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家沟遗址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李家沟遗址发现于河南省新密市岳村镇李家沟村以西,该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的遗址。通过发掘发现了距今10500年-8600年左右不间断的史前文化堆积。被列入了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1]

发掘信息

2009年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郑州市新密李家沟遗址,发现距今10500年至8600年左右连续的史前文化[2]堆积。堆积下部出土有细石核与细石叶等典型的细石器遗存,上部则含绳纹及刻划纹等装饰的粗夹砂陶及石磨盘等。

联结两个时代的重要剖面

经过为期2个多月发掘,揭露面积近30平方米。发掘探方分南北两区。其主剖面均包括了从旧石器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地层堆积。加速器碳14等年代测定结果进一步提供了过渡阶段的年代数据。采自细石器文化层的3个木炭样品的测定结果,均分布在距今10300-10500年期间(经过树轮校正,下同)。采自新石器时代文化层木炭样品的测定结果,分别为距今9000年(第5层)和8600年(第4层)。

典型细石器与新文化因素的共存

旧石器阶段,在发现典型细石器文化的同时,也有反映相对稳定栖居形态的大型石制品及人工搬运石块。细石器的发现显示该遗址早期居民拥有十分精湛的石器加工技术。所用原料多是不见于本地的优质燧石,而是远距离采集运输所得。数量较多的大型石制品加工简单,器物形态亦不稳定。除有明确人工打制痕迹的石制品以外,还有数量较多的人工搬运石块。这种情况并不见于时代较早、流动性更强的旧石器遗址,而与稍晚的新石器时代的发现比较接近,应该是过渡阶段新出现的有标志性意义的文化现象。

早期新石器遗存的新发现=

主要发现是较成熟的制陶技术的突然出现,以及细石器技术的明显变化。北区仅1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发现100多片陶片。这一情况说明当时人类就在发掘区原地或附近使用陶器。已发现的陶片均为粗夹砂陶。部分陶片的质地较坚硬,显示其烧成火候较高。与早期的石器工业不同,本阶段仅见个别的宽台面柱状细石核,细石器的应用明显衰落,技术特点也与早期明显不同。虽然还有少量的燧石与石英类原料的石制品发现,但基本不见刻意修整的精制品。

发掘意义

李家沟遗址的发现,从地层堆积、工具组合、栖居形态到生计方式等多角度提供了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进程的重要信息,较清楚地揭示了该地区史前居民从流动性较强、以狩猎大型食草类动物为主要对象的旧石器时代,逐渐过渡到具有相对稳定的栖居形态、以植物性食物与狩猎并重的新石器时代的演化历史,展示了本地区这一阶段历史发展的特殊性,填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和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之间的缺环与空白。

视频

李家沟遗址 相关视频

郑州考古发掘160多座两汉古墓,原来古人也要求“三室一厅”

参考文献

  1. 新密李家沟遗址喜获200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河南省人民政府,2010-6-13
  2. 考古资料中的史前文化 ,世界历史网,2016-04-03