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汉语二级字,读作yǎo,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2]。本义是昏暗;由幽暗引申为极远;由极远又引申为寻不到踪影。[1]

[]

说文解字

杳,冥也。从日在木下。乌皎切

说文解字注

杳,冥也。

冥、窈也。为日且冥。杳则全冥矣。由而行地下、而至于榑桑之下也。引伸为凡不见之偁。

从日在木下。

乌皎切。二部。

康熙字典

《唐韵》乌皎切。《集韵》《韵会》《正韵》伊鸟切。音窅。《说文》:冥也。张衡《思玄赋》:日杳杳而西匿。《淮南子·天文训》:日晡则反景上照于桑楡,故杳字日在木下。

又《玉篇》:深广貌。《管子·内业篇》:杳乎如入于渊。

又叶委羽切,迂上声。《王逸·九思》:意逍遥兮欲归,众秽盛兮杳杳。思哽饐兮诘诎,涕流澜兮如雨。 “杳”是会意字。甲骨文的上部是树木,根部是日,会太阳已经落下去,天色昏暗之意。小篆的字形与甲骨文基本一样。隶变后楷书写作“杳”。《说文·木部》:“杳,冥也。从日在木下(杳,幽暗。由“日”在“木”下会意)。”《王力古汉语字典·木部总论》认为“木部”中的“杳”字“与树木关系不大”,这一问题的出现当追溯到《说文》。会意字应合理选择其中的一个部件作为所归属的部首。根据“杳”一词的本义,《说文》“杳”字归在《木部》不当,应将“杳”字归在《日部》。

“杳”的本义是昏暗;由幽暗引申为极远;由极远又引申为寻不到踪影。

参考文献

  1. 杳 是什么搜狗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