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岫岩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岫岩
国籍 中国
职业 主任医师
知名于 擅长: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疑难风湿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
知名作品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目标治疗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检测
从非甾体抗炎药历史谈其综合安全性问题

杨岫岩[1]

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风湿免疫病专科工作十多年,对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经典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力求最合理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对疑难风湿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 有扎实的循证医学基础、内科学基础和丰富的风湿免疫病诊治经验,是我国循证风湿病学的倡导者。对经典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包括:红斑狼疮、各种血管炎、皮肌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痛风等),强调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个体化治疗原则,力求最合理、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对疑难风湿免疫病和各种难以诊断的炎症性疾病,包括非感染非肿瘤性炎症、长期不明原因发热、近年才被认识和命名的“IgG4相关疾病”,以及医学界尚未认识的“无名氏疾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 1984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98年由亚太区风湿病学会奖学金资助留学澳大利亚,学习循证医学。

简介

杨岫岩,男,主任医师,博士导师。从事临床工作二十余年,风湿免疫病专科工作十多年,对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经典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力求最合理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对疑难风湿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在国际和国内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近百篇。 对红斑狼疮、血管炎、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等经典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力求最合理最恰当的治疗方法。对疑难风湿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长期不明原因发热,以及临床无法下诊断的未分化疾病、无名氏疾病的诊治有丰富的经验。是国内风湿免疫科领域勇于挑战“无名氏疾病”、“未命名疾病”的临床专家。 科室: 中山一院风湿内科 擅长: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疑难风湿免疫病,非感染性非肿瘤性炎症和长期不明原因发热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四下午

论著

1,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目标治疗 杨岫岩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1年8卷02期

2,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T细胞Rho激酶活性检测 黄红维 许韩师 詹钟平 梁柳琴 杨岫岩 叶玉津邱茜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9年13卷12期

3,表现为蛋白丢失性肠病的狼疮样结缔组织病一例 叶红坚 杨岫岩 梁柳琴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09年13卷10期

4,从非甾体抗炎药历史谈其综合安全性问题 杨岫岩 继续医学教育2005年19卷03期

文章

·采用“荒唐”的临床思路,挽回孩子她外婆的生命
·从17年前的这篇旧文章《环磷酰胺能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吗?》,
·韦格纳肉芽肿的诊断与治疗
·三谈风湿科医师的任重与道远
·理论解释:喝饮料代替喝水导致高尿酸血症和痛风
·为什么阿婆的关节痛堪比天气预报?
·免疫抑制剂治疗自身免疫病的效益与风险
·糖皮质激素治疗自身免疫病再认识
·关节炎的鉴别诊断思路
·需要在全科医师中普及风湿免疫病学
·类风湿关节炎:偏方、秘方别乱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诱导与维持治疗及“零用药”的可能性
·应重视风湿免疫科的血管内科角色

社会活动

许多年轻医生在问,杨老师你总是强调“个体化治疗”,是不是违反了循证医学的原则?我总是跟学生们说,个体化治疗才是循证医学的精髓,是在循证医学基础上的个体化治疗,而不是随心所欲的个体化治疗。1998年,经中华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董怡教授推荐,我获得国际抗风湿联盟/亚太风湿病学会奖学金,到国际临床流行病学工作网的培训基地澳大利亚Newcastle大学学习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硕士课程,系统地学习了循证医学的知识,建立了临床循证思维的理念。 二十年来目睹各种学术会议(包括欧洲、美国、亚太和国内)常打着循证医学的旗号,误导临床医生。2001年我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发文“怎样实践循证医学”,2005年在《中华医学杂志》发文“实践循证医学需要识别‘循证广告’”,2010年在《中华风湿病学杂志》发文“风湿科医生看循证医学”等等文章,尽自己微薄之力,帮助大家正确认识循证医学。循证思维是临床医生成长的捷径之一,2014年《英国医学杂志》(BMJ)终于忍不住循证医学的乱象,以“Evidence based medicine is broken(循证医学濒临崩溃)”为题,用激烈的言辞告诫医学界,循证医学需要去伪存真。在循证医学课程中,除了临床流行病学、流行病学、统计学、临床经济学、健康社会学等课程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课就是“Critical Appraisal”,它培训学员们对医学文献进行评判性阅读,而不是照搬照用。实际上,循证医学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最佳的外部证据、医生自身的经验和病人的意图。医生们常常只重视第一部分而忽略后二部分,那不是循证医学,只是证据。即使是证据的应用实施,也是包括五个步骤:提出问题、寻找证据、判断证据、审慎地运用证据、评价效果。许多人手头拿着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就以为是循证医学,谁没按这个RCT就被扣上违反循证医学的帽子。 当我们手头获得了RCT、meta、指南,就盲目应用于临床,并不是遵循循证医学,只是在循证医学中的“证据”路上走到了第二,或跳过第三步直接进入第四步,所以不是循证医学。只有经过自身的临床实践检验,经过效果评价后,才能成为证据,也还只是证据,还不是循证医学的全部。只有把经过自身临床检验过的证据,再结合自身的经验,病人的具体情况和意图,进行临床决策,才是循证医学。临床医生学习循证医学,不是为了发几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培养临床循证思维,这将可以帮助你更快、更准确地捕捉到学科的临床进展和要点,更快地积累自身的临床经验,更加准确地为病人提供有效诊治方案。这是给年轻医生的寄语,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帮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