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帆(范晔传)读后(徐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李帆(范晔传)读后》是中国当代作家徐文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李帆(范晔传)读后
当下春意萌发,正是万物生长,即将桃红柳绿的好时节,一般都要有美好的事物出现,好事发生,譬如,于斯时读到李帆集数年之功,怀着对先贤的温情与诚敬之心,倾力撰述的《范晔传》,谨在此,为大作的杀青流布,致以诚挚的道贺!
中华文明有着强大的史学传统,《尚书》是左史记言的代表,《春秋》是右史记事的典范,直至二十四史、《清史稿》,可以说是洋洋大观,浩如烟海,而在二十四史中被学界公认修撰最好的,应首推“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后汉书》即是我们在一千多年前的乡党范晔撰
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叙述了东汉一朝195年间的兴亡之事,博采众家所长,史学价值卓越。大家都知道,我们常说楚风汉韵,纵观南阳的城邑史,最体面或谓之最鼎盛的时期就在汉代,尤其是作为“帝乡”的东汉,至今有如此之多的汉画像石遗存便是明证。《后汉书》上明确记载汉光武帝刘秀系“南阳蔡阳人”,云台二十八将就是民间通常说的“二十八宿”,也是南阳籍居多,《后汉书》可以说记录了南阳的一代风华,黄金岁月。
我想,李帆在搜求文献史料方面肯定是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因为范晔在南朝宋元嘉22年以谋反罪被杀,原计划《后汉书》中的“十志”,都未及完成,除了在《宋书》中有传,还有一篇遗文《狱中与诸甥侄书》外,相关文字资料甚少。正如民国时傅斯年所说,一个做学问的人,就是要“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于治学或写传记写历史小说而言,占有资料都是第一义的,所以从这洋洋三十余万言我可以看到李帆的精勤和具有韧性的意志品质,应该点赞。
整部作品浑金璞玉,比较浑成。当然,在这里我也愿意谈谈尚有可提升空间的部分,首先是作品的气格要高华,中国传统的“气韵说”、“性灵说”虽然讲的比较模糊,但一如一个人的精神气象,给人带来一种整体的观感,是个中自有深意的;贴着人物写,固然重要,但适度增加一些诗性的意蕴,有留白,有闲笔,就会提升博雅空灵的意境,境界会随之提高。其次是作为长篇历史小说也好,传记小说也好,是有必要用高度的概括力,经营故事,设置戏剧性冲突和情节,“没有落差就不能发电”,从而来彰显人物性格,写出人物鲜明的特点,或者说典型性来,人物应该是多维的,立体的,而不是扁平的,“看山忌太平”说的也是这层意思。还有我们写小说的都知道,所塑造的人物,他所说的话要符合他的身份、知识水平,所处的时代,如本书第八章太学博士谢灵运问学子们,什么是历史、为什么学历史?有的学子说“历史是过去发生的客观事实”,有的说“历史是指人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这些都是近现代的观念和表述语言,断不会在千年前发生这样的对话。荦荦小者,如第十八章目录写的拜谒蔡文姬,内文是拜谒文姬墓,不过这些均属细微之处,白壁微瑕,其夺目的成绩是完全可以肯定的。[1]
作者简介
徐文,男,1972年生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