杆还田技术,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积极在村组进行小麦、玉米样板地、食用菌生产、烤烟生产、雪莲果、兰花种植,带动群众种粮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打造"松华、绿色、无公害"的商业名牌,宣传、配送、销售松华乡的农特产品,树立品牌优势。

特色产业

松华乡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和养殖业,主要销售往县内、省内、省外。2008年种养殖业全乡销售总收入3308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13.6%。全乡目前正在发展矮化核桃、红梨、无公害蔬菜、三家酱等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绿色、环保、生态种养殖业。拥有农业企业3个,其中区级龙头企业1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个(红梨),并已登记注册,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农户数200人。

人口卫生

全乡现有户数3616户,总人口11445人,其中男性5547人,女性5898人。其中农业人口10870人,劳动力6573。全乡以汉族为主(是汉、苗、彝族混居地),其中汉族11073人,苗族282人,彝族90人。

到2008年底,全乡参加农村合作医疗870人。全乡建有公厕25个,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场地50个,建有村内生活排水沟渠设施2个。

文化教育

全乡建有小学、中学各2所,校舍建筑面积10500平方米。8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拥有教师119人,在校学生1471人,其中小学生1072人,中学生399人。

小学拥有教师78人,在校学生1072人;中学拥有教师41人,在校学生399人,

全乡建有文化活动室1个、图书室1个、业余文娱宣传队4个,极大的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3]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