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杨忠道」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added Category:数学家 using HotCat
 
(未顯示由 5 位使用者於中間所作的 13 次修訂)
行 4: 行 4:
 
| 图像    =
 
| 图像    =
 
[[File:杨忠道3.jpg|缩略图
 
[[File:杨忠道3.jpg|缩略图
|center|[https://p1.ssl.qhmsg.com/t0108f0903177e5bbf4.jpg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551027-7825120.html 来自360图片]]]
+
|center|[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7551027&sid=7825120 原图链接]  [https://baike.so.com/doc/7551027-7825120.html 来自360图片]]]
 +
| 图像说明 =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
 
| 出生日期 = 1923年   
 
| 出生日期 = 1923年   
 +
| 出生地点 =  浙江省苍南县
 
| 逝世日期 =  2005年
 
| 逝世日期 =  2005年
 
| 国籍    =   美国
 
| 国籍    =   美国
| 职业    = 中央 究院院士(台湾)
+
| 职业    =  教育科 工作者    
 
}}
 
}}
'''杨忠道''',著名数学家,专长代数拓扑和拓扑变换群。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助理员。1949年,进美国杜伦大学学习,1954年获数学博士学位,同年去伊利诺大学攻读博士后。195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作访问研究。长期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教授,曾兼任数学系研究生部主任4年,数学系主任5年。196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
+
'''杨忠道''',著名[[ 数学家]]<ref>[https://www.cnxw.com.cn/system/2013/01/10/011189986.shtml   悠悠赤子情 拳拳报国心——缅怀美籍华人著名数学家杨忠道教授 ],苍南新闻网, 2013-01-10</ref> ,专长代数拓扑和拓扑变换群。1946年,毕业于[[ 浙江大学]] 数学系。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助理员。1949年,进美国杜伦大学学习,1954年获数学[[ 博士]] 学位,同年去伊利诺大学攻读博士后。195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作访问研究。长期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 教授]]<ref>[http://www.gaokao.com/e/20090831/4b8bced958862.shtml   杨忠道 ],搜狐, 2009-08-31</ref> ,曾兼任数学系研究生部主任4年,数学系主任5年。196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ref>[https://www.jidianwang.com/items/12101398.html   杨忠道 ],技点网</ref>
 +
 
 
== 人物生平 ==
 
== 人物生平 ==
 
 
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助理员。1949年进美国杜伦大学学习,1954年获数学博士学位,同年去伊利诺大学攻读博士后,195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作访问研究。1956年起,长期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教授,曾兼任数学系研究生部主任4年,数学系主任5年,发表论文20余篇。1962年,出席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数学学术讨论会。1963年加入美国国籍。196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杨忠道专长代数拓扑和拓扑变换群。
 
194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数学研究所助理员。1949年进美国杜伦大学学习,1954年获数学博士学位,同年去伊利诺大学攻读博士后,1954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作访问研究。1956年起,长期担任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数学教授,曾兼任数学系研究生部主任4年,数学系主任5年,发表论文20余篇。1962年,出席在美国举行的国际数学学术讨论会。1963年加入美国国籍。196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杨忠道专长代数拓扑和拓扑变换群。
  
行 43: 行 45:
 
 在浙江省平阳县一个乡下地方长大,属浙江省苍南县平等乡。那时候平阳县很落后,全县没有初级中学,小学也不多。杨忠道在当地一所私立初小就读到四年级。上五年级时,学校在离家五里以外的地方。高小时,杨忠道开始住校,到周末回家。
 
 在浙江省平阳县一个乡下地方长大,属浙江省苍南县平等乡。那时候平阳县很落后,全县没有初级中学,小学也不多。杨忠道在当地一所私立初小就读到四年级。上五年级时,学校在离家五里以外的地方。高小时,杨忠道开始住校,到周末回家。
  
 上四年级时,数学教师黄仲迪先生利用逻辑方法,讨论鸡兔同笼的问题,
+
 上四年级时,数学教师黄仲迪先生利用逻辑方法,讨论鸡兔同笼的问题,激发起他对数学的兴趣。
 
 
激发起他对数学的兴趣。
 
  
 
 由于家境贫困,杨忠道初中毕业后没有考高中,而是在当地初小教二年级,用自己赚来的钱先上高中。因为失过学,杨忠道更成熟,也更能感受到求学机会的可贵,所以在高中三年成绩总在班上前三名,因此公费完成高中学业。读高中时他的数理化都不错,以数学被老师及同学们认为最出色。
 
 由于家境贫困,杨忠道初中毕业后没有考高中,而是在当地初小教二年级,用自己赚来的钱先上高中。因为失过学,杨忠道更成熟,也更能感受到求学机会的可贵,所以在高中三年成绩总在班上前三名,因此公费完成高中学业。读高中时他的数理化都不错,以数学被老师及同学们认为最出色。
行 56: 行 56:
  
 
 当时,浙大数学系在贵州省湄潭县,步青先生是系主任。那时候系里没有职员,系主任必须总管系里大小事务。步青先生对学生亲如子女,照顾得很周到。杨忠道读过的课程,一年级时有微积分和微分方程,二年级时有高等微积分、级数概论、立体解析几何及选修的数论和偏微分方程,三年级时有综合几何、近世代数和复变量函数,四年级时有微分几何、实变量函数和数学研究。在浙大杨忠道没有学习过泛函分析、拓朴学,原因是没有教师能教授这两门课。
 
 当时,浙大数学系在贵州省湄潭县,步青先生是系主任。那时候系里没有职员,系主任必须总管系里大小事务。步青先生对学生亲如子女,照顾得很周到。杨忠道读过的课程,一年级时有微积分和微分方程,二年级时有高等微积分、级数概论、立体解析几何及选修的数论和偏微分方程,三年级时有综合几何、近世代数和复变量函数,四年级时有微分几何、实变量函数和数学研究。在浙大杨忠道没有学习过泛函分析、拓朴学,原因是没有教师能教授这两门课。
 
+
{| class="wikitable" align="right"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big>杨忠道</big>'''
 +
|-
 +
|<center><img src=http://pic.gerenjianli.com/mingren_larger/05/0542433305.jpg width="300"></center>
 +
<small>[https://www.gerenjianli.com/Mingren/05/kcl2k8m97i40l2l.html 来自 网络 的图片]</small>
 +
|-
 +
| style="background: #FF2400" align= center| 
 +
|-
 +
| align= light|
 +
|}
 
 在大学四年中,杨忠道的数学课的成绩没有低于九十分者,每学期的总平均都高过九十分。他让步青先生惊讶的不是这些高分数,而是在二年级读理论力学时得九十分。理论力学是数学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可待至三四年级时去读。这是一门出名难读的课程,数学系好学生去读时,有时也很困难,甚至不及格须补考,使数学系很不满意。怪不得步青先生见到他的高分时,笑着对他说:"数学系多年来的怨气,给你一下子出光了。"事实上物理系学生读这门课同样有困难,和杨忠道一起读理论力学的同学有十多人,及格只有五人。
 
 在大学四年中,杨忠道的数学课的成绩没有低于九十分者,每学期的总平均都高过九十分。他让步青先生惊讶的不是这些高分数,而是在二年级读理论力学时得九十分。理论力学是数学系学生的必修课程,但可待至三四年级时去读。这是一门出名难读的课程,数学系好学生去读时,有时也很困难,甚至不及格须补考,使数学系很不满意。怪不得步青先生见到他的高分时,笑着对他说:"数学系多年来的怨气,给你一下子出光了。"事实上物理系学生读这门课同样有困难,和杨忠道一起读理论力学的同学有十多人,及格只有五人。
  
行 81: 行 91:
 
 杨忠道在 University of Illinois 所写的两篇文章颇引人注意,同时Wallace 教授继续努力推荐他去普林斯顿做研究。1954年秋天,他获得美国国科会一年的资助,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研究,主要的对像是将Dyson猜测再扩充,使亦包括 Borsuk-Ulam定理。
 
 杨忠道在 University of Illinois 所写的两篇文章颇引人注意,同时Wallace 教授继续努力推荐他去普林斯顿做研究。1954年秋天,他获得美国国科会一年的资助,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研究,主要的对像是将Dyson猜测再扩充,使亦包括 Borsuk-Ulam定理。
  
 杨忠道的研究计划,在半年内完成。由于顺着同样路线做下去,前途并不乐观,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另找途径。正在那时,Montgomery教授和L. Zippen教授合写了一本书[[ 《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 Group》]] 。前半本解答 Hilbert's Fifth Problem,拓朴变换群。因为这些是当时大家公认最重要的贡献,当然非好好读不可,于是他自荐帮忙那本书的校对工作。读完了全书,他觉得可以考虑某些问题,于是向Montgomery教授请教。因为这个偶然的机缘,杨忠道在那两年中,和他们两人合写了两篇文章。
+
 杨忠道的研究计划,在半年内完成。由于顺着同样路线做下去,前途并不乐观,所以他觉得有必要另找途径。正在那时,Montgomery教授和L. Zippen教授合写了一本书《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 Group》。前半本解答 Hilbert's Fifth Problem,拓朴变换群。因为这些是当时大家公认最重要的贡献,当然非好好读不可,于是他自荐帮忙那本书的校对工作。读完了全书,他觉得可以考虑某些问题,于是向Montgomery教授请教。因为这个偶然的机缘,杨忠道在那两年中,和他们两人合写了两篇文章。
  
 
1956年秋天,杨忠道去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工作。在宾大他一共工作了三十五年,先是助理教授,1958年被提升为副教授,1961年被提升为正教授。在职期间,曾兼任数学系里研究生部主任四年,数学系系主任五年。在他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的有L.Mann(1959),后来任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数学系系主任多年,1961年有苏竞存,于1954年毕业于台大物理系,后来改念数学,并成为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数学系教授。在宾大教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常去看Montgomery教授,这样维持了二十多年,合写了二十多篇文章。
 
1956年秋天,杨忠道去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简称宾大)工作。在宾大他一共工作了三十五年,先是助理教授,1958年被提升为副教授,1961年被提升为正教授。在职期间,曾兼任数学系里研究生部主任四年,数学系系主任五年。在他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的有L.Mann(1959),后来任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数学系系主任多年,1961年有苏竞存,于1954年毕业于台大物理系,后来改念数学,并成为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数学系教授。在宾大教书最大的好处是可以常去看Montgomery教授,这样维持了二十多年,合写了二十多篇文章。
  
1968年,杨忠道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2年,列名于[[ 《美国名人录》]](Who's Who in America)。
+
1968年,杨忠道被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2年,列名于《美国名人录》(Who's Who in America)。
  
 
== 学术贡献 ==
 
== 学术贡献 ==
 
 主要成就有建立了拓扑学中的"杨忠道定理",证明了代松(F.J.Dyson)猜测和最后解决了布拉希克(W.Blaschke)猜测等,还曾与众多国外著名数学家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和出版拓扑学方面的著作多部。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35年,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如担任马萨诸塞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的拉利·马文(Larry Mawn)即出自他的门下。1979年,曾应复旦大学邀请,回上海讲学。自1989年以来,他多次回国讲学,为中国培养现代数学人才作出贡献。
 
 主要成就有建立了拓扑学中的"杨忠道定理",证明了代松(F.J.Dyson)猜测和最后解决了布拉希克(W.Blaschke)猜测等,还曾与众多国外著名数学家合作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上百篇和出版拓扑学方面的著作多部。他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任教35年,培养了一批数学人才,如担任马萨诸塞大学数学系主任多年的拉利·马文(Larry Mawn)即出自他的门下。1979年,曾应复旦大学邀请,回上海讲学。自1989年以来,他多次回国讲学,为中国培养现代数学人才作出贡献。
  
词条标签: 行业人物 科学家 数学家 人物
+
==参考来源==
 
+
[[Category: 教授]] [[Category:数学家]]
[[Category: 杨姓]]
 
[[Category:数学家]]
 

於 2022年4月30日 (六) 14:17 的最新修訂

楊忠道
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
出生 1923年
浙江省蒼南縣
逝世 2005年
國籍 美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楊忠道,著名數學家[1],專長代數拓撲和拓撲變換群。194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助理員。1949年,進美國杜倫大學學習,1954年獲數學博士學位,同年去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後。1954年,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作訪問研究。長期擔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教授[2],曾兼任數學系研究生部主任4年,數學系主任5年。196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3]

人物生平

1946年畢業於浙江大學數學系。1948年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助理員。1949年進美國杜倫大學學習,1954年獲數學博士學位,同年去伊利諾大學攻讀博士後,1954年在美國普林斯頓高級研究院作訪問研究。1956年起,長期擔任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教授,曾兼任數學系研究生部主任4年,數學系主任5年,發表論文20餘篇。1962年,出席在美國舉行的國際數學學術討論會。1963年加入美國國籍。196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台灣)。楊忠道專長代數拓撲和拓撲變換群。

1923 年5月,出生於浙江省平陽縣(今蒼南縣)

1942年,畢業於浙江省立第十中學(今溫州中學)高中部

1946 年,國立浙江大學理學學士

1946-1948年, 浙江大學數學系助教

1948-1949年,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助理員

1949-1950,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助理研院員,台灣大學數學系兼任講師

1952年,美國Tulane大學數學博士

1952-1954,美國伊利諾大學博士後研究

1954-1956,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研究

1956-195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系助理教授

1958-1961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系副教授

1968年,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1-1991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系教授,1978-1983年,兼任賓夕法尼亞大學數學系系主任

在浙江省平陽縣一個鄉下地方長大,屬浙江省蒼南縣平等鄉。那時候平陽縣很落後,全縣沒有初級中學,小學也不多。楊忠道在當地一所私立初小就讀到四年級。上五年級時,學校在離家五里以外的地方。高小時,楊忠道開始住校,到周末回家。

上四年級時,數學教師黃仲迪先生利用邏輯方法,討論雞兔同籠的問題,激發起他對數學的興趣。

由於家境貧困,楊忠道初中畢業後沒有考高中,而是在當地初小教二年級,用自己賺來的錢先上高中。因為失過學,楊忠道更成熟,也更能感受到求學機會的可貴,所以在高中三年成績總在班上前三名,因此公費完成高中學業。讀高中時他的數理化都不錯,以數學被老師及同學們認為最出色。

在艱苦的生活條件下,父親鼓勵楊忠道念工科。當時楊忠道很喜歡數學,也是理化的好學生,於是去向數學教師陳仲武先生請教。他沒有猶豫的說:"你當然去念數學,如果連你也不去念,還有什麼人該去念呢?"憑仲武先生這一句話,楊忠道開始了自己的數學之路。

那時候平陽縣的教育雖然很落後,但是出了兩位數學家。第一位是姜立夫教授,他於1919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數學博士學位,是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第一任所長。第二位是蘇步青教授,他於1931年獲得日本東北帝大數學博士學位,是台灣大學理學院第一任院長。兩人都是中央研究院第一屆的院士。楊忠道從小就聽過他們的大名,但到四十年代才認識他們。

高中畢業會考,楊忠道的成績,可以保送進國立大學就讀。但他決定進浙江大學,從蘇步青先生學習現代數學。

當時,浙大數學系在貴州省湄潭縣,步青先生是系主任。那時候系裡沒有職員,系主任必須總管系裡大小事務。步青先生對學生親如子女,照顧得很周到。楊忠道讀過的課程,一年級時有微積分和微分方程,二年級時有高等微積分、級數概論、立體解析幾何及選修的數論和偏微分方程,三年級時有綜合幾何、近世代數和復變量函數,四年級時有微分幾何、實變量函數和數學研究。在浙大楊忠道沒有學習過泛函分析、拓樸學,原因是沒有教師能教授這兩門課。

楊忠道

來自 網絡 的圖片

在大學四年中,楊忠道的數學課的成績沒有低於九十分者,每學期的總平均都高過九十分。他讓步青先生驚訝的不是這些高分數,而是在二年級讀理論力學時得九十分。理論力學是數學系學生的必修課程,但可待至三四年級時去讀。這是一門出名難讀的課程,數學系好學生去讀時,有時也很困難,甚至不及格須補考,使數學系很不滿意。怪不得步青先生見到他的高分時,笑着對他說:"數學系多年來的怨氣,給你一下子出光了。"事實上物理系學生讀這門課同樣有困難,和楊忠道一起讀理論力學的同學有十多人,及格只有五人。

上三年級的綜合幾何課是步青先生親授。他鼓勵學生閱讀課外參考書籍,楊忠道讀了一本的德文版射影幾何。並被指派義務替數學系管理圖書雜誌的工作。因此上四年級時,楊忠道自己找題目完成一篇論文。後來,該篇論文在美國發表(《Duke J. of Math.》,1947 )。

大學畢業後,楊忠道留校,任助教。兩年中,找題目作論文,除在國內發表的外,又有兩篇分別在美國數學雜誌和阿根廷數學雜誌上發表。1947年起政局相當混亂,楊忠道徵得步青先生的同意,於1948年夏天,去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從代所長陳省身教授學習代數拓樸。目的是希望學到新知識後,再回浙大數學系。

沒有料到,之後時局急轉直下,數學研究所的研究活動完全停頓,教育部發表歷史語言研究所博斯年所長將繼任台灣大學校長,於是他提議將中央研究院遷往台灣。最後決定搬遷只歷史語言研究所和數學研究所,而且只准許部份人員去台灣,其中包括楊忠道。

到了台灣後,楊忠道與其他三位數學所單身人員,暫居楊梅鎮的一所倉庫里。後來他在師院附中(即後來的師大附中)執教一學期。1949年夏天,楊忠道正式在台大數學系兼任講師。1949至1950年,他教授土木系微積分和機械系的微分方程。

1950年,王、胡兩先生幫助楊忠道獲得Teaching Fellowship,去美國Tulane University (Louisiana)讀博士學位,旅費由中央研究院給。

初到美國時,楊忠道英語不好,羞於開口。在十多位數學系的研究生中,他是唯一的非美國人,所以大家對他都很照顧。第一學期楊忠道選了四門數學課及一門閱讀報告。其中一位授課老師是 A.D. Wallace教授,也是他博士論文的指導教授,其教課的方法是 R.L. Moore創造的,將課程內容分做許多小命題,預先發給學生。上課時他要學生上台去證明,他自己坐在台下聽。一個學生沒完成時叫第二個上去,一個小時沒有完成就留到下一小時再繼續,他自己絕不幫忙。楊忠道的英語雖然不好,在他的課中表現得不錯,所以一開始就給他一個好印象。他對學生們很友善,常常在課餘時到研究生的辦公室,談談數學,也講笑話。見到楊忠道的時候,總要提出或大或小的數學問題,囑楊忠道多想想。第二個學期一開始,他囑揚去讀法國數學家H. Cartan 在哈佛大學教授代數拓樸的講義。

Cartan講義中一個主要成果是"For compact Hausdorff spaces, certain two cohomology theories are equivalent"在 Wallace教授的課程中,楊忠道學到了fully normal spaces的概念。經過幾個星期的思考,楊忠道覺得 Cartan講義中的成果可以被擴充到 fully normal spaces。當他向Wallace教授提起這一發現時,Wallace教授十分驚訝,於是抽空和他討論其構想。幾星期後這位教授逐漸相信他的構想很可能是對的,可以作為他的博士論文。

Tulane University是美國南方一所好大學,在全美為二三流學校,數學系在楊忠道之前只出過不到十位的博士,於是Wallace教授通過系主任請研究院給他一個例外待遇。得博士學位照慣例必須修滿二十個學分,但Wallace教授覺得為他,為數學系,反不如早點給他博士學位,而且推薦他去研究活動多的地方,求進一步的發展,所以系裡特許他第二學期不選課,專心書寫博士論文。

Wallace教授的初意是希望他去普林斯頓大學數學系任講師,使能從 N. Steenrod教授做代數拓樸的研究,但是沒有成功。1952年秋天他去了University of Illinois數學系當博士後研究,每周教授三小時,同時參加系裡研究活動。那時候系裡有一位代數拓樸的教授 D.G. Bourgin,帶五、六位博士研究生,研究的主要對像是 (F.J.) Dyson 的猜測。他不但去聽 Bourgin 教授的課,也去參加其率領的

討論班。經過一年的努力,他得到了一個Dyson猜測的證明,Bourgin 教授知道後十分驚訝,因為Bourgin 教授自己也做得差不多了。這件事使楊忠道很尷尬,於是去向陳省身先生請教。他得到的建議是:最好的解決方法,是兩人合寫一篇文章去發表,不過必須由Bourgin 教授提出來才是。如果對方不提,楊忠道應該自己發表,不過文章中應提及聽說Bourgin 教授有一獨立的證明。結果楊的文章於1954年發表在《Annals of Math》上,Bourgin的文章於1955年發表在瑞士一數學雜誌上。在University of Illinois他停留了兩年。他在那裡的時候,施拱星先生正在那裡讀博士學位。周元燊院士去讀博士學位恰在他離開之後。

楊忠道在 University of Illinois 所寫的兩篇文章頗引人注意,同時Wallace 教授繼續努力推薦他去普林斯頓做研究。1954年秋天,他獲得美國國科會一年的資助,去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做研究,主要的對像是將Dyson猜測再擴充,使亦包括 Borsuk-Ulam定理。

楊忠道的研究計劃,在半年內完成。由於順着同樣路線做下去,前途並不樂觀,所以他覺得有必要另找途徑。正在那時,Montgomery教授和L. Zippen教授合寫了一本書《Topological Transformation Group》。前半本解答 Hilbert's Fifth Problem,拓樸變換群。因為這些是當時大家公認最重要的貢獻,當然非好好讀不可,於是他自薦幫忙那本書的校對工作。讀完了全書,他覺得可以考慮某些問題,於是向Montgomery教授請教。因為這個偶然的機緣,楊忠道在那兩年中,和他們兩人合寫了兩篇文章。

1956年秋天,楊忠道去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簡稱賓大)工作。在賓大他一共工作了三十五年,先是助理教授,1958年被提升為副教授,1961年被提升為正教授。在職期間,曾兼任數學系裡研究生部主任四年,數學系系主任五年。在他指導下完成博士論文的有L.Mann(1959),後來任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數學系系主任多年,1961年有蘇競存,於1954年畢業於台大物理系,後來改念數學,並成為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數學系教授。在賓大教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常去看Montgomery教授,這樣維持了二十多年,合寫了二十多篇文章。

1968年,楊忠道被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2年,列名於《美國名人錄》(Who's Who in America)。

學術貢獻

主要成就有建立了拓撲學中的"楊忠道定理",證明了代松(F.J.Dyson)猜測和最後解決了布拉希克(W.Blaschke)猜測等,還曾與眾多國外著名數學家合作研究取得了許多重要成果。先後發表學術論文上百篇和出版拓撲學方面的著作多部。他在賓夕法尼亞大學任教35年,培養了一批數學人才,如擔任馬薩諸塞大學數學系主任多年的拉利·馬文(Larry Mawn)即出自他的門下。1979年,曾應復旦大學邀請,回上海講學。自1989年以來,他多次回國講學,為中國培養現代數學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