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杜村乡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杜村乡位于孝义市西北部山区。北接汾阳石庄,西接中阳枝柯镇,南与本市南阳乡下堡镇接壤。全乡面积57.7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5283亩,林区40000亩,荒山、河流、坡地等不可耕面积5390亩。全乡有自然村23个村,22个支部,2005年末杜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1500万元,粮食总产量2800吨,乡镇企业总产值11340值万元,原煤产量117万吨,农民人均纯收入3200元。[1]

中文名称: 杜村乡

行政区类别: 乡

所属地区: 孝义市

地理位置: 山西省吕梁市

面 积: 57.73平方公里

人 口: 2796人(2017)

车牌代码: 晋J

社会设施

教育方面,该乡教育“两基”达标通过省市验收,被授予“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乡。2000年全乡共有20所小学,根据上级撤点并校精神,到2005年全乡共6所寄宿制小学,期间累计投资100万元对杜村、西梁庄、东小景、南段王、西房庄、招携六所寄宿制小学进行改建。在2005年,投资360万元,建成面积3800平方米的四层教学大楼、两层宿舍建设工程。

医疗卫生方面,累计投资近200万元,新建卫生所17所、改建3所,该乡养老保险人数达220人,人均享受保金720元,医疗保险全面铺开,参保人数9850人,参合率达到82.22%。

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建设8个村级文化室、阅览室和群众性文化娱乐设施,在2004年组建了业余电影放映队开展巡回演出,进一步丰富了人民群众文化生活。

计划生育方面,在全市率先推行“避孕节育方法知情选择”,连续三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计生先进乡和“三为主”乡光荣称号,2005年全乡人口出生率10.44‰,计划生育率90.99%。

乡镇驻地

杜村乡政府所在地行政村杜村距市区35公里,土地总面积57.7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2.55亩。在杜村设有供电所、派出所、信用社、卫生所、杜村中心学校等单位及1所乡办初中,沿街门市30余家,并于2005年拓宽硬化铺油0.7公里并投资3万元安装了路灯。

基础设施

公路建设方面,近年来累计投资3270万元完成西西线、沿缴线两条骨干道路13.1公里,侯家山、元罡、温家垣、长安、南段王五条村通支线6.75公里,户通工程3750米,包括以铝矿为主乡政府协调完成的西相线、西柴线两条运输在内,全乡境内“两纵两横四通八达”的公路和交通网络初步形成,通油的村由“九五”期末的1个增加到了13个,油路里程由4.5公里增长到38.5公里;在人畜饮水解困方面,坚持蓄住天上水和开发地下水并举原则,分别投资55万元、120万元,完成杜村、西梁庄集中供水工程,投资60万元在南段王、沿家坡、西梁庄等村打浅水井5眼,投资90余万元在全乡境内打旱井580余眼,小型提引水工程5处,硬化集雨面积5.2万余平方米,有效解决全乡人畜饮水困难问题;通讯设施建设方面,2003年投资60万元,安装了程控电话交换机,并接通电缆线44公里,2005年末全乡有19村790户通了电话;电力方面,2002年投资90万元完成了农村低压电网改造,2005年投资600万元完成煤矿企业双回路供电。

发展规划

夯实经济基础

以农业产业化为载体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围绕“效益农业”这一战略,培育“万亩谷子其地”、“万亩核桃基地”、“万只牛羊基地”。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以农村环境大整治为切入点,以“三清四化五改”为重点,分类进行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公路、电网、通讯、广播电视和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发展环境。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力度。完善农村社会救济制度、社会保险制度和社会福利制度。

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加快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循环经济改造,全面改进生产工艺,按照循环模式进行布局,加强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技术、资源化技术、系统化技术的开发、示范和推广应用。在煤铝两大支柱产业基础上,优先选择农产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加以培育和发展,把有限资源用于支持市场需求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科技含量多、经济效益好、带动作用强的产品和产业,建成一批规模大、影响大、效益大的工业骨干项目,促使若干优势行业、重点行业和名牌产品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尽快形成优势,增强市场的竞争力。

以建设区域性中心集镇为契机,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积极培养农村商业网点和市场,加强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有目的对主要街道进行改造,开辟商饮和服务业小区,引导第三产业规模化发展。继续鼓励农民用适合山区的农用车、汽车来发展运输业,为该乡的煤、铝、铁、农产品加工等企业搞好配套服务。搞好本地的劳务输出。组织西部山区的农民到东部煤矿、旋转窑企业去务工,杜村、西小景、温家垣等村要长期组织临时的装卸队、运输队,到铝矿三期加工车间和站台上务工。

夯实社会基础

按照教育“三个面向”要求,以建设教育强乡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巩固提高“两基”教育成果,调整小学布局,继续撤点并校,整合教育资源,改善办学条件,规范义务教育阶段的办学行为,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的基本权利,继续实施“农民教育工程”。大力发展幼儿教育。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发展各类职业教育、现代远程教育、网上教育及其他继续教育,鼓励自学成才,逐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施教师资格制度,优化教师结构,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体系,增加对农村卫生事业的投入,加强农村卫生机构设施建设和人员培训,完善农村卫生体系,加大重点地方病防治力度,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普及基本卫生常识。

夯实资源环境基础

加强资源保护,实现资源的有序一切和合同合理利用。杜村乡作为一个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的资源型山区,经济发展与资源、生态之间的矛盾较为突出。该乡摒弃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的做法,努力实现在加快发展中保护环境、在保护环境中加快发展。加强资源保护,以煤炭资源整合和开采权合理流转为手段,将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提高资源利用率;淘汰浪费资源、安全生产无保障的小煤矿,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行为,彻底改变破坏植被,乱占耕地的状况。推进煤矿、铁矿、铝矾土等资源开采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加大“一矿一山”绿化力度,促进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加强环境保护和区域治理,改善人居环境,强化工业污染整治,继续加大植树造林力度,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重点项目,搞好乡村绿化塑造秀美山川。

视频

杜村乡1029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