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别匡山》原文,注释,译文,赏析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别匡山》此诗是李白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在离开匡山书院时创作的。这首诗是李白早期的重要作品,历代李白诗文集均未收录,仅见于四川彰明、江油二县县志。匡山位于李白故里青莲乡之北五十余里,是他少年读书学剑,习居十年之地。[1]
李白早年就有男儿志在四方、仗剑去国、济世扶苍的伟大理想,但毕竟身处大唐盛世,立志报国的李白选择了辞亲远游。这首诗就是他为了实现理想而决心仗剑远游的抒情言志之作,表露出诗人高远的追求以及欲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原文
晓峰如画碧参差,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已将书剑许明时。
注释
槛:当指大明寺的围栏。
书剑:文才武艺,文韬武略。许:许诺给,献给。
译文
晨光中,匡山那参差起伏的峰峦呈现出一派碧绿的色彩,宛如图画一般美丽。藤萝的影子在微风中摇曳,时而轻拂大明寺的栏杆,时而柔软地垂落下来。
我时常将家犬带在身边做伴,多次沿着曲折交错的野径攀登到山峰上去。每逢夕阳西下时,总能看到晚归的农人背着柴草在暮色中蹒跚地走下山来。
我常倚着寺院门前大树看云卷云舒,聆听山猿如孩童哭闹的阵阵啼鸣;有时也会跟随僧人出来清洗钵盂,那池塘曾有白鹤飞来,如今却不知飞到哪里去了。
切莫责怪我,其实不是我不爱眼前这清丽的佳境,只因我已决心将我的文韬武略,全部献给政治清明的时代了,此后我要仗剑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