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芳枝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芳枝
圖片來源:萬藝網
出生 1931年(92-93歲)
台北市
教育程度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李芳枝,1933年出生於台北市,北一女中畢業後,考入師大美術系,1955年以優異的成績自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1956年李芳枝與劉國松郭東榮郭豫倫四人,繼師大藝術系「四人聯展」之後,在廖繼春老師的鼓勵下,在中山堂正式辦畫展,成立第一屆『五月畫會』,以『五月』作為命名,便是出自李芳枝的提議,為「五月畫會」的發起人之一。1959年進入巴黎藝術學院,專研油畫、版畫、陶藝。李芳枝在巴黎研修期間,曾進入Jean Souverbie教授所主持的畫室。她的畫掌握了中國文人抒情寫意的特質,不盲目追隨西方的藝術觀。既不做精細的寫實,也不作完全的抽象,不墮入抽象、寫實兩極的辯證矛盾中。

經歷

  • 1959年至1961年獲法國政府獎學金,赴法國巴黎藝術學院深造
  • 1953年獲台灣青年畫展油畫獎
  • 1972年獲瑞士國家油畫獎
  • 1975年獲瑞士首都五月沙龍水彩獎
  • 1983年獲美國德克薩斯州達拉斯市國際美展水墨畫獎
  • 1994年參加加拿大國際水墨展獲楓葉特別獎,
  • 1995年獲中國北京國際名人名作研究院油畫銅鼎獎
  • 1998獲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98「醒獅杯」中國書畫展特等獎
  • 1962年至1999年每年個展於瑞士美術館、畫廊、文化中心。參加台灣省第七至第十五屆美展。作品為藝術教育館、省立美術館、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巴黎現代美術館、法國斯特拉斯堡市美術館、美國舊金山市現代美術館收藏。美國華盛頓市國立女性美術館會員。傳略收入多部書畫名人辭典

創作風格

李芳枝的創作與生活具有密切關係,她作品中的表現手法,並不拘於抽象或寫實,而是順從她的內心,抒發她的內在情感。在學習西方繪畫技巧的同時,她仍不忘中國文人抒情寫意的特質。她喜歡用一種質地粗厚的生宣紙,來作抽象水彩畫,並習慣先用書法線條入畫,再用透明水彩上色,使畫中的色彩層次分明。李芳枝的作品跳脫出抽象與寫實兩大畫風,並利用她自身的中國文學底蘊,走出自己的繪畫風格。

作品介紹


圖片來源:YICOLLECTA
無題, 1968 彩墨、紙上作品 47.5 x 60.5cm 藝術家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