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杨安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杨安乡位于沁县最南端,与屯留接壤。全乡有105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970户,3369口人,耕地面积11971亩,退耕还林面积5893亩。乡村发展肉牛育肥示范小区四个,万森奶业公司进行技改,增加新品种,上新项目,成为杨安乡龙头企业。[1]

[]

特产名吃

干馍:

是名吃之一,形状为圆形,中空有心。以温开水和白面,并倒入适量碱水,制成不硬不软的面团。以花椒面、盐、香油、面搅和做干馍心。干馍在火圈内烤熟,表面不焦不生,吃起来香脆可口。今多诱人以干馍夹熟肉吃,也可以夹枣糕吃。有“沁州甚最好,干馍圪夹糕”之说。

小米焖饭:

的原粮为“沁州黄”。小米颗粒晶莹,色质金黄。制作小米焖饭,首先将小米的杂物拣净,用清水淘洗干净。倒入开水锅内,水淹小米二指,用铁匙搅一次,以免粘锅,然后,掌握火候,先急火煮,后用热火焖至小米开花即成。食时,舀上一碗“小米焖饭”,放上一些红、白萝卜丝菜或者尖椒土豆丝更佳。特点:色泽金黄,软绵香甜。

和子饭:

是沁县民间晚餐常见的一种饭食。主料有小米或少量的玉米圪糁。配料按季节选用豆类(大白豆大绿豆、黄豆),蔬菜类(红薯、土豆、南瓜、北瓜、鲜豆角、红萝卜、白萝卜、芹菜干豆角南瓜条)、野菜类(苦苦菜、玉谷菜)。

擦面:

也叫“擦圪蚪”,需备有“擦床”灶具,呈长方形,中间床架上多用硬铁皮做擦孔,扁圆形向上隆起。面和好后不需要揉搓和用力揣压,可直接擦入开水锅内。

乡镇简介

杨安乡位于沁县最南端,与屯留接壤。全乡有105平方公里,12个行政村,56个自然村,970户,3369口人,耕地面积11971亩,退耕还林面积5893亩。发展肉牛育肥示范小区四个,万森奶业公司进行技改,增加新品种,上新项目,成为杨安乡龙头企业。

杨安乡党委、乡政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紧紧围绕县委“创环境、促发展、上项目”的总体部署,结合本乡实际提出“稳粮、突牧、抓林、增收”的发展思路,呈现出健康快速的发展良好势头。

经济状况

2004年底,全乡粮食总产量突破750万公斤,农村经济总收1179.5万元,财政收入22.5万元,人均纯收入2389元。产业结构调整与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势头良好,黄牛饲养量达到10000头,人均3头,有林面积9050亩。

基础设施

近年来,全乡基础设施较快发展,投资100万元,完成村村通水泥路30公里,解决9个村的行路难的问题,实施引水解困工程,解决了全乡8个村2000口人的饮水困难,实施电网改造10个村,并投资100万元,改善了办学条件。

地理气候

地处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接襄垣、武乡,南邻屯留,西部与沁源毗。东经112°28′~112°54′,北纬36°26′~36°59′。县城北距太原148公里,南距长治80公里。

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 年平均气温8.9℃,全年无霜期167天,域内空气质量达三级以上天气达300天,年平均降雨量为606mm,大部分地区农作物采用二年三熟制。

周边景区

小东岭八路军总部旧址

位于沁县段柳乡小东岭村村东部。旧址坐东朝西,长67.92米、宽36.07米,占地面积2450平方米。民国建筑,现存有南北向五排房屋,东侧有窑洞9孔。总部领导住房均为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两层单檐硬山顶,五檩无廊式建筑。室内保存有当年生活工作使用的土炕、桌子、椅子等物品,墙壁悬挂领导当时生活照片。二进院旁有总部领导使用的水井1口。1999年长治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仙鹤山龙珠寺

位于县城北23公里,南牛寺村西的仙鹤山中。仙鹤山,两山腰相抱,寺院座落在其中,两山腰似两条龙,寺院似一颗明珠,故称二龙戏珠,龙珠寺。此地松林锁寺,烟云出其庭阶,流水垂空,花鸟迷乎洞壑。仙鹤山森林茂密,植被很好。天然松柏,树冠优美,似人工修剪过的园林树木。山中还有许多珍贵树种和鸟类,观后,让人心旷神怡。龙珠寺座北向南,三进院,中轴线上有山门,后殿,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郭村大云院

位于沁县城西13公里的郭村,始建于北魏太和年间(447—499)。北宁重建,金大定十二年(1180)重修时买到空名院额一道,题名大云禅院。寺院座北向南,共分两进院落,中轴线上依次有山厅、前殿、后殿等主体建筑。前殿、厢房等建筑。1986年8月18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