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昭寿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昭寿(著名将军)
出生 河南固始陈淋子
国籍 中国清朝
职业 将军
知名于 太平天国运动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
知名作品

李昭寿(?-1881年), 清末河南固始陈淋子人。太平天国运动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然而,不论是在太平天国,还是在清廷方面,都是声名狼藉。 少曾为小偷和强盗。1853年,与薛之元在乡结捻起义,1854年2月,在捻军总部三河尖归顺捻军统领张乐行,活动于太平天国和清朝的交错地区。次年(1855年)率部降清,在安徽太湖进攻太平军。

1855年末,杀清道员何桂珍等,投太平军,隶李秀成部,任七十二检点。

1859年率所部四万再度降清,献太平天国的天长、来安和滁州(今滁县)三城。清廷赐名"李世忠",渐迁至江南提督。

1881年,以横行乡里,被清廷密令安徽巡抚裕禄捕杀于安庆。

生平

发迹

李昭寿,河南固始人,出生在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区,从小便是个典型的不良少年,偷盗诈骗无恶不作,家乡附近所有的大牢他几乎都蹲过。随着年龄的增长,李昭寿身材逐渐魁梧起来,性格变得更加凶狠阴险,他已不满足于偷偷摸摸,开始混迹江湖。

1853年,太平天国攻克南京,清朝的统治已经风雨飘摇。此时已在淮河岸边小有名气的盐枭头子李昭寿和同乡薛之元按捺不住心中躁动,前往当时的捻军总部、商业重镇三河尖镇参加捻军,起兵造反。队伍逐渐壮大,可是多是乌合之众,1854年,他率领七千多人与清军道员何桂珍六百人激战结果一败涂地。李昭寿可不是什么革命家,他目标本就是浑水摸鱼,发财致富罢了,打不过,干脆就投降了何桂珍,还跟着何道员打了好几个胜仗。

李昭寿强盗本性是抑制不住的,他时常纵兵抢掠,这引起了清廷的不满。1856年,安徽巡抚福济命何桂珍秘密处决李昭寿,李昭寿得知,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杀了何桂珍和英山县令苏秀槐等四十七名官员,投靠太平天国。

此时的太平天国刚经历"天京事变"和翼王出走正处于低谷,出身捻军的李昭寿自告奋勇,帮助太平天国联络捻军,促成合作。李昭寿在太平天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李昭寿初投太平军,仅授为七十二检点,后来为太平天国招来捻军几万人,洪秀全虽大喜,也不见给李昭寿封赏的记载。李秀成却因此打破仕途上一年多的停滞,他自述道:"幸我招张乐行、龚得树这般人马,声称百万之众,是以天王降诏来寻,加封我做地官副丞相。"李秀成本人也认为他封王的主要原因在于招来捻军,在分别致捻军蓝旗旗主韩碧峰、韩秀峰和孙葵心、刘天祥书中,他说:"嘱兄开用王印。想兄何才何力,敢受如此藩封。不过赖贤台之威名以助尔。前已将悬印月余未敢视事之情形启奏圣上,请真圣主加封贤台,而后愚兄方敢受任。"经李昭寿招来的捻军首领张乐行也先后晋封为征北主将、鼎天福、义爵,后晋封为沃王;苏添福后封为立天侯,龚得树被封为征北正总提、盖天义。直到咸丰七年(太平天国丁巳七年,1857)冬,李昭寿才被封为河南省文将帅,或称"太平天国殿右拾文将帅",不过是太平天国设立的一个根本不存在实际行政区域的行省最高官员,也没有见到给李昭寿加封爵位的资料。而此时,李昭寿的部下薛之元已升为"答天豫",统帅四十一军,唐禧菁被封为"冈天豫",黄雅冬被封为"志天安"。

李昭寿大为惊恐,在1859年7月11日率领所部四万人再次降清,并献上了重镇滁州。清廷大喜过望,加封他为钦差大臣江南提督,并赐名"李世忠"。李昭寿也投桃报李,利用他在太平军和捻军中影响力大肆诱降,他的把子兄弟太平天国答天豫薛之元率先叛变,将天浦省献给清军,致使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遭到围困。清政府鉴于他的诱降本领,让其专门负责招降。

李昭寿为了向清廷表功也大肆出卖旧友。1860年,薛之元所部哗变,但迅速被清军击溃,薛走投无路之下,冒死躲藏在李昭寿家中,哪知李昭寿闻讯后,杀尽薛之元全家,割下头颅表功。1866年,李昭寿的旧日战友捻军首领李蕴泰兵败投奔他,结果被他绑缚清军斩杀。1871年,捻军首领张特榺、任汶和张昆投奔李昭寿,也被他绑送清军杀害。

释权

正所谓"物极必反",李昭寿惟利是图,反复无常的性格虽让他在乱世中风光一时,但也使他得不到清廷的信任。

当时李昭寿的部队"豫胜营"控制着长江以北苏皖交界的滁州、来安、全椒、五河、肝胎、六合、天长、江浦、浦口一带,其武力最盛时达六七万人。更为可怕的是,李昭寿还能自筹军费,他的"豫胜营"独霸两淮地区盐场,收入颇丰。与此同时,李昭寿的骄横性格又发挥到极致,他屡次与附近军阀为争盐大打出手,各路官军都是敢怒不敢言。

这样有兵,有地,有钱,而且又骄横的军阀自然犯了清政府的大忌。随着镇压太平军进入尾声,李昭寿也渐渐失去了利用价值。1862年,李昭寿的老上司胜保被清廷赐死,他顿时失去了靠山。

清政府看时机成熟,首先命李昭寿所部开赴前线,参与剿灭苗沛霖等一系列军事行动,藉此消耗其势力。随后下令李昭寿归曾国藩统辖,老奸巨猾的曾国藩迅速牢牢控制住了豫胜营,此时李已是俎上鱼肉。1864年7月19日,天京陷落,不久弹劾李昭寿的奏折如雪花片般纷至沓来,盘踞江淮7年之久的豫胜营被迫解散。[1]


被削去兵权的李昭寿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处境的危险,一如既往的骄横跋扈,清政府也一直在找机会收拾他,机会终于来了。

被杀

李昭寿曾在扬州置办房产,但是如今要回河南原籍,所以想变卖为养老之资,于是前往处理产权交易。说来也巧,他在这里遇到了老熟人陈国瑞。

陈国瑞,湖北人,此人与李昭寿经历颇为相似,原来是天国叛将,因为作战勇猛颇受当权的醇王信任,性格也十分骄横,以前时常抢劫李昭寿的船队,还杀了李的部将。李昭寿因畏惧陈国瑞有靠山,只能忍气吞声。

这时,陈国瑞因为犯事被清廷撤职,在扬州赋闲。李昭寿好像也不计前嫌,登门造访,双方刚开始还玩得挺好,谁知陈国瑞欺负李昭寿上瘾了。到李家要这要那,李不给,陈国瑞还强要。

这下可惹毛了李昭寿,他一想自己再怎么也挂着江南提督职衔,朝廷一品大员,连你个陈国瑞都收拾不了。1871年4月14日,李昭寿带领这大队人马冲进陈家,劫持了陈国瑞。陈国瑞不走,李昭寿一把扯住陈的辫子,直接拖出家门,关在自己的船上,强迫陈国瑞手写家信,送银子赎人。

陈国瑞的人马迅速赶到,二话不说直接开打,李昭寿最后寡不敌众,带着陈国瑞逃走。陈家人愤怒不已,截获李家的辎重船,抢了精光,还绑了李昭寿的四个小老婆。

李昭寿人财两空,不敢再回扬州,直奔南京报案。两个朝廷命官互相斗殴,清政府失尽颜面,大为震怒。将李昭寿撤职发还原籍,并警告说"如再怙恶,当即处以极刑"。

照理说李昭寿应该吸取教训,敛翼屏息,小心翼翼地过活。可性格骄横的李昭寿怎么耐得住这样的生活。

1881年,横行乡里多年的李昭寿,帮人讨债,抓了贡生吴廷鉴。李昭寿最恨读书人,将吴打个半死。安徽巡抚裕禄大怒,下令逮捕李昭寿。李昭寿一开始也并不在意,他自认为战功显赫,以前杀人如麻都没事,这次不过打个贡生而已。谁知清廷这次动了真格,将李昭寿处斩,雄桀一生的李昭寿还没搞清楚状况,人头便落了地。李昭寿降清之前,曾为太平天国的北伐西征、招抚捻军、镇守皖北、再解京围作出重大军事贡献,而且其突然降清的原因众多,不能单纯地归咎于李昭寿自身。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