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三院文武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东华三院文武庙位于香港上环荷李活道,是香港开埠早期的中式庙宇。由于香港开埠初期,香港的法制还未完善,因此成为早期香港政府批准下可以沿用中国民俗方法进行“斩鸡头、烧黄纸”的宣誓及裁决华人之间的纠纷。直至香港司法制度完善,这种宣誓的仪式才成为历史陈迹。文武庙于2010年11月12日列为法定古迹[1]。
历史及结构
文武庙为庙宇组群,位于上环荷李活道,由文武庙、列圣宫和公所三幢建筑物组成[2]。该庙宇由华人富商卢亚贵及谭亚财兴建,估计于1847年至1862年期间落成。文武庙主要为供奉文昌及武帝,列圣宫则用作供奉诸神列圣。公所为区内华人议事及排难解纷的场所。三幢建筑物以两条小巷分隔。
1908年,政府制定《文武庙条例》[3],正式把文武庙交予东华医院管理。时至今天,东华三院董事局和社会贤达每年仍会齐集庙内举行秋祭典礼,酬拜文武二帝并同时为香港祈福。文武庙对本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社会意义,反映昔日香港华人的社会组织和宗教习俗。
文武庙为两进三开间建筑,正门外面有两座花岗石鼓台,前进置有挡中。庙宇按照传统中式建筑布局设计,后进较前进高出几级,设有供奉诸神的神龛。两进之间的天井已为重檐歇山顶覆盖,屋顶由天井四角的花岗石柱支撑,两侧为卷棚顶的厢房。位于文武庙左侧的列圣宫原为三进两院式建筑,其后两个天井加筑钢架屋面。公所为简单的一进式建筑,其花岗石门框至今保存完好,上面刻有公所的建筑年份,甚具历史价值。
文武庙组群属典型的传统中式民间建筑,饰有精致的陶塑,花岗石雕、木雕、灰塑和壁画,尽显精湛的传统工艺技术。
关于“斩鸡头、烧黄纸”宣誓的典故
香港开埠初期,香港的法制还未完善,现在表示所作供词并无虚言,只须在监誓官之前举手宣誓就可以,但在开埠之初,中国人宣誓的方法是烧黄纸及斩鸡头,这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但规定要在文武庙内举行。
1918年,曾有两个大商人打钱债官司,双方都拿不出有力的证据,法庭调解无力,只好让他们到文武庙去“斩鸡头”。师爷、律师同时前去“监斩”。到了庙中,原告不肯先跪下发誓,被告也不肯,于是鸡头没斩成,回到法庭,法官因原告不肯先下跪发誓,说明他心虚、理亏,反判原告有罪,被告无罪。此案当时轰动了整个香港。直至香港司法制度完善,这种宣誓的仪式才成为历史陈迹。
摄太岁
摄太岁是在农历春节至正月十五期间,文武庙会出现“摄太岁”的人潮[4]。据中国传统习俗认为,每一年都有一位神祇(太岁)掌管当年的一切凡间事务。有的人生肖冲犯了这位太岁,便是所谓“犯太岁”,可能会流年不利或百事不顺。为求心安理得,他们会到供奉太岁的庙宇,作个太岁福来化解,以求平安顺遂,这便是香港人说的“摄太岁”。进入庙后,买一份太岁香包,在太岁符填妥犯太岁者的出生年月,上香祈求后,把太岁符交给庙祝,由庙祝将太岁符“摄”在当值太岁的脚下,即功德圆满(但年底要回来酬神)。
参考文献
- ↑ 四幢历史建筑列为法定古迹. info.gov.hk. 2010-11-12 [2010-11-13] (Chinese (Hong Kong)).
- ↑ 发展局. 2010年古物及古迹 (历史建筑物的宣布) 公告 (PDF). 香港立法会. 2010-11-12 [2020-01-06].
- ↑ 危丁明. 香港的传统宗教管理初探――从《文武庙条例》到《华人庙宇条例》 (PDF). 田野与文献. 2007, (49): 35-44.
- ↑ 李凯晴. 【摄太岁攻略】鼠马鸡兔羊犯太岁恐诸事不顺 摄太岁最佳时间方法. 晴报. 2020-01-24 [2021-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