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杨河镇隶属湖北省应城市,位于湖北省应城市西北边缘。下辖1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国土面积113.73平方千米(2017年),总人口40871人(2017年)。

杨河有着辉煌的历程,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批示这里的农业合作化独具一色。全镇总耕地6.3万亩,境内建有全市最大的人工湖——短港水库,总库容近亿立方米。全镇总水面16平方公里,山林433公顷,总人口40871人(2017年)。同名的还有陕西省西乡县杨河镇。该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享有“应城粮仓”的美誉,为全省农业百强乡镇之一。[1]

中文名: 杨河镇

外文名: Yanghe Town

别 名: 蒲城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中国华中

地理位置: 湖北省应城市西北边缘

面 积: 113.73平方千米(2017年)

下辖地区: 1居委会、38村委会

政府驻地: 西大街

电话区号: (+86)0712

邮政区码: 4324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人口数量: 40871人(2017年)

著名景点: 云雾山

机 场: 武汉机场

火车站: 应城站

车牌代码: 鄂K

目录

历史沿革

1995年,杨河镇作为全省产粮大镇出席了全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

1999年被孝感市人民政府授予“小康乡镇”。

1999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楚天明星乡镇”。

“玉女春”、“蒲阳雪碧”茶1995年分获省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纯天然绿色果品“洪山油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抓住列入孝感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的契机,紧紧围绕创建省级文明集镇目标,不断加大农村城镇化推进力度,组织省规划设计院专家修编了杨河中心集镇规划,集镇面貌一年一个大改观。

1997年连续两届获全省小集镇竞赛评比三等奖。招商引进工作成效显著,依托短港水库,成功引进南京美植源“休闲农庄”项目落户杨河,省商业发展总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集培训、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短港山庄”正在兴建之中,成为应城三日游的重要场所。江汉平原农业开发项目川江绿色农业生态园(占地5000亩)进入全面开发和对外招商,农产品深度加工,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潜力巨大。

行政区划

镇政府驻杨河,人口40871人(2017年),面积113.73平方千米(2017年)。杨河镇下辖1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

居委会:杨河;

村委会:聂程、花园、高李、涂畈、杨巷、洪山、栗树、胡榨、大堰、土陂、古峰、刘堤、三湾、下王、土库、马堰、川江、田祠、西合、上杨、何榜、张巷、星火、么盘、罗杨、柏树、谢畈、周岗、彭畈、黄畈、巡检、田杨、短港、木桥、茨庙、土庙、汪店、短港。

地理环境

地理位置

杨河镇地处湖北省应城市西北边缘,北依大洪山余脉,东与西乡县堰口镇、北与城关镇接壤,西与西乡县柳树镇相连,南与镇巴县相邻。地跨漳河、富水河,为应城、京山、安陆、云梦四县(市)交汇点,花盛线、随应线贯通全镇,交通十分便利。

气候特征

杨河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变化显著,雨热高峰同季出现。日照充足,雨水充沛,无霜期长。光、热、水的地域差异甚微。年平均气温16.00C;1月平均气温3.10C,极端最低气温-15.50C;7月平均气温28.90C,极端最高气温38.80C。日照年平均1872.9小时,日照百分率43%;无霜期年平均245.1天,年降雨量1128.6毫米;雨日116.1天。

人口

全镇总人口40871人(2017年)。

经济

农业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杨河镇围绕实现农业大镇向经济强镇跨越目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着力构筑区域经济特色,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杨河镇建成了10万亩优质稻生产基地,1万亩水产养殖基地,1万头优质三元杂交猪生产基地,1000亩林果基地,1000亩茶叶基地,1000亩精细蔬菜基地。该镇生产的“杨小运”牌精制大米畅销全国各地;“玉女春”、“蒲阳雪碧”茶1995年分获省名优茶评比特等奖;纯天然绿色果品“洪山油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在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同时,抓住列入孝感市小城镇改革试点镇的契机,紧紧围绕创建省级文明集镇的目标,不断加大农村城镇化推进力度,组织省规划设计院专家修编了杨河中心集镇规划,集镇面貌一年一个大改观,1997年连续两届获全省小集镇竞赛评比三等奖。招商引进工作成效显著,依托短港水库,成功引进南京美植源“休闲农庄”项目落户杨河,省商业发展总公司投资1000万元建设的集培训、休闲、娱乐、度假于一体的“短港山庄”正在兴建之中,成为应城三日游的重要场所。江汉平原农业开发项目川江绿色农业生态园(占地5000亩)进入全面开发和对外招商,农产品深度加工,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潜力十分巨大。

第一产业

应城杨河镇彭畈村老湾组农民彭金平自办的肉牛养殖场内,法国利木赞、瑞士西门塔尔、山东鲁西黄牛、本土杂交牛、奶牛等5个品种的牛犊正在欢快进食。2008年7月份,彭金平在杨河镇和应城市畜牧局的支持下,投资30多万元,创办了专业育肥牛养殖基地,扩建了20间标准牛舍,新建了一次能储备150吨的存储饲料库。7月下旬他又从新疆调购良种育肥牛,并实行统一供苗、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和服务到户技术指导的方式带动农户分散养殖、基地示范养殖150多头。据介绍,这些育肥牛犊经过3—5个月的精心饲养之后,每头牛可获纯利2000元左右。可观的经济收入,在当地群众中掀起了养牛热的高潮。

杨河镇是应城市的农业大镇,2014年,该镇中稻种植总面积4.3万亩,全镇机械化收割率达98%以上。

第二产业

杨河镇地处应城市北部,土地面积114平方公里,是一个人均耕地较多,以农业为主业的乡镇。现有农业人口4.8万人,人均耕地6.3亩。2005年该镇粮食总产53531吨,产值近7亿元;水产品产量1500万公斤,产值3000万元;畜牧业产值3500万元;人均纯收入3837元。近年来,该镇围绕把握重点,努力培植企业,逐步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夯实基础,壮大板块基地;着眼市场,全力打造品牌;部门合唱,促进产业化经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形成了一批主导产业,包括优质稻、水产、畜牧等。二是发展了一批企业,其中,杨河粮食收储公司进入孝感市重点企业行列,2017年上半年该企业资产总额500万元,销售收入2000万元。三是建立了一批农业基地,优质稻、畜禽养殖板块格局基本形成。四是开发了一些知名品牌,其中杨河粮食收储公司的“诚益”牌大米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五是发展了专业协会,如巡检“三强”养猪协会,巡检糯米协会等发展势头良好,深受群众欢迎。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应城市杨河镇首家由民营投资建设的农村新居“富民小区”近日破土动工。该小区的建设不仅使村容村貌大为改观,而且探索出新农村建设投入的新机制。杨河镇是第三届“楚天明星乡镇”之一。按照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杨河镇先后聘请省、市规划设计院专家修编了中心集镇和试点村规划;加强了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沼气等设施建设;制订出台了引入市场机制整治村镇环境的激励政策,不断探索和建立多元化投入新农村建设的格局,引进个体老板毛崇明投资兴建了集商贸、安居于一体的农村新型小区——富民小区。小区主体建设工程包括一个1000平方米的超市,40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二栋六届7000平方米的商品房。小区总投资500万元,2018年5月份全面竣工后投入使用。

教育事业

杨河镇现有中学一所,即应城市杨河中学。小学16所,分别是应城市杨河镇上杨小学、应城市杨河镇中心小学、应城市杨河镇古峰小学、应城市杨河镇大堰小学、应城市杨河镇川江小学、应城市杨河镇巡检中心小学、应城市杨河镇张巷小学、应城市杨河镇木桥小学、应城市杨河镇杨巷小学、应城市杨河镇汪店小学、应城市杨河镇洪山小学、应城市杨河镇田杨中心小学、应城市杨河镇胡榨小学、应城市杨河镇西合小学、应城市杨河镇谢畈小学、应城市杨河镇高李小学。

便民设施

应城市杨河镇针对境内水源不足,农业生产每年依赖郑家河放水,引水路程远,成本高、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举全镇之力,广泛开展浅塘深挖、老塘新挖、小塘扩挖、险塘整修为主的塘堰蓄水设施改造工程建设。全镇共有11个村兴建当家塘堰22口,完成土方145万立方米,新增蓄水106万立方米。

为破解长期以来“用水有人争、兴水无水干”的难题,杨河镇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坚持每年落实市级财政“每增加1万立方米蓄水,奖励资金1000元的以奖代补资金”制度,还从2005年开始,由镇级财政每年挤出一定的资金对个人挖改塘堰实施补贴。在杨河镇两级以奖代补政策的激励下,广大农民踊跃投资,纷纷兴建当家塘堰。杨河街道杨春生投资40万元,开挖当家塘堰135亩,新增蓄水26.9万立方米;周岗村周小松投资2万元、开挖塘堰20亩,刘洪银投资5万元、开挖塘堰30亩,新增蓄水10万立方米;上杨村陈奎林投资3万元,开挖塘堰20亩,新增蓄水4万立方米;西合村赵进辉投资5万元,开挖塘堰40亩,新增蓄水8万立方米。该镇农田灌溉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粮食实现高产稳产,农民收益大幅度提高。

交通运输

“修筑一条公路,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已成为杨河镇群众的共识。在2006年修通26公里通村公路基础上,2007年,杨河镇在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市政府把通村公路作为为民办的实事工程,以建设新农村为契机,坚持统筹规划、分批建设,兼顾区位,布局平衡,统分结合,适度补贴的指导思想,不断强化措施,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全年共修建设通村公路9条,总里程27公里。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该镇采取了政策补贴一点、社会赞助一点、群众一事一议筹集一点、部门扶持一点等办法,共筹资432万元。同时,他们进一步改革计划补贴方式,按照建多少、验收多少、合格多少、补贴多少,不建不补原则,确保了通村公路资金不留缺口。在工程质量管理中,杨河镇形成镇分管领导及、专班小组和村民委员会三级联动的监管模式,对工程施工工序进行了统一规范管理,并把错车台及路肩土建设作为重点,现已完成胡榨村、黄畈村、谢畈村错车台和路肩土填筑任务。

荣誉称号

2018年杨河小学获评“全国中小学国防教育示范学校”。

视频

行天下走遍应城魅力乡村 杨河镇(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